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

时间:2023-01-15 08:42:59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1

  为期十天(xxxx年7月21日~xxxx年7月30日)的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通过这十天看视频与文字文本的学习,通过网上交流和做作业,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交流,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现对新课程培训总结如下:

  首先,必须要坚决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国家领导和省领导必须依然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

  依然要组建专家团队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准备。

  其次,各省各市县(区)领导团队,要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如教材版本的选用,课时如何安排,选修课课时与教师的安排等。做好新课程的实施计划与落实工作,提前为新学期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三,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熟悉新课程的教材,对课本内容、教学教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教学做到胸有成竹。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教师间依然要坚持交流学习,可以借鉴已使用新课程地区的方法与经验。学校可以组织年级任课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准备新课程所需要教学工具,准备野外学习基地等。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领导,教师和配套机构紧密配合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才有利于对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2

  伴着酷暑,满怀激情,我参加了20xx年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学习。短短的十五天时间很快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对培训学习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很有必要。

  在这次培训中,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前所未有的热情,完成了所有的培训任务。共完成作业10篇,其中5篇被辅导老师评为优秀,1篇发表在林培英教授发布的地理简报上,一篇得到了朱雪梅专家的点评;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1篇被辅导老师评为精华文章,发布在庆阳地理简报上;作业被评数达到21次,作业评论数13次;文章评论数41次,文章被评数28次;学习简报评论21次;发贴2次,回帖数81次。

  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可以折射出我的学习收获。专家通过十个专题介绍了高中地理新课程课程标准及内容要求,介绍了必修三册书各自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对选修课的编写意图和案例教学法做了详尽介绍,特别令人兴奋的是还介绍了新课程下如何更好地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成就进行评价。后面三天又进行了教材教法培训,专家分析得很到位,使我对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思路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具体地说,通过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教学规定”之间有了质的区别。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要了解、识记、掌握那些知识,而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大纲背景下,学生的角色就是学习者,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由老师主宰整个课堂,至于怎么学,老师说了算。而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老师的角色转换成了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不再成为课堂的绝对权威。

  2、通过学习,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可谓兢兢业业,克已奉公,优秀评了,先进当了,职称升了,真的是志得意满了。可是在培训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太老套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要指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思、动口说、动手画、动笔写,凡是学生能做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学会统筹整合教材,学会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明确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积极挖掘身边的地理素材,及时补充到课堂学习中,从学生身边的素材出发,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要重视教学设计,特别要发挥案例教学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探究性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等等。当然理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体会,才能达到目的。

  3、通过学习,使我对案例教学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特别是区域地理)极其重视案例教学,这是与大纲相比又一重大变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虽然有很好的优势,但对老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不论是利用课本提供的现成案例还是老师自已编写的案例,要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案例要有针对性,要贴近课程目标。二是案例要有典型性,能够在所讨论的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说,典型的案例能够反映出问题的一般规律,而一般规律又可以解决个别案例问题。三是编写案例时提供的图像、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都要有可读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去读、想研讨。四是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要太多,但必须明确,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授人以欲”,使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并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培养。

  4、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建立新型学习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如何评价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成就》专题中指出:“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就以人为本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使学生能在有效和积极的评价中求进步、求发展。

  5、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教材的基本体系、编排体例、教材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材教法培训中,老师们对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做了详尽的分析说明,使我认识到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有: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体验;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总结应用;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地理1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础,精选材但不求全;突出自然地理基本思维;概念过程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地理2的主要课程理念是:基础性和时代性;综合性和地域性;过程性和探究性。在编排体例上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基本的地理观念;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等。

  全国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在即将来临的高一新课程实施中,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落实这次培训的成果呢?

  首先要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不断体现新理念,达到知行合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建角色意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长期的应该教育桎梏下,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严重的不足。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把握难免会出现偏颇。我要注意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

  第三要继续深入学习把握课标,认真制定教学目标。高中地理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只有从“三维目标”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第四要注重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这实质上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缺此能力培养就是“空中楼阁”。学生能力包括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能力,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地理表述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基本预测能力,地图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方法、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等。这些能力要求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每一节课堂学习、每一次探究活动才能逐渐得以形成的。

  第五要注重评价方式的转变。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中对课程评价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与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只是关注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3

  按照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远程学习培训,刚开始就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赶紧交差的心态打开了电脑进行视频浏览。在学习中观看了侯佳妮老师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张娇老师《河南郑州产业转移》两节后,我感慨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认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了解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

