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时间:2024-04-16 09:32:33 志升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精选1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精选14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

  说起哲学,它似乎总是给人一幅高高在上,古板深奥的面孔。这个词汇总是承载了许多人生与世界的问题。让人为之苦行求索,苦想冥思。也许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哲学是什么?是旧书中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真理呢?当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既不是难以理解的学术专著,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而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古今中外,能够让众人皆知的哲学家或许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慰藉。而这份慰藉并不来源于宇宙深处,而来自于我们内心。

  我们乐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求慰藉,以此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丝安慰。而哲学家们则善于把这份慰藉升华为哲学,并用他们的哲学反映生活:庄子可以从蝼蚁中品察天地,慧能可以在冥想中看遍人生;叔本华从日常的喜怒哀乐中看到意志的表象,尼采从登山的劳累中感受到超人的心境。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总蕴含着丰富而通俗的哲理。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慰藉着我们,而我们又有几次能够察觉的到呢?

  相隔几世纪,总会有一小群思想相通的哲人们,他们共同的爱好便是直面痛苦,忠于哲学,向我们诉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语,为平庸而苦痛的人生开出一剂剂慰藉的药方。他们用生命实践哲学,把最深刻的慰藉留给世人。当我们去阅读那些蕴含哲理的文字时,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一次定位呢?

  真正的哲学,往往是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提炼,并用最朴素的思想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当我们无法得到认可,我们求助于内心的坚持,于是我们从信心中得到慰藉;当我们感到生活无趣,我们求助于书本,于是我们从精神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诉诸内心,于是我们从内心的.安宁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困难,我们于是我们从拼搏中获得慰藉。他们用哲学为生命作礼赞,用超脱的慰藉诠释生命。也许,他们的哲学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生活做出最好的定义。

  书中,作者对哲学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与欲望的脉搏,从而让我们摒弃错误的方案,制定的幸福的计划。作为一个哲学外行的我,也许会难以完全理解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充满智慧的哲理。

  要知道,这世上任何一种哲学都无法让你的心灵得到满足,这世上任何一本书也不会带给你幸福,但是他们会用思想和文字悄悄地告诉你,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2

  惯于闲处落笔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总会给人轻松又深刻的阅读体验。如果领教过他的《爱上浪漫》,就会知道,就算写小说,也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当看到《哲学的慰藉》,当发现书里除了文字,还有各种示意图、肖像画、地图时,应该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德波顿的书。

  《哲学的`慰藉》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在书中,西方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轮番登场,似乎分别从人生的不同角度:钱财、挫折、缺陷等方面阐释着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不过,诚如推荐序中周国平所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可是,如果逐个检视这些早就具有这种智慧眼光的哲学家们,或许,有人,会刻薄地说一句:知道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那一生啊。

  是啊,我们不能在苏格拉底与凶悍老婆的私人生活中看到幸福,就连苏格拉底自己都说:之所以娶她就是因为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我们也不能在叔本华的孤独中找到圆满,爱情的失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3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就像罗兰说过的:“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之光,一盏是勇气之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黑暗和波涛的凶险了。”

  整本书,都已积极向上为主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当你一旦觉察到恐惧,忧虑的想法欲倾入你的心灵,你必须立刻把勇敢,希望和自信放进自己的思想里。就像想要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画家,就先要有给上帝画像的勇气。对于自己的执着,不要放弃,永远不要对自己有所怀疑!

  让我们在这美妙的世界中,学会坚持的勇气,学会感动的真爱,学会真直的品格,学会快乐的付出。

  大千世界的美妙你无法想象,在世界万物中,都是有爱存在的。只不过他们是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互相的传递罢了。然而我们,往往因为一时的冷漠和无知,无法感觉罢了!

  爱,就在你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你想发现它,首先先付出你的爱!

  所有的阴霾和厄运,只是遗落在你的掌心上的一丝浮尘。那就用生命中无畏的潮涌,去关系一道灿烂的风景。记住,每一只坚实的手掌,都能握住一片幸福的海。

  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每天都为自己加油,每天都为自己喝彩!每天都向幸福靠拢!

