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时间:2023-01-23 18:50: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我们仨》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我们仨》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我们仨》有感1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两位一起走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读《我们仨》有感2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题记

  花园里有三朵花,最可爱的先谢了,后来是高大的,最后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朵,花开寻香,为我们谱下了人世间最美的爱——《我们仨》。

  初识“我们仨”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

  这是一本小小的书,简单的色调,让人觉得这本书好像已经放置多年了,有种怀旧的感觉。书的正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书名和若隐若现的“Mom Pop 圆O”的字样,背面是四行小字,其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为醒目。

  “我们仨”是三个人的故事,但在杨绛笔下,却不止三个人。因为每个人摇身一变,就可以变成好几个人……

  我们仨中的爸爸——钟书,是女儿的“哥们”,还是妈妈和女儿的老师,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他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我们仨中的妈妈——杨绛,是两个顽童的妈妈,还是爸爸的好学生。她照顾爸爸和阿媛很是辛苦,但闲暇时也不忘读书学习,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不料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又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后来完成了译著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

  我们仨中的女儿——阿媛,是爸爸妈妈幸福的结晶,她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她是全家的.开心果!

  乱了,全乱了,到底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让我们走近一些去看清他们……

  走进“我们仨”

  走进我们仨,没有了开始的疑惑,有的只是感动。

  杨绛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段:妈妈早晨一遍又一遍的叫我起床,早上出门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吃饭时一次又一次的为我夹菜……一家人的相视而笑……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她却可以把他们串在一起,似一串珍珠项链。

  她的文字轻声细语,似泉水叮咚。“我们仨”,虽似蜻蜓点水般淡淡的一笔,却又力有千钧……

  家是什么?她告诉我: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不管在哪儿都是家,都幸福。随着钟书和阿媛的离去,他们仨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个人思念他们仨。“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只能用梦境再把他们在一起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

  是的,他们仨没有分开,他们仨中的每个人都还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

  合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朵朵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真的,现在我觉得每天能徜徉在妈妈温柔的目光中,爸爸温暖的怀抱里是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要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我们仨》,在这个炎炎夏日,你似一抹清风,多么的清新,吹散燥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个暑假……

读《我们仨》有感3

  什么才是家?何处寻温情?

  当岁月夺走了最爱的人的生命,独留一人苟活于世,回想起先前种种,能用文字来记录万分感慨的人,唯有杨绛了。

  “我们仨”一个普通平常的书名,蕴含着杨绛对家人的思念。“我们仨”普通的三个字,记录了文学界上不平凡的二人的平凡生活。“我们仨”,三个人,一本书,代表着世界上多少个家庭的聚散离合。

  杨绛在开篇的第一章,用梦来表达自己的孤独,用阴郁的气氛写出了自己对逝去的丈夫,病殁的女儿的浓重思念,用荒凉的情景展现了孤独老人将灵魂寄于回忆,对唤醒一丝生命的活力的期盼。

  当读者仍萦绕在杨绛的悲痛中不可自拔时,杨绛用生动而朴实的笔墨向人们展现了他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幸福中,藏着一家人的相互关爱。在英国时,钱钟书与杨绛散步“探险”,钱钟书为会划火柴而得意,两人共同下厨学做美食。女儿钱媛出生后,她和爸爸打成一片,即使在钱媛六十岁时,给父亲写的信上也会画有儿时常画的笑脸,来让父亲开心。三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及时在xxx时期进牛棚,也让他们坦然面对。

  三个人的幸福,却在绵长的'几十年后戛然而止。杨绛是这样叙述的:“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突然屋子空了,只剩一人,独守空居,那是怎样一种凄凉。人皆逝,温暖不复。

  同时,我也在思考。多年后,越入古稀,我会拿什么向杨绛这样去回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拥有的幸福亦不相同,当美好的事物降临在身边,年轻的人们或许不会去铭记这些微小的幸福,只是享受一时的快乐。当家人围绕在左右,年轻的人们还在为理想而奋斗,发挥青春的激情,谁会注重贪图家的温暖。但当身体渐弱,身边的一切都像沙子一样握不住地流淌,我们所需的或许只有年轻时富足拥有的温暖与幸福吧。接着,我们踏上寻家之路,像杨绛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什么是家?何处寻温情?

