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心得体会1
孙教授这节分享课的内容分为了六大点,分别为时间的主管感受和概念的建立、时间表现为太阳系的周期运动、日晷和漏壶的发明与计时原理、弹簧机械钟与钟摆原理的时钟、利用晶体周期振荡的电子钟表、利用原子冷原子能级的原子钟。这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划分其实也分别对应了一个时代。这些时代的划分主要是通过对时间概念的认识与测量来区分,从旧石器时代的天数到航海时代的小时再到现在的分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类的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从宏观侧面分析时间的思维方式能很好地指导教师开展五年级下册关于时钟与地球及宇宙的教学,可以由怎么教导为什么要这么教转变。
对于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从西周开始追溯。刚开始我们对时间的认知是一种感觉,如日出日落、四季的变化等朴素的时间观念。人们对时间的形状是模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时间的划分也在不断地精确,从一天、一个时辰到一个小时,再到分钟、分秒。
这其实与儿童对时间的认知逻辑顺序是相一致的,教师了解人类探索时间的概念的历史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于时间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从一开始的现在是几点,到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的划分再到一年究竟有多少天,这些知识的逐层递进都潜在地反映了将时间周期性变化T转化为空间周期变化2π的科学思维方法,好地例子就是日晷的利用,将时间与空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种思维的转变不是在小学完成的,但是是在小学开始打下基础的。
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可以将目前的时间划分为天然的时钟与人造的'时钟,利用天文观测的信息,一个星期以七个行星的运行距离进行命名。天然的时钟不仅适用于古代,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有一席之地。日晷的使用就为火星的探索提供了便捷,是使得我们对火星的探索能更多好地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时间概念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与认知,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索世界的核心素养。
时间的概念随着太阳系运动规律的发现,科学思维的方法和原则不变,但是具体内容进行了多次的更改和丰富。
听完这节小学科学培训课,我感觉收获颇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人类的未来已经可以预见地发展到太阳系了,对于研究人员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学生小时候就培养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有利于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也符合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需求。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
科学心得体会2
为期20天的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就要落下帷幕,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既紧张又充实。这次培训,我们全体学员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大大地转变了我们的一些教学观念。培训中一些动人的场景和感人的片断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吴向东老师工作室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华师附小的领导对这次培训很重视,把我们的培训地点安排在吴老师的工作室,这里受外界影响少,资源充足,设施完善,对我们的培训学习非常有利。华师的研究生宁艳把我们的食宿安排得周到贴心,华师的冯翠典博士及她的研究团队还给我们学员提供了很多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这一切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吴老师还精心安排了我们的培训内容,有教学理论方面的,教学技能方面的,教学交流方面的,还有体能方面的等等,这些培训内容非常系统,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地方来的老师们来说,既前沿又实用。
让我们深受感动的是:吴老师的敬业精神。
在培训期间,吴老师毫无保存地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工作技巧,手把手地传授给我们,对我们的问题都耐心解答。不但屡次给我们上理论研讨课和示范课,还不厌其烦地答复我们的提问,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对学员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吴老师要求很严格,从不放过任何纰漏,一定要我们做到满意为止。让我们感动的是,培训一开始吴老师身体就不舒服,但他一直都是带病坚持工作,最让我们钦佩的是吴老师勇于展示自己的不完美的地方,这是很多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例如他的一些想法或示范课如果有上得不够理想的地方,他都会跟我们学员一起讨论,让我们学员给他提出意见,通过这种相互学习的形式来帮助我们提高。吴老师这种在学术上的坦诚态度,对教学认真负责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学员都深有感触,我们由衷的对他钦佩和感谢。
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
吴老师在培训期间,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特意组织了几项活动来强化这种团队意识,如登山、集体观鸟、到科学城进行科学考察等,我们都是集体行动。其中最能表达团队意识的是登白云山活动,登山之前特邀了广东电教馆馆长(团队拓展训练专家)程五一先生给我们授课。为了考验我们的体力和毅力,程先生晚上6时开始给我们授课,10时程先生和吴老师就带着我们登山,第二天凌晨3时才回到学校,足足5个小时我们都一直在走,中间没有停顿,我们大局部学员由于平时缺少锻炼,爬了不到一半已气喘吁吁,出现了体力透支的情况。但大家都相互帮助着、鼓励着,甚至有的学员虽然自己体力不支,但还是伸出手来拉一把更困难的伙伴。这一拉,传递的不仅是一份力量,更是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心。大家都坚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全员都到达终点。虽然我们被这种魔鬼式训练搞得精疲力竭,但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要当好一个科学老师不但要有好的教学理论支撑和高明的教学技巧,还需要有充分的体力。大家都觉得这类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员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有了很好的.团队意识。
让我们感慨的是: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给激发起来了。
学员们都说,来跟岗培训之前,在原单位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非常有规律,工作压力都不大,学习理论的热情也都不高,但来到吴老师的工作室后,整个情形都改变了,学员们都把这次跟岗培训看成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时机,个个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20天里没有休息过一次,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从早上7:30到晚上12:00,都是学员们的工作时间,有的备课,有的写反思,有的查阅资料,有的写blog,有的和指导老师交流等。曾经几次明轩、达航、泽扬等几位老师工作到凌晨3点多,还有倩清、红荷、超群、小芬、怿珍、凤霞等老师每天都跟自已过不去,主动给自已加码,生怕少学一点东西。文东、先钦、福帮等老师不顾自已年龄大,底子薄,每天都加油追赶,害怕自已落后。每个人的教学设计都要经过屡次的打磨,修改,才能被吴老师认可。像泽扬老师的教学设计?摆?,修改了十屡次,才定了稿,福帮老师的?磁铁?被吴老师否了又否,文东老师的?纸的研究?直接就被吴老师给否掉了,要求推倒重来。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全体学员都经历过屡次,凡经历过的老师心中都没有怨言,都感觉到反而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20天一晃而过,我们的感触很多,言语已无法表达,更多的是留恋和感谢,感谢华师附小的领导和全体员工,感谢指导过我们的所有专家。
明天我们将各奔东西,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但我们的心仍连在一起,让我们彼此温暖,彼此鼓励,彼此牵挂。
科学心得体会3
