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时间:2023-03-02 12:39:1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3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3篇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1

  看了不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读了不少婉尔缠绵的言情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这篇《伊豆的舞女》,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蜜语甜言,甚至通篇的对话中都未出现一个“爱”字,但两个少年之间却都有着一份好感,并默默地爱着对方,这就是《伊豆的舞女》带给我们的一切,很简单却又很动人。

  每次看完《伊豆的舞女》,我都会有一份不同的感动,都会被两个少年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眼神,一句对白所感动,“一篇读不厌的文章,一个看不厌的故事。”这是我每次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唯一不变的.评价。

  有时,在我读完《伊豆的舞女》之后舞女挥动着白色的东西的画面总会一次次浮现在眼前。而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总会有流泪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离别的镜头印象最为深刻。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是白色的手绢?或是纱巾?算是定情信物,却有仿佛不是。两个懵懂的少年,一份懵懂的爱情,两个人都明白自己爱慕着对方,却又都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于是,为了不让对方尴尬,双方都忍着不说……

  也许,沉默的爱情才是最纯洁,最伟大的爱情罢。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2

  第一次读川端康成对他一无所知,在图书馆的一排书里,封面都美极了,我选了一本最好看的,小清新极了。《伊豆的舞女》,打开之后才发现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从《十六岁的日记》到《抒情诗》,我看的颇为艰辛,往往是看完了之后,还不能反应过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整本书都很客观,鲜少有主观的东西存在。还有一点体会颇深,那就是作者的'描写很动人。很细致,很精美。你读着文字,脑海里自然便有画面出现。有视觉有听觉,交相呼应,这种读书的感觉让我读完了它,很奇妙。作者平时肯定很细心的观察,然后以一支笔把他们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来说主题,就拿《伊豆的舞女》这篇大家熟知的文字来说吧。我只是觉得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很美好,在伊豆这样美丽的地方,这样美好的感情,让我读起来很舒服。但是,如果细究为什写这样的故事,他要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的时候我就无能为力了。或许心里多少有些感知,但是,让我能完全描绘出来,怕是不太行。很奇怪的一种感情,明明不很懂,但也是有一种吸引你读下去的魅力在其中。我想,等过了几年,再来读这本书,到那时,再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回过头来,再找来这篇文字,对比着看,是不是很有趣呢?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3

  纵观整篇小说,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一如川端康成其它作品,具有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却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这份暖意不因身份的悬殊而淡漠,正是这种身份上的差距让彼此的相伴和信任显得弥足珍贵。旅途虽短暂但却足以让“我”铭记,温暖了“我”今后的人生之路。小说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对“我”和年少舞女之间微妙的情感波澜的细腻刻画,舞女的清纯与天真如一股清泉净化了“我”抑郁阴沉的心灵,让这场原本孤寂的伊豆之旅充满了青春的悸动和初恋的浪漫。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旨在阐明笼罩《伊豆的舞女》的忧郁气氛突显的是这段与巡回演出艺人的旅程给具有“孤儿根性”的“我”所带来的温馨与浪漫。

  一系列的细节描写都暗示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不平等。也为两人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作为社会精英的“我”不顾等级差别,与身为江湖艺人的舞女互相爱慕,当甜蜜的爱情一步步发展到顶端时,却不得不分开。“我”同情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受人歧视的艺人,包括穷困潦倒的“荣吉”,因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路途中的“千代子”,为生计所迫做舞女的“薰子”。这也是小说在另一方面上所能反映的。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相关文章: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04-08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04-07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01-08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10篇03-09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11篇03-09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9篇02-20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8篇03-31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9篇08-18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9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