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时间:2024-10-16 22:20:18 欧敏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精选6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1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巩固求比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2、沟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3、在实际的生活情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比?学生举例说明。

  (2)猜猜老师的身高与体重,并求出比值。

  (3)课件出示:我国小学生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正常值为0.18——0.25。请你算一算自己身高与体重的比值,看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吗?如果不符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比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已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复习的愿望,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猜老师、自己的身高与体重的情境,然后利用所得数据写出体重与身高的比并求出比值,并借助课件向学生渗透健康观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归纳整理,实施创造

  课件出示: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谁是父母的小帮手?

  用电饭煲煮饭,如果水与米的比为3:2,那么1.2千克大米应加多少千克水比较合适?(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

  1、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由解答。

  2、分组交流,总结各自的.方法。

  3、全班集体订正,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借助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解答,沟通分数和比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整体提高

  你会算吗?

  (1)小明的爸爸想给快成熟的柑桔打药水,农药说明书是这样写的:“此药配制时,请将药与水按1:100的浓度配制。”根据需要,他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买药粉多少千克?

  (2)为了保持校园整洁,学校政教处决定把840平方米的校园按面积划分给各班,其具体分配如下:三、四、五、六各年级所负责面积比为:1:2:3:4。你知道各班环境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学生独立解答以上各题,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提出不同的解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我选取了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四、图片欣赏,知识拓展

  利用课件播放一组有关“黄金分割”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体验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感受到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此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2

  学材分析

  已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应该用比,体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情分析

  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比较困难。应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比较方法,比。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补充例1

  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结

  4.练习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例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

  (三)归纳总结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四)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五)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3比2记作:3∶2

  2比3记作:2∶3

  100比2记作:100∶2

  2.∶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书:

  3.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4.练习:求比值

  教师说明:求比值不写单位名称.

  (六)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

  1.教师提问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

  (3)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2.比的分数形式

  (1)教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除以2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

  (2)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三)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3

  学材分析

  已抽象出比的概念,学会了求比值。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用比表示比较合适。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习目标

  1、巩固求比值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比的意义。

  2、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和()的.比,是()∶(),比值是()。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和()的比,是()∶(),比值是().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二、求比值。

  三、实践活动

  这个实践活动很有趣,既巩固了比的认识,又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一些“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比”。由于测量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进行测量,课上组织交流。

  四、课后作业。《伴你成长》

  写出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写出这个小组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

  写出运来橘子的重量和运来水果的总重量的比.

  1、4∶50.8∶0.4

  2、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

  3、航空模型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

  4、商店一共运来8.2吨水果,其中有3.5吨是橘子.

  教学反思

  掌握的还可以。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能够在生活中识别和应用比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学会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比的简化及比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比的实例图片(如水果、图表等)、黑板、粉笔、练习册。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生活中的比的实例(如班级男女生比例、书本与笔的数量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主题:

  “同学们,大家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比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几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比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比的定义:

  解释比的概念,强调比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介绍比的表示方法,如“3:2”、“3/2”等。

  2. 比的性质:

  讲解比的`简化,举例说明如何将比化为最简形式。

  3. 比的应用:

  通过实例(如班级男女生比例)讲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班级有30个男生和20个女生,那么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生活中不同的比的例子,并计算出这些比的最简形式。

  每组选择一个例子向全班展示。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提出问题:在其他学科(如科学、体育等)中,如何运用比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5分钟)

  请学生在家中观察生活中的比,并写下三个例子,准备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在课堂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对比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调整后续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比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区分比和比值,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法和求比值的方法。

  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正确区分比和比值。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比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2. 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国旗、照片、足球比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存在的'比例关系。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比?

  2. 讲授新课

  比的意义

  出示两个数量的例子,如洗洁液配比中清洁剂和水的体积比是 1:4,路程与时间的比等,让学生理解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介绍比的写法,如 3:5 读作“三比五”,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后项,比的结果叫比值。

  比值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计算比值,如 6:8 = 6÷8 = 0.75,让学生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对比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如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除号等。

  3.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关于比的练习题,如求比值、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比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比的意义、读写法、比值的计算、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5. 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比的例子,并计算比值;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让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比的存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同时,要加强对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 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示方法及简化,能够在生活中识别和应用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

  教学难点

  比的简化及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比的实例图片(如水果、产品价格等)、黑板、练习册等。

  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的比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以提问引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比?”

  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几个生活中的'比,例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同水果的数量比”等,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比的定义:

  解释比的概念,强调比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介绍比的表示方法,如“3:2”、“3/2”等。

  2. 比的性质:

  讨论比的简化,讲解如何将比化为最简形式,举例说明。

  3. 比的应用:

  提供实际例子,如班级的男女生比例,帮助学生理解比在生活中的使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生活中不同的比的例子,并计算这些比的最简形式。

  每组选择一个例子分享,促进交流与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提问:“你们能想到其他领域(如科学、体育)中如何使用比的知识吗?”

  五、布置作业(5分钟)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并找出三个例子,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课后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应用比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1-27

数学生活中的数字教案11-23

生活中的比小学数学教案11-20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04-07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04-03

大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教案11-24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通用(15篇)04-12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02-02

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对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