  一、地理教育教学观念的的转变。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地理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教室课堂角色的转变。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比如在《资源跨区域调配》这部分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概况和资源分布示意图,老师提供一些问题思路让学生慢慢思考总结西气东输工程在我国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3、使课堂形成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4

  为期十天的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通过这十天看视频与文字文本的学习,通过网上交流和做作业,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交流,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现对新课程培训总结

  首先,必须要坚决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国家领导和省领导必须依然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依然要组建专家团队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准备。

  其次,各省各市县(区)领导团队,要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如教材版本的'选用,课时如何安排,选修课课时与教师的安排等。做好新课程的实施计划与落实工作,提前为新学期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三,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熟悉新课程的教材,对课本内容、教学教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教学做到胸有成竹。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教师间依然要坚持交流学习,可以借鉴已使用新课程地区的方法与经验。

  (4)学校可以组织年级任课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准备新课程所需要教学工具,准备野外学习基地等。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领导,教师和配套机构紧密配合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才有利于对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5

  通过参加高中新课改学科知识远程网络培训,使我收获很大,深刻认识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更新评价观念,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既充满了信心又感觉压力很大。现将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面对新课改,首先应具备新理念。在今后的教学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利用资料、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而且教师要不断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课改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

  二、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材版本众多的新课改实行中,我们不应该再是去教书,而是用书教,我们不应该是书的“傀儡”,而是书的“驾驭者”,那么,如何驾驭书?课标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在各章节的教学中,备课上课前必须先课标(结合课标解读)后教材,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标中建议的活动根据当地实际尽量开展,还有一部分课标明确要求的内容暗含在教材的活动中,也不能忽视。

  三、欣赏每一位学生

  大多数普通高中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学生基础差,尤其是文科学生。提到这些学生时,很多老师总少不了埋怨,实际上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思想观念。应该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一心一意搞好对学生的服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较好的满足。这样我的学生就会成长,就会成才。

  四、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由于地理学科较其它学科相比,注重实际生活与生产,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创设各种机会,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成功喜悦。在教学内容上添加有思考性的内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取成就感,达到激发兴趣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目标。

  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应有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

  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

  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

  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觉的环境卫士。

  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作为地理教师,坚持写好教学后记有许多好处。写好教学法后记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但面对的学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找到一个既符合教材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写好地理后记为撰写地理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学后记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心得,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因此,教师的教学后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坚持“记”上,而应该将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学后记整理出来,认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撰写有关的教学教研论文,为地理教学服务。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6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地理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以地理新课程理念去整合教学资源,采取最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整合地理教学资源

  所谓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就是围绕某一地理教学目标,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这样,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材是一种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媒体,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等,都是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电脑、书籍等所包涵的海量数据已被大家所共享,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整合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让这些素材切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因此,如何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是新形势下我们改善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它必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认为在整合有效教学资源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原则。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地理教学中,需要做出筛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着力发掘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便于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意的素材。同时,依据教学需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明确哪些应该优先,哪些是对学生更具有适应性的。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不相同,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或蕴含的资源,采集具有地理性、个性化的地理教学资源,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地理教学实用资源库,以丰富和活化地理教学。三是合作原则。教师是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核心力量。教师在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同事、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集体备课,智慧共享,提高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水平,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就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运用的教学手段等设计和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既要考虑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为此,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萌发“主角”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努力构建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感悟,为获得结论而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

  其次、学会倾听,多角度赏识学生。教师要在育人同时,真诚地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将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上,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指导、引导学生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

  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第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第四,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三、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以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有的学生上课思维积极、敢于打破常规,有的学生解法比较简易、独特等等,教师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打破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把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地理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总之,新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学资源,采取适当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及地理学的美感,从而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地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地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7

  为期十天的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通过这十天看视频与文字文本的学习,通过网上交流和做作业,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交流,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现对新课程培训汇报如下:

  第一,必须要坚决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国家领导和省领导必须依然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依然要组建专家团队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准备。

  第二,各省各市县(区)领导团队,要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如教材版本的选用,课时如何安排,选修课课时与教师的.安排等。做好新课程的实施计划与落实工作,提前为新学期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三,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熟悉新课程的教材,对课本内容、教学教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教学做到胸有成竹。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教师间依然要坚持交流学习,可以借鉴已使用新课程地区的方法与经验。

  (4)学校可以组织年级任课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准备新课程所需要教学工具,准备野外学习基地等。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领导,教师和配套机构紧密配合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才有利于对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01-15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06-10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01-01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01-15

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集锦7篇)01-15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01-01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精选10篇)01-29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12篇02-15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12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