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由来及历史

时间:2024-08-18 16:35:38 金磊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饺子的由来及历史

  饺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那么饺子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饺子的由来及历史吧

饺子的由来及历史

  饺子的由来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饺子的历史

  南北朝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百饺园的229种水饺,分为十大系列,有素馅类、水产类、野菜类、保健类、海鲜类等。

  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饺子传到了蒙古,也很快的收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饺子的样式也由原来馅小皮薄变成了馅大皮厚。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蒙古帝国给中国饺子向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明代的书籍也证实了这点。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可见,明代北方地区过年吃扁食已经取代原来的过年吃圆子、年糕等食物。

  清朝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日煮饽饽。”随着商业化和人口流动,南方也正在学习北方的传统文化。如过节不吃饺子的常州出现了“大娘水饺”品牌。在广东,一些如珠海、东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过年也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区原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不是过年或者过节的必备品。

  饺子的名称

  古代的饺子的名称多种多样,有:扁食、角儿、粉角、煮角、水点心和水包子等称谓。把饺子称为“扁食”这种说法,至今在北方依旧存在。

  蒲松龄的诗句写道:“扁食捏似月牙弯”,以“角”命名,和古人常以形象命名有关,因为饺子与弯弯的牛角、羊角有着相似的地方,所以称之为“角”。

  在宋、元、明代时期称饺子为“角儿”的品种也有记载,例如: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有布罗角儿”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的莳萝角儿、撇列角儿”

  “明·刘基《多能鄙事》有“烙面角儿、踶锣角儿”。

  可能这时候就会有同学会问:既然从宋、元、明一直流传下来都是称“饺子”为“角儿”的,那理所应当也一直这样叫下来的,为什么传下来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饺子”呢?

  现代版饺子

  其实在《辞书》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饵后人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遂作饺饵。”

  由此可见,“饺”是由角的音转变而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拼音这个说法,所以读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仅如此,饺子还有很多其他异名,清代的袁枚称饺子为“颠不棱”,意思是说:“颠不棱”是包有肉馅的饺子,不仅名字记载精确,就连做法也是正宗;

  《随园食单》中记载“糊面摊开裹肉为馅蒸之。”这句话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饺子是面裹肉而做的;二是蒸着吃,和我们今天的蒸饺子类似。

  “水点心”:这种叫法则是出自《明宫史·火集》“正月初一正旦日。......各家皆蒸点心,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书中还说“十一月吃羊肉煲扁食”。

  饺子的名称多种多样,就现在而言全国各地对饺子的叫法都多种多样,不过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寓意也是美好的。

  古代饺子的制法

  对于古代饺子的制法,文史典籍的记载不多,元代的韩奕所著的《易牙遗意》记载水明角儿的做法:

  白面一斤,滚烫中逐渐散开,不往手搅做稠糊。分一二十分(份),冷水浸之雪白,放按(案)上拥出水,入豆粉对半捏作剂。“作薄皮,包馅,笼蒸甚妙。”

  元代的时候就有用水煮饺子的做法,并且还蒸饺子,这种做法和我们今天的做法一样。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比现如今的人差,饺子能传承下来并让我们能品尝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说完汤饺和蒸饺,可能你还想不到的是,古代就已经有了油炸饺子的做法了,这种饺子被称为“踶锣角儿”,做法是:

  “面一斤,香油一两,倾入面内拌,以滚汤斟酌逐旋(渐)倾下,用仗搅匀,烫作熟面。挑出锅摊冷,擀作皮,人生馅包,以盏脱之,作蛾蝞样,油炼熟。”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就是和我们今天做炸饺子的做法很像,是不是感叹古人对吃的研究之深呢?

【饺子的由来及历史】相关文章:

谷雨的由来04-10

小暑的由来07-07

圣诞的由来教案12-09

冬至由来的教案12-19

汉族名称的由来03-10

垃圾的由来教案11-15

悠悠球的由来10-26

纸的由来大班教案01-31

世界儿童日的由来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