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题报告

时间:2024-09-29 18:45:09 敏冰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旅游开题报告(精选18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开题报告(精选18篇)

  旅游开题报告 1

  一、选题意义

  近年来影视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旅游的日益普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所以许多商家将盈利的矛头指向了两者的结合体,即影视旅游。然而,在国内与影视旅游相关的调查与研究较少,出书的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旨在通过近段时间大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展开论述,能够更加生动而具体的获得影视与居民出游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为商家们从此处着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更加注重影视在旅游中的价值与地位,运用影视拉力造就影视旅游者。而且希望相关文化与旅游部门能够抓住影视这一契机,向韩国学习,更好的让广大居民了解和体会到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与壮阔,物产的丰富,食物的多彩。

  二、学术回顾

  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江苏无锡太湖之滨为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而建起西游记艺术宫,标志着我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开始。这次旅游主要是指在空间尺度上进行的影视旅游,我国绝大多数文献是以外景地、故事发生地及影视文化城为案例展开研究的。

  在影视旅游的研究中,关于影视对旅游的影响研究是最充分的。它包括影视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和影视对旅游客体的影响。巴斯比和比顿以两个影视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对旅游者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影视的观众群即很有可能成为潜在旅游者,而旅游主体大部分为适宜的影片观众。在影视对旅游客体的影响研究上耐利探讨了电影作为一种旅游促销手段的特性和优势,他们以美国和澳大利亚影片为例,发现影视可以拉动游客到外景地出游,而大量研究也强调了影视曝光的目的地营销方式。 虽然学者们从多方面展开了影视旅游的相关研究,但是作为影视的受众群体及影视旅游的.潜在旅游者,学者们对居民关注的力度还不够。居民对影视的关注度及对影视旅游的兴趣意向,将会对影视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所以关于居民的影视出游意向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借由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视影响居民出游意向的课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解决关于影视旅游对于居民是怎样的存在,影视从哪些方面对居民出游产生影响等问题,并引导居民正确而冷静地对待影视中出现的各种宣传景地,做到关注自身需求再进行景地选择。本文还列出了影视旅游的相关优势和劣势,希望通过对比和研究能够让影视旅游稍作改变,让影视取长补短,更能促进居民进行相关外景地旅游。

  三、框架结构

  1 引言

  1.1 影视旅游概念

  1.2 发展背景

  1.3 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研究过程及思路

  2.2 问卷调查方案

  3 居民对《爸爸去哪儿》的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3.1 《爸爸去哪儿》简述

  3.2 《爸爸去哪儿》产生的直观效应

  3.2.1 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3.2.2 对居民出游产生的影响

  4 影视旅游左右居民出游时产生的优势与弊端

  4.1 影视旅游带来的好处

  4.2 影视旅游带来的弊端

  5 影视旅游的规划

  6 结论与展望

  四、主要观点

  理论研究较难直观的阐述影视旅游对居民出游意向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将影视可能影响到居民出游的几点因素一一列出来,通过具体明确的数据解决问题。在得到数据的同时,教会居民和旅游运行商如何看待和利用影视旅游:旅游运行商通过影视文化激活特定观众的某些需求,形成潜在旅游者;居民学会理智地从影视中选择自身看中的旅游要素,针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做出合理的判断。

  五、研究进度计划

  1.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确定论文题目,收集相 关材料,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 20xx 年 x 月 x 日—x 日,提交文献综述。

  3. 20xx 年 x 月 x 日—x 日,提交开题报告。

  4.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完成论文初稿撰写。

  5.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实习期间与指导老师至少交流两次以上,进行 论文修改。

  6.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完成论文最后修改,并提交答辩论文。

  7. 20xx 年 x 月 x 日—20xx 年 x 月 x 日,论文评审、答辩及答辩后的修改工作,并提交 最终定稿论文。

  六、资料准备

  【1】凌莉萍,吴殿廷.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OL】.旅游学刊,20xx年第3期.

  【2】孟飞.人在囧途对济南市城市居民出游意向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xx.

  【3】何远江.影视剧对城市居民出游意向影响研究—以《血色湘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xx.

  【4】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5】李伟清.旅游经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6】王玉海.《爸爸去哪儿》为何带来旅游热【N】.海外版,20xx-06-28.

  旅游开题报告 2

  乡村旅游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问题是必然的,但我国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加之政府和农民对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重视,乡村旅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蓬勃发展起来。本文选择长岛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作了合理的界定,并且为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策略。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追求闲适的环境,体验式、享受型的旅游方式会是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和发展前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出的欧洲,如英法意是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国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入90年代,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更加广泛,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管理,产品设计、居民态度,发展战略级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整个欧洲的乡村地区,更多的结合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90年代初期才开始,研究成果很少。在90年代末期,对乡村旅游研究开始涉及管理、产品、营销、规划等诸多方面,但更多的是对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和策略粗略的总结。进入21世纪,对国外总结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结合案例地区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研究内容更多的集中在观光农业和农业旅游方面,这也说明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简单的农业观光水平上。

  发展趋势

  研究方向更广泛,研究内容更细化,而且越来越关注乡村旅游的体验性特征。

  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的特点二长岛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并加以正确引导。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 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 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2] 曹学文:乡村旅游产品的三大文化特性[N]中国旅游报,2007年3月2日。

  [3] 徐正林: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7年2月12日。

  研究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本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地点、内容等具体特点,详细分析其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

  2、个案研究:选取一个实验班,对个别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实地采访,作出详细的记录,进行科学的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3、调查研究法,采用边研究,边调查的方法,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

  4、文献研究法,广泛查询,搜集和积累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服务。

  旅游开题报告 3

  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情景以及选题依据)

  ●研究动态

  旅游市场营销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旅游市场营销无疑会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大多数旅游在营销方面存在盲目削价竞争、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法制意识淡薄、科技含量低、追求短期销售目标、忽视旅游形象等诸多问题。要使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必须用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 选题的理论意义

  安庆旅游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旅游管理部门质监人员有限,相关法规又不完善,致使费旅游市场比较混乱,还有乱收、乱罚款等严重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现象。有的景区和景点、小商贩、个体照相者、饭店和出租车司乘人员宰客,甚至污辱和殴打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安庆的旅游形象,干扰和损坏了安庆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安庆许多地方都只靠旅游景点招徕游客,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力度低,产品单一。 虽然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景区数量较多,但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难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丰富景点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从容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

  通过研究此课题,除了做到以上各项之外。还可以通过研究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继而警醒其他行业分,是否存在相似问题,并更好的解决,更有利于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加强。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提出、主要内容(提要)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己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接着再阐述旅游营销的内涵、特征和优势。分析安庆现状和营销环境,分析安庆旅游策略,为安庆旅游的发展做出深入的剖析,指出了安庆旅游发展未来的前景,对安庆的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可以通过打造安庆良好的旅游形象,加大对安庆文化旅游的宣传力,继续实施“一卡游安庆“的优惠政策,降低价格招揽游客,捆绑销售,多多赠送,

  建立完备的旅游售后服务体系等方式解决。同时今后安庆旅游产业发展应重点作好3个方面的工作:即确立与保护名牌;加强旅游市场圈层的研究;做好旅游产业组织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方法;研究基础)

  ●研究思路

  本文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内容,提出研究目的。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看法,探讨旅游营销的定义、特征、优势等等,指出发展旅游营销的意义,并阐述其策略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展望安庆旅游发展的未来。

  ●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拟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广告营销、广告实务广告与消费者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 研究基础

  旅游市场营销有两个定义,定义一: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商在识别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其所能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适当的旅游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景区旅游营销、酒店旅游营销、旅行社旅游营销等等。定义二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大大改善,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崛起,国内市场国际化及旅游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因此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就日渐显现。而与此同时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为此,安庆旅游市场营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树立新的营销理念,网络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使旅游营销市场营销走向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时启亮,朱洪兴译.市场营销学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刘芳等.试论文化营销 [M].山西科技大学出版社

  【3】谢彦君.旅游市场营销 [M].旅游教育出版社

  【4】澹台伟亚.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及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蔡华勇.浅谈旅游市场营销[J].经济管理

  【6】郭英之,张红.21世纪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J].唐都学刊

  【7】中国旅游网./

  【8】皮平凡,绿色消费与我国旅游业营销战略探析,学术交流

  【9】赵益杉.《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旅游营销理念变化——浅谈旅游定制营销》[J]. 商情. 2010年第20期

