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数码摄影的技巧

时间:2022-04-26 11:23:56 摄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学数码摄影的技巧

  初学数码摄影的拍摄技巧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学摄影必须掌握的十大摄影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学数码摄影的十大拍摄技巧

  1、感光度设定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实际上是来自胶片的感光度概念,应该采用“相当感光度”来表示其相当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而所谓胶卷的感光度,是指感光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度其实并非完全指它对光线的敏感性能。当数字相机改变感光度拍摄时,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影响传感器本身。当提高感光度拍摄时,图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信号的放大倍率。

  对于同一数码相机,采用高感光度拍摄的影响质量要差些,这是因为传感器的信号被放大时,干扰的电流也被放大了,造成更多的“噪点”。这一点在普通的、低性能的相机上表现特别明显。而降低噪点的性能是高性能数字相机的重要表现,往往用高性能数字相机采用较高“相当感光度”所拍摄的效果,还好与低性能相机采用较低“相当感光度”来拍摄的效果。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升级,很多高性能相机在高感光度下都有非常好的画质表现。

  因此在选用感光度的时候,并不是越低越好。最重要的是根据环境光线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感光度,来确保画质和图像的平衡。环境光线越弱,越需要设定高感光度来保证照片的拍摄。在佳能550D的试用中,尝试了ISO3200的拍摄,在酒店昏暗的灯光下感觉到高感光度的便利。

  同样因为采用了高感光度,在光线非常微弱的溶洞里,才可以拍摄下一丝半毫的如梦似幻。

  2、白平衡设定

  白平衡功能是一种针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颜色纠正功能,也就是让白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依然呈现白色的功能。对于目前的数码相机来说,全自动白平衡功能基本上能满足大多数拍摄场所的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一种光线色温转移到另一种光线色温下拍摄时,全自动白平衡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如果立即拍摄,会导致偏色。

  还有两种情况会使白平衡功能失灵。一是光线暗弱的场所,二是超出了全自动白平衡对光线色温自动控制的范围。而全自动白平衡对光线色温自动控制的范围一般为2500K—6500K。在全自动白平衡失灵的情况下,就需要手动白平衡来解决这个不足。还有就是采用RAW格式情况下,后期可以方便的调节白平衡来解决偏色问题。

  在昏暗的室内,白平衡往往出现严重偏色,尤其是偏黄。

  而因为使用的是RAW格式,后期可以轻松的“褪黄”而使人物皮肤白皙通透。

  当然手动白平衡(包括后期调节)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来表现主题。如使用偏黄、偏红色来表现温暖,用偏青、偏蓝色来表现清冷。

  3、分辨率、画质、图像格式的设定

  分辨率是指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长、宽像素数的乘积,根据所需要最终输出图像的尺寸来决定分辨率的设置。一般情况下,采用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也就是图像的最大尺寸,这能够满足后期以及冲印的各种需要。

  照片的画质是指在同一分辨率条件下数字图小的压缩倍率。压缩倍率越高,图像的画质越低,而图像画质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图像的细节上。也就是分辨率虽高,但如果压缩倍率过高、画质过低,图像一样是不完美的。

  画质设定和图像格式也有直接联系。采用JPEG格式的图像需要选择压缩比,一般来说分为标准质量、高质量、超高质量(或标注为标准、精细、超级精细)。压缩越少,文件量越大,画质就越好。通常情况下,要选择超高质量(超级精细)来保存图像,才能够确保我们需要的画质。

