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24-06-21 10:04:26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精选】课题开题报告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课题开题报告15篇

课题开题报告1

  毕业综合实践课题名称:浅谈绿城·丽江公寓园区服务体系

  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伴随微信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和它在网民中的日益膨胀影响,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开展品牌营销,成为企业营销策略不可放过的机会。良好的微信网络宣传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减少负面影响,有利于品牌宣传。并能够加强与用户的交流,获得用户忠诚度和品牌方面的认可。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如何能够善用微信作为品牌营销策略工具,从而企业的'品牌营销有所提升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微信营销是随着微信的火热,催生的新的网络营销方式。微信营销是以微信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首重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发布微信向网友传播品牌、产品的信息,增强品牌美誉度和提升产品形象。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注册、更新未必,向外界传达信息,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微信的出现丰富了企业网络营销的手段,能帮助企业赢得“陌生人”的口碑。但是微信的内容短小精炼,重点在于表达现在发生了什么有趣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系统的、严谨的企业新闻或产品介绍。在微信上,企业和客户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微信用好了,能在企业用户中培养出超越买卖的情感关系,在市场中游刃有余。微信营销是中国企业在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把握的机遇。

  树立一个品牌,首先,要寻找一个概念使自己与竞争者区分开;其次,卓越的品质是树立良好品牌的保障。再其次,整合、持续的传播与应用。因此,微信品牌营销应用在最后阶段,再次之前要做好质量最优。此外,品牌培养与品牌营销应在传统、微信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也要在实践中逐步整合。

  本文主要是用微信来提升品牌美誉度信誉度的策略,首先提出了四条发布微信的策略和策略,其目的是让品牌更加情感化,让品牌与客户之间增加亲和力和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本课题开展的具体计划

  (1)2月25日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实习任务,进入实习单位实习

  (2)3月8日前,收集资料,上交论文题目和提纲

  (3)4月13日、4月27日回校,指导老师检查实习及论文写作情况

  (4)5月17日前,完成并上交毕业论文终稿

  (5)6月10日至6月14日,毕业论文答辩

  2、完成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重点:(1)开展园区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园区服务体系的内容

  难点:(1)开展园区服务体系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案

  (2)对该体系实施提出的几点意见

  3、指导教师评价与改进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4、专业负责人意见:

  专业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5、院部意见:

  院部签章:

  年月日

课题开题报告2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1.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幼升小,家长往往会焦虑,孩子会无助,老师们会盲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转折点上,在实现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适应,比如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跟上小学的节奏和要求。作为幼儿园充分研究一些准备工作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进行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1. 让幼儿快乐地期盼小学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向往小学的生活, 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 让幼儿主动地感受小学生活的特点---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让幼儿自信地走进小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 在 “幼小衔接”方式上,建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幼儿园、家庭、小学为实施载体的 “多维互动体”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三)研究意义

  1. 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合理综合组织小学与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提供活动和

  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自我价值。 根据小学一年级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营造幼小衔接的氛围。

  2.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学习适应的衔接。幼小衔接是针对以往新生入学所反映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针对过去一些弊端, 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和乐于学习的好习惯,用小学生的行为去规范自己,逐步养成自律的能力。

  3.充分做好入学前应有的良好心理准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也是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所在。

  二、课题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建立“师”与“幼”的互动关系,关注幼小衔接内容的有效性“幼小衔接"”中应怎样构建师幼间的互动, 其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教什么、如何教。面对今天的幼儿,幼小衔接工作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更有成效,以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

  (1)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 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2.建立“家”与“园”的互动关系,探索“幼小衔接”资源的整合性“家”与 “园”的衔接,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大手牵着小手,是幼儿迈好入学第一步的力量和源泉。帮助家长更新、端正和树

  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保证。携手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家”与“园”的资源互动链,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解决“转折点”问题。

  3.建立“家”与“园”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小衔接体系的连贯性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互动协作环境, 是幼小衔接工作连续性的保证。

