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用闪光灯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
导语:「一直持续前进,就不用担心被别人超越!」从外拍摄影玩家开始,到成为拥有自己摄影棚的专业摄影师,张马克认为,面对快速变迁的摄影市场,持续学习就是前进的动力;不论是向大自然借镜,或是上课取经,能够用光线精准打造出心中想像的完美视界,就是最快乐的事。
用闪光灯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
摄影既然是一门用光做画的艺术,从户外开始拍照自然是大部分人摄影的起点。从清晨、正午到黄昏,只要老天爷赏脸,老天爷已经帮我们打好了光,只要找到合适的景,就可以安心地拍照;而且太阳光线持续而稳定,一般说来,在构图和反差上多加注意,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太阳毕竟不是领我们薪水的灯光师,既不听话办事,限制也很多;光源角度不能随心所欲,光线强度更不能控制,只要反差一大,肉眼看起来再怎么漂亮的场景,拍出来就是亮部爆、暗部黑成一片。因此,想要让自己的摄影更上层楼,就不能只是「捕捉」光线,更要学习「控制」光线的技巧,甚至是「打造」心中想要光线环境的方法— 也就是进入摄影棚拍照。
在棚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
「说到摄影棚拍照,大部分摄影人都会心生恐惧,毕竟这和外拍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张马克说,「外拍时,只要天气许可、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场景,好好构图,就可以在太阳的帮助下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是在棚内,不仅光线要自己想办法,场景也要自己一手包办。再加上使用闪灯或棚灯拍摄时多半不是使用持续光源,所以在打灯之前,是无法亲眼确认实际光线效果的,只能在脑海中自己演练。问题是,我们想的大多和实际拍出来的不同,所以大家才会感到恐惧或害怕!」
从外拍走入棚内,马克认为,其实棚拍的原理和外拍很像,只是光线要自己去制造而已;但是这些光线原理和自然的光线环境其实还是相通的,许多技法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不断练习。简单的棚内拍摄其实不难,只是需要经验的累积;一旦把使用光线的基础一步步打好之后,更复杂的多灯布光也不再是难题。
摄影始终来自于深刻的观察
说到打光,马克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该用闪灯还是棚灯、哪支灯出力比较强,或是那个牌子比较耐用之类的器材问题,也不只是配件怎么用灯具摆哪里的技术问题,而是平时对自然光线环境的观察。「许多精彩的打光,其实都是师法大自然而来的!」马克表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候,太阳光都是从上方往下打来,我们的视觉记忆也是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如果在摄影棚内布光时,我们将灯头设置得太低,就会违背我们对光线的既定印象,产生说不出的违和感。这就是一般人在一开始打灯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灯头位置太低。
马克发现,许多闪灯/ 棚灯初心者刚拿到器材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兴冲冲地装上罩子、接上电源,立刻按下快门,然后迫不及待地检视刚刚拍的照片,满心期待拍出来的成果就像⋯⋯咦?怎么跟网路或报章杂志上那些照片的打灯效果不大一样?看起来怪怪的,但是怪在哪边,却又说不出来。
「如果不是要营造出特殊效果,一般说来,我们会让灯头位置维持在模特儿头部以上,从上往下打。」马克说,「但是许多人把灯装上脚架以后,往往就急着拍照,因而没有注意到灯的高度问题。」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灯的位置拉高一点就好了。
打光其实是个性的展现,即使是同样的布光方式,每个人拍出来的都不同。学打光,最难学的其实就是这看不到的地方。
摄影棚与灯具的亲密关系
一说到灯的高度问题,回忆起自己之前花了许多钱买到的种种血泪教训,马克就忍不住谆谆提醒起摄影棚与摄影器材的选择问题。
「首先,摄影棚一定要够高。」马克说明,一般人的身高虽然都在一米九以下,但是考虑到布灯的架设之后,摄影棚往往要有三米一的高度才够用;如果一开始挑选场地时没有注意到天花板高度问题,在打光上就会受到许多限制。但是如果摄影棚的场地就是没有这么高,又该怎么办?难道要限制个子太高的模特儿不准进入吗?重点其实是:要购买瓦数比较小的灯!马克笑着说,如果天花板高度不足三米,坪数不到五坪,最好买三百到四百瓦的灯,如果能买到两百瓦的更好; 这样一来,拍摄时的光圈控制值才大。
