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30 18:18:34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1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万以内的数”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少数学生可能已经能够读写万以内的数,甚至可能有个别学生还会读更大的数。教学中,我从百以内数的读法人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基础,重组学习材料,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分享学习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感受。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课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2

  《数一数》是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安排以活动为主,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万以内的数”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少数学生可能已经能够读写万以内的数,甚至可能有个别学生还会读更大的数。教学中,我从百以内数的'读法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基础,重组学习材料,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分享学习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感受。

  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课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3

  大家好,今天我教学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大数》,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应从思想上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而且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所以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切近学生生活实际,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例如:在培养学生对大数有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离我们学校最近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大雁塔北广场的彩灯和喷头的个数作为数学教学的情景,这样使学生对大数有一个实际性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理念。紧接着第二幅图出示长城,长城是多么雄伟壮观,在这里学生不仅对大数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大数的资料,因为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的感性认识。

  第二环节,在进一步直观的感受认识大数时,借助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这个模型,让学生进行估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可感知的、可想象的、现实背景,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猜什么的都有,到底这个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很好奇。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安排了一个小组讨论交流的活动,在讨论之前我提出要求,我想主要是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还体现了组内成员之间的自评与互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小组汇报时,我真没想到学生会数出有600个小正方体。这时我心理稍稍有点慌,但及时冷静下来,针对孩子所出的问题,我将原来的设计做了调整。我就让数600的`孩子先说一说他是怎样数的,再让数1000的孩子展示他的数法,两种方法进行对比,使数600的孩子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让数600的孩子从数一遍,让孩子明白这个大正方体到底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第三环节,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通过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大数,培养数感,使学生感知一千一万到底有多大。第二个练习,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使学生对万以内数有进一步的具体感受。从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感知,达到了培养数感的目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丰富的教学情景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4

  今天,我执教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本节教学的目标是: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执教一节课下来,反思教学过程,基本上达到了本节的教学目标:能比较准确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基本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到了千的大小。大部分学生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千以内数的具体数目,初步建立了估数的概念,初步掌握了估数的方法。

  存在的问题:

  1、对了解生活中的大数准备不充分,没有足够的数据和情景感受一千究竟有多大,学生头脑中的大数还比较模糊;

  2、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估算,但对估算的方法没有掌握,估算时不够大胆,放不开,束手束脚的。

  今后应克服的是:要精心准备,善于挖掘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掌握数学知识;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大胆探索,让他们自己进入数学王国。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5

  今天我听了王培培老师上的《生活中的大数》的一节课,感受很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的26-29页的内容“数一数”。

  王老师在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上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我们现在实施的“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数字只是一种代码,王老师注重将数与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突破对大数的具体认识。在学生认识了千和万之后,安排学生抱一抱一万个小正方体,感受一万,以及估计轴承文化宫和八区体育场的座位数,也是学生自主探索、自行尝试解决的,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听了王老师的课,使我在教学上也有了一些想法: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合理的创造运用教材。在上课时,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万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老师的引导并能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因此,课前我先布置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这样不但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孩子对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孩子讲一讲课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四幅图,加深对大数的了解。最后,借助几何模型及课件的'演示让孩子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境中,感受计数单位“千”、“万”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使孩子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而且还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一环节中,课件的直观演示更能加深孩子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探索新知。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7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节课,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因此,课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特别是利用电脑形象地再现数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各个计数单位形成表象,使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了解各单位间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因此,教师提问:“更大的数你打算怎样去数?”时,学生自然想到要“一千一千地数”,借助于电脑中的数学模型,师生共同数“一千一千地数”模型,使学生感受到“十个一千是一万”。

  练习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反馈及时、学生参与性强的优势,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练习中及时地评价,使他们将饱满的情绪保持到课的结束。

  这节课我还将评价与今天所学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显示了设计的独特之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8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的必要性。