  以孤寂存活,抱回忆为食,苍老后我是否也会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不知道。珍惜现在还存在的家,珍惜这难得的幸福,也让自己在数十年之后有东西去回忆,有幸福去感伤,而不是做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像杨绛这样还能将美好用文字叙述,以伤怀为基,我亦是满足了。

读《我们仨》有感4

  沧海遗珠弹指梦,行云深处远山隔。

  ——题记

  在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我读完了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的最后一句:“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仿佛深秋的树枝上终于落下了最后一片枯叶,在淡美的秋风中沉寂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便忍不住在心中咀嚼:我,们,仨。多亲切,自然又多紧密的联系,一定是充满了浓情与思念。而杨绛先生的文风也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如午后淡雅怡神却又温热的清茶。在杨先生清浅和暖的笔触下,一幅其乐融融的学者家庭的全家福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全书开篇是杨绛先生的一个梦。荒郊野地,苍苍茫茫,她竟与钱老走失了。她大声呼喊钱钟书,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中,发散又沉寂。惶急中忽又惊醒,她便辗转半夜待先生钱钟书醒来,细细描述。钱老只是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这便是全书的第一部分,它的'题目分明是作者的心语:我们俩都老了。似是无奈叹息。

  叹息什么呢?是叹息自己走过的一生,抑或是无奈于自然轮回的规律?在这尘世间,我们总是被如梭似箭的时光牵着行走的,那么多悲欢,那么多离合,终有一天会成为记忆,伴着你的心,纠纠缠缠成一个万里长梦,偶尔梦觉,或泪或笑。同样是凡世中的一分子,杨先生又如何例外?她的不同,在于她将她的梦付诸于纸笔,让自己的梦伴着油墨清香变得更加悠远绵长。

  岁月如沙,细细地在两位老人身边流过,似乎无形,却又极富质感,打磨出淡淡的痕迹。我悉心拜读着杨绛先生笔下的一字一句,感受到一种真切的温暖从手中微微发黄的书页中传来。一家人的嬉笑打闹、同甘共苦,从两人远赴英国留学到携幼女回国,从“圆圆头”到钱瑗的成长,我仿佛也置身于这个大家庭中,心随之而动,情随之而牵。

  杨先生的笔调清淡,淡如空气,她笔下的一切情感亦如此。可空气虽淡,却浓浓地满溢周身,离不开,放不下,缠绵而温柔,填满了我的心房。

  读文章时,我不住地在想:我若遭遇杨先生所遭遇的这一桩桩一件件,我会如何?失亲之痛,我已是断然承受不了,更何况还有战争、疾病、家人的离别及当时混乱的社会政治。接踵而来的磨难与痛苦,光是读起来就令我感到心悸不已。然而这一切竟在杨先生细腻平和的叙述中逐渐藏匿在了一家人的欢笑声里,我也只得暗自佩服杨先生的超脱与淡然以及那浓厚却有节制的思念。

  杨先生像是一位串珍珠的手艺人,将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美丽珍珠连缀成一条熠熠闪光的珍珠项链。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大梦方觉,只是不知归途何处。

读《我们仨》有感5

  朋友向我推荐了杨绛写的《我们仨》,一本让她看后十分感动的书,她看了两遍。

  我心中几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竟能触动了她的心灵。因为那几分好奇的作祟我也寻到了《我们仨》。

  在看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顿觉有些枯燥,有点难以往下阅读,可杨绛阐述的那些事,总让我的心十分沉重,也总为他们仨之间的情真,情深感到有暖流蹿于心间。

  的确,这不止是一本光写爱情、亲情的书,它反应了那个动荡的时局,与那时太多曾不可言说的苦难。

  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不懂得国家各方面的政治时局,我只看得到人生和感情的交融。

  我的理解仅仅只有“有人为己记挂便要满足,应当感到幸福,能同甘的大有人在,但共苦却寥寥无几。人生是无法预料甚至总是在预料之外逝去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充满了引诱人气息,总能让人有无尽美好的想像或是接连不断的烦恼。”

  “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世界有怎样的变动,世界总是在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动着的,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因为有的人在改变,有的人在坚持,有的人没有发现周遭的变化。这些都是不归我们管辖的,能守住真心才是对幸福最正确的追求,不管是自己的亦或是他人的。”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杨绛和钱钟书的心心相印、心心相惜,看在眼里都是羡慕不来的。知识分子间的爱情,有的不仅仅是情,更多的是爱。我眼里的“情和爱”两个字是绝对不对等的,我对他有情和我爱他这是两种深度不一样的感情。