  如果是TIFF格式的图像,图像不经过压缩,画质没有损失,但是文件量比较大,需要容量大的存储卡。

  如果是RAW格式拍摄,图像画质会更好,图像也未经压缩,文件量却比TIFF格式的要小一些。

  对于我个人来说,因为习惯了RAW格式来保存,感觉画质最好,后期空间也大。

  比如这样的图片,孩子很配合,表情很到位,但可以采用了JPEG格式,受画质压缩的影响不够完美,后期也无法调整了。

  而使用了RAW格式,并使用尼康公司的相关处理软件之后,即使当时不够满意的照片还是可以通过后期来做一定的弥补。

  4、图像细节(锐度、饱和度、反差)的设定

  图像细节指照片的锐度、饱和度、反差等各项参数,这些设置只对JPEG格式有效,RAW格式可以在后期调整这些画质参数。

  饱和度:指图像颜色的艳丽程度,也就是描述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的。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鲜艳,“消色”(也就是黑、白、灰)的成分少,图像层次也少。饱和度越低,消色成分多,图像的层次也丰富了。饱和度为零的便是黑白图像。

  反差:图像中不同颜色、不同明暗的差异。反差越大,画面中相邻的两个元素、两种颜色的差异越大。适当调高反差可以使画面通透,反差设置小一点则层次丰富。

  锐度:也就是“清晰度”,反应图像的清晰程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指标。锐度越高,图像的细节对比度就越大,看起来越清楚。但是锐度过高,图像会失真而且刺眼。

  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饱和度、反差或是锐度,都是一个适中的问题,在艳丽、清晰和层次之间寻找平衡。相对来说,饱和度高、反差大比较适合风景等,清淡一些的可能就是所谓文艺的“小清新”风格了。在RAW格式下,往往用预设的优化标准曲线来反映不同风格的图像细节设定,比如人像曲线、风景曲线等等。

  饱和度高、反差大的艳丽模式。

  对比比较清新的人像模式(这方面个人应用的比较少)

  5、曝光模式(A P S M)的设定

  P模式就是程序模式,也就是曝光参数(光圈与快门)的设置,完全由相机决定。相机根据内测光系统测定得到的景物亮度,由预先安排好的程序决定曝光参数。

  A模式:光圈优先模式。由摄影者预先决定光圈系数,由相机决定快门速度的一种自动曝光模式。使用该模式的前提是摄影者需要决定所拍对象的景深。

  S模式:快门优先模式。由摄影者预先决定快门速度,而由相机决定光圈的一种自动曝光模式。使用这种模式主要用于拍摄动体。

  M模式:手动曝光模式。曝光参数由摄影者自己决定。最佳的摄影方式,应该是“自动对焦,手动曝光”。这是因为P、A、S自动曝光模式下,相机都是根据内测光系统来决定曝光量的,由于亮度测光是以反射率为18%的标准被摄体的亮度作为测量标准的,而自然环境下多数物体的反射率不到或者超过18%,都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也就需要手动进行曝光。

  对比目前我所常用的A模式,确实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可能要追求摄影的更高境界,还比较学会手动曝光模式,更好的对照环境测光来决定曝光。

  6、基本拍摄场景(人像、运动、风景、夜景、微距)的设定

  拍摄场景模式通常在准专业相机上有,为一些非专业摄影人士准备的拍摄模式,其实它们也就是一种程序模式。

  人像模式:相机根据选配的镜头焦距设定大光圈以求得到虚化背景的效果,以便突出人物主体。相应的驱动模式为连拍。

  运动模式: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体育项目,用中央对焦点跟踪拍摄主体,随后使用其他对焦点进行跟踪对焦。推荐配套使用长焦距镜头。风光模式:适合拍摄自然景观,相机根据情况设定小光圈以求达到大景深的目的。为进一步增加图像的深度与广度,配套使用广角镜头。

  夜景人像模式: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定整个夜景的曝光时间,插上闪光灯,按照闪光灯支数除以拍摄的距离来决定光圈。

  微距模式:尽可能的接近被摄物体,以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对拍摄主体进行对焦,以求主体更突出。最好是使用微距镜头。

  由于我目前所用的相机上不具备这些功能,也就没有这些尝试。但是对于初涉摄影的人来说,也许这些基本拍摄场景确实是最有用的。仅用大光圈设定的照片来代表人像模式,让大家感觉一下。