  落,让他似乎给女性更多恨意的评价,他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我们更不用说伊壁鸠鲁的贫寒、塞内加的流放和尼采的精神病,唯一可以慰藉的是蒙田,不过他所认可的那种书斋生活似乎离俗世的快乐也很远。

  是他们太高深,还是我们太肤浅呢,怎么样算是过好了这一生呢?

  或许,首先,你不要形单影只,你要有一位优秀的伴侣,然后,你们要有一个或更多健康、聪明、漂亮、知书达理的孩子,作文接着,你要有钱,要过着体面的生活,最后,你一定要长寿。这样,你就可以照一张全家福了:沉静的脸上流淌着隐隐的微笑,生活已经被你打败,留下的`是乐观、自信和拼搏之后的满足。

  你是人生的赢家了,而这都是平凡世界所能给你的最高奖赏。

  相反,哲学家呢,他们是那样一种两栖动物:一栖俗世,一栖意识,不过,俗世的这一边总是发育得不健全。水木丁曾写过电影《时时刻刻》的评论,写到伍尔夫,她说:“因为她是弗尼吉亚·伍尔芙,这就注定了她终将为探求人生的真谛而活,终将不能成为一个安于享受阳光和青草味道的某个男人的女人。”这篇影评的名字叫《你所不能了解的人生》。

  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比如,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完成。

  或许,你所得到的,有一天,将成为你的羁绊。而哲学家似乎是那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们知道全部庸俗生活的奖赏不过如此,可生活的痛苦却很难穷尽,所以,塞内加才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对于他们——那些优秀的哲学家,应该是一定的:正因为知道那么多,所以,很难过好那一生。而我们,如果,还没有看过这些用俗世“遗憾”写成的智慧精华,将是多么大的缺失呵。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4

  周国平的推荐序和译者资中筠的评语相当精彩,摘录一二: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周国平,推荐序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而且用这种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种种悲苦。——资中筠,译者语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5

  如果选择拒绝苦难,如果只是早早地防患可能的痛苦于未然,如果只是把苦难与不快当作应该彻底消灭的邪恶与仇恨,当做人类内心深处的阴暗,那么,可能他心里只剩下安逸,而且是空虚的安逸,躲避在帷幕之后,放弃挣扎,全然不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要么一起毁灭,要么一同长大,这也是大自然用我们的时间告诉我们最沉重的一句话。

  我们生存在时间空间之中,断然早知周围万物必有一死。同样,我生而知终有一死,谁都躲不开这个规律。自然,痛苦和挫折也不外乎在死亡之内,若早点接受如此,是不是,就能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均在考虑之内,世间万物又在预料之中呢。

  哲学的目的不是艰深高远,而是教会我们在愿望遇到现实这一顽固墙壁之时以最柔软的方式着陆,不论是面对非议的坚定,面对物质的独立,面对苦难的豁达,面对缺陷的坦然,面对悲观的毅然,还是面对痛苦的正视。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6

  现在手头正在读的是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

  人变得很懒。不愿多想,更不愿多写。暂且抄下一些精妙的句子,稍加评论。既可以帮助自己concentrate,也有助于思考,岂不是一举两得。

  关于哲学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

  括号里面的话从来就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有时还是最重要的话。比如上面的一段文字中,我最为欣赏的便是括号里的一句。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我相信,如果有这么一个酒会的话,设想的结局便是必然的'。

  关于哲学的本质,他认为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对此,我深有同感。一个生活幸福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哲学家的,所以有人说苏格拉底成为一个哲学家是因为他有一个泼妇似的老婆。痛苦的婚姻有时会造就一个哲人。当然人生的痛苦有多种,不仅仅限于一段不美满的婚姻。面临人生各种巨大的痛苦,人何去何从?该怎样才能给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想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哲学或宗教。二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凡人各种安慰,而这安慰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将人世看透而产生的一种“悟”,是更智慧的人生。

  关于苏格拉底,“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于更深层次,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是啊。人什么时候能超越世俗,才是最自由最无畏最自信的状态。

