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8 10:13:23 聚优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质疑讨论。

  ①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把“游”换成“画”好不好,为什么?

  ②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①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②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③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④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①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②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③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④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①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②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对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五、板书设计:

  看鱼 -----鱼游到了心里(胸有成竹)

  勤奋、专注

  画鱼 -----鱼游到了纸上(栩栩如生)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

  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

  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幻灯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

  幻灯片:

  ⑴ 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⑵ 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⑶ 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⑷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学生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5、全班交流:

  ⑴ 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

  ⑵ 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⑶ 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①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

  ② 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练习朗读。

  ③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④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⑤ 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⑷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

  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游到了我的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内容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位举止特别的年轻人总是全神贯注地观察金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个星期天,还把金鱼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地画下来,使围观的群众忍不住惊叹:鱼游到纸上来了!随着我对他认识的加深,后来发现原来这年青人是位聋哑人,他告诉作者鱼之所以能游到他的纸上,是因为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年轻人的回答使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文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本课在教学上有两个重点:一是教会学生采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想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将课文“鱼游到了心里”为主要内容,继而让学生感受到年轻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同时,为下节课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以及“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力的铺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聋哑、花港、厂徽等词语,理解赏心悦目、清澈见底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理解鱼是怎样游到青年心里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年轻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年轻人做事的勤奋与专注。

  【学习难点】:

  体会鱼是怎样游到青年的心里的。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当你第一次读到课题时,感觉怎样?

  生:惊奇、奇怪。

  师:是啊!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为什么游到了纸上?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项冰如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师: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出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书写:港 壶 徽

  3、这篇课文的主角是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呢?

  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围观的人都赞叹不已。(板书:看鱼 画鱼)

  三、再读课文,认识青年

  师:这位青年长什么样子?

  生: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师:请同学们想象着青年的模样,再读一读。

  师:那这是对青年的什么描写呢?

  生:外貌(板书:外貌描写)

  师:多么细微的描写,仿佛青年就站在我们的眼前,他不光长得秀气,举止还很特别呢!

  四、研读课文,品读“特别”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青年举止特别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标上批注。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特别”?

  生:从“呆呆地站”、“静静地看”体会到青年看雨时的专注与忘我。

  师:那将“呆呆地”换成认真的,行吗?

  生:不行。

  师:哦,“呆呆地”给人感觉已经如痴如醉,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那现在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读出青年观鱼时的专注来。

  师:这样的发呆只是偶尔的一次吗?

  生:不是。

  师:那是两次,或者三、四次?

  生:每个星期天。

  师:你是从那儿知道的?

  生: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出示课件生齐读

  师:如果说刚才那呆呆地、静静地看鱼,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认真、专心(板书:专心),那这一年多的每一个星期天又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耐心、恒心。(板书:耐心、恒心)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众多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我们再把;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五、发挥想象,随文练笔

  师:是呀,文中的青年看鱼看得都忘记吃饭,忘记回家了。因为他是越看越有味道呀!你瞧,他看到一条金鱼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好像(在跟他打招呼)(向他问好)(在欢迎他的到来),他还看到其他的金鱼在(说悄悄话)(捉迷藏)(追逐嬉戏)。现在,即使一闭上眼睛,那金鱼的一丝一毫、一举一动都已经映入了他的(心里脑里)。拿年轻人自己的话说:这鱼已经游到了“我”的(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板书设计】:

  专心

  青年--观鱼: 耐心

  恒心

  鱼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新授:

  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

  3、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五)这些人中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他发出了赞叹。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些游人中的一位,你会不会去夸夸他呢?

  (六)你会怎么去夸他呢?现在我们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赞叹,让大家来猜猜你模仿了什么角色。我们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语气、称呼、赞叹)谁先来?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八)这位爱鱼成癖,看鱼似醉,画鱼如生的青年,真了不起啊!不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位青年还是个怎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他是个聋哑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

  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学习了这位青年的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3分钟)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27、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5分钟)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2分钟)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解决思考问题(3分钟)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3分钟)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18分钟)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5分钟)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心里

  鱼→纸上

  恒心、专心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欲望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

  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使学生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铺路。)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地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是聋哑青年观鱼样子的词语;b类是聋哑青年画鱼样子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的做法的'短语。让学生分类读词语,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分类积累词语,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样做,既规范学生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2、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

  ①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③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

  ④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

  ⑤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⑦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3、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

  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设计意图:对青年绘画技艺的精湛的体会,要落实到关键的字词上,此时教者抓住“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细致”等词语引导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基本义和语境义,感受了聋哑青年的绘画技艺。不难看出此环节教学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

