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时间:2023-01-08 14:16:3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中国在梁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1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2

  周日,到锡市新华书店,随便翻书,《中国的梁庄》深深吸引了我。梁庄是个村庄,河南襄樊平原的一个普通村落,作者梁鸿,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女儿,将这个村庄30年来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农村富了,比过去有钱了,耕地不用牛了,点灯不用油了,有的住上楼房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老农民的形象都使乐呵呵的。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千万个农民工的归属感在哪,作者在两年利用寒暑假50多天时间里,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来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这本书中。

  那些留守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儿童,那些彷徨游荡找不到合适职业的少年,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有老无所依的老人,少数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农民盖上房子的欣喜,外出打工的过年回家的表情,爱的缺失、乡村贪员、一一展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农村真实的画面。在作者笔下,梁庄是败落、晦气、毫无精神的,在城镇化进程下,乡村的精神已经被抽干。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危机。我一口气读完了书,却不知道说什么。在许多城里有钱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绝不是以梁庄为代表的庄园,那里应该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高云淡,心止如水。有吗?只有在梦里追忆。

  中国在梁庄,在书店里突看这本书的名字时,看成了中国的梁庄,为什么中国的在梁庄呢?读完了这本书,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曾经在乡村。当今中国有两张面孔,一张城市;还有一张叫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乡村,中国的改革进程步伐关键在梁庄这样数以万计的乡村。封面上的几句话说得好: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书中描述的几乎全是和梁庄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和我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村里的坑洼、坑洼里的鱼、游泳的孩子,各家的鸡鸭鹅在村中央树林里觅食,泥泞的乡村小路,骑着自行车到很远的集镇上学。不同的是我们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梁庄这么快,外出打工的少。但乡情、乡村文化是同样的。我感叹作者对乡村的这份浓厚的感情,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当前农民状况的疾呼,也是对自我精神的救赎。

  乡村模式、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农名工涌向城市,他们虽然身在城市,永远都是异乡人。我想起了星光大道走红的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的水,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留在那时光里。这首歌之所以引起共鸣,唱出了农民工的迷茫与悲伤。

  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通过这本书,我有所痛,有所思,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对乡村朴素的淳厚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3

  并未翻起一页,已然停顿在封面那一句:“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简洁直白,又引人入胜,一窥究竟。中国人的心结是什么?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千百年来思乡的愁绪从未散去,总在无数月薄星稀的夜里拨弄心弦,提醒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中国在梁庄》便从作者的故乡梁庄那些事儿聊起,娓娓道来,呈现出一幅中国乡村演变的画卷。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微小却又巨大。梁庄,中国地图中无迹可寻的地名,承载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你的故乡或许也是乡村,那你世界观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一语击中,讽刺入耳,又发人深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来自生长环境的熏陶,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这份乡愁的厚重在远行游子的身上愈发浓烈。作者生于梁庄,本能的对它有着千丝百缕的情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阔别多年,重归故里的感慨。见着几载未闻的亲朋故友,浓浓的故土情不经意涌上心间。他在乡间野地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竟发现故乡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一次次的调查走访,实地交流,试图勾勒出旧时的人、事、景,将一个个支离琐碎的小故事,汇聚成村庄鲜活的模样,却得知村中人口锐减,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楼空。曾经熟悉的景象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相知的故人无处寻踪,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较量。谁能说清村庄历经的沧桑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历史被慢慢沉淀下来,成了口头相传的当年事。

  一个梁庄,诉说着中国社会变迁里最真实的容貌。面对无法抗拒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该是高声雀跃,还是默然沉静。那曾是只属乡村特有的相处方式、生活印记、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见乡间野地,挥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门前屋后,邻里相欢的热腾。四目可及,只剩下颓废破败的楼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凉的寂寥气息。大量的青壮年相继涌入城市,他们像候鸟般生存,游离飘走。长年务工,鲜有归家,乡村颓败了,生机黯淡了。《第三只眼看中国》中说的好:“中国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节奏是农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讨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惊醒梦中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夜以继夜的辛劳,竟无法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却难以言表。身处闹市,心却远在异乡。心酸与迷茫谁人与之?他们怀抱着理想入城,最后发出“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理想”的无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开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国的乡村正是“人情的乡村”,乡村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可懈怠。我们不禁的感慨:“如果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的维系,我们将去哪里?没有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有何意义?”我们曾为理想行走天涯,后来在迷惘中遗忘归家。却未曾寻思,如有理想何必远方,投身家乡建设,亦能开出绚烂的花来。

  从梁庄出发,便回梁庄去啊,不说再见故土,不言再见妈妈!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4

  《中国在梁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问题。

  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梁鸿,19xx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xx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xx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xx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xx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xx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xx年度文学好书。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xx、20xx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在书中,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中国在梁庄》一书共分八章,通过一个个作者熟知的乡民的口述,分别落实到“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民的新道理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等问题上,所有的这些汇集了梁庄的现状,传达出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致富,但是小孩教育成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更低,年轻娃儿们出门跑,不管自己娃们,爷奶们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那些数学题根本不会解决。老人们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给孩子带来父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在农村里,照顾孩子都是老人的任务。老人没有劳动力基本上带孩子都是年老的`一份工作。老人们的思想十分落后,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大了就足够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情况是怎样。孩子学习上不能教导他们,在发育期间的基本需求也不知道。所以说留守老人对于现代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危机。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掉下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哭的是农民,最悲的也是农民。尽管如此,但所有的农民工都会一个共同的思想虽然身在城市,但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5

  近日读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本书的作者梁鸿,19xx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xx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xx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xx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xx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xx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xx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xx、20xx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书中把农民也分成了几种人:

  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

  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

  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相关文章:

读过故人庄有感05-01

读《乡土中国》有感02-19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02-23

读感动中国有感04-18

读乡土中国有感04-19

读中国通史有感02-23

读《乡土中国》有感15篇03-17

读《乡土中国》有感(15篇)04-04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