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出梅是什么意思
经常听到“出梅”这个词,那么你知道“出梅”是什么意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梅是什么意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出梅是什么意思
出梅又称为“断梅”指: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日为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为出梅。
入梅出梅指梅雨期的开始与结束日, 为我国沿江江南一带动特有的天气现象,入梅和出梅时间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日为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天晴出梅。
出梅的标准是:连续5天不下雨,且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加最高温度除以2)超过30度,就意味着出梅了。
其实,出梅有天文、气候、天气3个标准:
天文标准,即根据我国古代历法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这是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一些现代出版的台历、日历上公布的出梅时间均是根据该标准推算出来的。
气候标准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的出梅平均值来确定该地区大致的出梅时间,该标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气标准有具体细致的指标,各地气象部门根据这些指标来发布出梅时间。所以,日历、台历上标明的出梅时间只能作为参考,市民还是要以气象部门发布的“出梅”时间为准。
拓展
出梅的标准
梅雨结束前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0℃,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以后再出现连阴雨,属“夏雨”,不属“梅雨”。
实际上综合考虑气候学和天气学对梅雨的划分标准,并与预报服务相结合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从梅雨的定义出发,提出梅雨期的划分既要抓住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又要考虑与其相配合的大范围降水现象和温湿特征的方法。国家气候中心的划分方法以雨日为主,以副高脊线位置为辅;江淮流域各个省市则是以120°E副高脊线位置、日平均气温、雨日或雨量等综合考虑,来分别得出入梅日、出梅日。
知道了入梅与出梅的标准,想必大家就不用担心梅雨天气来了还不知道的情况发生了,最后还是要在梅雨天气做好防范措施,才是安全度过梅雨天气的最好办法。
出梅的禁忌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因为炎热大多数人都会一直处在室内闭窗吹空调。其实,潮湿热、通风差的室内也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也会致病。
|建议|:
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许多人三餐就吃点果蔬草草了事。这样会导致营养不全面,免疫力降低最终患上疾病。
|建议|:
果蔬不能少: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芹菜等;蛋白质:适当吃些瘦肉、鱼、鸡蛋等;谷物: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含丰富B族维生素。
3、忌冷风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
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可以搭个披肩。
入梅的意思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
入梅的标准
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包括郊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
6—7月内,当500hPa副热带高压脊线由20°N以南北跃至20°N以北并稳定5天以上的第一场大到暴雨过程开始为入梅。入梅后要求有10天的连阴雨,或10天中有3天大到暴雨。梅雨期内不允许有5天以上的无雨天气。如雨停超过5天以上者,则从第二次大到暴雨过程开始算起。
入梅适合吃的食物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梅雨季节要注意什么
1、身体保健
梅雨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阴雨连绵,人体免疫力低,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发烧。
此季节要更加注意增加衣物,慢性病患者坚持服药,注意身体保健,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质较弱者。
2、清淡饮食
梅雨季节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助于肠胃消化、祛湿排毒、增强免疫力。
多吃瓜果蔬菜,生冷、油腻食物尽量避免,以免伤脾助湿,增加消化负担,引发疾病。
可多吃扁豆、薏米、冬瓜、绿豆、玉米、高粱、百合、莲子、小米、鲫鱼等。
3、不要贪凉
梅雨季节潮湿闷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食,觉得舒爽。但是梅雨天气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果贪凉会导致脾胃受损。
在饮食上一定要节制,冰棒、冰水、冰西瓜都要少吃,剩菜、剩饭、隔夜茶、冷饮等都不要吃,注意饮食卫生。
4、避免外湿
潮湿会让人感觉不舒适,也容易引发疾病,在梅雨季节尽量避免打湿身体。有条件的话,避免外出,少在潮湿的地方逗留。
如果外出注意携带雨具,时间长的话穿上雨靴,避免脚长时间潮湿,也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不在室外停留过长时间。
5、注意通风
阴雨连绵的时候空气潮湿、阴郁,东西都发出霉味,通风非常重要。
趁雨停的时候,赶紧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新风系统。
6、晾晒被褥
潮湿的空气,让所有的物品上都蒙上了“水雾”,人睡在潮湿的被褥上,很容易着凉、助湿,引发疾病。
抓紧太阳出现的时间,多晒被褥,或者将床单、被罩烘干,勤换洗。家中多备一些除湿的干燥剂。
7、保持好心情
天气很容易影响人的心情,在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阴郁、湿气较重,在这样的季节,人的心情也变得紧张不适。
在梅雨季节,尽量调节自己的心情,合理安排事物,缓解压力,让自己保持好心情。
8、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抵抗力,在梅雨季节运动更加的重要。
梅雨期的特点
1、梅雨期长
2023年本市于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9日)偏早2天;7月11日出梅,比常年(7月10日)偏晚1天;梅雨期24天,较常年偏多3天。
2、梅雨量多
截至7月10日08时,全市平均梅雨量为348.7毫米,较常年偏多近5成。徐家汇站梅雨量314.9毫米,较常年梅雨量(262.5毫米)偏多近2成。
3、雨量分布不均
降水主要集中在北部,梅雨量最多的宝山站(428.9毫米)是最少的浦东新区惠南站(266.6毫米)的1.6倍。
4、降水强度强
梅雨期间,徐家汇站共出现5次降水过程;2次为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过程,累计雨量达260毫米,占梅雨期总雨量的8成;其中6月24日单日降水量为137.9毫米,列1991年以来梅雨期单日雨量第三位(1999年为155.5毫米,2019年为140.9毫米)。
5、气温偏高
梅雨期间全市平均气温27.8℃,较常年同期偏高1.8℃。徐家汇站平均气温28.1℃,较常年同期偏高1.6℃,是2007年以来最“热”的梅雨!