  ①“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②“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③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④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

  3、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听后谈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看似一个简单的句子训练,实际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对学生进行了语法句式的渗透;其二检验学生是否弄懂两者的逻辑关系,从而解决教学的难点,另外作者通过朗诵课外作品,使学生领悟了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观鱼

  聋哑青年{ }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画鱼

  教学反思:

  一是该设计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例如在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画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语,让学生对词语由不甚理解到理解都是借助文本中的语言材料,同时学生在感知词的基本义和语境义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想象说话、评价人物等方法将文本的“消极语言”转化为学生“积极语言”;又如让学生分类读词语,再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及用关联词语说“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两者的关系等都把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作为教学重点。

  二是该设计繁简得当,张驰有度。教师在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的品质”上舍得花力气,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充分感悟,而在引导学生理解“观鱼”与“画鱼”的关系时,教师只提了一个“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的读书要求。当学生将两者关系明白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时,教师也惜墨如金,简洁明快。虽然简洁明快,但是并不是难点没有突破,而是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人物品质”这一教学目标细致引导后水到渠成的。

  三是该设计变讲读串问为阅读对话。教师能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多角度透视,即重点品析画得像,借此引出“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和“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正是这样的阅读对话主题,使学生的有效阅读、思考、交流才成为可能。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3.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

  2.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讨论下面问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

  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附: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措施: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1.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 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结合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举止特别”?

  (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

  (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

  导语: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起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4)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结合交流板书:画鱼)

  小结: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

  3.交流问题2

  (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

  (2)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我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师:“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师: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读一读。(生练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师:“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师: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结合交流板书:勤奋专注)

  师: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四、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1)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2)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画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  看听  问),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这样我们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五、作业:

  观察周围同学,多看、多听、多问,抓住同学特点,写一篇有关人物的日记。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一周,我们进入了第七单元的学习。本单元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的.。25课我们学习了伽利略勇敢求实的精神,26课我们学习了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名人身上有着执着追求,不懈努力的精神, 在普通人身上甚至残疾人身上同样也有着这样一种精神。今天我们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 来体会这种精神。

  二、师板书 鱼游到了纸上

  鱼儿离不开水 鱼儿在水里游。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呢?归纳出:

  1 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2 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呢?

  三、开火车检查预习的生字

  四、师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学生交流讨论。(我去玉泉寺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

  六、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5----7分钟 。老师归纳出主要问题写在黑板上。

  “鱼真的游到纸上了吗?”为什么?

  生交流,(“游到了”。因为那青年画的太像了,给人的感觉就象游到纸上。)

  “为什么他能把鱼画的那么鲜活逼真?”用文中句子回答。

  (“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怪不得呢,那么,哪些地方写他到了忘我的境界呢”,课文中具体指出来

  学生交流,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

  “真是如醉如痴啊,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了。如此用功学画,画出的怎能不栩栩如生呢?当他看到作者写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时,他怎么回答呢?”

  (“鱼游到了我心里”)

  “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

  “鱼游到了纸上”, 青年画技高超,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一样。

  “鱼游到了心里”,是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

  两者有着因果关系,要把金鱼画像画活,必须仔细观察,使之鲜明,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只有先让鱼游到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真是胸有成鱼啊,从这位青年心中有鱼到纸上有鱼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的什么好品质?”

  生讨论(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等)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罗丹)

  我们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比如 上课、做事都要认真,一丝不苟等)

  七、师小结课文

  教学板书

  因为 只有 先游到心里

  所以 然后 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质疑揭题,激趣导入。

  出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质疑提问:

  如:

  1)鱼都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2)应该说:鱼“画”到了纸上,才对呀?

  3)鱼是怎样游到了纸上的?

  4)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等等)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咱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鱼是怎样游到了纸上。

  【设计意图:读题目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出质疑,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急切的阅读文本,迅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入境生情。】

  二、合作交流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学习情况,(课件出示):

  花港 厂徽 聋哑 绣花 鱼缸 一壶茶

  一丝不苟 赏心悦目 清澈见底 挥笔细描

  (1)指名读,

  (2)齐读。

  (3)说说难写的生字:“一壶茶”的“壶”注意平宝盖下面是“业,“徽”不要和“微”搞错,“澈”也较难写,学生自己把这三个生字在练习本中端端正正地写两遍。

  3、交流读文的情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交流:此处可用填空题的方式出现(课文写作者到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个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他爱鱼受到了忘我的境界,画的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4、大家来看这句话:

  教师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的叫起来。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交流:如:

  (1)青年画的画太像了,像活的鱼一样。

  (2)从“惊奇地”一词体会到,小女孩看到聋哑青年画的鱼很像,感到很惊奇。

  (3)青年画鱼画的很好,可以用“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来形容。……

  (师适时激励性评价)

  师:这句话,应当用一种什么语气来读?(惊奇)

  你能读出小女孩惊奇的心情来吗?(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三、品读体验

  (一)认识聋哑青年。

  1、师:鱼画得这样好,那文中的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呀?找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读文,划出相关语句。)

  汇报交流: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教师出示该语句)

  2、有感情的读一读,谈谈你对这一处外貌描写的体会。(生:青年虽然是个聋哑人,但他长的帅气、灵秀,心灵纯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憧憬。

  描写的非常简单,但是写出了年轻人秀气,聪明的特点。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运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描写青年外貌的语句,让学生对文中人物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下文,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做好铺垫。】

  (三)品读“看鱼”的情节描写

  师:一个聋哑青年居然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这是为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1、学生读文,划出相关语段。

  2、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读划出的语句。

  教师出示: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问:这位青年是怎样看鱼的呢?你是从哪几个词语体会到的?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学生交流,(如:那位青年看鱼很专心,可以从“忘我”“呆呆地”“静静地”等词体会到。) (板书:看鱼: 专心 忘我 )

  那你们能读出他的专注吗?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

  过渡:他就这样看,看了多久?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学生读文,划出语句,汇报。

  教师出示句子

  2):“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读了这部分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交流:青年看鱼不仅非常专心,而且他长时间坚持不懈的看鱼,可以从“每个星期天、一整天”体会到。)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聋哑青年说些什么?

  生交流:如:

  1)他坚持不懈、专心看鱼的精神很可贵。

  2)因为他看鱼很专心、坚持不懈,所以他能把鱼画的栩栩如生。

  3)我很佩服聋哑青年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我们学习能像他这样专心致志,坚持不懈,那我们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适时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青年看鱼专注、忘我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四)聋哑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的?品读“画鱼”的段落。

  1、学生读文,找出“画鱼”的语段描写。

  2、指名读“画鱼”的语段。

  教师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交流感悟:你从青年画鱼的动作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交流:(青年画鱼很认真,一丝不苟。可以从“每个部位”、“一丝不苟”、“细致”体会到。)

  这个青年为什么能画得这么仔细,又画得这么快?(与他长时间认真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板书:画鱼:认真 一丝不苟)

  师:你能读出青年画鱼的认真吗?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青年在认真的画鱼,吸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赞叹着,议论着。他们会赞叹和议论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如:一个小男孩( )地说:

  一个小女孩( )地说:

  一位老大爷( )地说:

  一位( )()地说:

  选择2-3题做,交流。 (师适时激励)

  4、人们赞叹他,议论他,而他有没有反应?为什么呢?

  生思考,交流:

  1)他是聋哑人,听不见别人的议论。

  2)他没有任何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看鱼很专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认真,全神贯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5、师小结:是啊,当他静静地看鱼,静静地画鱼时,眼里所见的是 ,心里所想的是,笔下所画的还是 ,他就这样和鱼融为一体了!

  (课件出示“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生齐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中的角色,从内心地发出对青年的赞叹,通过架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和身残志坚的高尚品格。】

  (五)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我被青年认真、专注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当我把女孩说的话“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写给他的时候,他是怎么回答的?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你是怎样理解青年的这句话的?这与“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用“先……然后……”、“只有……才”等句式练习说话。)

  学生交流:(如:正因为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仔细观察,对鱼很熟悉了,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的形象了,正所谓“心有游鱼”,所以他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动态的金鱼。句中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长时间认真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

  2、从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交流:

  1)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2)作为学生,我也要像文中的这位聋哑青年一样,专心的学习,认真的做事,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及时肯定、激励)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同学都能向这位聋哑青年学习,学习他专心做事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设计意图:通过弄清“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巩固延伸:

  课外阅读名人伟人专心学习、工作的故事,读后写写体会和感想。

  课堂小结

  希望你们每个同学都能向这位聋哑青年学习,学习他专心做事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课后习题

  评测练习

  一、我能读下面的句子,并在比喻句的后面打“√”。

  1.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他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4.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

  二、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赞叹—— 似乎—— 惊奇——

  反义词:清澈—— 活泼—— 一丝不苟——

  教学板书

  27、鱼游到纸上

  鱼游到心里(因为)细致地观察

  鱼游到纸上(所以)绘画美丽图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11

  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结合上下文体会“呆呆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3、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4、教学过程:

  (1)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①学生相互交流去西湖旅游的经历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八班的同学互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那么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动介绍自己去西湖时的旅游感受;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两个班同学的知识经验的分享。】

  ②欣赏西湖视频,感受西湖的美丽

  刚才我们分享了两位同学的旅游感受,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丽。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风景视频,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了解西湖,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③提示课题

  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在西湖的旁边,有一处美丽的景点,叫玉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玉泉池边。

  (2)用心读题,大胆质疑

  ①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a 鱼原本是游在水里的,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b 课文中讲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c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②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来读课文

  读的时候要字字响亮,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初读检查,反馈质疑

  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练写难点字

  花 港 绣 花 罢 了

  厂 徽 聋哑 细 致

  a 指名读,齐读

  b 仔细观察画线的生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能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吗?

  c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练写一遍。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出示本课生字词后,首先用放大镜突出显示学生感觉难写的字,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观察难点字;其次,教师在白板上范写完“港、徽”两个字后,运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呈现教师书写过程,在字体书写的动态演示中巩固学生对于这两个难点字的记忆。】

  ② 指名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师生交流中反馈质疑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文中讲的一位青年让鱼游到了纸上)

  ③ 故事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举止特别)

  (4)朗读课文,感悟“特别”

  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呢,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① 品读“看鱼”部分,感受青年的专注

  a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b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的举止特别?(呆呆地)

  c 理解“呆呆地”: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工具书,呆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分别是:

  第一种:傻,愚蠢。

  第二种: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第三种:停留

  指读三种解释,想想在这句话中应该选哪一种,说出理由来。

  通过呆呆地你能感受到什么?

  d 想象着这位青年看鱼时的情景,看怎样把他专注和入神的样子读出来。

  e 小结:

  是啊,通过他看鱼时呆呆的样子我们感受到了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在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时教师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随机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及读书的感受;②在理解“呆呆地”一词时,充分运用白板的词典功能,随机查出词义,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较好地体现了白板词典的便捷功能。】

  ② 品读“画鱼”部分,感受青年的投入

  a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举止特别?

  b 出示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c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d 老师这里有两幅图,你知道哪幅是工笔细描?哪幅是挥笔速写成的吗?说说理由。

  e 教师引读:你看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结合刚才看到的图,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画技高超)融入感受师生合作读。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利用白板的图库功能,在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这两个词时调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词语。②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青年画鱼时的句子时,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先遮挡住“挥笔速写”这部分,指导读“工笔细描”这部分句子,较好地凸现了重点,便于教师分步进行指导朗读。】

  f创设情境:看到这位青年画鱼时的样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可爱的孩子们。大家情不自禁地赞叹着,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引读书上的句子“哟,金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

  年轻的阿姨笑眯眯地夸奖他——

  一位慈祥的老人乐呵呵地称赞他——(引导想象说话)

  人们赞叹着,可是,这位青年却头也不抬,理也不理,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不可理解,议论声也随之而来,一位中学生说——

  几次见到他的作者也在心里说——

  可是,唯一没有任何反应地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里的.融为一体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体会体会。

  是啊,此时的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想象一下:为了画好金鱼,他还忘记了什么?他好像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体会着再读。

  同学们,正是因为他这样专心致致地画鱼,他眼中所见的是鱼,心里所想的是鱼,笔下所画的还是鱼,才会使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指课题,齐读)

  才会使围观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深切的感受——(指课题,齐读)

  课文读到这儿,你知道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了吗?(反馈前面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③ 品读“笔谈”部分,感受青年的勤奋

  a 当作者了解到这位画技高超的年轻人是位聋哑人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开始用笔交谈,他们谈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b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文说说鱼是怎样游到我心里的吗?(反馈质疑中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c 那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呢?