  广角镜头、小光圈代表风光模式

  7、测光模式(平均、中央重点、点测光、局部测光、评估测光)的设定

  平均测光:测定被摄体的综合亮度,把较大测光范围内的各种景物亮度综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得到推荐的曝光参数进行曝光。在平均亮度等于18%的中灰时,曝光是准确的。但是当画面出现大面积过亮或过暗的背景时,平均曝光就会导致明显的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中央重点测光:以取景画面中“一定面积”的被摄亮度为主,其余部分的亮度为辅。这个“一定面积”大多位于画面的中央。这两种测光模式也是传统相机经常使用的。

  数码相机广泛采用的是点测光/局部测光、评估测光两种模式。

  点测光、局部测光都是测量画面中极小一部分区域的亮度。测量面积大于画面的10%的成为局部测光,测量面积在3%左右的就是点测光。也就是寻找测量标准的18%中灰的位置,将测量的区域对准这种标准灰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作为决定曝光参数的依据。运用点测光对准18灰的物体进行测量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其优点是不受画面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

  评估测光又称区域测光,是一种高级的测光系统。也就是把取景区整个画面分为N个区域,各自测光进行运算,然后提供相应的自动曝光。因为现在的测光点已经扩展到数十个,测光的准确度也就大大的提高了。目前这种测光模式已经作为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

  这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测光模式,感觉能够基本满足各种场景。

  8、自动曝光的补偿

  由于相机的内测光方式使用的是反射式测光表,在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时会产生曝光不够准确的结果。另外由于表现意图等原因,摄影者有时也会需要调整自动曝光的曝光量。解决的办法就是改用手动曝光,或者采用自动曝光的曝光补偿办法。

  自动曝光补偿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自动曝光的曝光补偿装置,一般为一个曝光补偿的按钮,按动之后曝光补偿的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也就是在曝光标尺上,增加一个EV值或减少一个EV值,一个EV值还可以分为1/3一档。增加一档EV,等于加一档曝光量,即加大一档光圈或快门减少一档。

  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是:“遇亮加、遇暗减”。即被摄体有大面积的亮背景时,需要增加曝光量;当被摄体有大面积暗背景时,需要减少曝光量。而加减多少,要根据背景占据画面的比例多少决定。

  至于曝光补偿,用舞台上的照片说明就比较清楚了。

  9、驱动模式(单拍、连拍、自拍)的设定

  单张拍摄可以满足一般题材的拍摄需要,比较常用。连拍模式适合纪实、体育项目。自拍则是最好搭配遥控器使用。

  10、对焦模式(单次、跟踪、手动、实时)的设定

  单次对焦,用于拍摄静物和非运动物体如人像、风光。在对焦成功后调整构图,最后按下快门即可。

  跟踪对焦,又称伺服对焦,适合拍摄焦距在不断变化的运动物体。半开快门,数字单反相机就会开始工作,通过焦点预测自动对焦,对持续接近或远离相机的主题进行跟踪对焦。适合花卉拍摄。手动对焦,在一些光线条件差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地方(如光滑的玻璃表面),自动对焦系统无法工作,需要进行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更精确。

  自动对焦(包括单次、跟踪)的对焦速度快,效率高,手动对焦只在需要非常精确时候才使用。还有一种实时对焦模式,对焦框可在画面内自由移动。

  基本上目前使用的都是自动对焦,偶尔尝试一次手动对焦,还发现其实主题选择错误了。说到底,如果你到现在还是没有看懂的话,请打开相机说明书再重新温习吧。爱摄影,从熟悉你的相机开始

【初学数码摄影的技巧】相关文章:

数码单反人像摄影技巧06-04

数码摄影中ISO感光度的摄影技巧04-30

数码摄影中的测光小技巧05-11

数码摄影对于儿童人像的拍摄技巧05-10

在数码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技巧06-04

让摄影初学者称赞的实用技巧06-04

拍摄微距摄影的技巧初学者必知05-11

人像摄影的初学禁忌06-04

初学围棋的小技巧08-04

关于初学溜冰的技巧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