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实习总结

时间:2022-12-30 17:01:04 实习总结 我要投稿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实习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

  20xx年x月14日

  实习内容:今天是工程测量实习的第三天,今天我就进入最后一天的控制点的实习。主要就是进行水准测量。所谓的水准测量就是进行高程的测量。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利用的是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也因此,我们设置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水准测量。但是,后来发现误差很大,因为我们在进行水准测量的时候,要和好的控制精度。同时高程的闭合差要在限差的'范围之内。不过我们在测量完后,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就发现了没有办法闭合,而且闭合差超过限差。因此我们就不用低精度的水准仪进行测量,而是改成了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以及测量的速度。这一次测量完后,我进行了闭合差的计算,以及与限差的比对,后来发现这次测量的的结果符合限差的要求。之后,我也进行了控制点的全部数据的计算,发现全部满足限差的要求。可以在之后的今天进行碎步点的测量以及对地形图的展绘等等工作。

  心得体会:今天是我们工程测量实习的第三天,我们主要就是继续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其中包括了水准测量,当然在测量的时候,我们碰到了之前碰到的问题,我们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太细心,所以导致误差比较大,而且是高程没有办法闭合,导致了,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没有办法利用,而是重新继续测量,并且这次要提高测量的精度,令其要在高程闭合差之内。也因此,我们采取了全站仪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得到了比较精确的结果。可见全站仪的精确度要比水准仪的要高。而且我也要清楚到,水准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的差别,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他们有各自的差别,而且三角高程测量存在的误差比较大。所以即使我们不用全站仪,也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尽量避免三角高程测量。注意这些种种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整个测回的精确度,提高我们的测量速度,以及较少无用功的出现等等。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2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容易被毁的。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可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情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原因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增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开发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的袭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天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预测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生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伤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3

  一、总述:

  为期一周的工程见习结束了。

  这次实习既丰富了我们学习生活,又增长了我们在专业方面的基本认识,我们知道土木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而我们本次见习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另外还了认识了道路桥梁工程和水利枢纽工程。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二、见习内容:

  首先我们从我们学校新修建筑实体出发,在指导老师的认真讲解下知道了建筑物的基本构件有梁、板、柱,还有一些其他结构,从建筑物最下端开始依次为:基础、地面、柱、梁、板、屋面。对于这些基本构配件我们在生活中也只能看到它们的外部轮廓,在接下来认识实习的几天里,我们从一个个工地上亲眼所见再加上老师们的讲解,我们就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不同建筑物对这些基本构配件的要求,比如梁板柱的截面尺寸、配筋、及做法。

  其次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建筑物的常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还有这几种结构的混合结构,并且了解了各种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的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能很好的承受竖向荷载,但是其抗侧移能力较差。因此仅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的建筑。当层数较多时,水平荷载将起很大的影响,会造成梁、柱的截面尺寸较大,在技术经济上不如其他结构体系合理。

  剪力墙即为一段钢筋混凝土墙体,其抗剪能力很强。剪力墙不但承受水平荷载,而且也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结构因剪力墙的存在,其空间分割固定,建筑布置极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所以一般用于住宅、旅馆等建筑,例如庆化苑和庆阳市气象局家属楼。

  建筑师常常综合考虑两者的优缺点,制作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言,两种结构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则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柱子的横截面积。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具有自重较轻、工作的可靠性较高、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工业化程度较高、准确快速地装配、室内空间大、可回收利用、工期较短等优点,但是他的缺点就是易腐蚀、耐火性差。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著名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就是中国早期铁体承重结构的例子。庆阳市城市规划·科技·文化展览馆,是一幢集框架、钢管、桁架于一体的组合结构,其建筑屋面就是钢结构制成的桁架。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

  由于工业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工业建筑在设计配合、使用要求、室内采光、屋面排水及建筑构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厂房的建筑设计是在工艺设计人员提出的工艺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应首先适应生产工艺要求;

  (2)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量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厂房内部应有较大的通敞空间;

  (3)厂房宽度一般较大,或对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

  (4)厂房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尤其是多跨厂房;

  (5)单层厂房中,由于跨度大,屋顶及吊车荷载较重,多采用钢筋砼排架结构承重;在多层厂房中,由于荷载较大,广泛采用钢筋砼骨架结构承重;特别高大的厂房或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厂房宜采用钢骨架承重;