  关于常识和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样的理财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样的礼节,以及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搁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这段话理论上说来不难理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和习俗,也不难感慨所有社会人的不由自主。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和时代的烙印,想摆脱都不可能。不过这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一大堆(我儿子的常用词)古希腊人的常识规范。而这些常识规范,如祭祀,蓄奴,尚武(专指男人,女人是排除在政治和公众生活以外的),虽然怪异,到现在已演变成了“知识”。但正是现代人心里感觉到的这种怪异,使我们开始置疑各种现代社会的各种常识。若干年后,它们也会变成怪异的知识。

  关于他人的评价,“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业绩或性格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于使我们心烦意乱。我们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也是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指责的依据是什么?”

  苏格底:“好意见出自对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坏意见出自对事物缺乏理解的人。”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7

  一本非常有趣的哲学家小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倾向于将拥有「哲学家」头衔的人神话,这种附庸风雅的举动其实源自人类喜欢将自己无知的`世界——无论是现实的世界还是精神的世界——神秘化的倾向,他们以为将无知的事物神秘化,然后吸引别人对其顶礼膜拜,就可以缓解自己对无知的恐惧和焦虑;当然,更愚蠢的做法则是把随手抄过一段自己其实无法理解却又被附庸风雅之辈刻意神圣化的言论,然后对其顶礼膜拜,视为人生的终极归宿。德波顿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诸如尼采和叔本华这样的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让我可以更好地思考,他们在这样生活状态下得出的人生哲学究竟值得我在多大程度上效仿,以及在多少比例上借鉴。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8

  一直以来都对哲学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自己不够勤奋,至今也未能啃下来一部原汁原味的哲学著作。哲学这个词在我心中,如大多数人一样,是高深莫测的同义词。对和哲学沾边的人或书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莫名的仰慕。准备考研的时候,读到的一些哲学家的理论特别是美学理论让我马上感觉那个学科提升了一个层次,当然遗憾的是,现在从美学(艺术哲学)等形而上角度研究那一学科的已经少之又少了,这是题外话。很早以前买过一本《苏菲的世界》,感觉有些浅显,而且我不太喜欢那种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因此就没有读完。现在的我感觉十分庆幸,是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成为了我的哲学启蒙书。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文笔简洁机智,而且视角独特。作者分别用六位哲学家的思想精髓(由于不了解再次姑且妄称“精髓”)对应解决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碰到的心理失衡感,加上对哲学家人生经历的娓娓叙述,让受挫的`人们体会哲学带来的安慰。不但拉近了读者与哲学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得哲学回归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这本书更加强化了之前我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得到的观点,正如作者引用蒙田的话,关于人文的书没有理由写的艰涩枯燥,通晓流畅的方式也许更适宜表达智慧。这本“随笔”,清楚明白,读时轻松愉快又兴味盎然,又处处展露出思想和智慧。记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读书的两种目的:获得资讯和增进理解力,当时我对增进理解力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所谓的理解力不过是阅读能力,也就是说当不借助外力条件下顺利搞清楚一本晦涩高深的书那么理解力就得到了进步,现在的我有了新的认识。看这本明快的书也增进了我的理解力,对生活、对挫折、对当前境遇的一种认识,不仅仅是换一个视角这样简单,而更是一种深刻感和厚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哲学家的智慧给我启迪,哲学家对智慧的追寻将我鞭策。这是一本可读性、实用性、思想性兼备的哲学入门书,精彩极了。正如周国平的评价:他教我们懂得享受……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9

  “艺术可以教导我们以更成功的方式承受苦难。”西方人认为人的降世就是来受难的,这个苦从你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而艺术,可以帮我们排解苦难、发泄不满与失落的情绪。就如同把情绪抛向大海,让苦咸的海水冲淡这份愁。

  也许这就是一种寄托吧!“我们需要帮助,才能在自己最糟糕的经验里找到光荣,而艺术正能够为这些经验赋予社会性的表达。”就如南.戈尔丁的作品《镜中的席芳》,这名女子是同性恋的代表,她的眼神是一种渴望,渴望得到被爱与勇敢爱别人的勇气,渴望得到优雅和高尚。她的眼坚定的看着自己短发的样子,桌子上陈列着化妆品,她,依旧做着自己,依旧拥有自己喜欢的样子,却抹不去她的悲伤。

