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1
一、成功做法。
1、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由小长到,液泡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分裂一个变成两个的过程、细胞逐渐衰老原生质死亡的过程,吸引学生的眼球。
2、探究细胞中物质组成环节,设置四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3、对能量转换的教学,通过搓手环节体会能量转换过程,贴近学生生活,这是冬节常做的取暖动作,实际、实用、直观。
二、教育机智。
1、在处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识点时,先是请同学演示一小勺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再播放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扩散,实物与课件结合,形象直观。
2、在能量转换器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把一些汽油倒入烧杯中,能不能见证汽油中的能量转换成动能、热能释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进入生物体内的转换必须依靠能量转换器完成。
三、学生问题。
1、碘液遇到淀粉变蓝是淀粉的特性,马铃薯片上面为什么会变黑呢?
2、花生种子燃烧,剩下的是无机盐,那么烧掉的物质是什么呢?
3、水果中除了糖分和水分以外,还有什么成分呢?
四、不足之处。
展示小组探究成果,有的组不愿意展示,可能是在分组时分工不明确造成的,小组长没有发挥作用。
五、学习心得。
1、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在品鲜果猜成分的环节,有的班级品尝的是桔子,就出现,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说出水分和糖分,之后改成品尝的西瓜,就没有出现不同答案的小组了。
2、实验要反复推敲,满足学生认知。把碘液滴加到马铃薯片上,呈现黑色是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大量存在,而且不溶于水,改为把马铃薯切成丝,放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碘液,蓝色清晰可见。
通过不断反思,不断磨课,才理解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意义,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教师的活动都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看做是和教师平等的主体对待。
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2
一、成功做法。
1、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由小长到,液泡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分裂一个变成两个的过程、细胞逐渐衰老原生质死亡的过程,吸引学生的眼球。
2、探究细胞中物质组成环节,设置四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3、对能量转换的教学,通过搓手环节体会能量转换过程,贴近学生生活,这是冬节常做的取暖动作,实际、实用、直观。
二、教育机智。
1、在处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识点时,先是请同学演示一小勺高锰酸钾溶于水的过程,再播放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扩散,实物与课件结合,形象直观。
2、在能量转换器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把一些汽油倒入烧杯中,能不能见证汽油中的能量转换成动能、热能释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进入生物体内的转换必须依靠能量转换器完成。
三、学生问题。
1、碘液遇到淀粉变蓝是淀粉的'特性,马铃薯片上面为什么会变黑呢?
2、花生种子燃烧,剩下的是无机盐,那么烧掉的物质是什么呢?
3、水果中除了糖分和水分以外,还有什么成分呢?
四、不足之处。
展示小组探究成果,有的组不愿意展示,可能是在分组时分工不明确造成的,小组长没有发挥作用。
五、学习心得。
1、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在品鲜果猜成分的环节,有的班级品尝的是桔子,就出现,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说出水分和糖分,之后改成品尝的西瓜,就没有出现不同答案的小组了。
2、实验要反复推敲,满足学生认知。把碘液滴加到马铃薯片上,呈现黑色是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大量存在,而且不溶于水,改为把马铃薯切成丝,放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碘液,蓝色清晰可见。
通过不断反思,不断磨课,才理解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意义,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教师的活动都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看做是和教师平等的主体对待。
【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03-29
《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04-09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07-29
《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通用05-04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教学反思03-21
高一上册生物走进细胞教学反思11-25
高一上册生物《走进细胞》教学反思04-18
七年级上生物细胞的生活知识点06-07
动物细胞的教学反思12-13
动物细胞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