  (6)厂房多采用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施工复杂。

  对于工业建筑的了解我们是在一个简单的机械加工厂里进行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只是见到了厂房的基本骨架,就只有几根巨大的钢结构牛腿柱支撑着几根吊车梁,还有钢结构的屋顶。

  水库是因建造坝、闸、堤、堰等水利工程拦蓄河川径流而形成的水体。水库具有滞洪、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兴建水库同样有弊端: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造成库区泥沙淤积、下游土地的土壤盐碱化、库区及下游的水质恶化、河水的水质的改变、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增加发病率、移民问题和对库区风景、文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等。水库由大坝、溢洪道、放水建筑物组成。

  大坝的作用是拦截河流,抬高水位,以形成水库。相对同一个坝址的水库,坝愈高,水库的库容愈大,可存蓄的水量愈多。坝是组成水库的主体工程,不仅要求修筑的质量要好,而且要求管理养护得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大坝安全,不允许发生垮坝事故。

  溢洪道是用来排泄水库在汛期难以拦蓄的多余洪水,以免库水位过高发生漫过坝顶溢流而垮坝。因此,它是确保水库安全的“太平门”,是水库工程的关键性工程。不论水库大小小,即使水库的大坝很高,库容很大,能够拦截大量洪水,也都必须修建具有足够泄洪能力的溢洪道,确保水库安全。

  放水建筑物的.作用是将库内的蓄水按计划下放出去,以供生活用水和灌溉、发电用水。放水设施必要时也可用作防洪预泄,降低库水位。它是水库工程的咽喉部分。只有修好、管好放水建筑物,才能将库水按时、按量地放出去,发挥水库的效益。小型水库工程除了以上3部分主要建筑外,还应有必要的降雨量、库水位、渗水量等观测设施和管理设施。具有发电功能的小型水库还有水力发电的设备等。

  巴家咀水库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已推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待审批。位于黄河流域泾河支流蒲河中下游的董志塬腹地,东距庆阳市区19公里,它是陇东唯一在黄河多泥沙支流蒲河上建造的黄土坝水库,被誉为黄土高原第一坝。这是一座集防洪、蓄水、供水、灌溉及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削平巴家山,填平蒲河川,改造大自然,河水听调遣”的目标。水库由一座黄土均质大坝、一条输水发电洞、两条泄洪洞、两级发电站和电力提灌站组成。

  同时我们了解了组织施工方面的知识,与干其他事情一样,工程也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每一项工程场地都有这样几个牌子: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安全生产牌,工程概况牌,施工人员概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其中施工概况主要是介绍工程名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结构类型、建筑面积等。施工人员概况是公示工程的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员、技术员、资料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人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主要就施工过程中的水、电、路的布置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绘制成了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则是事先对公工程进度的一个总体规划,为工程的按计划完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见习反思:

  回想一下这六天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听到的太理想化了,太不合实际情况。不过又不能离开课本,没有了课本就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原来这个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吧,怎样在理论中找到可行性的东西,怎样在实践中挖掘出本质,感性理性化。做为一名学生,这个还不是自己所能作到的,不过自己已经有这个概念了,也就是有了努力的方向,明白自己以后要从哪里发展,自己需要做什么。

  不管是什么行业,自己在什么岗位,都会有一定的管束,有一定的规范约束自己。工人有自己的上下班时间,要是没有按时工作,恐怕自己就会被抄鱿鱼了。学生每天要按时上下课,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考试起码要通过。老师每次上课要做好备课,工作时间也是很准时的。就算是在企业里工作的,还是在外面跑的,也很讲究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强弱是评价一个人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各行各业,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成就,也不会被别人所认可,更不能让别人所信服。有时候几分钟对自己的影响没有多大,譬如早上早起来几分钟,午餐迟几分钟,再几分钟睡觉。可有时候就不一样了,你在上班的时候,你迟到几分钟可能就会受到惩罚,这样的惩罚可能还是比较小的,假如你在投标,你要是迟几分钟到场,你就失去了投标的资格,那就意味着你为这个投标所做的努力化为乌有,几万的资金丢入大海,好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几十个亿就里你而去。这样自己会有多么的心疼,自己会恨自己。