  【10】肖洁.《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营销》[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1期

  【11】吴见平、彭丽丽.《基于SWOT分析的镇江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9期

  【12】高平娟 李冠瑶.《商丘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13】陈苡 杨建华.《梅州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六、论文提纲(包括三级提纲)

  1.绪论

  1.1旅游营销的定义和特征

  1.1.1旅游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2 安庆市旅游营销现状及营销环境分析

  2.1 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2.2 安庆市旅游营销现状

  2.3 安庆市旅游营销环境SWOT分析

  2.3.1 SWOT分析概论

  2.3.2安庆市旅游营销环境优势分析

  2.3.3安庆市旅游营销环境劣势分析

  2.3.4安庆市旅游营销环境机会分析

  2.3.5安庆市旅游营销环境威胁分析

  3.安庆市旅游营销策略分析

  3.1安庆市旅游产品策略

  3.1.1大力发展动态参与型文化旅游产品

  3.1.2进一步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3.2 安庆市旅游定价策略

  旅游开题报告 4

  1.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本课题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全面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跃升为极具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本课题正是在廉江市被评为“广东旅游强市”的背景下,利用实地调研的资料,分析了廉江市的旅游业发展有利条件,探讨廉江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包括它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廉江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广东旅游强市”背景下,全面加强廉江旅游文化建设, 对于提升廉江市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

  国内外发展状况:于斌,郭晋杰在《廉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这一课题中利用实地调研的资料,运用 swot 分析法,对廉江市的旅游现状进行评价,探讨其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廉江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和研究。但是,该课题在swot 分析中缺少数据的分析,在解决廉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方面太笼统、比较空洞,没有结合廉江市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措施。

  2.研究内容:

  一、简述廉江市旅游业的背景

  二、分析廉江市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包括交通、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三大方面

  三、重点阐述廉江市旅游发展现状,对廉江市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廉江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项目缺乏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旅游营销战略不完善、部分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四、针对廉江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旅游营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统一开发,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打破地域界限,展开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等一系列措施。

  3.研究方法、手段和研究进度:

  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理论研究法

  研究手段:

  (1)通过统计数据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2)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廉江市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合归纳出廉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研究进度:

  (1)20xx年12月—20xx年1月:查找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完成论文大纲交导师批阅;

  (2)20xx年2月—20xx年3月:收集、分析资料,依据评阅后的开题报告,理清论文思路,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

  (3)20xx年3月—20xx年4月:根据导师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论文二稿;

  (4)20xx年4月—20xx年5月上旬:根据导师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对论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完成论文三稿

  (5)20xx年5月中旬:检查论文的格式和文字细节,按照论文的统一格式排版并将最终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6)20xx年5月下旬:参加论文答辩。

  4.参考文献:

  [1]廉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廉江市年鉴编纂委员会廉江年鉴[m]. 四川:时代出版社,:136 -138.

  [2]于斌,郭晋杰.廉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1(03)

  [3] 高秀英.网络环境下的旅游信息与旅游营销[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8(03):107-108.

  [4] 谢钱.“农家乐”研究进展分析与探讨[j] .经济与法,(08)

  [5] 陈后东,伍惠球.廉江市红树林资源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j] .防护林科技, (02):55-57.

  [6] 王洪冉,郭晋杰.湛江海洋旅游业发展前景的战略分析与策略研究[j].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02)

  [7] 刘丽梅.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05)

  旅游开题报告 5

  论文题目: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景区旅游便没有了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兴起,吸引了人们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但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也有诸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已经着眼于中国情,对于政府、企业、集体在旅游景区治理中的地位,他们已经能做出认真的定位。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专业人才走出校门,参与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研究智能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研究的佼佼者彭德成著有《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全面,并拥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旅游景区的治理结构,现在主要几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背后的利益纠葛等关键问题。但他也在书中表明,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命题具有长期研究的意义,它不应该被轻易定性,对他的研究也十分任重而道远。国外的旅游业起步早,尤其是欧洲的旅游业发展的最好,无论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遗产环境的保护都做得非常好。国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先进,创新之处也很多,但可持续和人始终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取这个题目对于旅游景区的科学治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旅游景区治理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加之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处于了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尴尬状况。因此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进的保护带来不良影响,旅游业的混乱与其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主旨背离愈远。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现有治理模式的弊端,找出对应的策略,从而对旅游景区的治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国内目前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在旅游景区治理这一问题上的先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辨清利弊。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已有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优缺点,理清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利害关系,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治理模式,以期改善我国在旅游景区治理上的混乱状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其问题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论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整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学士论文,并对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第二阶段,阅读参考资料,撰写提纲和开题报告,并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参考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定稿,进行答辩。

  1. 文献阅读

  2. 综合分析

  3. 对比总结

  四、参考文献

  [1] 彭德成. 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69-124.

  [2] 王国新,唐代剑.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37.

  [3] 王建春,任丽君.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87-89.

  [4]王三忙,李树民.基于交易成本节约视角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科学,2006,(4):34-35.

  [5]陈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D].厦门:厦门大学,2006:1-8.

  旅游开题报告 6

  课题研究目的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丰富且具有极大的潜能和价值。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作为促进经济的,怎样更好地发展淮南市的将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淮南市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合理规划,结合市场需求,利用相关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为宗旨,尝试为合理、科学的开发淮南旅游资源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规划。这些建议将对淮南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有利于维护神会稳定。此外,有关旅游的产业链比较长,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文化融合与传承。淮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的淮河流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且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进行,可促进该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先进文化的吸收。

  3,对环境的积极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使得城市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改善。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于此同时居民生活环境也将得以改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计划

  20xx.11.19-12.31:完成查阅及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1.1-3.15: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查阅、整理、分析资料。

  20xx.3.16-4.16: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xx.4.17-4.30:对初稿修改、整理,二次定稿。

  20xx.5.1-5.16: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并将定稿后的论文正文按统一格式打印。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

  由于合肥、淮南一体化发展,对淮南旅游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重要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一体化发展,淮南旅游业的市场必将扩大,同时由于政策的倾斜,必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淮南旅游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服务水平底下等现实因素。因此,要健康科学的发展淮南旅游业必须加快该地区旅游产业一体化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努力把淮南建设成安徽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于此同时对淮南旅游开发现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较多。

  丁朝群的《淮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设想》一文中主要介绍:淮南的古人文、地貌、如古遗址、古化石等,侧重“古”字,以古为特色,以古为招牌来开发淮南市旅游资源。不过面对当前的80、90后的这一代对这些“古物”并不买账,他们追寻的是现代艺术风格,所以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陈苹苹在《合淮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一问中认为:目前淮南与合肥两地旅游资源相对较为独立,没有形成旅游资源一体化。强调要融合两地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促进区域内旅游企业合作,共建旅游市场,增强合淮地区旅游经济圈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得坚持政府为主导,引导两地区域合作。

  沈长霞在《淮南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对淮南市自然条件,人文旅游资源,个性化旅游项目(草莓节,渔家乐,花鼓灯旅游节)等优势分析很详细。也对淮南市旅游资源的诸多劣势如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市总体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宣传不到位等因素研究较为深刻。并且提出了淮南旅游业发展对策。

  综合以上观点,目前对淮南市旅游现状研究颇为深刻,但主要强调淮南各自旅游景点的发展途径和方向,以及两区域间的合作和发展。不过我认为淮南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各自开发较为落后原始、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而解决事物发展的矛盾是要抓住其主要矛盾,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为此,我提出为更好地发展淮南旅游业,首先要清楚自身有哪些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然后发现这些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经济意义促进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这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把淮南旅游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丁朝群.淮南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能源基地建设.1990,(5)

  [2]陈苹苹.合淮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9)

  [3]章锦河,陆林.资源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为例[J].人文地理.2001,(2)

  [4]朱晓辉,段学成.资源型城市开发研究—以淮南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8)

  [5]杨效忠,冯学刚,王咏.淮南市旅游发展资源特征、功能分布及线路布局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徐茹.淮南市旅游业发展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沈长霞.淮南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32)

  旅游开题报告 7

  [提要]本文对郑州市节庆旅游市场的内容、开发现状、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若干参考性建议,期望郑州市的节庆旅游能够蓬勃发展。