  一块棱角分明的岩礁、静谧荒芜的海岸和晦暗的海平线,压抑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寂寥、孤独与惨淡,《海岸上的岩礁》这幅画并没有直接的描绘我们身边的生活与社会现象,却能将观者代入一种阴郁的情绪。但,自然,却能承载与净化。阴郁,有,但不悲伤;平静,也有,却不绝望。我们虽然拥有哀愁的情绪,但表达自己的方式有很多,释放出来这样的负能量,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

  “我们比较有能力解决自己面前的那先冥顽、强烈又独特的哀伤,而这也正是艺术作品经常能够带给我们的能力!”

  平衡,介于舒适与难耐中间的一种感觉。找准舒适度,不让过度的自满和过度的焦虑占据我们。是一种冷静的思考和镇定的能力。然而,艺术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找到欠缺的性格,借此恢复一定程度的平衡。

  如今,生活的节奏一直都很快,使我们没有办法去看清自己,甚至已经忘记本我,那种纯、静、敬、诚的本我……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套子里的人,而家,可以让我们放慢脚步、享受自我。就如同凡德罗的住宅,色调温柔、风格简约,一个能够让紧张心灵重获平衡的家。美好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恢复完整并弥补自己的亏损。

  很多艺术作品也在表达社会的缺陷,但每个人的心里亏损与寻求平衡点的想法不同,因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很多人的眼睛里看到晦暗的地方。“艺术不只在重获平衡我们的性格上扮演了一定程度的角色,也可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艺术,帮很多人反映了“善”。

  弗拉·安吉利科《最后的审判》描绘了残忍、恐怖的地狱景象,他笔下的食尸鬼让人难以忘怀,他似乎在警戒看到这幅画的所有人:“趁还来得及,赶快改邪归正吧!”既然需要平衡,那善恶也需要均等,要表达美好的同时也要体现邪恶。只有这样才能鞭策我们。

  在艺术中表达道德观念,最大的困难不是他有多怪异而是看起来很显而易见。因此,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打开我们的眼睛,鼓励我们追求平衡而美好的人生。以朝鲜月亮罐为例,白中幽幽泛绿,看上去完美无瑕,但它的表面瑕疵很多、釉色深浅不一。缺陷很多,平平无奇,拥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它不是卑屈,只是对自己的现状懂得知足……”

  “艺术可以为我们节省时间,也能够挽救我们的人生,原因是艺术能够在适当时深刻提醒我们追求平衡与良善,而我们绝不该以为自己已不再需要这样的提醒。”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0

  我们对自己很难有一个界定,关于情绪也很难掌控。但,艺术品,似乎帮助我们定格住这些不可控的自我,甚至可以通过艺术品增进我们的认知能力,找到自己关于直觉、疑虑、预感等混杂情绪的发展方向。就如康奈尔的盒子《无题(美第奇公主)》,盒子描绘的主人是佛罗伦萨公爵一世六岁夭折的女儿Bia,下方排列着鸟儿、梯子、花朵、日晷、地图与狐狸,这些标志是人生万像的符号,耐人寻味……每一个符号都可以贴近自己,将自己代入符号,似乎可以找到自我一直羞于表达的情感。“我们很难说这件作品具有什么“意义”:这件作品显然具有超出语言能够描述的表达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迷茫和理不清的感觉,就像一块玻璃上面刮满了白色划痕,模糊中还透着一点自己的影子。托姆布雷创作了一幅作品《全景》,它揭示的重点不是一排臼齿,而是我们内心的体验。那种难以琢磨的心理状态,就像那上面纤细浅淡的痕迹,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即将了解的边缘,却又还没了解。