携带着对教好小学这门课的渴望,9月19日至9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滨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骨干教师展示会”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以探究为主。《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探究活动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来“学”,学生们可以把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的理解。在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们对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与技术的关系、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路: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总之,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科学心得体会4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其作为科学启蒙的课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来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精心安排,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亲自感知实验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参与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设立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注重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整理,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获取并整理有关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规律。
5.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总结,我发现学生在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验。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样的引导,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用言语直接讲解清楚。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演示实验来辅助讲解,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演示实验是指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并向全体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探索的思维方式。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并掌握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我会提出明确的要求,解释清楚实验的目标和需要研究的`问题,说明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材料,从而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科学心得体会5
20xx年,我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刑事和解试点院,为了推进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大对刑事和解案件社会效果的考评力度,把刑事和解这种新司法实践落到实处,我院控申、公诉部门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工作,最大限度化解了社会矛盾,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领导重视 科室配合
今年以来,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刑事和解工作,要求全体干警充分认识刑事和解这一新的刑事司法实践重要性,以控申牵头,公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等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办理了刑事和解案件9件。其中交通肇事案4起,故意伤害案3起,故意毁坏财物案1起,挪用资金案1起。所有案件依法办理,已经有5起案件作出了不诉处理。
二、工作细致 以人为本
在办理每件刑事和解案件过程中,我院都本着自愿、合法、公正、注重效果的原则来进行,每件案件都通知双方当事人做了详细的讯问笔录,对于有的当事人身在外省,我院也本着方便当事人的原则,特事特办,灵活采取电话讯问、网络互动等方式方法进行,既解决了法律纠纷,又妥善处理了相关当事人的各项诉求,化解了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三、开展回访工作 注重社会效果
达到了防止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案件出现反复的目的,在案件办理完结后,我院认真开展了刑事和解回访工作。20xx年10月上旬,我院为刑事和解回访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成立了主管副检察长为组长,控申、公诉部门干警为成员的回访小组,制定回访实施方案;控申和公诉部门联合制定了《xx县人民检察院刑事和解案件回访工作制度》,针对案件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回访重点,明确在回访中的纪律要求;同时,在回访过程中,对每起案件的嫌疑人和受害人均要制作回访笔录,所有案件按照不诉和起诉作出分类,建立了考察档案。
20xx年10月上旬,在院党组的安排下,控申、公诉部门经过3个星期的走访,对第一阶段完成的4件刑事和解不诉案件的当事人逐一进行了回访。通过回访,发现4起案件的被不起诉人回归到社会后,均没有重新犯罪,在所辖乡镇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均表现良好。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属对检察机关的不诉处理结果非常满意,生活没有困难。
科学心得体会6
教育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开拓进取的领域,而教研同行则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研同行应该不断学习、总结、交流,让科学的研究方法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为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学生而努力。经过多次教研活动的参与,我对教研同行体会如下:
第一段:认识教研同行的重要性。
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个人水平有限,不足以独立满足各种需求,这时候教研同行就能够帮助我们突破瓶颈、推进教学改革。在教研同行中,不同教师的经验与思路交流碰撞,可以有效地激发创意潜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我们更好地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教研同行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负责任的态度、进取与合作性格等素质。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研同行环节中好学向善、互相尊重、平等沟通,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让每一个参与者在这个群体中不断成长、迅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段:教研同行的目标与价值。
教研同行的目标在于促进教研活动的持续开展、落地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深度研讨,深刻剖析现状,然后加以改进。同时,教研同行也是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一次会议,我们不仅仅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与那个方案,更是在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课程组织能力。
第四段:教研同行的陷阱与难点。
在教研同行中,有时很容易陷入互相攀比的心态,忽略了教学成效的关键,这是一个常见的陷阱。同时,时间安排、人员在场、资料的收集等等汇报过程中其他细节也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故加强沟通,意识到这些问题予以避免是必要的。当然,难以避免的还包括研讨课题的尺度问题,相信教师都需要警惕和避免。
教研同行的活动应当以实际教育问题为原点,并尽可能多地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而进行。在教研同行中,我们应该注重分享经验,不断总结教学效果,寻找适于自己、适于学生发展的`最佳课程模式。各课题组互相学习交流,让不同的教学思路在交流中碰撞、融合,这样才能够推动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