  这节课里事先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发现、查阅、记录生活中的大数,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这样不仅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使学习过程时时处处在自探索之中,在学生调查之后,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汇报调查,发现、实践的情况,以此揭示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把课堂延伸至课前,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本节课,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研究探索,将生活化的大数抽象成数学知识,又安排问题:“说说生活中的1千有多大、1万有多大?”重新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本节课里教师主要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地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中生活中的大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受。接着,安排“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个小正方体是大正方体的一份子”给学生估计地标准,进而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在估计中思维得以碰撞,数学生对“万”的认识是困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建立寻“万”的理解呢?在学生认识“十个一百是一千”“一个大正方体里有1000个小正方体,那么10个大正方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建立“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初步认识,而“一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还是模糊的,紧接着教师又出示千人图和万人图,让学生观察、想象:“你有什么感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清晰的“万”的概念,并对“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数感发展了,对数的认识也丰富了。

  在教学中,我还突破教材的限制,创设了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的题,出示了一些几百、几千的数,让学生思考还差几百或几千才能凑成一千或一万,以及出示数字,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学生想得多了,思路开阔了。这就更体现了教学中的新思想:在教学中就必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把生活数学化,把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9

  本课的学习是学生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课前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并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悟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建构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魅力。

  还需加强的方面:

  1、生活中的大数普遍存在,学会认、读、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说认数的过程。

  2、在教学中,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若采用视频引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3、在学生评价的语言上,还需要平时多积累。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谁愿意介绍给大家。(点击电脑出示图片)在这些图片中都藏有数字,你能找出来吗?

  2、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大数,课本中也介绍了一些,我们来读一读。你还知道有哪些?现在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与你的同伴说一说。

  3、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他收集的大数资料。

  〔设计意图:以老师收集及展示的大数为引线,引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学生互说收集的资料并找出其中的大数,对千、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数一数。

  1、(点击电脑出示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中会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到底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板题:数一数)怎样数比较快?

  2、让学生数一数、议一议。

  3、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数的?(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击电脑演示从大正方体图中切割出一层小正方体)

  你是怎样数出这层有100个小正方体的?(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击电脑演示从一层小正方体中切割出一排小正方体),数一数这一排小正方体中是不是有10个小正方体?

  4、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那么有这样的几层呢?(点击电脑演示大正方体切割10次得到10层小正方体)

  5、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一百一百地数,我们数了几次,10个100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在出示了大正方体后,要求学生猜一猜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方法,首先数出一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后,再数出一共有多少层,也就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借助课件演示大正方体中切割出一层小正方体,这层小正方体中一排有10个小正方体,共有10排,让学生对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10个100是因为大正方体中共有这样的10层,课件中的大正方体横切了10次,就说明了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个一百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最后引出结论:10个一百是一千。〕

  6、(点击电脑出示一层是100的小正方体图8次)提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了?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千?(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电脑出示一层是100的小正方体图2次,与前面的8层重叠组成一千。)

  〔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逆向思考问题,正着数10个一百是一千,反过来,数出了八百,还差多少够一千呢?同时也是把大数一千分解成了10个百,已经数出了八百,10减去8剩2,也就是还差2个一百,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大数的计算奠定基础。将所差的两层补足,也是对学生思考后得到的答案进行验证。〕

  7、(点击电脑出示3个大正方体图)一个大正方体中有一千个小正方体,那么3个大正方体中会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千一千地数,数了3次是3千)

  8、(点击电脑出示10个大正方体图)10个大正方体呢?(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9、(点击电脑出示6个大正方体)提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了?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电脑出示大正方体4个,与前面的6个大正方体共同组成10个大正方体。)

  〔设计意图:出示3个大正方体是对学生刚学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一千个小正方体进行巩固,并学会数几千的数。然后出示10个大正方体,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得到了10个一千,千位满十了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得到了10个一千是一万。出示6个大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也是让学生能逆向思考问题,正着数10个一千是一万,反过来,数出了六千,还差多少够一万呢?同时也是把大数一万分解成了10个一千,已经数出了6千,10减去6剩4,也就是还差4个一千,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大数的计算做好铺垫。最后验证学生的答案。〕