  艺术能够促成自我认识,情绪感知换算成图像表达,似乎来得更直观一些。就如同科布克的油画《由多瑟琳根远眺奥斯特布罗》捕捉生活中的光线,语言表达可能显得笨拙,如果将它画出来,颜色、感觉、别人的感觉等,那些细微的环境与心理的变化都能表现出来。也许我们能在作者这里找到共鸣。

  “我们其实也和艺术品有点像。艺术品是一种媒介,让我们得以认识自己,也能够让别人更明白我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有所成长,但成长中伴随着害怕、乏味的情绪。拥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能取舍人世间必要与非必要的事物,包括所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决定命运的所有选择。艺术家们对这种成长进行了反馈,为此我们会觉得世界上有太多艺术品都令人感到即陌生又反感。之前那懵懂美好的图像与色调也都转为了犹豫晦暗的杰作。很多黑暗诡异的宗教作品将人们痛苦的经验与负面的时刻彰显的淋漓尽致,如《圣布鲁诺的异象》中左侧沉睡的门徒与右下角的骷髅头似乎预示着人生的极端,但天使的降临为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指示,就像阴郁的人突然晒到了太阳。画面的色调也因天使的指示变得柔和起来。

  “接触艺术的人很有帮助,原因是艺术能够针对在我们身上引发防卫性厌倦与恐惧的疏离性事物提供鲜明深刻的例子……要克服自己对艺术作品的防卫心态,有个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以更加开放的心胸面对我们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到的陌生感……毕竟艺术作品都源于我们特定的`世界观。”

  我们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所生的人格与成长的过程也不同,但所有不同时代的人都拥有相同的情感与情绪,我们可以在不同年代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与自己相通的情感与成长经历。就如同委拉斯凯兹的《宫娥》与毕加索的《侍女图》,两幅画相隔三百多年,除了绘画形式的改变,两位画家都在画作面前展现自己的本性。

  “我是人,我关心人间的一切。”我们关心到的却表达不出来,但通过艺术品能很好的达到共鸣效果。渴望进一步了解自己,而这个过程唯有在陌生的事物中找到能够引起自己共鸣的点,我们才有可能成长。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1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噶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塞内加自己就有以《慰藉》为题的著作。作为罗马宫廷的重臣,此人以弄权和奢华着称,颇招时人及后世訾议。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不止于此,对于家庭、儿女、朋友乃至自己的身体都应作如是观。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

  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塞内加是说到做到的。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始终泰然自若。最后,暴君尼禄上台,命他自刹,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问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在当今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关于伊壁鸠鲁的一章也颇值得一读。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他的哲学因此被冠以享乐主义的名称,他本人则俨然成了一切酒色之徒的祖师爷,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其实,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

  事实上,无论是伊壁鸠鲁,还是继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后世哲学家,比如英国功利主义者,全都主张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2

  首先赞赏资中筠先生的译文,非常优美,完全没有通常译文的诟病。《哲学的慰藉》是作者以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际遇及基本的哲学观点,分别以六种现实遭遇,对与世不合、对缺陷、对缺少钱财、对伤心、对受挫折以及对困难中的'遭遇,给与方法用以达到慰藉目的。这些遭遇几乎囊括了人生方方面面的境遇,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哲学能带给你安慰。然!哲学仅仅只是方法论,它无法慰藉人的心灵,方法可用得一时,却解不了根本,熟不见人人都有过“道理都懂,就是不由己”常态。这些哲学家也没能够慰藉了自己。如要解决根源问题需要寻求灵魂的安放……

  此书可读,对于初涉哲学的人是不错的入门,我读最享受的是译者的文笔。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3

  第一篇讲的是苏格拉底之死的故事,主题是“与世不合”。作者先以数量繁多的绘画主题来引出“苏格拉底之死”事件的意义重大,进而提出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原因——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然后重点描写苏格拉底之死一事的具体事件。在深入浅出的描述中,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苏格拉底是个其貌不扬的怪人,显然历史上的众多绘画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是艺术过后的苏格拉底。在雅典最鼎盛时期,借助良好气候和雅典城市布局,他一刻不停地在做他的哲学事业:发问路人,询问他们为什么相信某些常识或者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苏格拉底教会我们的,是要我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很简单,我们需要锻炼的是一种对任何事——哪怕是常识——也应该保持的好奇心,用辩证思维来判断那些是否是真理。