  (5)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他就这样坚持不懈地专注地看鱼勤奋地练习画鱼,不到一年功夫,就把鱼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了。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时此刻,在你心里,他还仅仅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吗?他还是一位怎样的青年?请同学们看着提示来写一写?待会我们和八班的同学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班的同学想象最丰富,写得最精彩。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①运用白板出示写作提示:这是一位( )的青年,他( )。②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小练笔,进行作品分享,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多元深入的理解。】

  (6)总结全文。

  看来,故事中这位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课下请同学继续练写修改自己的小练笔,下节课我们继续来交流。

  5、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首次尝试运用班班通的教学模式来执教语文课。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运用了班班通教学设备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通过班班通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了两个班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分享及课堂练笔作品的交流与分享,突破了以往单班授课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时,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凸显了难点字的易错部分;回放功能则将教师的书写过程动态演示了出来,较好地加深了学生记忆,使生字的教学更为扎实。在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即有教师预设资料的使用,也有即时的手写注释,探照灯、幕布、图库等工具的使用也加强了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如在白板上的注释、写字以及相关操作等都可以进行回放并保留,对学生的总结回顾以及教师的反思都有很大帮助。白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由于受本地局域网的限制,网络连通时经常会出现故障,给班班通的运用带来了许多不便。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这篇课文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格。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学词,积累词语,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

  2.通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聋哑青年的“举止特别”,感受青年的专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6课《鱼游到了纸上》。(师生板书课题,强调“游”的写法)

  2.齐读课题,观察:这个课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看来,一个新颖有趣,别出心裁的题目,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语,概括文义。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不同颜色分类出示)

  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举止特别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呆呆地站静静地看

  厂徽花港

  (1)出示第一行词语。

  指名读。

  词语有温度,这些词语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

  美美地读这组词语。

  能把这些词语放在一句话中,说一说玉泉吗?能用几个就用上几个。

  (2)出示第二行词语

  指名读。

  什么叫“举止特别”?要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先理解“举止”——人的动作和表情。

  现在,谁来说说“举止特别”怎样理解?

  (动作和表情跟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

  “一丝不苟”这个词语中,我们先理解哪个字,就可以帮我们了解整个词语呢?(苟:苟且、马虎)看来,理解关键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看“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

  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你能结合这段话中的文字,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出示工笔和速写作品图片,加深理解词语。

  (3)出示第三行词语。

  指名认读。

  观察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学生说出词语后,引导学生把词组扩成一句话。)

  (4)出示第四行词语。

  观察“港”:如果你是老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笔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出示“徽”:出示“徽”的小篆:三股纠缠在一起的绳,后来指系琴弦的绳,现在指标志、符号。学校的标志称“校徽”,国家的标志称“国徽”。

  “徽”中间有“糸”字部,代表它的本义,三股绳。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读了课文,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概括文义的方法:对于记事类文章,我们只要搞清楚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文章的大意,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提取主干法”)板书:提取主干

  三、精读品味青年看鱼时的'专注。

  1.刚刚读了课文,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举止特别)

  2.那这位青年有哪些特别的举止呢?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青年动作和神态特别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

  3.学生交流汇报。

  4.课件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2)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3)“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4)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

  5.同学们很会读书,找出了这么多描写青年举止特别的句子。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

  出示第四段: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男生读,女生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的特别呢?(呆呆地、静静地打红)。

  (2)出示句子,比较读。

  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不说一句话。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加上“老是”“从来”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呆”这个字的本义是傻,不灵活,你觉得在这个句子中,呆呆地可以怎样理解?

  呆呆地和静静地是我们看到的外表,他的内心这时不是呆呆地,内心这时在干什么?

  青年完全进入到金鱼的世界里了,仿佛自己变成了一条金鱼。

  (3)指导朗读。

  的确是个特别的青年,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青年看鱼的忘我和专注吗?

  青年看鱼就是这样投入,就是这样着迷,到了忘我的境界!

  (4)青年只是一次两次这样忘我的看鱼吗?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齐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5)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呀?(配乐,课件出示图片,引读)

  当晨曦微露,公园里游人稀少,但是青年已经早早来到玉泉,一个人

  当艳阳高照,观鱼的人们谈笑风生,他还是一个人

  当夕阳西下,游人渐渐散去,公园里恢复了宁静,他仍然是一个人

  寒来暑往,一年多来,他都是这样一个人

  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年多来,青年每天都沉浸在金鱼的世界里,现在,即使青年面前没有金鱼,你觉得他能画出金鱼吗?为什么?

  大家都是青年的知己啊,青年通过坚持不懈的观察,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已经游到了他的眼睛里,游到他的脑海里,游到了他的心里。(板书:鱼游心里)

  四、小结本课。

  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因为他的忘我与专注,因为他的坚持不懈,鱼游到了他的心里,下节课,我们再去走进课文字里行间,细细感受鱼是如何游到他的纸上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06-07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01-09

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5篇10-14

《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04-03

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汇总6篇04-23

描写鱼在水里游的句子03-04

鱼的教学反思12-18

鱼教学反思最新03-29

《海底世界手摆鱼》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必备01-09

《秋天到了》课后的教学反思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