所谓光圈控制值,就是可使用光圈数值的范围。在摄影棚内,如果要以仿自然光的方式来打光,使用f/4 以下的大光圈其实是最好的。一方面,如果在摄影棚中总是使用小光圈拍摄,那跟小DC 拍的全景深照片实在没有多少不同;另一方面,一般我们在室内借用自然光拍摄时,除非现场有三面大窗,否则光量通常根本无法满足f/4 以下的光圈值。
「所以,要在室内景模仿自然光拍摄,当然要从大光圈下手!」马克分析,既然要使用大光圈,灯的出力自然不能太大;而且,摄影棚如果不是黑棚或是坪数太小,容易形成太强烈的反射光,因此在狭小的摄影棚内,灯的出力是越小越好。如果拍摄空间有五坪以上,而且天花板在三米一以上,马克建议大家尽量买六百瓦以上的灯,以补足反射光不足的问题。至于灯的支数问题,考量到大家的经济能力都是有限,马克建议大家会发光的灯具(含外闪)至少要准备三支以上,最好是四支。以我自己的经验,三支最多是堪用而已,如果要使用背景纸来打灯,在各布光点的补光上,可能就比较吃力; 马克说, 其实灯的支数是越多越好,但如果荷包不够深,购买四支灯是最好,三支灯则是必要的。
ISO 与闪灯出力的秘密关系
说到灯的出力问题,马克要分享另一个不花钱也能得到高出力效果的秘技:活用高ISO 值。
其实使用外接式闪灯的人都知道,闪灯的GN 值是设定在ISO100,因此如果使用ISO200 来拍摄时,闪灯GN 值就要乘以二,依此类推;所以,只要你的相机在高ISO上表现不错,就不需要花大钱购买高GN 值的闪灯。棚灯也是一样,如果你使用ISO200 来拍摄,一支四百瓦的棚灯就会立刻变身成八百瓦的棚灯,改用ISO400时,更有高达一千六百瓦的实力,几乎和一支小的'电桶灯出力差不多— 价钱可是差很多!
摄影进步的秘诀:学得越多,学得越快
马克并不是相关科系出身,进入摄影这一行之初,也不是从摄影助理开始做起,有关摄影的一切知识都是靠自学而来,因此他非常重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我始终相信免费的不会是最好的,所以只要能花钱学到,我就一定花钱去学!」马克说, 尤其现在成立了摄影棚之后,我的身分从创作者转变为经营者,因此我也鼓励助手们出去上课,还会补助他们学费。
马克上课从来不在意讲师有名与否,只要题目有兴趣,讲师有实力,他就会去听。「对我来说,一堂课不需要每一分钟都回本,只要学到一个受用的观念,就值得了!」他分析,就算一堂课要价五百、一千,如果真学到东西,拍一个小时也就回本,实在是非常划算。而且,「学习是有加乘效果的,学得越多,你就学得越快!」马克比较自己的学习历程,他发现接触摄影的时候,学习的速度很慢,因为老师讲的不见得懂,许多一知半解的话可能听过就忘;但是随着经验的累积,现在上课时他往往能触类旁通,甚至可以从讲师随口带过的话中发现自己的盲点。「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习惯与长处,对一个人不见得很重要的事,却可能是另一个人最需要的部分,所以我去上课时总是很注意听讲。」马克说,除了自己学,他也要求自己要教;助手们上完课之后,更要定期开“seminar”彼此分享。这是他在医学院学到的学习方法。
「以前在实验室里,老师总要求我们要去找与自己研究相关的论文做读后报告,后来到中研院也是一样;甚至没有外国人在场,也要求我们用英文发表。」马克说,「当时觉得很辛苦,因为准备seminar 不仅会打乱实验进度,有时连觉都没得睡。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却是确保整个实验室的成员都了解各自学到什么的好机会。而且如果不须要报告,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自以为已经懂了而已。」
教学相长的真谛
最近出书了之后,有许多朋友问马克,难道不担心自己的「谋生技巧」都被人家学去了之后,自己会没饭吃吗?「老师教了学生就一定学得会的话,这世界上还会有教育问题吗?」马克笑着说,「如果看完一本书就会打灯,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在我们之上的天才!如果我能让天才对摄影有所启发,那是我的荣幸啊。」马克不仅不在意将自己几年来身为专业摄影师所学到的观念与技巧与大家分享,他还发现,自己因为写作的关系,不仅对摄影有更深的反省与体会,也注意到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摄影技巧更为进步。
「一开始考虑出书这件事时,我就希望能藉由失败与成功案例的比较,让读者从布光修正中一步步学习打光的技巧;结果在撰写错误手法的过程中,我反而看清楚自己过去拍照的问题,得以自我修正,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马克说。「忙完出书的事情之后,我发现自己拍出的照片更接近完整的想法,这是最棒的一件事!」