  4.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不断反思。

  (1) 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

  (2) 幼小衔接工作的突破在于教研方式的改变。

  (3) 幼小衔接工作的长效在于价值取向的拓宽。在幼小衔接的路途中,我们将和幼儿携手共同面对变化、经历过程、体验成长。

  (二) 课题研究过程

  1.明确研究任务并进行分工,修订课题方案和计划

  2.邀请区教委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工作

  3.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4.举行课题研讨及开放活动

  5.组织阶段性评估

  6.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结题工作做好资料积累。

  (三) 课题研究方法手段

  1.积累资料法。每一位教研员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和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尽可能地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积累下来,作为研究的重点参考资料和研究成果。

  2.调查法。

  (1)跟踪调查法,以园所为单位对于进入小学的孩子进行一年的的跟踪研究,建立好幼儿成长档案,看幼儿的发展提高。

  (2)问卷调查法,在不同的阶段设置面对幼儿、家长和学生升入一年的班主任或者社区邻里调查问卷,随时存档,对比。

  3.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点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性文章,进行推广。

  三、课题研究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1——20xx.12)

  1.组织选题,开题,提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和分工,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自主提出研究目标,写出研究计划。

  2.通过年级组根据研究计划,幼儿园、 小学、 家长三方面进行探讨,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讨论、研究后备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11)

  1.落实研究内容

  2. 资料收集

  (1)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策略。

  (2)组织各种互动,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整理。

  3.聘请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12)课题组成员撰写结题报告,出课题研究成果。

  四、成果呈现形式

  1.经验总结:对教育经验活动及经验认识进行分析、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认识。依据的是教育实践经验所提供的事实,深入分析与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2.研究日志: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不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地假定。记录的是教师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反思的内容。

  3.教育叙事:课题实施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型的研究成果。

  3.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点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性文章,进行推广。

课题开题报告3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教改课题开题报告。

  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最根本的特点是主动采取变革措施变革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变革”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实验最主要的标志,从而区别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

  调查研究法

  什么是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了解有关研究对象状况的材料,分析处理,从而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既要调查又要研究。调查是通过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验、个案追踪等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材料。研究是对所获取的材料整理和理论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因此,调查研究法并不只是记录事实,罗列问题,而且更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材料中找出规律,使经验上升为理论。

课题开题报告4

  1.本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2.课题研究目标恰当,建议能调整其研究的先后顺序,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内容能抓住小班化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点,考虑到农村小学英语的实际情况,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建议将其列入研究重点。

  4.课题研究方法选择较恰当,建议能确立一至两种重点研究方法,便于可操作,增强可行性。

  5.组织、分工、进度安排合理,建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细化,并要督促好各课题组成员及时完成好自己的研究任务,在分工的基础上还要有良好的合作。

  6.针对研究经费的有限,将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资料的采购和收集是合理的。各课题组成员老师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已有资源和学校图书馆资源,节省经费开资。如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经费用于课题组老师的培训和外出学习。

  7.预期成果的数量较合适,种类较丰富。建议能有一定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报告。为以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课题开题报告5

  一、课题名称

  小学音乐欣赏课听唱融合教学法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长对于音乐课的意识比较淡漠,平时更加不可能有时间陪孩子听音乐,再者,因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能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也非常少,从而导致学 生对音乐课缺乏了解和兴趣。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外更强调学生欣赏音乐,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虽用词不同,却阐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无论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夫子,都懂得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教育有着众多的功能,如: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它能使人精神高尚、心灵净化、智力发展、身心健康。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自主的学习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人,乐合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所研究的是音乐欣赏课中的听唱融合教学,那么其中欣赏涉及到的内容多,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作品,对能够用唱的方式介入的作品进行听唱结合,内化学生的情感,克服欣赏教学只注重听,不重视“唱”的缺点,开创并提升已有的欣赏形式,使之变成预期的五种方法:

  1.聆听参与;

  2.节奏参与;

  3.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

  4.乐器演奏参与;

  5.歌唱的参与;

  6.图形谱子或者说图形音乐参与法,等多种方法参与音乐,以达到内化学生的情感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从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3月——20xx.6月)

  内容:确定具体的实验对象,联系相关的学科教师予以帮助,请教育骨干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出简单的实验构想。

  2、实施阶段(20xx.9月——20xx.6月)

  第一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调查,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阶段研究总结及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3、总结阶段(20xx.7月)