  我们现在还小,要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一个好的习惯,我们还有机会改正,还有机会挽回,在发生不幸的事情之前努力完善自己,让一些惨重的案例不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头上。我们学会借鉴历史,懂得历史,不让历史重演。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4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容易被毁的。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可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情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原因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增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开发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的袭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天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预测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生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伤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5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6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容易被毁的。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可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情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原因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增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开发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的袭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天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预测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生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伤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幸运的是,随着钢结构广泛使用,结构工程师们发现,虽然很多设计抗震性很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纷纷在强地震中倒塌了,而没有一列钢结构高层建筑出现过坍塌现象。这足以说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优势,同时也给那些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或地区带来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少建或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建钢结构的房屋来减少由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和台湾都是这样,现在台湾连几层的教学楼都要用钢结构的。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频繁地带不被人青睐,但在中国,尤其是大陆有的还是很多的。就拿广州来说吧,每年广州都要建很多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能说好还是不好,但要真的发生了地震,那广州的市民可就遭殃了,人口密集且人们又生活在容易受破坏的房子里,其结果是很难想象的了!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7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8

  为期一周的实习结束了,在这一周里我收获颇多。通过一周时间的参观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学校的结构大厅、南洲大桥、两江机场、雁山校区工地、广西建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和兴安县灵渠水利枢纽,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些建筑物的构造,学到了很多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和一些巧妙的建筑思想等等,这些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也很少注意的,但又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实习目的:

  在进行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时,我们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为了让大家对土木工程专业与测绘工程专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了解,给我们安排了本次外出实习,让大家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专业知识构架,对将来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认知实习是测绘工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建筑结构体系和道路工程及岩土工程的内涵,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大家对本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为更好的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本次实习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实习内容:

  实习地点一: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

  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中心成立于1997年,20xx年广西区教育厅批准为“十五”期间广西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并于20xx年由广西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我们主要参观了结构大厅,结构大厅里陈列着吊车、搅拌机等实验仪器,在大厅里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区别以及各大型实验仪器,让我们明白了施工现场各个仪器的作用。工业建筑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大厅属于单层式工业建筑,其结构简单,跨度大。

  实习地点二:南洲大桥

  桂林市漓江南洲大桥建在东二环路上,南洲大桥位于叠彩区大河乡境内,虞山桥上游2.9公里处,东岸介于大河乡与下梁江之间,西岸位于蔡家渡口处,全长1120米,其中主桥长320米,宽45米。

  南洲大桥是飞架桂林市区漓江之上的第五座大桥。该桥由于主要承力点分布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测绘08-1班

  在南北两面64米高的曲线塔和24对斜拉索上,而且每根斜拉索承载力最大超过900吨,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曲塔双索面斜拉桥的典范”。大桥每个曲线塔主墩下密布着24根桩,桩基平均深度为60米,最深的达80米。南洲大桥采用高强度钢缆,以充分发挥斜拉桥优异的抗拉性能,因此与梁式桥相比桥的结构自重较轻,能以较小的建筑高度跨越其他任何桥型无法达到的特大跨度。

  南洲大桥除了充分考虑大桥结构尺寸和构造上的要求,还充分考虑到其既似展翅飞翔的大雁、又像一把巨大竖琴的造型与周围景致的相互协调。这把立在漓江之上的“巨大竖琴”使漓江的风景相得益彰。

  实习地点三: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8.5亿元,1991年9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立项,并于1993年7月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日建成通航。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南方向的临桂县两江镇,距市中心约28公里,面积406平方公顷。

  在这里,我们主要参观了解了两江机场航站楼网格结构。由于航站楼比较高且跨度大,航站楼的建设采用钢筋网格结构,顶面采用四边形网格,顶面下采用稳定的三角形网格。采用网格结构可以充分采光,增强楼内的自然光线。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测绘08-1班

  桂林机场目前已有的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500万人次,但是已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

