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时间:2023-11-27 17:50:20 晓怡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心得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1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上个学期教师节的时候,途径北门,学生会的孩子送的。一个学期忙忙碌碌竟也没有时间看,寒假里才想起这本书来。初读时,感觉这本书着实难读,难懂,更谈不上理解了。但是,一直被他的书名吸引,到底作者想要告诉怎样“关心”学生呢?

  内尔.诺丁斯教授认为: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这个并不跟学生智力发展或者学术进步有抵触,相反,这是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们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成果,不排除只重知识轻能力的偏重,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大批量的教育产物,无法适应和找到适合自己岗位和职业的学生大有人在,这造成我们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这让我们无比担忧。反之,这些现象是可以避免的,千古明训“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过”……所以说,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否需要作些调整,笔者认为有必要去思考这个严竣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得到教师的关心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会关心他人。

  平等的关系可以培养自信的人。我们老师平时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共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面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内尔.诺丁斯教授在书就谈到她在学生时代得到老师的关爱使她产生对师生关系的终生兴趣,结合自己,我学生时代也得到多位老师的悉心关怀和鼓励,才能在求学路上慢慢成长起来,对于其他得不到老师喜爱有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所以,今天的我们,作为师者,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清香的幸福的味道。

  当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知道同学之间的友谊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朋友间也需要共同维系,并真诚共处,懂得和同学分享,帮助同学解决问题,鼓励同学积极求进。

  2、与同事一起合作,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

  宽容和尊重是良好的同事关系。没有共同目标,不会走同一条路,不走同一条道,我们不会成为同事。而共同作为教育人,我们更有着有共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培养人,培养社会人,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进步的人。所以,共同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当有了责任,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从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心理情绪、思想动向开始,如果做到了,我们的教育将成为理想。

  3、每天留出一定时间进行关心教育。

  这是作者的设想,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学校这样做,读到此处时,我猛然想起我们现在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优越的条件当中,成长在蜜罐里,可谓是温室里的小花。他们对别人的关心,特别是父母的关心都视而不见,甚至是理所当然,不会感谢,不会感激。如果学校有了这样的显性的主题教育,我想,我们的学生成人后,必定是一位善良的社会有用的人,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友邦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2

  有幸拜读了内尔.诺丁斯博士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感到她的文笔独特而引人入胜。其风格既显示一个学者固有的严谨缜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在书中,她以多种身份与读者交谈: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强调教育的道德意义,主张教育应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从这样的教育目的出发,她以大量篇幅详尽地描述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

  学校课程必须围绕关心来重新组织,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以及精神世界。她应用大量实例,特别是来自数学和艺术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阐述她的观点。

  对于身为教师的我,一直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犹如诺丁斯尖锐地指出的一样:年轻人正在接受的是一个“道德上贫困的教育”。但是我们自己却又无法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而她所认为的“在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本身,不能忽视他们的目的、焦虑和身处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给我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教育经历了一种可悲的变化:所有的学生被强迫灌输一个统一的标准课程,并且接受统一的标准化的考试。虽然遭到众多富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构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生活。因此,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影响着我们的学校生活。

  在学校里我们会过多的强调学习。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这样过多的强调就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孩子对成年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等等。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科教育为主,很难再花很多的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本身。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火灾的时候,他到底会不会自己逃脱危险?我们可能也没有真正去关心过。所有的防灾演习都是应付性的,让领导可以推脱责任的做法,而孩子们真正掌握与否则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

  “一个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我们不应该以民主和机会平等的名义而试图让所有的人都上大学。相反,应该教育所有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为劳动而准备,为养育孩子而准备,为尽公民义务而准备,这是对每一个学生都重要的事情。”我们今天的中考、高考,似乎已经在“应该教育所有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这一方面,渐渐地忽视了。中考、高考,渐渐成为可能决定一种社会地位、阶级层次乃至财富资源分配的必需的渠道,是一个魔力巨大的筛选容器。残酷的升学应试的竞争,学会关心只是变成了关心自我的前途与利益!学生们很少去想过别人的感受,甚至家人,也没有考虑过,更何况老师、同学!这是不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失败?!

  “如果一个学校要有一个主要的目标,用这个主要目标来建立和协调其他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所有任务都应该为其服务。在培养学们学术竞争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生本身,他们的目的、焦虑和处身的各种各样人际关系。我的观点没有反智主义的倾向,而是有关重新确定轻重缓急的问题。智力开发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百育德为先。德育在我校也是相当看重的,但是我们德育的目标如果和当下的应试教育相冲突的时候,毫无疑问,现在总是选择后者的。而我个人认:“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比单纯考试成绩100分要更加重要!

  “教室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地方:学生们在其中合法自由地展示和探索他们多种多样的人生。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追求不会压抑和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即使有这种妨碍的可能性,我们也应该愿意冒这种风险,因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为了真正地改革教育,为了摆脱那种钟摆似地循环往复,我们必须抛弃视学校首要任务为开发智力这样地陈词滥调。我们也必须放弃那种认为任何机构--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企业--都只有一个稳定的主要目标的观点。”

  教室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合法自由地展示与探索多样人生的空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这样一种理想境界,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今天,是一种奢望。当学生成为了吞吐习题试卷的机器,当教师成为一种传授应试技巧和标准答案的工具,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了考试学科的全面发展,甚至心理辅导与成功励志也蜕变为考取高分上名牌大学的宣教手段。当教师孜孜不倦地为开发学生应试智力而奋斗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在如山似海的应试训练中,我们能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吗?由此,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代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什么?仅仅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大学吗?

