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敏事迹素材概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1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的突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恒武选中,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在时代的'漩涡中,张弛有度。在公明和真理之间坚持选择。他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也不乏“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这几乎就是于敏所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特质。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2
春去冬来春又回,寒来暑往。浮世沧桑,澒洞尘世,斗转星移。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于敏先生的颁奖词,他是一位以平凡之躯,却立非凡之功,为国之重器之人。数十年如一日,一直都在隐姓埋名,这已然是超凡脱俗。
先生于敏,正好华芳,赴身黄沙几十载,艰苦卓绝,默默无声,时天空乍响,重任结章,终是青丝成雪泪成行,于老以氢弹献中华神州,以生命辅我中华之崛起,佐我神州功业千秋万代。仅以国之重器,烈血荐轩辕。
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不求声明天下扬”,当国家急需人才去填补氢弹方面的空白时,他毅然放弃自己所爱所擅长的原子弹研究,全心全意投身氢弹事业。他心怀祖国,勇担大任;他埋身科学研究28年,面对枯燥乏味从零做起的氢弹事业,他呕心沥血,厉兵秣马,但也从不气馁,绝不退缩。
像于敏这样的灵魂怎会寂静无声,藉藉无名?君可见,氢弹诞生,震惊世界。于敏先生用尽毕生绝学,书写宏图大略,去回报祖国大地母亲对他的滋养,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舒天昭晖,磅礴东方,共襄盛举,万众景仰。
“一生为国铸核盾,一世甘做淡泊人”,于敏先生的'一生,兢兢业业。天降大任于斯人,他不负祖国不负天。胸怀大志,却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于老先生的仙逝,乃是我大国之殇。于老宏志,吾辈皆咏之。大国之殇,吾辈皆哀之。然其我辈更当奋勉,不辞辛苦,以冰心誓破长夜天。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3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获得表彰。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和发展进步的动力,奖励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是奖励创新,就是表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而作为与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重要工作,知识产权在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人和获奖项目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本期起,本报将从多个角度对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故事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他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也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更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月9日,他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接受了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
自主创新的“国产专家”
对于于敏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我国成功爆炸氢弹,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在我国氢弹原理的探索中,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组,首先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他也是和邓稼先、钱学森等共同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人。
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年幼时凭借聪慧勤奋,考进了北京大学。像所有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于敏在大学里像海洋一样吸收知识,也从此踏上了他人生的物理之路。和氢弹结缘是在1961年,当时于敏和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于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阶段,组织却决定让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原子弹和氢弹在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国际上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绝对保密,没有任何公开资料。但是于敏没有犹豫,怀揣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在那样一个技术封锁、信息封闭的年代,毅然挑起这一重任。当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访期间,年轻的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护卫和平的“氢弹之父”
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发。“我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里认为核武器最好被彻底销毁、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核大国几次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打我们,你要想不受人家欺负的.话,就不能没有核武器。”于敏说,我国的核武器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完全是为了自卫。因此,技术路线也和国外不同,我国只是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打破国外核技术垄断,在核武器多样化上并没有过多追求。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上,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
在此之后,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时间,正是依靠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的理念和魄力,于敏与诸多科学家共同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于敏坚信,当全球战略多极化发展,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在核心领域有所突破,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4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的突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恒武选中,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在中国核武器事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在时代的'漩涡中,张弛有度。在公明和真理之间坚持选择。他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也不乏“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这几乎就是于敏所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特质。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5
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得殊荣。