  实习地点四:雁山校区工地

  我们来到雁山校区主要参观的是正在建设的学校图书馆,在这里我们的参观分为两个部分,即砌体与钢筋结构。

  我们来到了正在修建的图书馆,进入内部,映入眼前的是粗糙的墙面和地面,空空的窗洞和看上去十分危险的楼梯,一切都很粗糙,可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变成雁山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我们进入大楼里发现砌体的修建用到两种砖,一种是红色的页岩砖,另一种是灰色的加气砖。由于各个墙体承受的压力不同,所以对应的墙体用对应的砖砌。内墙承受的压力要比外墙的大,所以内墙用红色的页岩砖砌成,而外墙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少,所以就用灰色的加气砖。但是用灰色加气砖砌外墙时,开始砌的两排砖要用红色页岩砖,因为楼面有时可能会积水,而加气砖吸水性又比较高,所以前两排先用吸水性差的红色页岩砖。

  老师告诉我们,两种砖综合一起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因为页岩砖的材料不是以前传统砖的粘土,而是利用页岩和煤矸石为原料进行高温烧制的砖块,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加气砖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免烧。应用加气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防震,因为加气砖具有空心特性且具有伸缩性,而建筑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测绘08-1班

  主体是靠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支撑的,砖块只起填充作用。在地震发生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因此变形,如果是实心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积压时则无处伸缩,会爆裂,坍塌。使用空心砖可以给钢筋混凝土结构留下很好伸缩空间。

  参观完大楼的'砌体,我们来到楼顶参观工人们正在扎的钢筋结构。我们发现梁的钢筋结构中上下用的钢筋根数、粗细均不一样,经老师介绍才知道这里运用的就是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一根梁的上下弯矩不一样的原理。

  此次参观时间虽然仅持续了1小时,但通过此次参观实习,对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对比,使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记忆和掌握更深入。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

  实习地点五:广西建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我们参观了广西建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中的建筑节能检测室、地基基础检测室、结构检测室(含主体结构和钢结构)、建筑建材检测室、室内环境检测室等科室。参观完了各个检测室,我对工地上各个需要检测的材料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我们平时居住的房屋看似平常,却涵盖着无穷的学问。

  实习地点六:兴安灵渠水利枢纽

  灵渠水利枢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灵渠由铧嘴、大小大平、泄水天平、陡门、南北渠、秦堤等主要工程组成。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测绘08-1班

  首先来到灵渠的铧嘴和大小大平。铧嘴建在大小天平坝的前端,形似犁铧的建筑物就是铧嘴,它保护着大小天平坝的安全和分导南北渠的流水。登临铧嘴眺望,可以见到湘、漓二水由此分流,七分湘水北去,三分漓水南流;横断湘江的"人"字坝就是大小天平坝,它是灵渠的精华工程,其巧妙的设计,精当的构造,甚称当世一绝。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称天平坝。大小天平与铧嘴配合将水域三七分流,同时也将高于坝堤的水分入湘江,使得流入兴安城中的灵渠水位保持1.5米左右深度。下游距离大小天平不远处有一个泄水天平,泄水天平的作用是为了配合大小天平坝,将高于1.5米左右深度的水排入湘江,有了泄水天平,即使在洪水期,也能确保流入兴安城中的灵渠水位保持1.5米左右深度。

  灵渠水利枢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斗门、大小天平、铧嘴等的设计无不彰显我国古代人们的先进建筑技术,同时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小结:

  为时一周的土木工程参观认知实习,使我们对土木工程方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虽然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收获还是很大的。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们不仅实践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更了解了很多在书本上见不到的知识。实践是对科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掌握具体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尤其具体的施工经验。我们只有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才真正算得上我们的一项技能。此次实习,就是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上迈出的一步,同时,短暂的实习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紧密结合。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9

  在大学里我学习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我很有可能就是一名工程师了,这在目前是一项很不错的职业。旧寨哎在将来,相信工程师也不会冷落下去,毕竟社会在发展,那么多的建筑需要拆毁重建,没有工程师的指导是不行的。

  但是工程师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工程师必须要有坚实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涵养,最重要的是要有经验,在建设建筑物的同时不会有任何的失误才行。所以我要多实习,这样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不至于没有任何的经验。

  20xx年5月9号到17号,我们全体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实习范围包括我们学校的第三教学楼、第二实验楼、第四教学楼以及基础施工工地,住宅小区,南充图书馆新馆施工工地,上中坝大桥等。认识实习过程使我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掌握了一些专业基本知识。

