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习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01 18:52:56 实习总结 我要投稿

【热门】大学实习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实习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大学实习工作总结

  教育实践不仅培养了我们实习生在平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和口才,也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分析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我的实习学校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在那里讲授高二的物理(机械压力和浮力)和物理(电的欧姆定律),有高二二班和高三一班的物理课,也担任高二二班的实习班主任。实习期间还组织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一年级开设物理课程情况调查”的教育研究。总的来说,实习工作非常成功,无论是教学工作,班主任的实习工作,还是教育科研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和支持。我在担任二年级二班实习班主任期间,班级管理工作也得到学生的配合和家长的支持。在被表扬和欣慰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自己在以后继续改正和提高。

  首先说说我的教学经历。站在讲台上,面对所有的同学,第一种心态更好。具体来说,不要太紧张什么都不说,因为你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你的任务就是给他们讲课。如果站在讲台上,首先不知道说什么,首先是失职,其次是学生的不信任,后果是课堂秩序混乱的恶性循环,学生的听力效果大大降低。所以,站在讲台上,你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有明确的出发点,才能摆正心态,走进课程的思路;第二,你首先要保证你的想法百分百在你教的内容上。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现学生没有听好,提醒他们认真听,注意听。

  但是,如果老师的注意力不全集中在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走神”,学生怎么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呢?以身作则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课45分钟。所以课前备课很重要。备课的时候要把高深的知识整理出来,把脑子里的知识点理顺,才能有条不紊的讲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高,专业知识基础强。我在讲课的时候,比如习题课,如果需要在黑板上推导出一个很长的公式,我会边写边讲,这样我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还能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

  其次,说说我认为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感觉讲课的速度和学生接受现实的能力略有不同。我个人习惯于前半节课教知识点,后半节课通过练习直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有些学生,基础差,跟不上这个速度。这就需要我在讲完知识点之后,对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必要的总结。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有同学提到了这一点。其实这在实际教学中很重要。对于整体基础较差的班级,这一点更是必不可少。值得我们老师关注。对于巩固知识点来说,多做练习是好的,但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往往在没有时间复习知识点之前就投入到做题中,导致解题过程前后知识使用混乱,不知道从何入手。基于“照顾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指导思想,我应该注意

  最后,谈谈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举个例子。高二教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没有用课本上的实验教学法,而是自己的数学演绎教学法。具体来说,用数学方法从已有结论中推导出未知结论,取代了从实验中推导出结论的过程。这种想法有点类似于大学里的理论物理教学。这就是我的想法来源。比较两种方法,前者的优点是实验教学过程直观,学生容易接受。但仔细想想,这种实验虽然对学生有吸引力,但未必能集中全班的注意力。因为学生看到实验,心理好奇会引起讨论,课堂秩序没有100%的保证。虽然我的数学演绎教学过程比较抽象,但是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公式总是排在前面,稍有疏忽就会模糊不清。此外,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我们往往忽视数学对物理的重要性。因为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入学考试,高考之类的入学考试还是笔试,也就是解题还是靠自己现有的物理知识,通过数学公式来表达。所以,从学习知识的过程来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我的主要思路。当然,实验是体现物理知识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我对实验的安排主要是在实验课上。教常规课的时候,用的数学方法比较多。

  这是我一般的实习经历,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上面提到的问题,提高自己,同时我会积极创新教学理念,给老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大学实习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实习工作总结01-22

大学顶岗实习工作总结03-09

大学实习生实习工作总结04-16

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总结01-09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01-03

大学实习工作总结(15篇)02-06

大学实习个人工作总结01-20

大学实习工作总结(精选21篇)01-31

大学实习工作总结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