6、高温日数多
梅雨期间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为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天。
梅雨季节育儿小知识
加强肠胃管理,预防宝宝腹泻。
在梅雨季节,由于空气闷热潮湿,导致家居角落病毒和细菌异常活跃,婴幼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消化道感染,因此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会有所上升。育儿专家提醒应在此季节多注意宝宝饮食卫生,如不宜过多进食生冷食品、放置冰箱内的熟食应加热后再食用、奶瓶等餐具应及时清洗、消毒等。
除此以外,还应强化宝宝肠胃系统的健康管理,以合理的营养规划减少宝宝肠胃负担,最大限度预防初夏腹泻的发生。对于0~3岁宝宝,家长可选择有呵护肠胃配方的奶粉产品,专家推荐圣元超级优博适度水解配方奶粉,此款产品延续了优博系列经典仿生配方,配以运用了全球领先的EHS适度水解TM工艺,将普通牛乳蛋白分子分解成了无数小分子蛋白片段,更利于宝宝吸收和消化,提高肠胃舒适度;同时增加了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的肠道健益因子,可维系宝宝消化系统健康,提高抵御病毒的能力,预防腹泻、腹痛等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疾病;DHA、AA、牛磺酸等脑部营养素和5种核苷酸等营养物质的添加,营养均衡,呵护更细致。
清理螨虫,预防湿疹等肌肤问题。
梅雨季阴热潮湿,是螨虫繁殖迅速的时机,但通常情况下,螨虫不会影响成年人,但体质易过敏的婴幼儿却会因螨虫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而患过敏症,引发湿疹、皮炎等肌肤问题。因此除螨也是此季节的重点项目之一。专家建议家长们集中清理寝具、床垫、布艺沙发、窗帘、宝宝玩具架、空调过滤网、转角等处,使用吸尘器集中除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除螨虫、花粉、汗液等引发湿疹的因素之后,还应考虑食物原因,如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鸡蛋、鱼虾等也会导致个别宝宝过敏,引发湿疹等现象。家长可避免让宝宝食用此类食物或选用圣元超级优博适度水解配方奶粉,分解后的蛋白分子片段其致敏性也大大降低,可有效预防乳蛋白过敏症。
预防手足口病,早发现早治疗。
除了腹泻、过敏等症状,手足口病也是梅雨季节常见婴幼儿疾病之一,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毒素通过血液进入宝宝体内,若患儿免疫力较差,就会出现口咽肿痛或全身不适,严重者还会有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症状,如疏忽大意更可致死亡,家长们应引起足够重视。专家指出,手足口病患儿初期通常表现为口痛、腹痛、厌食等,口腔、舌、齿龈等部位还会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如发现家中宝宝出现以上现象,就应及时送医就诊,尽早治疗,更利于患儿康复。
开窗通风,赶走家中湿气
梅雨天气里,家中的通风十分必要,选择空气湿度较小、有风的天气,将家中的门窗打开,给家中的所有角落进行通风,让风吹走家中的湿气,防止家中过于潮湿而使得物品出现发霉的现象。
衣物勤换洗,去污又除菌
夏季的衣物多是贴身穿戴,并且会有很多汗渍。因此,多多换洗自己与宝宝的衣物,去除汗渍的同时也要去除衣物上的细菌,防止衣物霉变,这样是很好地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巧用电风扇,还橱柜干爽
宝宝的储物衣柜等不便于通风的地方,可以不定期地使用电风扇进行除湿,避免因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使得衣柜发生霉变,从而使宝宝衣物也沾染上细菌。当然,宝宝的衣柜不建议妈妈使用樟脑丸等物除湿,这些物品或多或少含有化学成分,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建议在衣柜里放一些环保的竹炭除湿,效果也不错。
在恼人的梅雨季节面前,妈妈们需要赶快行动起来,展开行动,赶走湿气,防止家中的物品霉变,让细菌远离宝宝,拒绝手足口病,给宝宝过一个干净舒适的夏天吧!
梅雨季节比较适合吃的食物
1、玉米:梅雨季节吃玉米可以有效改善不适症状,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2、高梁:在梅雨季节吃高粱也是非常适合的,可以健脾益肾、渗湿止痢,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3、苡仁:梅雨季节吃苡仁可以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4、扁豆:梅雨季节吃扁豆可以健脾和中,消暑化湿,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5、水芹:梅雨季节吃水芹可以清热利水,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6、冬瓜:梅雨季节吃东瓜可以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7、洋葱:梅雨季节吃洋葱可以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对于出现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的患者非常适合食用。
8、马齿苋:梅雨季节吃马齿苋可以清热祛湿、散血消肿,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9、鲫鱼:梅雨季节吃鲤鱼可以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出梅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净身出户是什么意思04-26
2021年出梅时间是什么时候04-12
潮汕地区的“出花园”是什么意思04-15
2022入梅和出梅的时间03-25
浙江2021年什么时候出梅03-17
2017年宁波什么时候出梅06-04
芒种的意思是什么06-06
白娟梅的花语是什么06-04
2017年哪一天是出梅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