  经过为期一个星期的认识实习,我了解了很多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包括毕业设计的制作。实习时还学到不少建筑基本常识,比如主教学楼道向都很明确,一般都是东西朝向,这样可减少太阳直射的时间;公共建筑都有很开阔的门厅和处于明显位置的楼梯等。知道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对建筑的介绍中老师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什么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什么是绿地率(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接着是框架结构,也就是指由柱子、纵向梁、横向梁、楼板等构成的骨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是围护结构。学校的第二实验楼门厅跨度较大,采用钢筋混凝土作成的折线型结构梁,不仅使造型更加美观,而且也更加稳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实验楼采用玻璃幕墙,可使看起来更加美观,又减轻了自重,但是却造成了光污染,产生城市热导效应。房屋的外围都有宽一米左右的散水,其主要目的是将雨水排往建筑物外侧,防止雨水侵入建筑基础内,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一定宽度要求的散水也可以把雨水引离建筑。

  桥梁施工时,先进行基础施工,在架设桥墩时,要先围堰,当基础为桩基时,预制桩可用捶击或震动下沉,此外也可通过自上而下地钻孔并灌混凝土浆与钢筋一起作为基础桥墩,当水比较深时可采用沉箱施工的办法。嘉陵江上的上中坝大桥是一座斜拉桥,采用单塔双锁面,锁型为扇形,有6*24根斜拉锁。斜拉桥由主梁、塔柱和斜锁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用高强度的钢材制成的斜锁将主梁多点吊起,将主梁承受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至塔柱,再由塔柱传给地基。大桥桥面两头比中间略底,为双向四车道,另外还有人行观光道。塔柱呈”h”型,在塔柱内侧有上行楼梯,供维修使用。

  我们在看录像时看到房屋施工应切实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筑垃圾及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 (1)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并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污染。(2)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要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3)建筑物外脚手架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漏。(4)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出。现场主出入口外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梁道路和环境。(5)严格执行工程所在地有关运输车辆管理的规定。

  2.噪音控制的技术措施(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建立定期噪音监测制度,发现噪音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3)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应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再施工。(4)调整作业时间,混凝土搅拌及浇筑等噪音较大的工序禁止夜晚作业。

  3.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严防污染路面。施工时如果现场出现古树、文物等阻碍施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隔离措施,报有关单位治理完后再恢复施工。

  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可采用土钉墙施工。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土钉墙施工时,坡度不应大于1:0.1。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另外根据需要,也可采用护坡桩施工,锚杆施工,冒梁施工等。在采用护坡桩施工时,每进深一米,都要加模板并填充混凝土,防止坡面下滑和地下水渗漏。且挖五米以上时,还应考虑照明和通风的问题。地基施工时,还应注意桩间土的支护,以防止雨水渗透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钢筋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强,防水性能好,适用于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楼面,有振动要求的楼面,公共建筑的门厅部分,平面布置不规则的局部楼面(如剧院的耳光室),防水要求高的楼面(如卫生间、厨房等),高层建筑和抗震结构的楼面等。现浇梁板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单向板肋式楼盖,双向板肋式楼盖,双重井式楼盖和无梁楼盖等。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多层工业厂房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种楼面因其整体性、抗震性及防水性能较差,而且不便于开设孔洞,故对高层建筑及有防水要求和开孔洞的楼盖不宜采用。若在多层抗震设防的房屋使用,要按抗震规范采取加强措施。

  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其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较现浇式节省支模。但这种楼盖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对施工进度和造价有不利影响。因此仅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一些建筑。

  对于房屋主体建设,应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1)排砖撂底(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前后纵墙应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墨线,核对门窗间隔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划。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2)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3)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结砌墙。

  (4)挂线: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层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个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平、跟线,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刮除。

  (6)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者,每边放2块,高度在2~3m者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歧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另外门窗过梁当洞口l0<800时,用钢筋砖过梁,当l0≥800时,用预制钢筋砼过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按过梁与柱、墙直接连接处理。当门窗洞边无砖墩搁置过梁时,采用在相应洞顶位置的砼墙、柱上予埋铁件或插筋,以便和过梁中的钢筋焊接。

  对于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

  (1)全面分层

  (2)分段分层

  (3)斜面分层 。等混凝土终凝后,在10小时内对混凝土面进行复盖或淋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拆除模板的时间要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或依据可靠的参数资料,确定混凝土已超出标准强度。但是混凝土浇注时也要注意由于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水泥水化热

