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2024-07-16 18:50:24 炜玲 摄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

  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欢迎阅读与收藏。

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

  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

  了解虚化产生的理论就能将拍出更优秀的人像照片

  在人像摄影时受到大家喜爱并被频繁运用的背景虚化和所使用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当使用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当然,如果焦距相同,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程度还会随着拍摄距离的不同发生变化。拍摄距离越短,越靠近拍摄,虚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虚化效果就应该选择最近拍摄距离较短、光圈较明亮、焦距较长的镜头。只是在进行人像摄影时,先决定镜头焦距,构图完成后拍摄距离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长、更近、更明亮的这一虚化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把握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

  把握人像摄影时的焦距和拍摄距离

  实际测量具有代表性的5种构图时的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

  1、小于拍摄时使用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不能拍摄。

  2、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括号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使用APS-C规格相机拍摄时需要的镜头焦距。

  用数值来把握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在拍摄现场加以灵活运用

  被拍摄者在照片中的大小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如上表所示。焦距越长,为了在画面上保持被拍摄者是同样的大小,拍摄距离就越长。如果被拍摄者的身高为167厘米,想要拍摄胸部以上特写的话,使用16mm镜头时的拍摄距离短到几乎快要接触到人物,而使用200mm镜头时距离肯定要在3米以上。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住这个数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摄现场该使用何种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果想要拍摄全身照片,除非是体育馆这么宽广的场所,不然使用2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大体关系,就不会在选择镜头时犹豫不决了。

  观察实拍图像,把握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值(光圈明亮程度)带来的不同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16mm、拍摄距离50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即使是被认为难以产生虚化效果的广角镜头,在光圈足够大、拍摄距离较近,被摄体和背景相隔较远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是在最大光圈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景深。光圈在F4左右时背景已经显得比较清晰。从图片的效果来看,到F5.6为止还能感觉到一定的虚化效果,更小光圈拍摄的图像就类似于泛焦效果了。如果背景和被拍摄者再靠近一些,开始能够感觉到虚化的光圈值还会更小,也许在F4左右都很难拍摄出虚化效果。

  镜头焦距35mm、拍摄距离85厘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焦距变为35mm之后,虽然仍是广角镜头,但是景深还是变小不少。光圈为F2.8时的虚化效果比16mm时要大,从图例中感觉到的虚化的类似于使用50mm镜头拍摄时F4和F5.6之间的虚化效果。与16mm镜头相比视角发生了变化,虚化的效果和50mm镜头比较类似,但是因为视角的差异,照片的印象也稍有不同。

  镜头焦距50mm、拍摄距离1.2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焦距增长到50mm之后,虚化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和16mm以及35mm镜头的成像氛围明显不同。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收缩光圈时,即使光圈缩小到F22,景深还是较小,让背景始终没有泛焦效果。使用广角镜头时想要虚化背景很困难,而在使用焦距50mm以上的镜头时则很难以拍出照片整体都合焦的泛焦效果。拍摄者应该理解镜头特性的差异,在适当场合使用适当镜头,让它们能够自然发挥出各自的性能。

  镜头焦距85mm、拍摄距离1.9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85mm已经属于中远摄镜头的领域,其成像和50mm镜头有着较大差异。就像是有一个肉眼不可见的分界线,把两者区别开来。景深很小,F2.8时针对眼部合焦,头发前部的一部分已经被虚化,手臂也有很明显的虚化。而使用50mm镜头时,颈部和头发前面的蓬松部分都在景深之内,显然差距是较大的。

  镜头焦距135mm、拍摄距离2.85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虚化效果和85mm镜头比较近似,但是视角变得更窄,所以照片给人的印象也有些差异。拍摄距离较长,比起使用85mm镜头时更加容易控制焦点。虽然这样的拍摄距离还不至于只要针对脸部整体进行对焦就大功告成,但是比起85mm镜头来确实对于焦点的控制要求不那么严格。虚化大小看上去大了一圈,虚化的效果也具有远摄镜头独有的气氛。被拍摄者和背景的分离更加明确,使得被拍摄者整体都在画面中突显出来。