  关键词:节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节庆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收录日期:20xx年5月29日

  节庆旅游是以节庆形式对区域特色进行策划和包装,使其产生定向吸引力,为旅游业利用,从而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效益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郑州市作为河南省会和重要的旅游城市,节庆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节庆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1年首届少林武术节举办以来,郑州已有十余年节庆文化的历史,且部分节庆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国际少林武术节、拜祖大典、月季花会等,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提升了郑州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郑州市大力发展节庆旅游,运作形式由政府牵头办节过渡到政府指导、公司经营、社会参与,保证了郑州市节庆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郑州市节庆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节庆经济为郑州市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活力,节庆经济也为各个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和动力。但是,郑州市节庆旅游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举办形式单一,市场营销理念薄弱。郑州市举办的节庆活动没有多角度开发和利用,主要由政府组织,举办的形式单一,市场运作明显不足。郑州市及附属县市现有节庆活动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企业与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节庆活动的组织安排呈现出很浓厚的“官气”、“官味”,使节庆效益大打折扣,往往多数节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的结果都是历年效益的减少和游客的意见直线上升。

  (二)特色不鲜明,难以留下持续的深刻印象。和众多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节庆活动比起来,郑州的节庆活动还处于萌芽阶段,活动内容单一,没有体现本区特色,民众参与性不强,许多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较低,许多节庆活动缺乏创新,特色不突出,从内容到形式,从招牌到口号,从举办初衷到营销对象,从宣传手段到包装技巧,每次举办都没有什么变化和创新,也没有突出其特色所在,所以很难形成对游客和大众的吸引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郑州市节庆活动应该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和节日体系,根据游客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良,让其特色与众不同。

  (三)忽视品牌效应,知名度低。郑州市在节庆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没有找到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对国内外旅客吸引力不足。而且郑州市许多节庆旅游活动举办时间短,缺乏经验,有的节庆旅游活动昙花一现,没有连续举办,导致知名度低,更不利于建立品牌效应。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举办地的品牌形象,重视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形成品牌优势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重活动,轻产品,活动收益性较差。郑州市现有的大多数旅游节庆活动只是表面做做,而真正的活动做到最优的并不多,大部分节庆活动都是把活动的开头做得很宏伟,声势很大,但忽视了旅游产品的带动作用,只重视了活动的举办,却没有看到旅游产品的重要性,所以最后都是导致了活动的收益性较差,给活动的下次组织和举办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五)缺乏足够的参与性和开放性。举办节庆旅游活动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离开了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会成功。节庆旅游运作涉及部门、行业和企业众多,所以也需要政府部门出面,对节庆实行整体协作,以维护节庆期间的正常社会秩序。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是节庆活动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而开放性则是参与性的延续。如今不少节庆活动远没有调动起广大旅游者、市民群众与各企业部门的参与积极性,致使参与性和开放性受到很大限制。

  二、郑州市节庆旅游营销策略

  (一)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销售渠道。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包含吃、喝、住、行等各个方面,要想举办成功的节庆旅游活动,除了向新闻媒介发布消息外,还应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如在火车站、汽车站和交通集散地设置旅游节庆宣传牌、导游图和游览手册,还可以到周边地区开展花车巡游等宣传活动,尽可能吸引游客。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让每一名来旅游的游客都能够做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而起到巨大的宣传效果,提升知名度,促进了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宣传到位,有了知名度,才能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来。

  (二)利用文化优势,突出地方节庆旅游产品特色。节庆活动作为潜力无限的旅游产品,举办节庆活动,展现的是多姿多彩的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节庆活动不能从某种程度上正确反映当地人一些实质和灵魂性的东西,那么它给游客的经历将是残缺不全的、易混淆的,或是空洞的。离开了文化内涵,节庆活动就会停留在较低档次上,不会有较快、较好的发展前景。郑州市在举办各项旅游节庆活动时,应摒弃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切实从保护地方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问题。我国许多著名的旅游地都是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曾是商朝的都城,历史久远。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优势,能够产生无穷的魅力。没有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是难以持久下去的。如利用千年古刹少林寺而打造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就是一个成功的典例。

  (三)重视形象,打造品牌。目前,旅游市场上旅游节庆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能形成地方特色的却很少,各地“昙花一现”的旅游节庆数不胜数。造成的后果就是既劳民伤财,又没有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应有的推动作用。旅游节庆的开发不能凭一时兴起,而是要以品牌化开发为原则,以长时间的品牌塑造为目标,通过品牌的力量对国内外游客形成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游客心目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节庆品牌化有利于游客及时了解旅游节庆信息、缩短选择时间,能够增加节庆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广告是品牌管家,打造郑州市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可以通过由政府出资,在央视等传播力比较强的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的方式,塑造郑州市节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目前,郑州市节庆旅游从策划设计、宣传包装、接待宴请等一系列具体业务都由政府自己操办,而较少考虑由专业的公司或群众来承办。政府主导模式虽适应郑州目前的实际情况,但政府主导变成了政府主干、政府主财,缺少了大众的参与,造成了运作成本过高,财政负担过重,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所以应当鼓励公众参与其中,部分项目由公众展示,联合社区力量,组织市民广泛参与,举办过程中鼓励公众建言献议,组织形式应贴近生活,符合公众需求,营造欢快的节庆活动气氛。

  (五)重视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旅游节庆活动具有影响大、参与群众多的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将人们聚拢在特定环境中,并使人们在心情舒畅之中释放较之平日更强的购买力。旅游购物的巨大潜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举办部门可紧扣节庆主题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出能留给旅游者美好回忆的旅游纪念品,如节庆的标志物、会标以及所在地的微缩模型等。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方面,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设计品质优秀、品种丰富、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国庆,刘彦平.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苟自钧.旅游市场营销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xx.

  [3]樊传果.论节会活动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M].北京:学术交流,20xx.

  旅游开题报告 8

  内容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样,生态旅游因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符合现代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旅游体验,得到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以及存在的现实矛盾,并对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关系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剖析生态旅游的兴起

  (一)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的 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由此延伸到生命的有限性,于是人们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尽量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漫长的地球演变和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现代文明也造就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和科技奇迹。人们由此产生了旅游的意愿,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多的探索环境、尽量的享受美景。

  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取向。与传统的观光休闲旅游形式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融入程度。也就是说旅游者更重视旅游的体验。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更希望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避世体验。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多地具备了购买旅游产品的能力,另外从传统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来看,收入和闲暇之间存替代关系。收入水平越高,人们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的收入,同时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也更为强烈,也意味着以劳动替代闲暇的机会成本愈高,因而更愿意将时间用于闲暇。更注重旅游产品品质、强调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的生态旅游无疑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这使得对生态旅游的消费需要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并且市场潜力巨大。

  (二)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供给者具有很强的供给意愿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市场需求,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那么就会有相应的供给。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提供休闲消费服务,因此旅游市场的商品价格往往会高于一般有形消费品市场,生态旅游更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资源,其投资回报率更有优势,所以企业也乐于投资。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即旅游需求增加能带来多倍的旅游收入的增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地区GDP、增加了政府税收,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生态旅游业而言,兼具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关联产业的发展更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因此政府很乐于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日益壮大的旅游需求。

  对于供给者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要求,必须把保护旅游景区的资源和环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对现代人消费需求的一种迎合,符合经济学的原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

  实践中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这也为现代经济理论所诟病。但是良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三重目标:一是保护旅游地环境和自然资源;二是实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只有保护资源与环境才能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旅游开发部门改善旅游区的环境,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对旅游者的吸引又能带来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升了他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形成根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与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的投资者、经营者、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群体可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同时获益,这也体现了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系统运作过程当中公平性的经济学原则。另外生态旅游发展为生态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了稳定的融资途径,大大缓解了政府拨款不足带来的资金缺口。近年来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经济关系的失衡

  生态旅游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和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和谐、共存、共赢的关系。但是生态旅游本身并不会因为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必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存在着固有的、潜在的非持续发展因素,比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冲突。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割裂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使其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影响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旅游本身的使命,但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因为任何形式的开发或多或少都是对已有系统状态的破坏。