  三、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1、我们班大约有50名同学,如果是10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如果是20个班大约又有多少人呢?一千个人聚在一起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点击电脑出示千人图)

  2、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一万个人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点击电脑出示万人图)

  3、(点击电脑在同一副画面中同时出现千人图和万人图)看了这两副图,你有什么感受?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千人图、万人图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个一千是一万。〕

  四、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出示计数器)我们在计数时,十个十个地数,十就作为了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百也作为计数单位,刚才我们一千一千地数,那么千可以做计数单位吗?万呢?想一想在计数器上千位会排在谁的后面?为什么?(十个一百是一千)万位呢?为什么?(十个一千是一万)在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当中,谁的计数单位最小,谁的计数单位最大?

  2、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

  3、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

  4、让学生把课本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填完整后让学生说一说: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位顺序表进行反馈对照)

  5、提问: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10个一千是();

  (2)百位的左边是()位;百位的右边是()位。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万比千大之后,首先认识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再将个、十、百、千、万这五个计数单位进行比较,并在计数器上将千位和万位找到,并在课本中把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再说说计数单位的顺序,进一步对今天所学的千和万进行巩固。〕

  五、练习

  1、出示第29页说一说中的第(2)小题的正方体木块图。

  提问: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你是怎样数的?(结合学生的'叙述,点击电脑演示把零散的10块小正方体木块叠放成一个竖排为十的正方体木块图)

  2、同学们都会数小正方体木块了吗?打开第29页的说一说,与你的同桌说一说每道题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点击电脑出示数字248)提问:谁会读这个数?如果用正方体木块来表示,你打算怎样摆?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老师是这样摆的。(点击电脑出示两个竖放的每个是100个小正方体图,再出示四个竖排的每个是10个小正方体图,最后出示零散的8个小正方体图。)

  〔设计意图:出示第29页说一说中的第(2)小题的正方体木块图进行练习,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同桌说一说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计算奠定基础。根据出示的数字利用小正方体木块来表示出来,是对前面的练习的补充,前面进行的是看形说数,后面进行的是看数摆形,这个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渐渐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六、涂一涂

  第29页中的涂一涂。学生做完后将学生的作品在实物投影机上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评一评他涂得怎样,还有其他不同的涂法吗?

  〔设计意图:在做练习的同时,会把数按计数单位分别计数,进而巩固数的组成,为今后学习大数的加减计算打好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七、活动

  4人为小组,每人报2个万以内的大数,且所报的数的每个数位上都要有数,由一人将所报的数记录下来。活动时由其中1人报一个数,其他人报比他大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初步学会数数和读数。初步学会大数的比较,给下节课学习大数的比较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的必要性。

  这节课里事先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发现、查阅、记录生活中的大数,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这样不仅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使学习过程时时处处在自我探索之中,在学生调查之后,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汇报调查、发现、实践的情况,以此揭示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把课堂延伸至课前,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这也是有效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一种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本节课,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研究探索,将生活化的大数抽象成数学知识,又安排问题:“说说生活中的1千有多大、1万有多大?”重新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2、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本节课里教师主要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地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中生活中的大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受。接着,安排“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个小正方体是大正方体的一份子”给学生估计地标准,进而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在估计中思维得以碰撞,数学生对“万”的认识是困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建立寻“万”的理解呢?在学生认识“十个一百是一千”“一个大正方体里有1000个小正方体,那么10个大正方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建立“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初步认识,而“一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还是模糊的,紧接着教师又出示千人图和万人图,让学生观察、想象:“你有什么感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清晰的“万”的概念,并对“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数感发展了,对数的认识也丰富了,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还突破教材的限制,创设了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的题,出示了一些几百、几千的数,让学生思考还差几百或几千才能凑成一千或一万,以及出示数字,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学生想得多了,思路开阔了。这就更体现了教学中的新思想:在教学中就必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把生活数学化,把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04-13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04-13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5-21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9-16

大数的改写教学反思06-08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12-04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10-25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反思02-09

《生活中的安全》教学反思11-17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反思生活中教学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