1951年,25岁的于敏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不久,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科研生涯。在研制核武器的物理学家中,如果说邓稼先代表“海归”,于敏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洋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漫漫征途中,于敏致力于原子弹和氢弹研究的攻坚克难。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经过无数次计算,率领大家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究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于敏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于敏是大科学家,而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面对国家机密,他能在28年的时间里对妻子守口如瓶。有一天,他们夫妻同乘一辆公共汽车下班回家,妻子惊诧地问他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于敏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于敏的卧室里是那种特别简陋的铁床,房间不大也没太多东西。“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于敏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这种境界。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6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获得表彰。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和发展进步的动力,奖励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是奖励创新,就是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而作为与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重要工作,知识产权在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人和获奖项目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本期起,本报将从多个角度对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故事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也是中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更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月9日,他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接受了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
自主创新的“国产专家”
对于于敏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说到上世纪60年代中,中国成功爆炸氢弹,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在中国氢弹原理的'探索中,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组,首先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他也是和邓稼先、钱学森等共同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人。
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年幼时凭借聪慧勤奋,考进了北京大学。像所有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于敏在大学里像海洋一样吸收知识,也从此踏上了他人生的物理之路。和氢弹结缘是在1961年,当时于敏和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于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阶段,组织却决定让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原子弹和氢弹在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国际上核
大国对氢弹的研究绝对保密,没有任何公开资料。但是于敏没有犹豫,怀揣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在那样一个技术封锁、信息封闭的年代,毅然挑起这一重任。当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访期间,年轻的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护卫和平的“氢弹之父”
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发。“我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里认为核武器最好被彻底销毁、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核大国几次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打我们,你要想不受人家欺负的话,就不能没有核武器。”于敏说,中国的核武器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完全是为了自卫。因此,技术路线也和国外不同,中国只是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打破国外核技术垄断,在核武器多样化上并没有过多追求。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上,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
在此之后,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时间,正是依靠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的理念和魄力,于敏与诸多科学家共同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说:“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于敏坚信,当全球战略多极化发展,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在核心领域有所突破,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7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xx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xx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8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腾讯新闻精选知乎答主的优质回答,通过这些回答或许你能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于敏。
知乎答主我是一只小萌刀:于敏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
建国初期参与原子弹氢弹研究,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没出过国的土专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参与研究。
国内当时就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95%给了原子弹计算,只有5%用于氢弹设计,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领着人去做,工具就是计算尺,居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因为他的不知天高地厚,中国也不知天高地厚,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中国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而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
他对自己的身体更是不知天高地厚。1969年,于敏因奔波在北京和大西南之间,胃病严重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1971年10月,幸亏上级考虑于敏身体状况,特许妻子照顾他,才不至于深夜休克无人发现,终于被医生抢救过来。1973年,他在回京车上便血,在医院输液时又一次休克。
但他似乎又懂得天高地厚。因为工作性质,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他面对别人甚至最亲近的人时,他说的最多的也是我不能说,就像邓稼先面对妻子质问时,回答的是地点我不能说,去多久我不能说,干什么我也不能说。
他曾遗憾的说一生没有出过国,如果出国学习,也许现在对国家的贡献会更大。其实他可以出国,但为了国家,他放弃了。
对于别人说他是氢弹之父,他总是婉拒。他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于敏最大的'遗憾是他的夫人去世了,他经常看到遗迹遗物,睹物思人,因为他觉得亏欠夫人太多,他引用了元稹的一句诗——报答平生未展眉。
于敏在房间里挂了诸葛亮说过的一句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当年坐在饭馆里吃饭,电视上正在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于敏坐着轮椅缓缓走过来领奖。我看着颁奖,我高兴地哭了。
我看着坐在轮椅上的他,我记得他因为家里穷没路费,于是暑假不回家自己跑到景山顶,迎着夏日的凉风,拿着课本,做着习题,他从不认为自己天赋异禀,他只是勤奋。
我看到了那个年代那帮科学家的一个缩影。
【于敏事迹素材概况】相关文章:
袁隆平事迹素材09-01
平凡的好人事迹素材05-31
名人事迹素材简短04-09
岳飞爱国事迹素材简短05-31
劳模的感人事迹素材06-01
雷锋事迹故事素材(精选10篇)03-06
甘肃概况导游词08-29
天津概况导游词11-08
苏州概况导游词07-26
杭州概况导游词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