  在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生态旅游参与者,无论是政府、开发经营者、当地居民甚至包括旅游者都曾出现过理性缺失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评估而超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这种开发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和积极意义,带来的是严重的生态威胁。在这种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实际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生态旅游系统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政府对生态旅游市场缺乏科学评估导致生态旅游地盲目开发,使其无法真正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高体验需要;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因为利益分配失衡带来旅游地发展危机;旅游经营者盲目扩大市场规模导致旅游产品供给违背生态原则;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游客数量控制的矛盾无法协调等。长此以往,只会使生态旅游经济难以为继,最糟糕的是可能带来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子孙后代付出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的意义来说意味着子孙后代丧失了未来选择和参与这些旅游活动的机会,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利益诉求者割裂了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孤立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长远来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构建。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者属性

  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所有参与者,在一般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是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不自觉的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仅消费自然,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在进行能动的生产,这种生产不仅意味着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更意味着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能动的建设自然,管理和调控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自然,拯救濒危资源;通过教育的进步来教育人类,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改进管理、科学决策;通过法制的健全来规范、引导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使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能动的建设者作用,主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二)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能动作用

  有别于传统旅游开发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充分强调当地居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力作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往往强调旅游者对环境的爱护,重视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对当地居民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事实上当地居民应当是保护旅游景区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居于旅游环境中,对环境保护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居民自身对生活环境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来源于因所居地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也意味着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他们也将是最直接的受损者。因此即便多数居民未必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所居环境和资源却有着朴素而直观的保护意识。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这种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直观意识转化为更为积极主动的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加以传承,这样会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最直接而有效的力量。

  (三)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产权归属是模糊的,其消费没有排他性,生态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试图能在活动中“分一杯羹”。但是该产品是有竞争性的,尤其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竞争性很大,即每个人对生态资源的消费活动都具有负外部性,都会降低其他人可以得到的资源质量,而个体在消费中是不可能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的,就会产生过度消费。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也是政府应当介入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直接依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在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尝试进行改革,以此引导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开发。如改变传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机制,重新构建一套对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进行定量评估的体系,将旅游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损益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该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推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再比如采取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反映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纳入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尤其对于依赖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明显的地区, 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成绩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这一指标,这也是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的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并实现区域旅游竞合

  旅游经济的开发必须考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它是旅游者能够顺利实现旅游目的的基本条件。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在满足旅游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样为提高生态旅游地的可进入性,生态旅游开发也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尽量降低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做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后期良好的经营管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这对旅游资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在保证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旅游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无疑是更有益的。比如可以规划区域的旅游竞合,从相对更大的生态系统空间范围去合理规划和共同发展生态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减少生态旅游开发地内的旅游设施开发,发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区域旅游竞合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优选之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更需从区域范围内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平衡性,从而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应当坚持遵循生态规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慧芬。里下河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邹君,杨玉蓉,谢小立。生态旅游的经济学内涵浅析[J]。生态经济,2003(10)

  3.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二重性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4.翁钢民,赵黎明,杨秀平。基于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相关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5.朱元秀。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与竞合条件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4)

  旅游开题报告 9

  一、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选题来源:教师指定选题范围,自己又进行了具体细化

  目的及意义:选择该论题的目的在于提高导游讲解的能力,提升旅游景区,了解导游讲解与景区的关系及其影响,提升导游人员讲解的专业水平,也为未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储备人才,让旅游管理的`学生们看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和希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让旅游管理得到发展和重视。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检索文献资料目录

  1.李xx:《旅游学概论》,北京工业出版社

  2.薛xx.现代旅游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3.陈xx.导游讲解实务.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

  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

  5.尹xx.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6.彭xx.景点导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

  7.导游语言艺术,导游语言艺术的美学价值[M]中国旅行出版社20xx年8月第一版。

  8.xx省旅游局:《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年。

  9.林xx;针对性训练性应用性——《导游语言》教学探索与实践[J];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年04期。

  10.肖xx 杂志《经济师》20xx年第05期。

  设计内容

  第一章旅游景区形象和导游讲解的内涵

  1.1旅游景区形象

  1.2导游讲解

  第二章 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2.1影响游客评价

  2.2代表景区形象

  2.3宣传景区文化

  第三章导游讲解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3.1导游讲解的内容违背客观事实

  3.2导游讲解语言缺乏艺术性

  3.3导游讲解服务业务水平低

  第四章如何通过导游讲解提升景区形象

  4.1提升导游形象

  4.2以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建设高素质景点导游队伍

  4.3.丰富旅游景区的导游词创造

  旅游开题报告 10

  一、选题依据(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

  研究目的:无论旅游业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对其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破坏却日益严重起来。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之事。我们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研究,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旅游资源保护问题,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研究意义: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视野探讨旅游资源保护这个问题,分析了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并提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对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分类

  (二)从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提出

  1、从物质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

  2、从精神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

  3、从制度文化视野看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

  (三)从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1、从物质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2、从精神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3、从制度文化视野分析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四)从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1、从物质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从精神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3、从制度文化视野倡导我国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五)总结

  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已有的主要设备、软件、资料等说明)

  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理论分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经过对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种学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目前我国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的看法,针对这些看法,提出一些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主要设备、软件、资料:(一)主要设备:(二)主要软件:(三)主要资料:书籍、期刊,来源于xx电子阅览室、xx图书馆,xx资料库等。

  四、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确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材料,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20xx年xx月xx日—x日,提交文献综述。

  3、20xx年xx月xx日—x日,提交开题报告。

  4、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完成论文初稿撰写。

  5、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实习期间与指导老师至少交流两次以上,进行论文修改。

  6、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完成论文最后修改,并提交答辩论文。

  7、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论文评审、答辩及答辩后的修改工作,并提交最终定稿论文。

  旅游开题报告 11

  研究课题:旅游业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xx xx

  指导教师:xx

  研究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经济性、服务性、依赖性、带动性、外向性、季节性。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旅游业能带动其他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全体的发展。所以是一业兴、百业兴。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同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总体形势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和发展势头劲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国际旅游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中心。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这20年里,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旅游开题报告 12

  论文名称: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2.1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2.2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1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3.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3.4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4.1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4.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4.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4.4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序 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20xx.12.15

  2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20xx.12.27

  3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20xx.01.14

  4 完成论文三稿 20xx.03.11

  5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20xx.04.15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20xx.04.02

  2、Chuck Y.Gee.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20xx.03.23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xx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xx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xx.22(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xx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xx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xx年9月

  14、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xx(2)

  15、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08

  16、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7、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xx年01期

  旅游开题报告 13

  一、创建企业项目简介

  (一)简介(层次不清晰)

  1.项目背景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2.店址选择(层次不清晰,叙述混乱)

  张北是风景如画的原生态之城,草原和森林面积超过四百万亩,因此张北在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的同时又相应的附属了新的产业-------农家乐。

  我们的选址在张家口张北县。原因是张北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就旅游业来说,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来自北京、天津及其他地区的游客带来了很大方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坝上参观、游览。张北县是内蒙古草原的组成部分,境内有元中都遗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形成独具魅力的自然、历史景观和民情风俗。

  张北县是发展农家乐的很好选址地。夏秋发展草原旅游业,可以吸引很多旅游者,以至于推动农家乐的发展。特别是夏季,气候凉爽,景色宜人,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风光,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火红的枫叶、淡绿的樟子松。而到了冬季,银装素裹,滑雪狩猎,更别有一番情趣。冬天还可以滑雪。因为张北县旅游业四季兴隆,所以客源不断。我们的客源市场主要来自北京市,随着京张高速路的发展,由以前北京到张北的时间3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而来自北京的游客也大幅度增多。

  3.项目前景

  因为张北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调查显示,地价相对较低,而开农家乐的少,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张北县有许多土特产品,如口蘑、莜面、烧南北、地皮菜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土特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来客。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张北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和成熟。 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飓风,河北省张北县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店名:农家的欢乐

  (三)经营特色:

  (其一,结构上与后面特色说明重复;其二,特色有一到两个就可以了,那没多就没特色了;以下的几点实际上都套过于细致,总结一到两个,以下几点可以作为佐证:

  特色一:完整的农家体验式产品。1.菜品设计(食)2.住宿设计(住)3. 驴车、羊车代步(行);4.张北农家一日游(游);5.土特产展销(购)6.农家表演会(娱)

  特色二:

  1.整个农家乐的睡眠之地均是由火炕制成的,我们利用在田间林区捡到的废材,燃烧暖炕,让火炕温暖一晚。

  2.在火炕的基础上,我们将免费把菜送到客人的土炕饭桌上,并且推出我们改良的冬季菜谱,以暖胃、养生为主,以:“罐”形式出现的菜品居多,土罐保温性强,并且让食物的营养不易挥发。

  3.张北地貌广阔、平坦,我们将专备驴车、羊车,为客人雪中游玩带来方便,推出我们全新策划的张北雪景游,让张北旅游在冬季依旧诱人

  4.在客人临走之前,我们还会奉上我们精心包装的干货(免费一袋)用这一袋的免费,引起客人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销售我们晒制一冬的干货。

  二、创建企业的特色说明(以下根本不是特色说明)

  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来自北京、天津及其他地区的游客带来了很大方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坝上参观、游览。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张北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就农家乐及旅游业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资源良好,经营成本低。张北农家乐处于城乡结合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且农家乐旅游的背景是在农村,旅游的接待者主要是农民,旅游内容也以农村生活体验和观摩为主,农家美食都是就地取材、现采现吃,自产自销,经营成本较低。

  消费水平较低,符合大众承受能力。不少农家乐对准中低收入阶层,吃一顿饭玩一天,由此可见人均消费低,大众也较能接受。规章制度较为健全,有章可循。张北的农家乐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农家乐的发展,为运作高端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企业创建的主要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看清题目:企业创建的主要内容——诸如:筹资;选址、人员招募和培训;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经营障碍如季节性等

  ——然后,以上的内容中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即你们感觉可能有困难或者障碍的地方是哪些,具体是什么

  ——再然后,你们打算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主要内容

  饭店经营思路:(你这是从市场营销报告那里抄过来的,不负责任!)

  针对老年市场,我们推出我们的农家乐的主打菜肴莜面。莜麦经过精细的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基本成分是其他面粉成分的的七倍以上,可以和精面粉媲美。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分,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同时莜面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亚油酸。他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功效。莜面入口柔、易消化、很受老年人喜爱。同时,在寒冷的冬季里,我们农家乐为老年群体提供农家的土炕,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治疗寒病。

  针对中年市场,我们推出,我们农家乐特有的'游玩项目,羊拉车和观看斗羊骑马等。中年人工作之余,喜欢外出且注重游玩价值,在我们针对青这里不仅可以吃好还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体验农家的欢乐。

  针对少年市场,我们有青少年喜欢的采摘活动,不仅可以体验大自然,还可以从中寻求乐趣,在冬季我们还有滑雪场地,可以供游人滑雪。

  (二)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

  1.经营数量

  2.定位

  3.经营理念

  4.卫生安全

  (三)解决思路

  1. 农家乐经营户应该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农家乐产品开发,发掘产品特色,开发差异化产品,并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使其成为精品,建立自身的农家乐品牌;开发农家乐产品应注重增加有形产品种类和无形产品种类。

  2. 建立一个农家乐专门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应该以张北区农家乐协会主办,张北区政府相关部门协办。建立该信息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资金筹集来看,可以采用自筹和政府投入两个途径。提高了农家乐经营的发展速度和经营效率。

  3. 张北地区的农家乐市场和产品在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依附相同(城市)市场目标游客群的基础上,各个省市县区乡村屯、各个经营主体(农户或企业)之间,应该在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下,面对共同或各自依附的城市和潜在的目标游客群,根据各自自身经营场所和服务的地点、条件、环境、档次、实力、经验,选择游客群,以游客满意为战略使命,进行有差别的旅游产品、服务的经营。

  4.督查卫生情况,加强游客钱财安全以及旅游区的卫生。设立专门的卫生防护部门、安全部门。

  四、完成企业组建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人家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及解决的办法

  (一)工作条件

  1.有足够?的资金创建“农家乐”。你认为应该需要多少?

  2.观察市场?是市场调研好不好!,寻找一块适合发展“农家乐”的地带,具有创新的头脑“农家乐”整体设备,一定要别具一格,匠心独运。

  3.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挫折。

  4.智慧、勤奋和有毅力。

  (二)解决方法!

  创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有足够的资源:(1)足够的资金(2)客户资源(3)特色技术

  2. 人力资源条件:招聘各项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过硬的语言能力、娴熟的业务能力、用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

  3. 客源:寻找客源的途径(通过广告、传单、网络等)

  4. 赞助者、承包商(长期签定合同稳定市场及企业运转)

  5. 特色服务(骑马、羊拉车、烤全羊、草原摩托)

  6. 管理模式(自助合资)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优化,不美观,好好排版,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格式)

  第一年:

  一、二月:

  1.了解市场及发展前景和经营活动的特点及策略

  2.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

  3.了界行业的准入条件:办理许可证等

  4.先筹集一部分资金以支付准备阶段的开支

  三、四月:

  1.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筹划建立公司及装潢布置

  2.对旅游许切?进行调查

  3.综合调查结果进行条件分析并商讨优势条件

  4.关于项目产品开发问题制定计划方案

  五、六月:

  1.确定招牌菜(主要来自民间,材料主要用民间土方法选择)

  2.创新服务

  3.选择适合的经营方式

  4.组织控制各部门的职能

  5.确立经营项目及投资方案

  七、八月:

  1.估算投资数额、盈利及损益、包括最坏的结果分析

  2.分析对成本影响的因素及费用的构成

  3.定价基本方法的确定

  4.定价策略的确定

  九、十月:

  1.弄清自家的资源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以及不同需求客人对号入座

  2.开发旅游资源:了解开发原则、开发内容、开发的产品

  3.确立服务特色

  十一、十二月:

  1. 对选定的服务员进行岗前培训

  2. 贯彻本店服务宗旨并落实到行动上

  3. 规定服务标准及规范

  4. 对安全卫生问题研察

  旅游开题报告 14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

  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xx年12月01日—20xx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xx年12月21日—20xx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xx年06月19日—20xx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旅游开题报告 15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城市人在经历了繁忙沉重的工作生活后就会倾向于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此时乡村旅游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选择此课题的目的在于分析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并且分析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对如何开发以及如何改善展开研究并且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选题的意义

  游客外出旅游是为了获得一种审美与娱乐的体验。

  朱慧娟在《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一文中写到我国农村面积较大,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农村地区发展缓慢,设施落后,科技发展低,经济实力弱,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我国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由《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丛书》编委会编写的《乡村特色旅游建设指南》一书中提到吸引游客参加乡村旅游的元素之一是可以参与、体验乡村才有的项目,包括弄湿活动体验;新鲜水果和蔬菜采摘;篝火晚会、烧烤;垂钓;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体验乡村节庆;学习民族舞蹈和传统手工制作等。这样可以让游客到乡村去观赏乡村的风光,了解一些乡村风情、礼仪风俗等,可以在乡村及其附件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

  龚维嘉在《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一文中提到旅游线路的设计应该在投入运行之前就具备对游客的足够吸引力,运行中则能够使游客感到舒服和不断出现新奇感,运行结束后仍然能够使游客保持一种长久的回味无穷的体会。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体验式的乡村旅游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在此篇文章中我将从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以及开发的的现状着手研究,进一步指出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

  一、 我国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二、基于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三、基于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四、进一步开发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的措施

  结论

  四、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掌握我国目前体验式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发展状况,并且研究如何开发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