严以律己,才能超越别人
想要让自己的摄影持续进步,马克认为,拍照之后的事比拍照当下更重要,其中又以挑图最为关键。「挑图的时候必须要对自己严苛一点。不管今天拍了多少照片,我都要求自己不能挑超过二十张照片,只能少、不能多。」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当好几张类似的照片摆在一起时,马克总会要求自己只能挑一张出来,久而久之不仅对细节的观察更为精准,反之在拍照时也更能掌握拍照的精确度,尤其是反差的控制上。
「其实对拍照来说,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反差。毕竟在不同光线环境与拍摄要求下,我们需要的反差是不一样的。」马克说,不管是加一支副灯、换一个光源位置、摆上两片反射板还是调整出力,目的都是一样的:让需要甜美感的影像反差降低,或是让展现个性感的影像反差提高。不论是在室内、室外,或是自然光混合人造光的拍摄场景,其实原理都是相通的。「控制得越精准,拍得越接近自然光影变化带给我们的视觉印象,效果就越好。」
在挑图之外,马克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是思考自己拍了什么。「我为什么要拍这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要表达什么?这是更重要的事。」他指出,一般人拍照,往往从标准镜的大头肖像为主;一阵子之后,就会进入广角镜头,因为宽广的视野能带来新的刺激;然后可能会往大光圈镜头发展,因为迷离的散景可以带来新的刺激;之后则会往中长焦镜头前进,或是走入闪光灯的世界⋯ ⋯ 但是不论使用何种器材来拍摄,一张照片要表达的东西清不清楚才是关键。当然,一张照片在每个人眼里,解读都是不一样的,摄影师能做的,就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检讨、反省与实践,让每一张照片的「刺点」更为清楚。
当然,马克也很清楚,一张好的作品不只是摄影师一个人的成功,更是许多人努力的成果。「现实是,好的广告照片,案主愿意投入的成本越高,最后的视觉效果就越好,这是不争的事实。」马克说,一个预算两百万的广告摄影案,付给摄影师只有五到十万,其中共有五、六十万是花在服装造型上, 摄影师不过是把最后成果记录下来的那个人而已。
一旦摄影师将所有成功都揽在自己身上,不仅是不尊重一起工作的伙伴,也是停止学习的开始。学习是前进的动力「担心被别人超越或学走是没有用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保持前进。」马克表示,身为一个SOHO 族,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不仅必须要求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拍摄工作并交件给客户,就连自我进修也要自律。说到让摄影进步的方法,除了多拍,还是多看。
马克说,多拍是锻炼实践的能力,至于多看,不只要看自己的作品,也要看别人的作品。看到好的技巧,一定要学着拍拍看,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够鞭策不断进步。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从观看别人的作品中面对自己的恐惧或讨厌等负面情绪。你越是讨厌或是害怕某一个人的作品,一定是他有一些你没有的东西。在摄影之路上摸索了五年,马克发现,这些负面情绪不仅是不必要的,更会使人故步自封、陷入自我重复的困境,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现在的他学会欣赏每一个人的优点,活得放松也拍得更轻松。
马克觉得,现在要学摄影真的很幸福,书很多,课程也很多;科技快速进步之下,数位相机现在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仅仅五年前的他无法想像的。在摄影创作之外,身为经营者的马克强调,要做老板,就要比别人懂得更多,担得更重。现在的他自认为还是有许多可以进步的空间:例如多学一些数位暗房与后制上的技巧、练习掌握更复杂的户外闪灯拍摄环境、让每一张照片更接近自己心中的想法⋯⋯ 「摄影是各种技能加总而来的成果,我还有得学呢!」
【用闪光灯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相关文章:
外置闪光灯怎么用06-03
怎么用闪光灯拍夜景人像06-03
教你用闪光灯拍摄运动大片01-07
拍微距用哪种闪光灯好04-30
怎么用蜡烛打造气氛人像06-04
用瓷砖打造个性厨房的技巧04-30
用闪光灯离机引闪锁定高速动态瞬间06-03
用构图打造印象派沙漠美景04-30
魔幻颜色教案04-30
闪光灯如何使用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