  (2)外界气温变化

  (3)混凝土的收缩 。早期预防温度裂缝的方法有: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灰煤或在浇注时投入适量的毛石,放慢浇注速度和减少浇注厚度,采用人工降温措施(拌制时用低温水,养护时用循环水冷却),浇注后应及时覆盖。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有了更好的目标了,我在这次实习中知道了我所学知识中的很多不足,这事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会在学习的时候重点考虑,一一的将我的不足之处慢慢改正,直至作对为止。

  不过仅仅是这一次实习是不够的,我还是要有更多的实习来发现我的不足之处,我的不足之处肯定还有很多的,只是我暂时没有发现。只有在实习实践中在可以将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我的缺点才会显现出来,然后我重点改正。

  我相信我会实现我做一个工程师的梦想的,虽然在成长道路上还有很多荆棘之路,不过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努力,我就会是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0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1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

  1.20xx年8月29日星期一,陕西理工学院南区,实验楼;

  2.20xx年8月30日星期二,汉江新城和天河望江郡,住宅楼;

  3.20xx年8月31日星期三,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4.20xx年9月1 日星期四,陕西理工学院北区,工业厂房;

  5.20xx年9月2 日星期五,汉中市世纪阳光商场。

  二、实习目的:

  走进施工现场,亲身感受建筑工地的氛围,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以后进一步实习和工作打基础。

  三、实习认识感受和学到的知识建筑设计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遵循有关的设计规范,满足有关功能要求,详细收集有关资料,使设计能够满足相关的使用功能。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主要是参观施工现场,先后参观了实验楼、住宅楼、综合楼、工业厂房以及商场。

  星期一上午参观了我们学校南区实验楼的施工现场,共十三层之高。我们到达集合地点后,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是提前经过他们同意的!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老师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三层,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柱子不一样,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我们已感受到了浓厚的建筑氛围。

  星期二上午我们参观了汉江新城和天河望江郡,主要是住宅楼。我们先后参观了住宅楼的基础、墙体、柱子、楼板层、楼梯、屋顶以及门窗等部分,也重新巩固了一下它们的作用。当然,阳台、供水供电设备以及各种预留缝,还有抗震墙等我们都做了详细的了解。

  以前总是对建筑工地的塔吊充满许多疑问,特别是塔吊是如何升降的等问题。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主要用的是杠杆原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资料,我对塔吊的升降原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塔吊塔身是模块化设计,由多个长方形塔身钢架连接而成,在塔柱里面装有一个油压千斤顶,想要升高塔身就用千斤顶,然后升高,将塔柱伸长,再用自身的吊臂吊起一段柱身放进去,再缩起千斤顶,就这样往塔身下放一个模块。塔吊的横杆也就是起重臂是固定在有转盘的大套筒中,而塔吊的基座相当于一个小套筒,大套筒在小套筒中的滑升,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小套筒的连接件,随之将大套筒滑升至施工高度。降落过程也类同于此,大套筒向下滑落一节,小套筒就拆除一节,并用大套筒的起重臂将其降落。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相关资料,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混凝土养护: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不同的部位选用如下的养护方法:

  首先,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采用覆盖浇水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在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进行。

  ②浇水养护时间内,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③浇水次数根据能够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④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水相同。

  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其次,对于混凝土柱采用薄膜布养护。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柱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2

  施工实习心得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紧张的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通过实践,使我能够同施工人员面对面在一起,看他们如何施工,如何将图纸上的模型变成漂亮建筑,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和解决现场遇到问题的方法,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第一天,和师傅到了楼面把水平尺检查了二三楼的随后的几天都做重复的事情直到做完。在楼内,我发现了一些楼交接处出现了不少裂缝。经过师傅的讲解提示,加上我搜集的资料,有了不少收获。。现在我就在现场发现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

  裂缝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具体解决办法: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总之,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也很重要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3

  一、实习目的:

  为了使自己更加深入了解英语在社会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丰富已学过的专业课内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在语言应用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了更好地为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为了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实习,还应了解英语在外贸,及涉外和服务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热爱专业,献身国家建设的思想。我们使用相关专业课教材,及实习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的笔译过程(资料,情报翻译)或口译过程(涉外接待,贸易谈判等),使自己掌握和提高熟练使用英语的技能。