  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论文、案例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并将成果推广。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要力争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撰写论文,组织公开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评议,总结经验,根据研究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测定评价,写好课题的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水平跃上新台阶,发表课题相关的教学论文和论文评比获奖。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

  1、课题负责人:秦丽郦、赵州,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对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安排、经费统筹、并负责执笔撰写各种报告。

  2、课题组成员:张浩,负责收集资料、问卷调查、整理、统计、写成报告。

  翟惠娟,负责课堂跟踪调查、评价。

  秦丽郦,负责联系实验学校的课堂观摩、送教下乡等。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经费

  课题研究经费我们采取因陋就简,就地解决:一是依靠学校的支持。课题研究的课堂实验的车费、住宿费、生活费、打字复印等均由学校报销;二是各实验学校的支持帮助下乡的生活用餐,许多学校是主动承担的。

课题开题报告6

  《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是经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审核批准的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KT10151)现将本课题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教师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xx]16号)等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最主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的是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政策的需要。

  如何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呢?除了办学规模、结构、设施以及课程设置的模式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个学生的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先决条件。然而,中职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问题。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也无疑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他们中的许多人心理素质极差,甚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缺乏理想和追求,对前途感到渺茫;不喜欢学习,成绩欠佳;不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冲突不断;经常受到抑郁、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自制力差;酗酒、逃课、早恋、上网吧、甚至悲观厌世等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出适合对中职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困扰学生的不良心理,矫正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化解升学就业的压力,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本课题研究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推动职业教育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外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本世纪初产生,3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标准、权力范围等。在国际上,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学联合会。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起步,起步晚,发展快。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外广为流行的心理咨询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阶段的主要形式。如今,已有不少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至今,有关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著作,己经出版40余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十余项和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这些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当代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3、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通过对目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的调查研究,寻找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重点进行应用性的研究,即重点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出适合职业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科学发展观、心理学、教育学、心理素质培养的有关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更具体地说:其一,根据心理发展规律,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心理正在发展,个性心理特征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其二,根据形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困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学习,可以纠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三,根据认知疗法理论,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偏差所导致,通过调整认识,改变人们对事物的不正确看法,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其四,根据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通过教育的手段可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品质。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具体包括:

  1、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2、构建优美的学校教育环境

  3、构建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二)、构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

  1、提高教师素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选修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3、开发教材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利用教学环节,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三)、构建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具体包括:

  1、建立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再到班干部层层落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包保责任制”

  2、包班领导深入班级,监管偕同班主任开展师生互动的班会活动

  3、组织辅导教师,开展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并建立学生健康案

  4、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课题前、中、后期的分析研究,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科学评价手段对研究过程进行辅导,随时把握课题的健康发展。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要点,开拓可利用的各种途径,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及时研究改正,并制定可行的措施,及时推进,保证课题的完成。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成果。学习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论知识,使课题研究更具时代性和方向性。

  2、调查研究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通过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使相关数据材料及调研结果更真实、更准确。以保障科研成果的正确性。

  3、个案研究法: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个体进行研究的方法,既有整体研究,又有个案研究,使研究更具全面性、准确性。

  4、行动研究法: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研究进展及时进行总结报告。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统计测量法,教育叙事法等研究方法也会适当运用。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规划阶段(20xx年1月——3月)

  1、成立课题研小组,做好具体研究工作的分工,建立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

  2、做好问卷调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一)第一个子课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的研究。

  1、优化家庭教育环境2、美化校园教育环境3、净化社会教育环境

  (二)第二个子课题“构建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1、加强宣传和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业务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

  2、开设选修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3、开发教材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在备课,授课,组织管理课堂,营造课堂氛围,课下辅导,转化后进生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让心理健康教育随时随地地进行,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三)第三个子课题“构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1、建立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再到班干部层层落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包保责任制”并签订责任书,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2、包班领导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管,深入班级,开展实际工作,和班主任老师共同抓好班会质量,让班会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组织辅导教师,开展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个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一对一地落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4、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集体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竞赛活动、集体劳动等。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环保活动、爱心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假期实习、打工等实践活动。

  6、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相应子课题研究的论文及总结报告,上交课题负责人。

  2、对各成员研究材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炼、升华为理论,完成课题各阶段的报告。

  3、成果提交、申请结题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编印适合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校本教材。