  再说钱瑗,却也真是一生坎坷,幼时就患了骨结核,不过她却也是幸运的,本会夺走生命的重病却病愈了。

  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恐吓一下他们,试探试探,毕竟懂得珍惜的人不多。

  虽然她后来还是因病去逝了,但她已经多赚了几十年了,其实也够了,按100岁来算,过半不止,人各有命,强求不了。

  他们一家三口一生跌宕,起伏不断。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马平川的,遇见的事千奇百怪,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能遇见一个志同道合相吸相惜之人就别离开了。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思想不再靠老师父母去决断后,会越来越难遇见懂得自己的人。以前在老师和父母差不多的决断里,每个人想的好像都差不多,只需要分享一根冰棍,一包零食,好像都能瞬间聊得很投入,那时候的自己是最简单的,而成长需要我们面对不同的挫折变成真正的自己,我们会在成长里慢慢懂得什么是自己在乎的,什么是该丢掉的,什么是要去追寻的,什么是值得缅怀的。

  有一天室友几个坐着闲聊,其中有一个欣欣然说:“结婚别找那种家里父母离婚的,我妈就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也是,父母离婚的家庭太复杂,搅不清楚,也不会分多少财产。其他两个表示特别赞成,我当时没说话,只是在想,‘指不定以后离婚的就是你们了,不是主要看那个人吗?’我意识到自己和她们不是一类人,所以我并不发话。”

  后来我心疑是不是我自己活得太不切实际了?我是不是该现实些?继而又将她们的观点同闺蜜陈述了一遍,闺蜜很愤愤然地说:“你这想法就有问题好吧!这关键是看人的好吧!和你过日子的是他又不是他爹妈,你要实在觉得不现实,那我给你说句现实的,少了爹妈负担你不得偷着乐?”

  其实吧!这就印了那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和那些同世界的人聚合,而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装扮成别人那样,就算装扮成了那也顶多就是个抄袭而已,虽然可能你也会像别人一样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别忘了看看那些跟你曾经世界一样的人,他们得到了原本你也会得到的好处是不是比你的多?

  文中有一处,我印象有些深刻,杨绛生钱瑗的时候,她没有叫喊,医生问她“既然那么疼为什么不叫喊?自己忍着疼。”

  杨绛说:“我叫了喊了就不疼了吗?”

  医生笑笑,觉得中国的女人都这么有哲理吗?

  那么反观到一些事上,有时候难过,痛苦,难道事实就会改变吗?眼界如果放不开,心界如果看不开,那我就是那些个生产时拼命叫喊的人。

  莫名其妙叫喊了一通,疼还是疼了,但有时的确是如此的,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发泄。至少没那么苦闷。杨绛不喊,因为人家有钱钟书,她并不苦闷,也不抱怨,她所感皆是幸福。

  我叫喊,因为我还没遇见那个会为我分去苦闷的人,所以,我喊喊怎么了?不怎么。烦恼的时候这样想想好像心里也就平复了许多。

  如有他们一般爱情,真当尽得人生多倍感怀。

  向着自己的路,大步向前,我们总会遇见人生的每个相遇。

读《我们仨》有感6

  很早就知道杨绛92岁时写的《我们仨》看到目录却没有勇气去看,

  直到这一次装修好店,有好多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我又拿起了《我们仨》。

  我们老了:杨绛总是做梦钟书丢下她走了,钟书先生说“那是老人梦,我也常做”“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而这上梦却是钱钟书生病在床,杨绛照顾他的日日夜夜,以及女儿生病后的电话内容。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越看下去我的心跟着杨绛先生的字一起疼痛,一起悲伤,我还是忍不住哭了,眼见着自己最爱的人最亲的人被病魔折磨一天天走向终点的那种疼,那种无能为力,那种不舍,那种悲伤…..