  实习单位的介绍:

  翻译公司是本市唯一的一家经工商局审批注册的专为国内外各机构和个人提供专业翻译服务的企业。拥有各行业的专业翻译人员、高级审译顾问、外籍专家、审译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组成的优秀工作团队。本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本着“团结拼搏,勇创一流”的精神,恪守“追求卓越挑战极限”的原则,积极为焦作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与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公司长期对外承接的翻译服务有:英、日、法、俄、德、韩、蒙、越南、阿拉伯、西班牙、意大利,等近40种语种与汉语不同形式的笔译,陪同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业务。涉及机械、化工、汽车、金融、文学等各个领域。我们实行的是“翻译—副译审—总译审”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合理的翻译运作流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独特的译员审核标准以及完善的跟踪回访服务是我们优质翻译的保证。我们始终信守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秉承“竭诚为客户服务”的宗旨,用我们的辛勤工作换来沟通无限和您的微笑。

  二、翻译过程的基本环节与具体要求

  (一)实际翻译程序可以归纳如下:

  1、快速翻译,侧重文体。有些译者认为口述的译文更新颖、更流畅。但无论译者是口述、打字、还是手写,重要的是要使译文节奏流畅;

  2、初稿应该保留约一周左右。这样,修订译稿时就可以获得全新的感受,排除翻译初稿时留在耳边的余音,更加客观地评估译文;

  3、认真检查译文内容,特别着重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删除不必要的增补词语和补充初稿中的疏漏。特别要注意关键概念在翻译上的一致性,理顺拗口的词句;

  4、从文体上检查译文。其实,这一步骤应该反复进行多次。朗读译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因为听觉对连贯性和节奏感方面的问题比视觉要敏锐得多;

  5、检查译文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有些译者错误地认为,对译文内容、文体和正字法这三方面的检查可以合并起来一次完成,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对译文上述三个方面的检查应该分别进行;

  6、译文送交三审审阅。

  (二)汉译英的具体要求:

  1。符合写作的一切规则

  a)格式要求

  i。拼写正确

  ii。标点正确(英语中不用汉语标点:英语无顿号、逗号是圆点,所有符号语汉语大小不同;逗号后面有空格,前面没有;英语标点和汉语没有必然对应关系)

  b)语法要求

  i。注意每个名词的单复数是否正确

  ii。注意时态是否正确

  iii。人称和数是否照应

  c)词和句子的要求

  i。每个单词的意思准确、符合上下文需要

  ii。每个单词的搭配符合英语习惯

  iii。每个动词的句型符合英语习惯

  iv。每个介词的用法符合英语习惯

  翻译的三个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要求忠实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得随意地增减内容。“达”要求翻译出的.现代文要表意明确、语言通顺、语气不走样。“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分析:

  基于翻译的具体要求,我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水平,虽然可以句句落实直译出来,做到不随意增减内容,但却做不到“达”的要求,翻译出的材料表意不明确,译不出原材料的那种语气,“雅”的要求更是离的太远,还有涉及到专业性的材料就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此翻彼翻都觉得不太贴切。

  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把“保税仓库”译为“保证税收的仓库”,“五四运动”成了“五四体育运动”……译文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不明白——

  “一个英语专业8级的大学毕业生,语法结构错误百出,认为‘小康’就是‘富有’,译文做成中英文字符的简单对应……”说起前两天来应聘翻译职位的一位大学毕业生的表现,北京一家翻译公司的负责人直摇头。其实,考试的题目并不是很难——一段关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100字左右的中译英试题。这家翻译公司的负责人说,像这样拿着英语专业8级证书,却当不了合格翻译的大学毕业生,并非极端个别的例子。现在合格的翻译太少了。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业内专家表示,翻译市场巨大,合格翻译人才紧缺,学了外语就能当翻译的老观念该改一改了。

