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1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采用了包办的方法。由学校联系工作单位、再把学生派到那个单位去实习。实习基地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格局目前正在打破。近1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新闻专业、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学生们只有自寻门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分散返乡实习、因为家乡的媒体熟人较多、可以提供方便。这种方法常常给学校带来了困惑、有的学校认为这不是正常的毕业实习、缺少教师直接指导、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过类似的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如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业务也硕果累累、基本实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目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来一次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把新闻的实习基地建设看成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固定的、由学校指定的某一两个媒体。新型的新闻实习基地应有如下类型: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4、创、就是创作。从媒体的角度说、就是采编新闻作品。而从广播电视这一角度说、除采编新闻作品、还包括创作专题节目。而后者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困难。采编节目需要通过播出求得反馈、这在高校也不可能。专题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与设备、这在高校也不具备、软硬件都不够。这就必须与媒体配合运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创作。但这样心甘情愿与高校合作的媒体、目前也不多见。在这种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创作、高校只有通过实习基地来实现。一般来说、基地如能允许你进行研发、同样也不会拒绝你与他合作节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媒体必须有相应的栏目来支撑这一工作、如果不能与栏目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创作出的作品不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播出)、我想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都不会拿出过多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因为电子媒体专题节目的创作成本太大。所以、高校教师即使将基地当成创作室、也要充分理解媒体的苦衷与特点、否则策划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必须要理解的。
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拓展问题。站在高校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所有实习基地都具备这些功能。但现实告诉我们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因为媒体在运作过程中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个原因、高校对多功能基地的建设需要以点代面、以一当十、很抓重点、有条件再逐步展开与延伸。也就是说、首先对一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验性重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成绩之后、再向外扩展。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2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实习工作,这段经历让我获益良多,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媒体行业的快节奏和变化迅速的特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平台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作为一名从业者,必须时刻保持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及时关注行业动态,把握最新的趋势,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我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了对内容策划和制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在新媒体平台上,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的'关键。通过参与实习项目,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内容策划,如何编写吸引人的标题和简洁明了的内容,以及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
我也学到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进行内容效果的评估和优化。通过统计数据,我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内容推广策略,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
我认为这次实习对我个人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和同事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和协作,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这些能力不仅在新媒体行业中非常重要,在任何一个职场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新媒体实习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感谢公司提供这次机会,也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同事们!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3
在过去三个月的新媒体实习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通过参与各种项目和任务,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新媒体行业的运作方式,还提升了自己的创意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撰写吸引人的社交媒体内容。我了解到在新媒体平台上吸引用户目光的关键是内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通过分析热门话题和了解受众喜好,我成功地创作了一些备受好评的内容,不仅提高了粉丝互动率,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我在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优化内容表现。通过监控数据指标,我能够及时调整内容策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让我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内容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与同事们的合作,我学会了有效地分工合作、协调沟通,实现了团队目标。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这次新媒体实习对我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建立了自信和团队意识。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4
一、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学生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接触、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表现情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着全面详细的了解。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就业砝码
辅导员是学生活动组织实施的直接指导者、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利用工作职位的便利和传统媒体手段、可以随时获取学校就业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社会实践机制、利用学校就业实践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就业目标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参加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和就业锻炼、培养学生就业的实战能力。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所掌握的传统媒体力量、邀请招聘单位到学校模拟招聘、组织学生应聘演习、帮助学生发现就业弱点、提高应聘技巧、极大加强了就业学生就业的砝码、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二)提高学生就业对口性
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知音、朋友、肩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传统媒介下、辅导员只能通过面谈、在教学、团体活动中获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综合素质、家庭背景、思想动态、如果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理想和目标规划则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这些因素的'熟悉和了解、可以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能力、有利于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各种情况、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就业方案、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加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三)树立学生就业的信心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人、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还可以像朋友一样提出建议、在工作中帮助自己。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专业是否对口、工作的发展前景、家庭的就业期望、地理位置的选择等、这些问题都会让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迷茫和困惑。此时、处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开导和理性的分析、并提供实际可行的就业建议。介于学生对辅导员的这种强列的信任感、大大提高了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可信度、树立学生就业的信心。
二、新媒体背景开展就业指导的新途径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和运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追求时尚和新奇的年轻人、这种影响尤为显著。这给高校辅导员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带来了一定难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和便利。
(一)多元化的沟通工具及沟通方式、加强了辅导员对毕业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高校辅导员应该与大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学会倾听、用心交流。当前、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渠道。虚拟的空间更易使人放松心情、更加真诚地面对他人、比如qq、博客、微博等、这些沟通渠道打破了以往师生间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不需要过多的顾忌。高校辅导员以真诚的心去沟通、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也更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加强了辅导员对毕业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对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建立自己的教育网站或者采用设立论坛、博客、微博、qq或者qq群等方式、也可以加入学生的微博、qq群或者加上学生的qq直接讨论。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
(二)即时性的信息获取、提升对就业形势的预见性
在当前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不难发现、用人单位总是络绎不绝的来高校寻求优秀的毕业生、但是高校毕业生们往往对于参加各级各类的大型招聘会不感兴趣、不愿意回校参加招聘会。以至于出现了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局面。毕业生求职择业、不仅取决于毕业生个人的专业、学历和综合素质、还取决于毕业生是否拥有一定的信息。就业信息缺乏或不畅通、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
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这一状态。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即时性、各种媒介的传播范围之广、更新速度之快、为辅导员掌握新的就业信息和企业用人动态提供了最佳途径。辅导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验证、发送、流动机制、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博客、微博、飞信群、QQ群、智能手机等途径和技术手段、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动态、迅速快捷的发布就业信息、使得就业指导的信息渠道畅通、帮助每一位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引导个性化发展、树立长远就业目标
【新媒体毕业实习总结】相关文章:
新媒体实习总结04-20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08-06
新媒体岗位实习总结09-09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01-26
新媒体实习总结4篇04-20
新媒体专业实习总结06-15
新媒体实习总结范文实用08-25
新媒体实习心得03-21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4篇01-26
新媒体运营实习工作总结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