  “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她温软亲热的“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有了。”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了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白色挣裂了。只听见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

  看到这我早已泣不成声不,晚年失去爱女的痛有多痛,有多痛啊……。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我想只有当过母亲的人才能感同深受吧,读着这充满悲情的文字,我的心跟着一阵阵的'疼,我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泣不成声,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先生失去爱女后,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但还是强忍的伤痛去照顾老伴钱钟书。

  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了。”

  有一天病中早已无力说话的钱钟书对杨绛说“绛,好好里(好好过)。”就这样就这样永别了。

  失去爱好和老伴的杨绛先生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是啊,失去了家人,房子还是那房子,却不再是家了,只是一个人的客栈。

  看完这一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感想感念在心头。我擦干泪水,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平复。拿起电话打给在婆婆家的老公,“老公,我想你了。”“才一下子功夫,客人在呢?有事么?”“没事只是想你了”

  夫妻是多大的缘分,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相伴的时光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去珍惜。

  好好珍惜我们仨相伴的时光,感恩生命中的缘份!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关看这几个字,都让我心酸,一个人思念仨:杨绛先生回忆了和钱钟书先生的生活

  留学期间想出各种花样做出中国味的菜,各样逗趣的事,看到这些我又忍不住笑了

  钱钟书先生想要个女儿,终于如愿,文中写道在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钟书一个人过日子,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

  看到这我忍俊不禁,脑子里出现慢慢的声音“老婆,马桶堵了。”“宝贝,我今天要见重要客户,帮我配套衣服”…….。一声声在耳朵里响起。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女儿会走路了,会说话啦,会识字啦!杨绛平缓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公、女儿的思念。

  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

  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我不禁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他们经历了多少苦,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相伴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20xx年5月25日凌晨,105岁的杨绛去世,他们一生没有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是却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最好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让我更懂的相伴的可贵,更懂的生活重要的是什么,以及健康的重要性!

  家的定义我一直都懂!从这本书中我更家坚定自己对于家的定义,对于生命过程的珍惜!

  看书间很有感触的想起前几日快下班时头有点晕,打个电话给老公说人有点不舒服,老公说“等我哈,我来接你”。没多久他匆匆而来,关切的问:“怎么啦?哪不舒服?”我说头有点晕,他说商场空气不好,以后周一到周五可以不用来,老婆的健康比钱重要。然后我半挂在他背上,我们边走边聊。我想夫妻间的温情就是这样的吧,一个电话一声等我,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温暖的后背…..。夫妻间的真心真情是千金万金也抵不了的吧!

读《我们仨》有感7

  今天前桌宸廷同学因为腿部有伤,就托我去帮助他从后面书架上选两本书,我欣然同意。于是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上抽出了杨绛写的《我们仨》这本我推荐的书。

  只是这本以旧黄色为主色调的“老”书好像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他选了另一本书籍。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很深,是需要仔细研读才可以读懂此书的深层意义,本书作者是杨绛,文中的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和她自己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此书时已92岁高龄了,她用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开她的女儿钱缓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并存的日子。

  因为年龄原因,所以作者总梦到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是好。文章每一句都很朴素,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的密切,又到后来的突然分离,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也有悲,但喜大于悲,女儿成了大学教授,夫妻互相理发,正是因为这样,生活很自由,很美好,所以才更加害怕分离。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文章虽短,但却是我认为的此书最精彩的一部分。失去的永远也回不来了,只能将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新温故,虽然在梦中回忆,但是作者则是以乐观的心情去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这种朴实又真质的情感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己去创造去想象的梦,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我们仨”。

  在社会中,拥有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不会被别人奢华的的生活吸引,只愿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我们仨的每一天。平静、美好,足矣~

读《我们仨》有感8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杨绛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生下钱瑗,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若干年前中学老师就介绍过杨绛先生,向我们推荐她的《我们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拜读,直到前些天发现舍友也有这本书,又激起我对于杨绛先生的钦慕,将其读完。