  五、研究与写作计划:

  xx-2-20---xx-2-25 提交开题报告;

  xx-2-25---xx-3-25 文献研究,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研究与开发手段研究;

  xx-2-25---xx-4-10 提交论文设计初稿,老师修改;

  xx-4-10---xx-4-20 提交论文设计第二稿,提交非指导老师查阅;

  xx-4-20---xx-5-10 修改论文设计,提交指导老师的修改;

  xx-5-10---xx-5-20 提交论文答辩稿;

  xx-5-20---xx-6-1论文答辩;

  xx-6-1---xx-6-10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终稿,提交学院保存。

  旅游开题报告 16

  题目:xx镇工业园区模拟导游设计

  一、调研资料的准备

  1、通过图书馆收集专业教材、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数字资源。

  2、收集相关本专业的统计资料、数据,辅助性影像视频。

  3、实地考察xx工业园区,记录、汇总考察数据内容。

  4、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数据、图片、视频

  二、选题的背景

  郑州xx产业集聚区(xx食品工业园区)位于郑州市区西南6公里处,是一个以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为主,集商贸、休闲观光、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是二七区“四大经济板块”和“三大功能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板块,是郑州都市区建设规划中西南生态文化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xx产业集聚区是在当地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聚集后形成的经济繁荣区。上世纪80年代,以xx东方挂面机厂、天方方便面厂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逐渐发展壮大,形成集聚效应,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在xx落户,带动了xx以及周边5个村的迅速发展。1993年,二七区设立xx经济开发区,对xx乡镇企业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园区化管理。1996年5月,xx经济开发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998年6月,xx经济开发区更名为xx工业苑区,xx年6月,正式更名为郑州xx(食品)工业园区。集聚区总体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7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298家,其中规模企业69家,建立国家、省、市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9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共计360多项。康师傅工业基地、河南花花牛乳业基地、新大方重工、三中收获、东方食品机械、天方集团等一大批企业成为集聚区发展的龙头。xx年,xx产业集聚区成为郑州市产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良好的五强产业集聚区之一。xx年1—6月底,xx产业集聚区全部企业营业收入完成60.3亿元,同比增长25.1%,占全年目标的50.3%;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46.4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年目标的50.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97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5%。

  xx产业集聚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由此也获得了各项荣誉,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跨越式重点产业园区、民营科技园区、知识产权优势区域、特色品牌工业聚集区。xx年被列入河南省“xx”规划重点建设的产业园区,xx年被省中小企业局批准为河南省重点食品产业集群,xx年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xx年被列入省级产业集聚区,同年被认定为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xx年被评为郑州市五强产业集聚区。中央政治局常委xx,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xx,原省委书记领导先后到xx产业集聚区视察。

  目前,xx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集聚区以康师傅食品工业基地等食品企业为龙头,已集聚食品加工、食品机械制造及其关联企业180余家,集聚区食品工业规模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总产值60%以上,支柱产业框架已初步形成。二是品牌规模日益扩大。康师傅系列饮品、妙可奶业、万家食品、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公司等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日益扩大,为xx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的长足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三是产业链条辐射作用明显。集聚区汇集了特种机械装备制造、农业机械制造、食品机械制造、食品研发、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仓储物流等多个食品业态,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食品产业链条。四是集聚区形象快速提升。设计精美的集聚区logo、充满特色的文化墙、丰富齐全的网站功能、高效便捷的服务,大大增强了集聚区的魅力和吸引力,集聚区对内对外的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选题的依据:(包括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及预期成果)?

  1、设计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希望能通过本次xx经济工业园模拟导游设计的毕业设计来检验四年的学习成果。通过对xx经济工业园区的实地考察,制定合理的导游线路,撰写相关的导游词,拍摄导游视频并对视频进行后期的剪辑和动画制作。在毕业设计的制作和完成的过程中,我期待能发现自己的缺陷,在实践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我将尽我所学、竭我所能,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团结小组同学,力争圆满完成本次模拟导游设计。

  2、设计的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论证严密充分,格式规范,符合要求,按时提交论文及相关材.。

  (2)、结合所学的知识,借鉴相关景区的开发设计经验,学会规范编写毕业设计,独立自主的完成毕业设计。

  (3)、采用数据真实可靠。

  (4)、毕业设计成果完整,有创意。.

  (5)、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注意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

  3、设计的思路与预期成果:

  本设计通过对xx经济工业园区的实地考察、研究,了解xx的工业园区的发展,挖掘其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撰写导游词和制定合理的导游线路,制作创意独特的动漫形象并进行科学的视频拍摄、剪辑,最终呈现出一段完整的`,穿插动画设计的旅游工业经济园区区讲解视频。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

  (1)、前往xx工业经济园区实地考察,并进行资料总结。

  (2)、完成开题报告,以及前期导游线路设计。

  (3)、完成景区线路设计及视频拍摄,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线路设计初稿。

  (4)、后期视频剪辑、动画、音乐插入,形成初步设计结果。

  (5)、修改完成最终设计成果。

  2、任务完成的时间安排:

  (1)、第1周—第2周,xx经济工业园区模拟导游总体方案(路线,重点景点)和表达形式(图,语言解说,动画,视频)的拟定,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第3周—第4周,导游路线场景设计,编写脚本。

  (3)、第5周—第9周,导游路线表达形式制作(图,视频,动画,解说词)。

  (4)、第10周—第12周,导游路线表达形式编辑与合成。

  (5)、第13周—第14周,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五、完成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1、积极和导师进行沟通,综合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制定系统的计划;

  2、与小组其他成员积极沟通协作,定期探讨交流,发挥团队力量。

  3、图书馆、网络的信息储备。及时收集、筛选、总结相关资料。

  4、工业园区的实物资源。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时记录收获感想,并将其可行的方案应用到设计中去。

  5、学院为保证设计完成所提供的高配置电脑、高分辨率摄影机等等专业设备。

  6、学校提供的电子科技设备。充分利用校方提供的设备,虚心向相关老师学习、请教,完成视频的拍摄及制作。

  旅游开题报告 17

  一、论文名称及项目来源

  论文名称:xx城市旅游形象分析与传播浅议

  项目来源:自选题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xx市旅游形象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对xx旅游业的影响,并对xx市旅游形象传播提出建议和意见。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试图找出目前xx市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为今后xx市旅游形象建设提供借鉴。

  实践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加快xx的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借鉴,为加快xx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旅游形象的研究,国外又称旅游地形象(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19xx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D.Hunt(19xx)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Image:a factor of tourism)的博士论文,被认为是旅游形象研究的先驱之作;之后,许多学者也开始研究旅游形象问题。从7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旅游形象的学者和文献源源不断。

  国内研究现状:最近几年,关于企业形象设计(CIS)在国内特别活跃,启发了部分学者将之用于区域研究和旅游研究,出现了《CIS:地区形象论》的专著(罗治英,19xx)、城市形象研究(张鸿雁,19xx;徐根兴,19xx;居易,19xx;高文杰等,19xx;张学荣等,19xx;李明友等,19xx)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金卫东,19xx;庄志民,19xx;曲海林等,19xx)的论文,也有少量专门探讨旅游形象策划和设计的论文。进入21世纪,关于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研究的'各种论文与著作开始大量出现。但是从时间上看,我国对旅游形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 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逐步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各城市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塑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创建自己的旅游品牌。可以这么说,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城市形象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法宝,塑造上佳的城市旅游形象十分必要和紧迫。

  旅游开题报告 18

  一、立论依据

  1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选题的研究意义

  1996年成功举办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之后,为充分利用赛会留下的滑雪资源,黑龙江省率先在国内将滑雪场地向大众开放,拉开了全国大众滑雪的序幕。风起云涌的滑雪客源造就了诸多的市场商机,促使黑龙江省在1998年创办了国内首个以滑雪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创了全国滑雪旅游的先河。从此,滑雪旅游渐行渐近的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成为人们时尚的生活方式。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生活也趋于丰富多彩,追求自己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深入人心。滑雪这项融健身、娱乐、观赏为一体的“贵族”运动走向平民,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喜爱。日益广泛的市场使滑雪旅游热持续升温,不仅方兴未艾,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态势席卷全国。

  滑雪旅游热的加剧产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滑雪旅游市场蕴藏了无限的商机。为此,兴办旅游滑雪场地吸引客源,以求从巨大的滑雪旅游这块大蛋糕分得一杯羹来发展经济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整体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2005年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滑雪场,仅过了一年,建立滑雪场的省市自治区已经达到了27个。另外,滑雪旅游的热潮也使邻邦的韩国、日本等滑雪资源丰富的国家对我国客源虎视眈眈。“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使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客源的严重分流使滑雪旅游开展的先发优势渐已缩小。不可否认,滑雪旅游开展的十余年间,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在1998年创办的首届国际滑雪节之初仅有4家滑雪场,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100余家;从首届滑雪节滑雪人次的30余万增加到今天的400余万。滑雪旅游为黑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已经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国内其它省份滑雪旅游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正在利用其后发的优势赶超黑龙江。如何凭借黑龙江天然的地理环境及滑雪旅游开展的先发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开发滑雪资源,精心打造“滑雪旅游胜地”和“世界滑雪名都”品牌、树立滑雪强省、大省形象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黑龙江省滑雪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平均长达120天左右的雪期,而且省内适宜建造滑雪场的高山有数百座,更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等旅游景点。但是,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资源利用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因此,滑雪旅游资源不能仅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而要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成果去开辟新的渠道。本课题从黑龙江省滑雪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研究黑龙江省滑雪资源开发中的硕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达到以“最小代价原则”能够为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目的。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从单一向多元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护有限的滑雪旅游资源、促进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