  2、形成较为完备、合理的培养模式:

  ⑴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

  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

  3、研究论文:

  《适应职教生特点,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在教学环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研究》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

  《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素养》

  《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如何建立班集体》

  《开发班级心育功能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集体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和谐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中职教育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4、研究报告:《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教科研氛围浓。我校作为职业中学省级重点示范学校,为寻求发展,领导重视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并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以大力支持,使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教科研氛围,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2、经验积累丰富。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已取得的科研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领导重视本课题。学校对本课题研究也非常重视,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参与此课题研究。学校在20xx年,曾派本课题组成员中的王国栋老师,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在本课题研究中,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最大支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以全力保障,有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4、前期准备充分。课题组成员均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过相关内容的优秀论文,并在评审中获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前期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好了较充分的前期准备。

  5、教学设备齐全。我校有大型运动场地,教学楼、实训楼、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广播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这些都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成功的保障。

  6 、经费准备充足。课题组已筹得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5000元,用于外校调研的食宿、差旅;购买学习资料、培训资料;开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家长座谈会、课题研讨会会议经费;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书画展、为社会献爱心等活动的活动经费。

课题开题报告7

  一、 课题的背景

  1、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加强了沟通与了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作为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工具,我们迫切地需要学习,而且从语言的最佳学习期---小学阶段学起。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而小学每周的英语课时很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现状:单词对话认读不到位,文盲较多。有部分学生只会说不会认读,写更困难。课堂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少,有也是单纯的操练,缺乏具体的语境。

  (2)年级越高英语成绩掉队的越多。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滑较多,知识遗忘较快。

  (3)班级人数多,课时少,学生操练的机会少,导致学生每节课的知识都不能消化,学习自信心受挫。

  (4)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多样,教材钻研不透,教学手段简单,对学生了解不够,教学活动设计不够合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对单词句型的认读不到位,自主学习能力极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二、课题理论依据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小学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在重视基本的语言知识之外,更要关注语言技能的掌握、运用和实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语言的学习、操练和模拟运用越有效,真正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也就更容易。课堂教学有效性包括了教师教的有效性、学生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

  三 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教学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促进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英语学习交际的目标更早实现。

  四 课题成员简介

  包贤惠,女,小学高级教师,英语本科学历,登特科中心校英语教师,曾获得旗级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教学论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策略的实践》获国家级一等奖,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敖丽梅,女,小教一级,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本科学历。20xx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多次参加旗级教育教研活动。在教育论文、教师基本功和英语口语方面的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

  金建军,男,小教高级,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本科学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培训教研,教师基本功较扎实。

  张爱华,女,小教高级,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次外出学习,参加教研教改,教学基本功扎实,成绩优异。所著的论文多次在自治区获奖。

  五、研究开发内容和预期成果

  本课题主要研究探索一条适合的能提高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1、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尤其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要注意三个方面

  ①单位时间里输出的信息量多少

  ②单位时间内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多少

  ③单位时间内学生受益面的大小。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

  2、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各种比赛、调查等活动检测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掌握运用情况,尤其在单词对话的认读,语言的运用方面。

  3、 教师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案的预设,课堂生成的把握等方面。

  4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活动的设计,导入、新授、操练、巩固、应用这几个环节的有效性。

  六、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和应用情境教学法原理和新课程理论理念指导研究活动,注意积累其他学校及个人的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材料,并系统归类比较,甄选有效教学经验作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法。了解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掌握研究的起点和脉搏,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归纳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撰写经验总结及论文、实验报告。

  4、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和记载学生喜爱、学习效果较好的活动方式,以便积累研究实验的经验和材料。

  七、进度的安排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共分三个阶段:

  1.启动阶段:(20xx.12——20xx.03)全体成员深入调查确定研究课题,对照评审要求填好课题申报表;加强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做好理论储备,培训课题组教师;集体研讨形成研究方法完善试验方案,展开调查,撰写有关研究文献资料,针对学校实际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阶段:(20xx.03——20xx.10)记好活动案例,积累经验,关注课前准备,改善学习方式,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课题组教师实践、交流、分析、评比,做好本阶段的阶段性课题研究总结。