  透过此书,"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形容杨绛先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英国与钱钟书留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丈夫学习和营造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自己到外面租了一间新房并主动承担多出的房租;在生下钱瑗后,躺在产房的她为了安慰钟书,说房东家的桌布她回去洗,砸坏了的台灯、坏了的门轴她回去修……在留学困难时期,从不抱怨生活的窘迫,积极主动的配合钟书尝试食物新的做法满足口福。她的才华更是不必多言,有着良好的`家教,一生酷爱读书。整本书的构思布局精巧,插入梦境让叙述不再单调,字里行间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人不肯罢手,仿佛在与先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殊不知,全天下有多少家庭能有先生家一般和睦幸福,只要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无尽的欢乐和打闹。"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想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高境界了吧,短短的三个字是那么的仓促有劲,只要仨人相伴相帮,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的滋润。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人从此书看出先生一家的恩爱和朴素,但我更多的还是伤感和忧愁。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愁。那简单的一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感动了多少读者我不知道,最起码我的心理堡垒已经被攻破,这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把深沉的爱留给丈夫和女儿,然后把无尽的思念留给自己。这一份思念使心都在滴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在她身上发生,本该和她一起分担的丈夫也突然倒下,所有的痛苦不得不让她一人来扛,这样的折磨对于一个身体也不是很好的且要90岁的老人来说太过残忍。

  前年的5月25日,杨绛先生也离我们所去,现在天上的三个人已经团聚,既无生离也无死别。贤妻才女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最后,愿我们每个人在寻寻觅觅、平平淡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9

   “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在苍苍茫茫中,突然锺书不见了。”一场慌乱的开篇,就这样再现了杨绛的一段岁月。

  我仿佛望见了她——这样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在自己生命的黄昏,握着笔,在案前回忆着应该属于三个人的时光。不知不觉圆圆走了,锺书也离开她了。就剩她一个人,在一场梦的结尾,回味着他们的故事。这梦,便是人生。

  在《我们仨》这本回忆录里,杨绛写驿道,写小船,如梦如幻的叙述,其实就是杨绛的回忆。这一辈子,关于锺书、圆圆和她的刻骨铭心。杨绛在自己笔下的古驿道里,不断地分分离离,不断地寻找探寻。她不仅送了圆圆一程又一程,又送了锺书一程又一程。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她看着圆圆离开,又看着锺书搭着小船走远了。就只剩她一个,茫然地站在这驿道上,看落叶与梧桐,看秋花和残红。我似乎望见杨绛久久地伫立,“守望那已经看不见的小船”,最后“变成一片树叶”。最后的最后,她也如枯叶一般渺小无依了。

  三年前的我,经历了一段让我痛得撕心裂肺的时光。我眼睁睁地看着一直强健的爷爷,突然一病不起,最后又化成一堆灰烬长眠于地下。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生与死的残酷。

  原来,世界上最无情、最令人无能为力的事,就是死别。那些日子里,我吃不下饭,躺下时枕头也会湿一大片。我后悔没和爷爷再多说几句话,没有多陪陪他,让我错过了与他的最后一面。他可是我最依恋的人呀!

  在被悲伤浸染的日子里,我寝食不安,学业也近乎荒废。幸好,这本书让我幡然醒悟。我们要成长,就要学会面对生离死别,悲伤过后继续向前。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场你无法预料的梦,我们不断地在人生的`路上,也就是杨绛说的古驿道上走着,所经历的一切最终都会变成过眼云烟。但你必须尽量让自己不留遗憾,走好眼前的路,因为逝去的那些爱你的人,一定希望你在世上好好生活。

  我想,面对挚爱的相继离开,杨绛一定曾痛彻心扉。可是,我相信,她在写《我们仨》时,一定是微笑的,因为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早已释怀。

  杨绛的一生就是这样一场梦。对我来说,既然生离死别是一定的,那就别留遗憾,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场无憾的梦。

读《我们仨》有感10

  听说过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前些天,偶然在家中书柜里看到杨绛写的《我们仨》,便随意的翻阅起来。

  书是杨先生在女儿、先生相继去世后写的,并不厚实的一本书,平平淡淡的字句,却承载着为人妻、为人母的深切情思。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书,看了总觉得一股驱之不散的阴哩,淡淡的幽怨,凄凄的离情。人生最大的悲哀和无奈莫过于死别生离,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愁断人肠!

  书从一个万里长梦讲起,看似无边无际,其实都是现实生活在梦境离的真切反应。尤其是钱老一句:那是属于老人的梦。不禁令我心寒,一个同样的情景的梦莫非亦将横亘在我的暮年?!