  大众滑雪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其中有的国家如挪威、瑞士、奥地利等滑雪资源丰富的国家几乎达到了全民滑雪的程度,在奥地利,滑雪已经成为人民业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滑雪板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用品,全国参加滑雪的人上至70岁下至4岁,占全国总人数约有70%;而在挪威,滑雪已成为全民族的活动,上自国王,下至儿童几乎都是滑雪运动的参加者。雄厚的大众滑雪基础促进了滑雪场地及设施的规范和发展,奠定了滑雪旅游开展的物质条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健康的生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旅游成为人们紧张工作之余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反季节的旅游方式也逐渐地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由此,越来越规范和人性化的滑雪场地成为喜爱滑雪运动人的旅游目的地,而越来越多的滑雪旅游爱好者形成的日益广泛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了滑雪场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并且使各种服务条件和设施不断完善,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了滑雪旅游的行列。世界的一些著名滑雪胜地如阿尔卑斯等已经成为世界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由于滑雪旅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开发滑雪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滑雪旅游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不仅在冬季寒冷降雪量丰富的国家就是处在热带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在挖掘滑雪资源开辟滑雪旅游景点。有南美小巴黎之称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几十年都难见下雪,但周边却被终年积顶的安弟斯山脉围绕,在此建立的波蒂略滑雪旅游中心成为北半球被酷暑困扰而炎热难耐的成百上千旅游者趋之若骛的泌凉场所。近百年的滑雪资源的开发经验,使一些老牌的滑雪强国建构了较为成熟的滑雪资源使用模式,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高效的利用滑雪资源,对我国的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了解这些国家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少走弯路,而且对于滑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滑雪场资源开发整合规模化

  滑雪场是滑雪旅游的最重要资源,滑雪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滑雪旅游者的数量和消费的档次。一些大众滑雪开展较为广泛的国家,滑雪场资源的开发经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达到了较为合理的数量,已经向集团化、规模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

  奥地利架设十条以上机械运动送装置的滑雪场就有66座,规模最大的圣安东滑雪场拥有69条机械运送装置和数万张滑雪旅游的床位。意大利安装10条以上运送装置的滑雪场有44座,其中30条以上的有13座。法车已经建起450多个滑雪场,一个雪季接待700万人次,收入50亿美元。日本的野尺温泉滑雪场拥有索道近百条,压雪车80多辆,客房床位近5万张;日本最大的志贺高原滑雪中心有22个大型滑雪场分布于6座山头,近300条索道相互连接;日本的北部山区有100多个滑雪场,每年仅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就有40万人去北海道滑雪。

  适合开发的滑雪场资源是有限的,而滑雪场的开发必须以破坏部分自然资源为代价。因此,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讲也要尽量把滑雪场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把有限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滑雪场的使用效率,从而吸引滑雪旅游爱好者前往及长时间驻足是这些国家滑雪场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②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科学化

  可持续发展是越来越多国家开发滑雪资源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商业化社会,一些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瞄准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不加节制开发旅游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结果迅速增长的经济昙花一现。因此,有关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热门的话题,并且在不同领域衍生各自不同的理论及实践模式。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实践之一的旅游增长管理模式在美国得到大力推广。

  增长管理是指政府有意识的计划,意图是在地方权限内影响速度、总量、类型、地点和未来的发展质量。目的主要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管理,旅游增长管理模式在美国旅游景区应用已经成为主流,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关注发展的质,目标是鼓励那些能达到一定水准的发展,这是对质量的管理;二是通过控制发展速度和最终容量来管理量,即对数量的管理;三是扩大或缩小现有的旅游增长区,或将增长转移到新地点,即对地理的管理。

  美国对旅游地的自然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管理当局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尽管大量游客可以给公园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但是如果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他们会通过立法进行约束和限制。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结合在一起的是最值得借鉴的管理经验。

  ③经营资源开发范围扩大化

  滑雪旅游区的设立最主要目的是通过自身的旅游资源吸引滑雪爱好者或是游客,从而获得经济上的效益。当前,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地滑雪旅游区的硬件设施日趋接近,为了提高竞争力抢夺滑雪旅游客源,越来越多的滑雪旅游区开始挖掘经营资源,不仅在硬件方面不甘人后加大投入,而且开始把本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等作为滑雪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开发经营,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来获得滑雪旅游者的青睐。

  南美的智利尽管处于终年难见雪花的热带地区,但却开发了十多家滑雪中心。在地理位置方面,这些滑雪中心大都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或建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旁,或设在死火山口附近,有的筑在林海雪原,有的则靠近湛蓝的大海。从以人文性方面,这些滑雪中心的自助餐厅,早、中、晚餐经常变换口味,每餐都准备了大量的山珍海味和蔬菜甜果,并且饮料、啤酒等免费供应,还有烹饪大师当场根据要求煎炒烹炸各类菜肴满足不同喜好人群的需要;另外,滑雪中心如波蒂略聘请了许多滑雪教练,辅导各种水平的游客并把他们的孩子也组织在一起培训,让游客们专心致致的娱乐,凡是在波蒂略培训学校获得毕业证者下次来可以优惠;而且还有专业摄影师把旅客的滑雪过程录制下来,并作为礼品馈赠以便留作纪念并可以纠正动作。

  滑雪场从单一的滑雪功能转变成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场所成为滑雪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之一,由此,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已不局限于滑雪场地的质量和规模方面,适应不同游客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资源正在作为滑雪旅游业经营资源开发的目标。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有悠久的滑雪历史,但一直是作为交通工具及狩猎等实用功能在东北等少部分地区出现,直到近代由侨居中国的俄罗斯、日本等一些人为了休闲、娱乐及健身而进行滑雪活动,逐渐启蒙了中国的大众滑雪。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末大众滑雪才真正的走进百姓生活中,滑雪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我国滑雪旅游热潮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滑雪场产生了自然环境破坏、竞争无序、资源浪费等诸多的问题。因此,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首先,滑雪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破坏研究较为普遍。刘春玲等人经过研究认为,滑雪旅游在迎合高消费群体的需求,产生巨大利润同时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敲响了警钟。例举了2004年3月《参考消息》转载的《芝加哥论坛报》文章,“中国正陷入严重的水危机之中,中国北方缺水最为严重,……,中国严重缺水不宜发展滑雪场。”紧接着“滑雪场造雪大量使用了地下水资源,建议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的使用”呼声高涨。到底造雪对地下水资源有多大的破坏作用呢?水利专家出面澄清,“雪融化后会渗透到地下,并且经过土壤的过滤作用,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多少影响。”滑雪场的开发对自然环境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不仅水资源使用对水资源有一定的破坏(2005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滑雪场用水管理要求》足以证明),就建起的现代化雪场而言纯天然的生态环境必定遭到或多或少的破坏。因此,“依托自然优势,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寻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点”是滑雪场开发数量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刘春玲等人认为,“北京有3-4家滑雪场为宜,石家庄、郑州、济南有2家滑雪场就满足需要,东北的滑雪市场也远远不能容下70家滑雪场。与其众多滑雪场恶意抢夺客源、浪费资源,还不如少培育几家,以缓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其次,滑雪资源开发中由于投资不到位引发的安全方面的研究得到重视。随着滑雪旅游者数量越来越多,蜂拥而上的滑雪场导致了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造成了各滑雪场之间为抢夺客源恶性竞争,凸显出严重的安全问题。李玉新等人认为“我国部分滑雪场的经营者安全意识相对淡漠,致使滑雪场的安全措施保障不力。”滑雪场开发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投资成本的回收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目前,我国滑雪场90%为民营和股份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滑雪场置办的设施较为简陋,还有一些雪场较少维修和保养渐已老化的设备。”有研究者调查了全国60家滑雪场附属休闲配套设施情况时发现,“滑雪场所有配套设备与无配套设备的比例为3:2,除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外,设施不配套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研究者解释原因,“由于中国目前竞争环境很灵活,一个产业发达很多人立即效仿。这些原因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压力影响了其投资行为,急功近利在所难免。”由此产生了“采购低廉的旧设备,……,雪场之间出现不正当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获得润,一些投资者并没有把滑雪场当作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回头客越来越少,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对如何解决滑雪场资源开发中由于投资理念引发的安全问题时,田有年认为“这是一个产业形成初期不可避免的问题,竞争然后优胜劣汰是市场的一个规则,也是推动市场的一个杠杆。关键是中国的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雪场投资者都需要在滑雪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学习和理解。”