  这则消息正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我深有体会,我们在工作中翻译用词不准确,专业领域背景知识缺乏,写作水平又差,真觉得不能胜任翻译工作。把“数控发电机”译成“数字化发电机”,把“保税仓库”译为“保证税收的仓库”,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的缺乏,单纯从字面意思出发,把“五四运动”中的“运动”直译为“Sport”(即体育运动),这样的笑话也出了不少。由于自己的中文基础不扎实,词汇变化少,语言贫乏,翻译出来的东西语言不通顺。外语的学习则是从认知语言学起,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后,再串成句子连成段落。老师在讲述外语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地讲解,学习效果很不地道。学完外语专业只能表示具备翻译行为,而并不具备职业翻译能力。换句话说,学完外语专业不是就能做翻译了。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大多没有接触过系统的翻译课程训练,即使有翻译课程也是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才开课。没有平时的训练怎么能成为合格的翻译呢?由于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本科教育已不是终端教育。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打好语言基础,在研究生阶段进行集中翻译学习培训。专家普遍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需要在本科毕业后,用2至3年进行专门的翻译课程学习,在工作中磨练若干年,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术语等。

  三、那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翻译呢,具体有一下几点需要注意: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名优秀的译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修养和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互译规律,拥有快速、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译员要有良好的语音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基础,敏锐的听力,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他是口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名译员的综合语言和知识水平的反映。

  2、广博的知识面。译员光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常常有译员因缺乏主题知识或百科知识而出现“卡壳”的现象。译员的接触面很广,接待的对象在职业、年龄、身份、阶层、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民族性格、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各种话题。因此,译员必须掌握丰富全面的百科知识,例如专业常识、社会常识、法规政策常识、国际常识以及背景知识、国情地情、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花草树木、昆虫动物等百科知识,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并熟悉各行各业,努力做一个“杂家”或“万事通”。

  3、出众的记忆力。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查阅词典和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因此,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包括专业词汇)、成语、典故和缩略词等。其次,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

  4、口齿要清楚。

  5、严谨的工作作风。

  6、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实习收获及总结: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我学到很多东西知道了翻译的具体过程和基本要求,了解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清楚了自己应向哪个方面努力。在实习期间从事大量中英文文字翻译,例如各种出国证明书(出生证明,亲属证明,成绩单等),合同,财务报表,公司章程及法律文件。以后,我在学习上应理论联系实际,从点到面的全面学习,避免拿以前应付考试的态度来学习;在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细心认真的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要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在生活中就我个人而言应学会更好的与人相处和沟通,即将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我必须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性格。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4

  6月21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两周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们以小组形式完成测量实习,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同时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图纸上绘制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合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作,尽量让每一个组员都学会并熟悉仪器的使用和计算等各项工作,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前面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补充。我们要从这次实习中查漏补缺,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各个组员的基础和能力都不尽一致,所以在安排测量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还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这次的实习也是一次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一次机会,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都要去想一想如何地去设点,怎样去测量,要测哪一些数据,如何才能够确保所测的数据有效性,然后一起讨论解决。我们都没有很丰富的经验,也没有测绘的天才,这就是要启发我们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自己给自己一次发挥的机会。

  在这次测量实习中,由于个人的因素,对这次测量进度带来了不少麻烦,例如不认真,不专心把数据抄写错误,从而导致计算出现问题;还有计算错误也会给后来的.测绘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是由于个人态度不端正造成,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一种沉着冷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少犯错,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条件,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相信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两周的测量实习不长也不短,但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团体的合作精神,得以完成老师给我们的任务,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所知道的、学到的也只是土木工程测量中的冰山一角,但我们不会骄傲,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得继续努力。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15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容易被毁的。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可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情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原因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增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开发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的袭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天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预测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生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伤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幸运的是,随着钢结构广泛使用,结构工程师们发现,虽然很多设计抗震性很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纷纷在强地震中倒塌了,而没有一列钢结构高层建筑出现过坍塌现象。这足以说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优势,同时也给那些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或地区带来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少建或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建钢结构的房屋来减少由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都是这样,几层的教学楼都要用钢结构的。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频繁地带不被人青睐,但在中国,尤其是大陆有的还是很多的。就拿广州来说吧,每年广州都要建很多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能说好还是不好,但要真的发生了地震,那广州的市民可就遭殃了,人口密集且人们又生活在容易受破坏的房子里,其结果是很难想象的了!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的实习总结01-11

土木工程实习个人总结02-16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热门】01-10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总结01-09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总结01-02

【热门】土木工程实习总结01-19

【热】土木工程实习总结01-19

【荐】土木工程实习总结01-19

土木工程测量的实习总结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