  两老相濡以沫、相首相助、相聚相失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飘洋过海求学的艰辛,战争中辗转相聚的艰难,以及***运动中的困难也在两人间的生活琐细中化作了轻描淡写。也许人生亦不过如此,无论彼时如何辉煌或困窘,到时候也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管你是王侯将相身后仍是一抷黄土罢了!于是佩服杨先生的生活观:不与世求,不与人争,安安静静过日子。

  女儿圆圆是父母的乖宝贝。既聪慧又孝顺且贴心,我想养女莫过如此。有了女儿做三,家就完整了,不仅仅是恩爱夫妻,更增加了父慈女孝,其乐融融。过往从小到大的家庭欢欣细事跃于纸端,成为杨先生反复回味的幸福时光。

  感人至深处是附录里圆圆和父母的通信,那时候正是三人最艰难的时光,三人三地,聚少离多,圆圆和父亲都大概知道时日无多,彼此的牵挂不舍可谓字字催泪,就不再细说乐。

  匆匆阅毕,无异看了一场人生离合。几许无奈,若干希冀,唯祝愿杨先生身体安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读来,更惊觉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致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态。

  随梦入境,而先生的梦并非虚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远没了。年头和年尾,老先生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这份伤疼是以如何的强劲摧残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从先生文字里懂得:“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由热热闹闹、相扶相持的三个人变成孑然一身,孤单落寞的日子更显往日的欢乐。先生无穷无尽地追忆丈夫和女儿,相思之苦,肝肠寸断。“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一片黄叶,守望生命终极。生命有限,情海无边。先生的坚贞和守护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铭心,与日剧增,但先生在顽强继续。她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用她的话说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坚强与豁达让我想到胡杨林,千年风范,坚韧不拔。

  先生博学强识,知识渊博,声望极高,然让人感叹的是她为了爱情甘愿屈居并付出,用智慧和大爱精心营造着家编织着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在先生回忆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乐天和自信是弥足珍贵。“不要紧”是先生给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承担家庭重担,免除后顾之忧,乃钱老先生的福气。更让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务事并没有捆住先生的手脚,影响她的事业,书中写到,读书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爱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蕴深厚、通灵炫目,神秘瑰丽,女人能将人生演绎如此精彩的莫过于先生。

  不管世风如何,也不管身份改变,先生一以贯之地保持低调平实之风,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老夫妇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却不要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诚实的品格同样跃于纸上:“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语言,需要气质和定力来支撑。说实话、干实事,做人起码的要求,却总是难以实现,而先生风雨百年,仍能如此,这便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了。

  感谢杨绛先生,让我读到这样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谢先生,告诉我做人做事的真谛即本原、珍惜。反复品味,我亦进入太虚幻境:夕阳正好,浩瀚无边的水面如镜,远远望去,一朵旷世莲花圣洁夺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绽放、烂漫,任凭风吹雨打,她自岿然不动,唯有清香飘来,沁人肺腑.....

读《我们仨》有感11

  我喜欢《我们仨》,不止一次推荐给我的学生。

  偶尔看到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大概都是赞扬其平淡的生活描述之下流淌着深情。

  我赞成,也不完全赞成。

  杨绛先生很有写琐事的耐心,不急躁地写普通的生活(这点真好,可见是真懂生活),但是每一个小部分又有那么一点点有趣的观察或者闪光的见解。而学养又好,遣词造句有种难以言说的节奏感,比如她写阿圆出世,“鍾书仔仔细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然后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只是简单的叠词和反复,就写出味道,尤其“我喜欢的”放在后面,这个“的”字真有语气感。

  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这本书还不能够像现在这样打动我。我也读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和《洗澡》,都没有读《我们仨》时的那种感觉。我想了想,三个部分,其实我更喜欢前两个部分——我更喜欢两个梦。

  相信每一个人都做过与开篇的第一个梦类似的梦吧。迷路,孤立无援,寻找。醒来时发现只是梦,幸好是梦。我不赞成书里写的那是“老人的梦”,但这是个伏笔,伏着第二个万里长梦——这个梦真精彩,我没有见过这样写梦的。

  某种意义上我是个懒惰的读者,懒得去追究作者笔下对应的具体现实。我还自我说服地建立了相应的“读书观”:若作者有意务虚,那就代表他想让读者关注现实之下的本质,读者应该尊重作者,不要深究具体现实。所以对于这第二个梦,它有哪些隐喻?它投射了哪些现实生活?这些我都不关心。

  我是轻信的人,别人说的话我就相信,既然作者说是梦,我就相信它是梦,我就和她一起走在梦里。

  梦里有什么呢?