  再次,如何整合有限的滑雪资源,避免单兵作战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使有限的滑雪旅游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在极大丰富,促使滑雪旅游者逐年以几十万人数递增,使滑雪场的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我国的滑雪场绝大多数都属于单打独斗式的开发,并没有形成一个具规模、够档次的大型滑雪场所。“目前中国境内已有200多家滑雪场,但没有一家能够和外国著名的雪场相比,这与中国众多的人口资源很不相称,应该考虑建设几个大型滑雪场。”大型滑雪场并不是随便一个地方就可以建立的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前中国滑雪部长田有年以上条件把中国的滑雪场分为四类地区:一是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的东北地区滑雪资源最为丰富,适合建立大型滑雪;二是以北京、河北为主的华北地区滑雪资源较为丰富,由于消费水平较高应重点建设专业训练场地、比赛场地及滑雪旅游场地;三是以四川、新疆为主的西部地区有许多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具备四季滑雪的条件,可以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夏季冰川滑雪;其余可划归为第四类,暂时只适宜初级滑雪场的开发。一些滑雪界资深人士考察了东北地区的一些雪场认为“哈尔滨的亚布力雪场和吉林的北大湖雪场具有开发大型滑雪场的条件。”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研究目标

  ①通过研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走访部分滑雪旅游景区,提出可供开发的滑雪旅游资源的种类,构建滑雪旅游资源的整体构架。

  ②通过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客观描述现有滑雪旅游资源,分析尚待开发的滑雪旅游资源,并揭示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③运用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作为依据,针对黑龙江滑雪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滑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目的。

  1.2研究内容

  ①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包括滑雪资源概念界定、特征、分类体系,移植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阐释其在滑雪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

  ②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包括黑龙江滑雪旅游资源的swot(机遇、威胁、优势、劣势)分析,已开发的项目及尚待开发的种类等方面。

  ③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满足滑雪旅游者的心理、体现地区民族及文化特色、与生态环境冲突等方面。

  ④科学地进行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包括理论支持、政策管理、文化传统、法律法规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发黑龙江滑雪旅游资源的策略。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界定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分类体系。

  ②客观地描述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③提出科学地开发黑龙省江滑雪旅游资源的策略。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2.1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及百度搜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广泛浏览各种媒体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报道,对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走访黑龙江省部分滑雪旅游界业内人士,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游局的领导和部分导游,从多角度了解对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意见,力求使本研究客观而全面。

  2.1.3实地考察法

  对黑龙江省部分滑雪旅游景区实地调研比较各滑雪旅游区的异同点,形成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现状的感性认识,为本研究顺利实施建立一个正确的出发点。

  2.2研究的技术路线

  土地资源利用论文

  2.3可行性分析

  2.3.1研究思路可行。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开展滑雪旅游的省份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引起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势头迅猛,过快的滑雪旅游景区数量增长及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冷静地审视当前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为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拟从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方面入手,通过大量资料和翔实的数据概括总结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此思路符合先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因而是可行的。

  2.3.2搜集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可行。

  互联网的发展使大量的信息资料被广泛的传播和利用,人们可获取的信息资料极为方便的同时丰富和全面,尤其是中国期刊网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对研究文献资料的查寻,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手段。本研究通过互联网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然后再经过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能够获取更全面、更权威的信息资料,此种文献的来源方法易于操作简便易行。

  3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1本研究的特色

  本研究有两方面特色:

  一是系统性。目前,有关文献大多从单一因素对滑雪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其结果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从滑雪资源整体开发的角度来看存在偏颇之处。本研究将从滑雪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滑雪旅游者的心理、民族传统文化、政策法规、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力求从整体上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二是区域性。我国开展滑雪旅游仅有十来年时间,但由于发展势头迅猛,有关滑雪旅游资源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多是站在全国性的高度来研究我国滑雪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而本研究是对黑龙江省地区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与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从区域性来看较具有针对性。

  3.2本研究创新之处

  目前,关于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多从其当前存在的现象进行总结,其感性成分更多一些,所得结论往往停留在表面,远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的长远需求。因此,本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在理论层面阐明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其内容,明辨滑雪旅游资源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实践层面,客观地描述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其发展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其相应的开发策略。

  4预期的论文进展

  20xx年3月—20xx年7月:查找、阅读、分析文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导师批阅,听取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20xx年7月—20xx年12月: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依据评阅后的开题报告,理清论文思路,在导师的帮助下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

  20xx年1月—20xx年3月:根据导师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对论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0xx年3月—4月:检查论文的格式和文字细节,按照论文的统一格式排版并将最终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5月:参加论文答辩。

  三、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1参加课题情况

  参加200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黑龙江省滑雪节文化建构的反思与前景展望》,及2007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滑雪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2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著作

  三篇研究报告:

  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十年回顾

  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发展现状

  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2已具备的研究(实验)条件,尚缺少的研究(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2.1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①本人是滑雪爱好者,每年冬季经常参加滑雪运动,基本上走遍了哈尔滨周边的大、中型滑雪场,对滑雪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②搜集并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和新闻报导上百篇,走访了黑龙江省部分滑雪界人士,对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③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国研网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给本研究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支持。

  2.2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目前缺少的研究条件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①缺少的客观条件是经费不足制约本研究的深入,在走访和实地考察中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但经费条件有限难以满足研究的满足;

  ②缺少的主观条件是本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担心分析问题不够深入和细致,以及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影响研究的质量。

  2.3拟解决的途径

  根据缺少的研究条件,拟采取以下解决途径:

  一是制定、严密合理的走访和实地考察计划,同时充分利用授课、出差等各种机会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滑雪场的开发现状,尽量节省研究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相关人员请教和咨询,力求保证本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四、论文大纲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2.1国外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2国内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3.2访谈法

  3.3实地考察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关于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基本理论研究

  4.1.1滑雪旅游资源界定

  4.1.2滑雪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4.1.3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及应用

  4.2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4.2.1自然资源开发

  4.2.2休闲娱乐资源开发

  4.2.3观光资源开发

  4.2.4文化资源开发

  4.2.5特色资源开发

  4.3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4.3.1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4.3.2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威胁

  4.3.3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4.3.4滑雪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4.4黑龙江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1开发理念尚待与时俱进

  4.4.2开发步伐与社会和社会的发展不相一致

  4.4.3开发内涵欠缺人文关怀

  4.4.4开发资源种类单一

  4.4.5资源的利用率需提高

  5小结

  6致谢

  7参考文献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石长波,徐硕.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分析与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70-171

  [2]李晓飞.对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与体育旅游的思考[j].市场周刊,2006(9):44-45

  [3]伊维义,李克良.对黑龙江省大众滑雪场所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冰雪运动,2007(4):87-89

  [4]张亮,张晓梅.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5(1):73-75

  [5]邹德新,岩.黑龙江省冰雪赛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7):359-360

  [6]藏荣海,张才成.对我国滑雪旅游产业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5(5):69-70

  [7]温亚旭.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5(3):67-69

  [8]姚大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362-363

  [9]王莹.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规划值得大力倡导的新理念[j].旅游学刊,2008(7):10-11

  [10]翟金英,高士刚等.黑龙江省滑雪场所消费者特点分析与行销策略[j].冰雪运动,2007(6):80-83

  [11]刘春玲,白翠玲等.滑雪旅游效应分析及发展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6):299-300

  [12]李玉新,丁奕等.我国滑雪场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44-47

  [13]田有年.我国滑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37-39

【旅游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本科论文旅游管理开题报告02-20

开题报告05-16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_开题报告01-23

项目开题报告02-07

医学开题报告【经典】07-16

论文的开题报告03-30

科研开题报告06-03

施工开题报告06-20

开题报告优秀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