  负责人组织调控研究方向与进程,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组织撰写研究论文、报告。在这一阶段,我们从具体内容入手,全面开展研究工作,探索教师的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3.总结阶段:(20xx.10——20xx.12)全体试验教师共同研讨,提炼研究成果,完成论文,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实施评价等方面和学生学习成果开展汇报展示活动,做好结题准备。

课题开题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中小学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因此,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其宗旨就是试图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推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们就如何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我校确立的实验课题是“构建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时间是XX年——20xx年。二、研究目标XX年——20xx年,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以运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员培训为主线,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目标一:建立共同远景,促进教师从“适应性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每周的业务学习,明确内容,强化措施,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目标二: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从一个现实的人向理想目标不断逼近,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自主学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目标三: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和提供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

  好学习氛围,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坚持岗位练兵,开展各类教研课竞赛活动,使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三、研究内容 (一)构建教师教育发展体系

  1、探索与寻找教师教育发展培训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师教育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开放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并在实践中推广。

  2、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的模式与策略。

  3、探索研训一体化培训的有效模式与策略。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探索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的培训内容,构建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培训内容体系。

  2、探索教师内需性培训的培训内容,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体系。

  四、研究重点

  1、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校本研修,即“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培训。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加强运用信息技术、远程网络教育的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整体推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新课程通识培训项目、新课程学科培训项目的持续发展。

  2、教师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入,教师的角色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转变,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指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自己要成为学习者。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和前进,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一次宝贵的学习、发展机遇。新课程的实施,本身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自觉的研究与创新、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关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升华为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2、改变过去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主要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要使他们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知道如何去拓展这种能力。所以说,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对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也应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观念,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习过程的组织与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改变学生以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并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特别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以往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主动地转变过去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3、端正教师善于合作的态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

  当今社会,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科研小组——也就是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的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合作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间的合作需要我们教师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其次,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认同,这点尤为重要。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激发教师积极反思的热情。

  教学反思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成为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成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发展?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教师教学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

  学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

  经验从哪里来?教师的经验主要从实践中来,是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所思所想。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学反思中学会设计;在教学反思中学会交往;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这说明,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反思,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中的四个关系和四个强调: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c.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书,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才不会不断的重复,才会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反思。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

课题开题报告9

  一、课题名称

  对我校20xx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

  ----兼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关键。同时初中课改已进行好几年了,而且大部分老师都能够采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对本校20xx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以及作业布置的看法,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力求为我校初中历史教学和改革实践提出适合校情和学情的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建议,并进一步提高我校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和网上搜索,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论证,泛泛而谈,而且调查范围也很广,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些年人们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开始走校本教研的路子。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符合当前的教学理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体水平。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独立,走向终身学习的道路,只有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被培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走向自觉学习,才能实现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乐于学服务。

  五、课题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使得我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和作业的看法,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找到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⑴调查研究法。从我校20xx级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和专题调研,获取有效的信息与分析问题的数据。

  ⑵统计分析研究法。即从学生中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做成统计图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结论与改进意见。

  ⑶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分析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及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亮点,及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改实验的工作意见和具体对策。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课题参加人员的分工时间内容

  第一阶段:20xx、3~20xx、7准备阶段:搜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确立课题组负责人和实验教师,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xx、8~20xx、2实施阶段:(1)精心制作和完善调查问卷。(2)确定每班历史成绩不同等次的学生做访谈的对象;(3)做好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4)做好受访学生的书面记录并分析。

  第三阶段:20xx、3~20xx、7总结、结题阶段: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的理论成果。

课题开题报告10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新课程理念还没有完全被教师们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单纯传授,忽视了知识获得和运用的过程和方法,因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中考的命题方向却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识记。因此,如何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可以有所侧重,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而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具有许多实际用途。另外,通过写作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帮助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写一篇作文,不论长短,都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妥善地组织材料,还要条理清楚。这样,在锻炼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书面表达在中考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失分率也最高,从我市农村地区20xx年中考英语成绩看,书面表达的得分普遍不高,而在日常教学中,书面表达已成为英语教学中最让学生头疼、最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缺少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大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初中学生书面写作水平,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大的铺垫作用。因此,《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就显得极有价值。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以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来源。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读写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