  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诺丁斯将学校工作比作养育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也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诺丁斯指出,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诺丁斯还批判了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伪关心(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她赋予关心全面的含义: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她还坚定的说:毫无疑问,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包括正视精神信仰问题。

  无疑,诺丁斯是在用“关心”来治疗千疮百孔的教育。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类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首先,以关心为基础的教育并不反对智力开发。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已经成为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的工具,沦为选拔工具的课程变得越来越难;为使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学校压缩、取消了一些“非考试科目”,而强迫所有学生专注于学习考试科目。教师也仅仅是为教本身而教。诺丁斯认为,这是一种控制哲学,它没有教育上的根据。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应该保证教好对这些学科怀有特别兴趣的孩子,但不应该将这些课程强加给所有孩子。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她说:“我不会根据一个人的数学才能去评判他的人生价值,也不相信有关微积分的知识是良好公民素质所不可缺少的。无数好人、优秀公民都不喜欢数学,都在数学面前犯难,那么为什么让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能力高低、爱好异同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如何,都在几何与代数课程里挣扎呢?”不要一味地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应该问的是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和为什么。

  多么值得尊敬的一位老师啊,也是多么超然的一位老师啊!同是身为老师的我,不敢这么去评判孩子,因为我自己的工作的评价就是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如果学生考不好了,我自己可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怎么还能这样超然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抱着关心的名义,说现在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让你们将来不后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感慨,有关心的成分在,但是却真实地更多的是先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试想,明知道很多学生让他们都去学四门所谓的主课,而放弃了他们真正有发展潜力的,能让今后人生更有用的优势科目,但是为了升学率,你必须要鼓动所有的学生去考普高,去考大学。呵呵~多么讽刺的关心啊!无力啊!现在的老师!

  虽然如此,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尽自己的全力去爱学生,去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作业、学生的疑问,她可以抛开自己的孩子耐心的先指导学生;为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她可以半夜仍和家长煲电话粥;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差,她不惜一次次地家访、电话联系家长,甚至给学生做思想工作直到夜幕降临,忘记吃饭!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这样尽责的老师,这样关心学生的老师,只要教育体制真正改革,对老师、学生、学校的评价制度有了真正的改革,对人才的选拔有了真正的改革,我相信,用“关心”来治疗千疮百孔的教育是真正可行的!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3

  偶尔网上浏览,接触到《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内尔·诺丁斯博士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作者在书中说到关心是一种习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能力。不论是习惯还是能力都需要家长从小对孩子的重视与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我们是教育孩子要关心别人,可好像只是形式主义而已,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是什么呢?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孩子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孩子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令大家满意。我们理直气壮地这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孩子。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这是真正的关心吗?这到底是不是悲剧,实在值得人们去深思。

  如今我们都在提倡和谐的社会,事实上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爱心的人,会关爱别人的人,不是冷漠毫无人情味儿的人,不是只拥有知识技能的冷血动物。社会更新极快,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当然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完全不要成绩是绝不可能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真的需要分清孰轻孰重。

  希望更多的人能读读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学会真正的“关心”,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关心社会、关心人类!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 4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该书出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之手。身为美国教育学会主席的内尔·诺丁斯博士尽二十年的学术努力,提出了重视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怀伦理学以及关怀取向的教育思想。该书应该是先生此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光是中国,在美国的学校中,所有的学生都被灌输标准的课程,然后接受标准化的考试。虽然很多教育家都对这种模式提出了反对,但是该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改革者们试图突破这种受考试所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但是,改革尝试往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抵制。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倡导的就是一种"关心"教育,作者在引言中指出了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基于动物本能的一种需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关心和被关心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人们之间变成越来越冷漠,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但是这种以"关心"为基石的社会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从孩童时代就要进行关怀的这种教育,可以这么说,少年时代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走向。我们培育怎样的人,怎么培育这样的人,这是社会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我并非主张不要学术,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也都应该学会关心其他生命或事物。

  围绕关心来组织教育,这是诺丁斯教育思想的中心主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诺丁斯的教育思想则超越了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提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然而,学会关心并非轻而易举,不恰当的关心会适得其反。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他们如浮萍一样四处飘荡。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将关心传递给孩子,决定着关心关系能否确实地建立起来。正如诺丁斯所言:

  "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如果父母体罚孩子,还认为那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可能会怀疑其他一切关心他的努力。这种情况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需要更认真地倾听和理解孩子。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

  我的中心主张是,应该更好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正确的引导各类学生,比如那些对某学科怀有特殊兴趣的,可以深入到那个学科内,而对其他大多数学生,我们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教育。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而非传统学科,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这个目的并不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或者学术进步相抵触,相反,它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师生合作必须成为现实。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有感09-21

幼儿有哪些教育模式04-30

幼儿教育的新模式04-12

教育培训管理模式04-06

学会如何去关心自己的孩子05-09

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05-09

如何创新幼儿教育模式06-04

有效学习模式心得07-26

调皮捣蛋孩子的另一种教育方法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