  在读其故事时,我脑子里时常会出现自己6岁儿子与我的对话场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表现的和苏格拉底的“常识发问”行为非常相似,他会问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而且是刨根问底,很多时候我被问得差点发疯,就好像被苏格拉底询问的人一样。其实我是被问地回答不上来:可能我的脑子和思维已经被“常识”给固化,极少思考。

  其实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类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有错觉,觉得这些本来如此。“地心说”的时代持续了差不多1300年,难道我们能保证我们现在认为的一些“常识”不是“地心说”理论吗?还真不见得。比如对电的依赖程度,现在很多小孩可能没有一次经历过停电,在他们的观念里,可能根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世界,其实仔细回想,电的发现是18世纪才有相关理论,而电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也才不过几十年!因此对于身边的一些所谓“常识”,我们如果一味地“听他说”,或者“这个本来就是如此”,这样的态度可能是一个浑噩人生的态度,而不是哲学的态度。

  苏格拉底用其毕生精力,来启发人们对事情进行思考,教会我们运用辨证思维对事件进行真伪检验。我认为哲学其实就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人生态度。哲学是“苏菲”,而“苏菲”,是我们的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寻找,去用像孩童一样的好奇心探索发现、提问思考。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14

  夜辰读书;看到带“哲学”二字的书,我就会油然而生崇敬感。在我心里“哲学”代表着本源智慧,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里特斯、卢克莱修……犹如“哲学榜”上的众神,法力无边,各有神通,是他们奠定了人类智慧的基石。

  也许是受应试教育引导,从小就把哲学与政治混同起来,认为政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分唯物和唯心,而唯心主义那一套理论“非傻即疯”,根本不可理喻。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当时学起来艰深晦涩、枯燥乏味,自然也就对哲学敬而远之。直到高中时,读了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才开始走进哲学的世界,明白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外还有那么多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而且每一个都如此广博、如此绝妙、如此精深,令我大开眼界,沉迷其中,这也是我的一点“哲学情节”吧。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他博览群书,靠图书馆和一家书店自学成才,父母在书店开了账户任其自由买书,后来为自己的慷慨而后悔。

  本书书名“哲学的慰藉”,有意思的是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序的题目竟然是“哲学不只是慰藉”,再细读序的内容,字里行间可见周教授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就是“一般般”,显然觉得阿兰同学有“杀鸡用牛刀”之嫌,生生的把哲学拉低了一个档次,另外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硬是把苏格拉底、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用来对“与世不合”“伤心”“困难”进行慰藉,尤其是把他一生研究和欣赏的尼采给曲解了,他认为“尼采哲学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慰藉,直面人生的悲剧性质,以此证明人的高贵和伟大”,阿兰同学居然用他的哲学来慰藉困难,实在是南辕北辙、驴头马嘴。当然,周教授最后也对本书作了肯定,说这书作为一本通俗哲学读物,无疑起到了吸引人们走进哲学之门的作用。言外之意,也就是哲学入门,仅此而已!

  本书针对当前世人的迷茫、焦虑和困惑,选取了苏格拉底、塞内加、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6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以朴实无华、机智灵俏、优雅舒畅的文笔,相应介绍了应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应有的智慧,帮助大家寻求解脱之道、慰藉心灵,走出迷茫、痛苦和焦虑的泥沼,唤发出生命的勃勃生机。

  其实说白了,作者充当了“哲学引导员”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为人们引见了6位哲学家,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药方,配出6剂良药,对症下药治疗世人的心理疾病。当然,书中只介绍了6位哲学家的极少部分思想,可就是这只言片语,也足以让我们窥视哲人的精妙智慧,有缘者或可得当头棒喝之功效。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相关文章:

慰藉心灵的句子12-29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03-10

哲学的句子01-10

哲学经典语录06-08

生活与哲学教案12-10

有哲学的句子04-01

哲学深奥的句子11-06

关于哲学的句子03-09

哲学读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