  2、以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指导。

  加涅在他的学习理论中采用层级分析法,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结果以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提出了学习过程"八阶段"、学习结果"五种类"和教学过程"八阶段"理论。学习过程八阶段是指:动机;注意和选择性知觉;预习;编码;寻找和恢复;概括和学习的迁移;反应的生成;反馈。学习过程五种类是指: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课堂教学八阶段是指: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这些划分,揭示了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以卡洛的语言信息加工模式为理论依据,

  卡洛模式中感觉记忆、工作记忆、永久记忆以及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表现了人类认知功能的普遍特征:外来信息以原始的和未加工的形态暂存于感觉记忆;同时永久记忆或人脑知识网络中的相关内容被激活和被调出来辨认外来信息;被辨认的和与认知活动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当新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时,一部分信息消失,一部分信息和永久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组合。对外来信息的辨认、加工和获取需动用人脑中原有的信息,同时也受到认知活动的目的、计划、策略等因素的监控和影响。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上网,查阅了《"零存整取"式初中英语写作指导和有效性评估》、《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初中英语写作三环节锻炼式教学》、《blog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关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在国内日渐增多,研究的途径也多样不一,也确实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新意的方法。但针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就相对较少。把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把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就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也只是纯理论的研究居多,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比较少。因为在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写作所占的时间相对较少,英语课堂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认认真真的记,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写作的基本理论

  2、调查研究法: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丰富的一手材料

  3、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搜集数据和一手资料

  4、案例研究法:记录学生的个案并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6月—12月

  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了解学生写作现状,组织学情调查和分析,研究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内容。

  2、启动阶段:20xx年1月—2月

  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具体方案,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3、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根据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组织实施。

  4、结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和研究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预计的突破点: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够为广大的农村英语教师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走进初中英语新课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对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让大部分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写作学习习惯,能针对不同阶段的要求写出要点齐全、句子完整、语序正确、谓语动词时态正确、习语搭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无单词拼写错误的书面表达。

  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习笔记、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发表学生英语习作、研究报告

  最终研究成果: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论文集和出版《初中学生英语习作点评》一书

  八、完成课题条件

  1、本课题组成员共有五名,均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具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历;第一负责人曾两次荣获区教坛新星称号、曾获得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具有很强的教研能力;在五名课题组成员中有一名高级教师,其余的均为一级教师;在课题组五名成员中,有三位学校行政人员,有英语教研组长,这些教师敬业爱岗,教研能力突出,事业心强。

  2、近几年学校的发展较快,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资源配置优越,在教学资料的添置上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3、在科研手段上,学校网络教室装备了10兆光纤,开通农村远程教育网,课题组成员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图书室为英语教研组征订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通(初中教师版)》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等多种刊物;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可供课题组开展交流;学校采用坐班制,除完成教学工作外,课题组成员的时间充裕。

  4、学校为课题组提供全程的服务,提供所需的经费5000元,用于购买资料及人员外出培训、开会,并且制订安庆市xx初级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

  九、研究队伍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金武:男,41岁,xx初中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杨新,男,41岁,xx初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何明生,男,46岁,xx初中总务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唐元山,男,39岁,xx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查海燕,女,36岁,中学一级教师

  具体分工:

  金武:主笔立项申请、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行动计划、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主持召开研讨会及研修课;20xx年中考试卷书面表达分析报告;撰写论文。

  查海燕:农村初一、二学生写作现状、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撰写论文。

  杨新:农村初一、三学生写作现状、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撰写论文。

  唐元山:农村初二、三学生写作现状、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撰写论文。

  何明生: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撰写论文。

课题开题报告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选题的目的、意义有效教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一,为学校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提供参考。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因此,有效教学研究将为学校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提供参考。

  其二,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其三,可以了解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其四,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课题开题报告1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研究将学习共同体等同于学习小组,而且大部分的学校或者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组内成员形同散沙,没有明确目标,没有行动指南,就是附近的一些学习成员,有和没有几乎没有区别。当让,近几年虽然也有类似研究,甚至还有以此为主题的公开课,看了几节课后,发现有一定的的实效性。论文则高屋建瓴,虽然理论价值高,但操作性不强,或者仅限于学习小组的研究,没有把教师的培养和参与小组活动融入进去。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希望将他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学习共同体”,是以4—6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分工合作,积极交流,以及由此增加的教师参与组内交流,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的,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导向,促进教师自身进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心得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共同体”的意思是它更侧重于培养,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简单的布置任务,重点在于强调人际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目前双减的要求出发,积极推动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习共同体(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培养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让每一个成员都加入其中,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同时也进行适当的小组学习评价,让学习小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团结协作、善于表达分享的素质基础。