  梦里是一程一程的相送,是有限视角,不知道走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无知又无措。梦里不知道自己经历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感觉我也曾有过,告诉梦里的自己这是梦,但是又醒不过来。梦里还在做梦,一开始是轻灵的,后来阿圆病了,越来越沉重,怕梦到,又怕梦不到。做梦的人恨自己最无能,明明看着,却什么都做不了。

  梦临近结尾揭开伏笔:“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每次看到这里总要泪目。

  生离死别,杨绛一家经历的其实是平常的历程——病渐渐沉重,渐渐沉重。这个过程也可实写,但实写不如写梦。梦模糊了那些日常经历的痛苦细节,隔出来一点距离,反而让情感的表达变得更纯粹了;而那种无能为力的孤凄,也在梦的迷茫之下更显深重。

  我私自揣测杨绛先生这样写的用意,也许是因为梦的特质跟回忆很像,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具体的`事情,只记得一瞬的感觉,经年不忘。也许她只想记得那些感觉。

  阿圆离开的那一段已为母亲的我是不忍细读的。我只记得肝肠寸断的外化描写之后,杨绛先生写“我站在灯光下,发现自己手上并没有血污,身上并没有裂口。谁也没看见我有任何异乎寻常的地方”,收束之处才见功力。

  又记得她与鍾书先生的告别,鍾书先生是最简单的关怀(好生过),她只写,“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

  深情被梦的幻境裹住,同时又以最日常的模样呈现,这是我喜欢的《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12

  第一次看《我们仨》的故事还是在高中,多年过去已经不记得内容,只记得自己曾为那份真情感动过,提起笔来不知从何落笔,于是重读此书,不同以往,随着年纪增长,除了感动,更有许多感悟。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92岁时所著,全文以温馨的笔调记录了杨绛、钱钟书、钱媛一家三口平淡琐碎的日常,最寻常处见温情,"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这个朴素的家庭让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对灾难时的平静,面对荣誉的.低调,面对困苦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一家三口将琐事比作"石子"闲时细细把玩,人生的一切美好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虽然从开头就早已经知道结局,读到"我们仨失散了"那一刻已然心痛不已,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但是在杨绛笔端看不到一丝悲观,洋洋洒洒处处见温情,这个老人用文字无声的记录着他对爱人和女儿的思念,家的意义不会因为生命的消失而改变,我甚至能想象的到这个老人含泪回忆着,一句一句记录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逝者如斯,活着的要比逝去的痛苦千倍万倍,生命旅途里跋涉,家是一处港湾,"我们仨已经在人生道路上走到尽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原来的家没有亲人陪伴也已经成为路途上冰冷的客栈,毫无温暖可言,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抹着眼泪合上书,而那份无法表达的爱,无人诉说的情,回荡在心里很久很久……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我把它写在笔记扉页,不曾忘记,有一天无意在恩师日志中读到这句话的改编版叫做"以赚金钱之时赚快乐,以偿宿债之念待亲情"我觉得很有道理,把它记在了前一句话的下面。道德如浩瀚星空历久弥新,知识也会让人对世间的悲欢更加敏锐,我想我似乎更加懂得这种偿宿债之念待亲情的迫切,这种迫切源于害怕,害怕亲人的离去,于我来说,便是害怕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恨,再说我家的"我们仨",如今是爸爸、妈妈和我,我想将来还会有另一个"我们仨"会是丈夫、子女和我,我会扮演着女儿、妻子和妈妈的角色,无论是什么,这份难得的亲情便是命运给予我最大的恩惠。世事无常,谁又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天灾人祸总潜伏在某个拐角,猝不及防,我常常告诫自己,我该做个好女儿,少让他们劳心,尽我所能,亲情逝去难再得,迟了就在也找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了……

读《我们仨》有感13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陌上花开情,君可缓缓行。

  初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惊叹先生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涌动出的感人心怀的深情挚意。

  这番深情寄托在她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之中,寄托在她对女儿及丈夫的殷殷关切之中,寄托在她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之中。因为深情,所以真挚;因为真挚,所以动人。

  老人淡然叙述"我们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语淡却情浓。若非情浓,亲人相处间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脑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涟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绽放生命绝美的花环?