  镜头焦距200mm、拍摄距离4米时虚化效果的变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

  200mm焦距时实际上对虚化起到主要支配作用的是镜头的焦距,将光圈从F2.8缩小到F4,虚化效果也没有使用其他焦距的镜头时那样明显的变化。即使将光圈收缩到F22,也不可能拍摄出整体合焦的泛焦照片。拍摄距离相应变长,所以不仅是脸,被拍摄者全身都处于同一个合焦面内,即使使用F2.8拍摄,身体各个部分也都位于合焦范围内。脸部各个部位之间没有合焦点位置的差异,不管是对睫毛还是对鼻子进行对焦,合焦面几乎是统一的。

  实拍测试证明了数据的正确,拍摄者还需要注意背景距离和色彩

  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值和虚化的关系可以算出。但是,实际上拍摄起来就会发现背景的形状和颜色也会左右整张照片给人的印象,所以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外,被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和虚化有关。如果想要较大地虚化背景,应该尽可能使用焦距长、大光圈的镜头,同时还应该慎重选择背景的色调和形状。为了增强虚化的氛围,可以尝试着在虚化中加入高光部分,它能让整张照片看起来更加明快,更有利于利用虚化效果。从控制合焦点位置的角度出发,使用比最大光圈收缩几级的光圈拍摄,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拍摄起来比较不容易失败。然而,镜头的光圈值会给虚化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拍摄是获得较强虚化的基本原则。镜头焦距越短,虚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响,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哪怕收缩一级光圈也会带来明显差异。而使用远摄镜头主要是利用长焦距创造出虚化效果。但是,多用于拍摄人像的50-85mm焦距的镜头实质上是光圈值支配着虚化效果。

  使用35mm全画幅机型以F2.8拍摄(拍摄距离1.5米)

  使用APS-C规格机型以F2.8拍摄(拍摄距离2.15米)

  APS-C规格机型的成像就像是截取了35mm全画幅机型所拍图像的中央部分

  两张图例中,左边的照片是35mm全画幅相机搭配100mm镜头以最大光圈F2.8拍摄的。如果使用APS-C规格相机以相同的条件从相同位置拍摄,则只能拍出红框范围内的部分。不管是全画幅机型还是APS-C规格机型,因为虚化是由镜头制造,所以使用相同镜头虚化程度不会有变化。另外,如果想使用100mm镜头拍摄和35mm全画幅相机一样的图像范围,在拍摄设置相同的条件下,必须更远离被摄体拍摄。这时拍摄距离变长,就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如右图)。而如果是拍摄距离不变,则需要使用焦距更短的镜头,结果还是会导致虚化的量变少。

  拍摄四要素焦距、光圈、快门、ISO及常用值设定

  焦距

  焦距最重要的就是决定我们的取景范围,也关系到透视强弱和景深大小。焦距一般分为超广角、广角、标准、中焦、长焦、超长焦这些焦段。所有的相机、摄像机、手机都有相对于自身的画幅所划分的焦段。

  以全画幅相机为例:一般把焦距在20mm以下的镜头;称之为超广角镜头。21mm~40mm焦段的镜头,称之为广角镜头;41mm~60mm焦距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比标头焦距大1.5~2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以手机为例:一般把焦距在20mm以下的镜头;称之为超广角镜头。22mm~28mm焦段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35mm焦距的镜头,称之为人像镜头;大于50mm焦距的镜头,如2X,3X,3.5X,5X,10X的光学变焦镜头都称之为长焦镜头,手机的10X光学变焦广告效应大于实际应用,不过是手机厂商宣传的一个噱头,成像品质太差。