  (二)具体内容

  1、形成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

  (1)小组建立研究

  A、基本形式研究

  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B、操作方式研究

  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希望能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C、配备学科组长研究

  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选出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每个小组中都会有一些学习差的同学,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差,这些同学可以担任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尽量做到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任务,以便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

  D、开展小组文化建设研究

  学习共同体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响亮而积极向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

  E、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研究

  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2、研发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渗透方式

  (1)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在课题研究最初阶段,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各优秀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根据课改名校“自学——议论——引导”要求,确立我校课题实验的流程,探索规律和方法,群学策略。

  (2)开发“兵教兵”结对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又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建立同桌互助小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就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学生在帮助同桌的过程中,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3、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教学案例研究

  (1)设计策略研究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探索了以下策略:

  A、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目标),目标的表述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可测。

  B、讨论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

  讨论问题的设计。设计讨论问题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C、讨论时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时间。实验教师能做到合作学习的次数得当,避免了满堂问,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科学控制。

  D、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没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者是效率不高的。有好的教学活动就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的技能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指导策略研究

  A、情感激发策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创设合作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B、提出问题的策略。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C、讨论的策略。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

  D、友善互助的策略。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

  (3)评价策略研究

  A、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建立一种以质性评定为主,量化评定为辅,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方式。

  B、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的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4)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A、展示+点评、质疑+补充”策略。

  这是课改之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通用策略。一般是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目标要素(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和性格),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形成多向度、多功能的作业方式,通过小组或团队互动,积极主动进行功能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强化学习。

  B、“问答对抗”策略。

  传统课堂往往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问答模式,或解决问题模式。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师生疲惫。既然老师问,学生答课堂动不起来,那何不改为学生问、学生答,同桌问答,组与组问答呢?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C、“情境创设”策略。

  境能生情,而情感能开发人的潜能。通过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亲、助、和”的人际情境,唤醒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研究重点:

  对于国内外共同体研究的前沿成果和优秀案例进行校本化的移植,通过对所教班级小组合作的实践研究,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共同体培养研究模式,从而形成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的学习共同体。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中明确指出:“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P1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的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P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教师方面: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掌握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通过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使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转变学习方法。

  (3)教学方面: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的共同体学习活动,形成共同体合作学习机制,转变评价方式,形成共同体学习评价机制,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

  (二)研究的意义

  (1)学习共同体能培养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教育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四方面是21世纪教育的新的目标,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只有在交往和合作中个人才能切身感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才能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才能形成彼此尊重与宽容的态度,才能养成互助友爱的品德,才能真正学会共同生活。

  (2)学习共同体可以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有利于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局面,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各类信息能有效沟通,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无论潜能还是差异,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教学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构建高效课堂

  (3)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是20xx版新课标和我校实际所需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力图把共同体学习模式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抓手。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非认知品质,被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但纵观我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随意性大,造成组内不异质,合作学习无法开展;组内的分工不明确,讨论时秩序混乱,学习效果差;重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忽视对象学生的个体评价;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机制亟待改善。鉴于我校开展学习共同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学习共同体的有关理论、文献资料,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学习小组的合作现状,学习共同体的目前状态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与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3、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所教班级的各个小组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组内每个成员的定位、活动、成果等进行跟踪研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及时的反思再实践,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的整体对比和横向的个体对比的研究方法(班内9个小组横向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的6个班级的纵向比较研究)。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在学习共同体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不错的实践方法。

  5、经验总结法:不断反思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记录积累资料,为撰写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提供素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过程:

  20xx年9月,本人作为海门区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班长),申报了本课题(经过三次修改),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在随后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认真、规范、有序的研究,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成立课题组。

  2、广泛搜集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3、采用课堂观察、小组问卷、访谈法调查研究学习共同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月)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中开展学习共同体实验,边实验边总结,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流程。

  2、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规范学习共同体行为。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