  再读《我们仨》,我惊叹于杨绛与钱钟书两位先生及他们女儿钱媛淡泊名利,潜心为学的高风亮节。

  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归国致学,他们对学问的探究总是怀有极大的好奇与一丝不苟的精神。沉浸于快乐的求知之旅,他们无视空间的.狭小;无视环境的险恶;无视社会的动荡;静心为学,留下《管锥编》、《围城》、《唐吉诃德》翻译本等等闪烁智慧之花的鸿篇巨著。

  学问涵养身心,他们即使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本真最执着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表达是,杨绛先生视户外散步为"探险",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熟悉的家乡园林,先生总称她与钱先生的午后散步为"生活探险"。可否认为,正因为有此等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两位先生才会于平淡无奇的生命中觅得几分诗意与甜蜜;他们对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缅怀大师,致敬大师,不仅仅因为学问,更因为他们崇高的境界与超脱的心性!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师的《我们仨》业已落幕,千千万万"我们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让我们一起深情体味人间烟火气的温暖,满怀好奇地探寻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14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著名作家杨绛写的《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女儿的爸爸也没有。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小学,大家都明事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才知道什么是没,失去才知道什么是失去!

读《我们仨》有感15

  昨天看完《我们仨》,我就把书推给了闺蜜。她说她觉得自己个儿的阅读习惯还没养成,可我还是强推给了她,因为我是真觉得很值得看,也很值得花费时间认真看。最初是奔着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去的,最后却被他们一家人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深深感染。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啥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就生了一个孩儿,不多要俩?看完了书我觉得不是他们不想,是当时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情况和现实社会环境以及钱瑗本身的健康问题,使得他们没法儿。钱瑗高中以前都是半休半学的状态,健康问题太严重;而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回国后先是面临着异地问题,而且还是昆明到上海如此之远的路途;其次是住宿问题,杨绛带着女儿爸爸家住一阵,婆婆家住一阵,后来钱瑗宿舍、办公室等地儿,都曾做过他们的家,直到老年,他们才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一所公寓,可以说半辈子都是颠沛流离的状态,这还不算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杨绛老先生92岁时写的这本书,92岁,却依然能如此清晰明确地记得一家三口的点滴,除了说明老先生的确记忆力惊人外,更能说明的,是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那些快乐、艰苦、相互扶持的日子在她心目中的面积及分量,以及她一个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和怀念之感。

  全书共三部分,第二部分看了两遍才看懂,由于第一部分比较短,所以第二遍看第二部分的时候,顺带着再看了一遍第一部分,也就是前两部分看了两遍。第二部分杨绛老先生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是如何相依为命的一起生活。

  看懂了后,心里特别特别难受,不敢感同身受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心境,不敢切身体会杨绛老先生那个时候的那份坚强,更不敢祈求自己可以向老先生学习她身上的些许品质,因为我做不到。

  女儿患癌晚期,丈夫卧床不起,她在梦境里记述了她一个人是如何在两个医院奔波照顾两个病人的,这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不会很惨烈,对,是不会很惨烈的感觉,没错。

  第三部分从他们结婚后一起赴英留学开始写起,直至最后钱瑗先她和钱钟书而去,第二年钱钟书也丢下她离世。她说,我们仨就这样走散了。不知道为啥,看到这儿,眼泪嗖嗖嗖地掉。而中间她和钱钟书生活里的种种,他们三口人生活里的点滴,以及她、钱钟书、钱瑗如何工作的偶尔描述,无疑不让人觉得,这样的恋人夫妻相处模式,这样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样的相互扶持鼓励工作,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样子。

  同样,我也只剩下羡慕和学习的份儿:学习杨绛对待钱钟书“拙手笨脚”的态度;学习杨绛和钱钟书豁达开明的夫妻相处模式;学习杨绛钱钟书钱瑗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读书的坚持;学习他们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更学习他们不争不抢、淡泊名利、过好自己生活的心态。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读《我们仨》有感】相关文章:

读我们仨有感04-30

读《我们仨》有感15篇02-16

读《我们仨》有感(15篇)02-20

我们仨读书心得01-05

《我们仨》读书心得02-13

我们仨读书心得范文03-30

《我们仨》读后感08-18

我们仨读后感08-09

我们仨读后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