  广角镜头一般适合拍远景、全景画面,标准、中长焦镜头适合中景、近景、特写画面。

  快门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

  常用快门时间,手持拍摄1/60左右比较安全,1/125 适合光线充足,拍摄小幅度移动物体,比如行人,1/250适合中等运动速度的物体,如跑步、骑行,抓拍汽车用1/500,记住这几个常用值,平日拍摄就够用了,如果因为手的晃动,而让画面变的模糊就用稳定器或三脚架。

  安全快门=1/(镜头焦距×镜头转换系数),安全快门的意思就是没有稳定装备的状况下,身体或手的晃动影响对焦的最小快门速度,比如说,您用55mm焦距拍照,却用1/2秒的快门,那么相机就会抖动,影响拍照质量,如果用的1/200秒快门,则可以放心大胆按快门,因为快门速度快过手抖或呼吸的速度,那么拍照质量就不会受影响了,快慢之间有一个临界点,那个点就叫做“安全快门”!

  光圈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相邻两档的光圈进光量相差1倍,后一档的光圈数值为前一档数值的1.4倍,数值越大,光圈越小,画面越暗;数值越小,光圈越大,画面越亮。常用光圈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人类眼睛的焦距大约为22mm,而一般瞳孔的最大物理尺寸为6-7mm,因此人类眼睛的光圈值在强光下的情况大约为f/8.3,而在暗光环境下则达到了f/2.1。

  一般来说,很多时镜头的最佳光圈值都是最大光圈收小约2-3级,例如一支f/2.8的变焦镜头,它的最佳光圈可能会在f/5.6-8。我们可以用最佳光圈来拍摄中景的人像,大于最佳光圈的拍摄近景、特写画面,小于最佳光圈拍摄全景、远景画面。

  ISO

  ISO是感光度的意思,ISO使用数值来表示,完整ISO值为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后一个值进光量是前一个的2倍。数值越高,画面越亮。人眼对最暗和最亮光线的敏感度相差600倍,以ISO 25为基础,人眼的感光度大致范围在25到12800之间。

  ISO值越小,噪点越低、画面越干净,比如ISO 100、ISO 200、ISO 400;ISO值越大,噪点增加、画质越差,相机感光度尽量不要超过1000,要不然噪点会很大。除此之外,也与相机控噪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拍摄天气晴朗的户外,通常会使用较低的ISO。如果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手持拍摄,就需要使用高ISO提高快门速度,保证稳定拍摄,比如使用ISO 1600或者ISO 3200,甚至是ISO 6400。

  在真正的摄影时,应该如何搭配这三个参数,主要是看三个方面,一个是你要拍摄的题材是什么,第二个是你拍摄环境的光线如何,第三个是有没有其他配件的辅助,比如三脚架、灯、滤镜等等。曝光是光圈、快门、ISO三者的组合,只要这三个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好了我们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了。

  可以这么来理解:曝光=光圈*快门*ISO。假设曝光不变,当我们增大光圈,那么快门和ISO之间必须至少要有一个是要减小的,而且减小的这个比例还必须跟光圈增大的比例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总的曝光量不变。比如用户A使用光圈F8、ISO 400、快门速度1/125秒拍摄了一张人像,用户B使用光圈F2.8(比用户A大三档,亮度提升了3倍)、ISO 100(比用户A小两档,亮度降低了2倍)、快门速度1/250秒(比用户A快一级,亮度降低了1倍),实际两位用户拍摄的照片,可能明暗度都比较相似,但是用户A的照片噪点较多、画面无虚化;用户B的照片干净无噪点,虚化感明显。这就是三个参数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结果。

【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相关文章:

景深和光圈的关系是什么09-30

焦距,光圈,视角,景深之间有什么关系09-29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08-15

光圈优先拍摄的技巧08-03

衍射极限光圈是什么08-09

大光圈的作用是什么09-16

镜头光圈的用法和技巧08-21

什么是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12-12

光圈的作用09-26

什么是摄影中的焦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