  4、积累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5、请专家指导,改进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年2月—6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整理论文和教学心得等相关资料。

  3、收集、整理资料,健全学习共同体的原始材料。

  4、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陆xx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主持人(全程设计、参与)

  姜xx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制定方案、问卷调查

  张xx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组织实施、案例分析

  陈xx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档案整理、理论查找

  七、课题的经费

  学校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必要车旅费均报销,对和课题相关的上课、论文评比活动均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对获奖的论文均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体现。

课题开题报告13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是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有时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学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进行课前,而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识字,其语文学习的重点由原先的识字写字转移到句、段、篇的阅读能力培养上。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此结合我校提出的“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研究”这一课题,个人提出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旨在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培根说的:“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

  2、思考语文的预习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数学预习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得预设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4、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预设研究计划,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对症下药。

  (2)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对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等方面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等基本理论,吸收借鉴优秀成功的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教学理论及方法。

  (4)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材料。

  (二)课题实验研究步骤

  1、申报阶段:认真选题,学习、查阅有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深入开展各项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收集活动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五、评价方式

  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时候得到提高

课题开题报告14

  背景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现班班有多媒体,而在实际的使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当我们将多媒体引人课堂教学后,教师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或出于好奇,一部分教师用多媒体的一些功能取代了自己对教学的一些组织。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媒体。有些教师上课时干脆纸上谈兵、不做演示实验,完全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样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导致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弄巧成绌的现象,对教学的效果适得其反。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构成CAI的鲜明特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可获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和实施,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国际信息化教育形势逼人,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一些发达国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已利用英特网进行教育活动,全世界现已有30多个国家参与美国提出的用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的国际合作研究。其中国内外研究情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主要仍然体现在CAI上,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另一种整合,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内部各部分之间整合,存在局限性。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过程中存在如形式主义盲目整合等倾向,没有把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过程系统化

  同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适时地选取,使整合进入一片死海;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观。在全国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①形式主义整合,个别学校以计算机被用次数来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好坏,个别教师把计算机当做电子黑板,陷入认识上误区。当今大部分教学课件系统无交互性,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②有些教师教学时要由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内容,用课件来代替实验,所以这种做法违背教学规律,同时也违背了实质上的整合理念。

  ③许多教师及研究人员认为整合就是1+1=2,使简单的累加,对整合的本质缺乏认识。

  主要研究内容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的案例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防止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做负功的实施策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中寻找开展整合活动的策略、方法、途径与措施,在具体的研究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的统一起来。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问方式了解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与内容。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分析、收集前人或相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比较总结出与本项目有关的知识与结论。

  主要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改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防止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做负功,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策略、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实施研究阶段(3个月)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调查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现状,通过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特征、方法和操作策略。

  总结、结题阶段(2个月)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xx.(6)

  [2]郑春和,中学物理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讨[J]。课程、教材,20xx.(7)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朱广艳摘自《中国电化教学》20xx.1

  [4]邓鸠洲,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xx,(4)

课题开题报告15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思政工作和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4月29日上午,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践行“五步法”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会在市特殊学校五楼会议室举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章智良主任、市教科院黄兴习主任、市特殊学校全体班子成员、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报告会。

  章智良主任宣读课题立项证书后,课题主持人李晓莉作开题陈述,分别从研究背景与现状、核心概念界定、选题意义、目标与内容、方法与思路、组织与分工、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课题专家组对本次课题进行了全面具体的指导。黄兴习主任对开题报告的文本格式、研究内容、研究人员的分工、预期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逐项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章智良主任强调做课题要有针对性、引领性、可效性,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针对此次课题如何做到“人优我特”提出了建议;熊瑶副校长指出了本校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强调了课题文本格式和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并针对此次课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杨桂霞副书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积极反思,记录下宝贵的建议和思考的心得。

  范流灵校长作表态发言,感谢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的实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资金、资源上的保障。他强调,课题成员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向专家请教,提升科研能力,严谨科学地实施研究工作,把科研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更好推进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科研引领个人提升,助力学生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开题报告05-17

课题开题报告02-14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政研课题开题报告11-27

小课题开题报告03-21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01-30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05-17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4-28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12-10

课题开题报告15篇05-15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最新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