总结:与传统上坐而待教的学习相比,教研同行更加着眼于寻找问题、引发讨论,因此可以成为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步骤之一。教研同行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教育成长,更推进了教育领域的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投入到教研同行中,让自己的所学成为一种有用的能量,在更多教育工作者中共同发挥作用。
科学心得体会7
从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启用开始,我积极参加吉林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网络教研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互动,研讨、学习。每期教研,我们都在工作坊和研讨群中交流、反思,不断成长。
去年,工作坊贺老师组织科学教师在网上购买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可是,作为新加入科学教学的我,对科学教学不熟,对课程标准更是把握不好。
通过参加这次网络活动,谢老师对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讲解的十分精细,非常系统的将连贯的知识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我进一步地了解了低年级科学的特征和各年级的学习目标。认真领悟了科学新课标内容。
一、老师的讲解细致耐心,通俗易懂、内容全面,明确新课标与旧课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如此,谢老师还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标、把握教材。
二、明确给出低年级科学建议,比如怎样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深度和广度;把握探索式学习的指导程度;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建议用好活动手册,协调家长的力量。
三、结合一年级课堂教学实践,讲解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把握。如一年级测量中“你用你的手,我用我的手,那么每个人的手指大小长短不同,但大家又都认可的非标准测量。”又如给动物分类,让我们明确为什么不按动物学分类。
总的来说,通过培训,我对低年级科学特征:学习进阶、核心概念、简单有趣有进一步认识,今后教学中,我会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结合实际上好每一堂课。
20xx版小学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6
此次我借小学科学国培计划的良机,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收益颇多,下面就简要的谈谈收获。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它跨学科,综合性极强,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平时积极的学习才能够驾驭好这门课程。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也不是部分大脑聪慧学生的专利,每一名普通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积极动手、动脑参与,都能学习好这门学科。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的理解
1、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
纵观标准,主要要把握科学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探究式的教学为主,其中教师应该明白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而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心得体会8
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我利用这一年来星期天休息时间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说课和专题报告,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科学和其他学科不同,更注重于动手实验。为此,培训方更是贴心的给我们安排了常见的实验展示,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互相交流,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明确实验中容易发生的一些误区,如何预防,如何做好这些常规实验。
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回首培训的日子,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其次,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
每一位科学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现在的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接触的也多。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提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尖锐。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也是凡人,但碍于情面却不愿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其实这是一种对学生极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并真诚坦白平等地与孩子们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
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科学心得体会9
科学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科研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循的特殊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科学道德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凡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能把个人科研兴趣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符合科学道德的。
学风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良好的'学风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积极向上,而且能够抵制不良习气等负面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如在我校,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致善”已经在每一位师生心里深深的扎了根,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在治学、求学的过程中树立严肃认真、刻苦求实的态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时刻保持“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所有教育和科研单位,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都是颇为关注的热点。一方面,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而另一方面道德诚信缺失、学术造假、科研成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20xx年,中国科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会设立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坚持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青年学生重点教育的内容,并先后在全国各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相应的专题报告。20xx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因此,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既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学术界学术道德也严重滑坡,逐渐从社会向高校蔓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发生。根据国家教育部20xx年发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篡改数据和文献;用虚假实验结果骗取一些荣誉;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将国外文献翻译成中文,稍作修改后发表;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论文写作中出现枪手、拼手、假手等。另外,各种造假,如学历、学位、学术职务、科研成果、科技产品,目前在社会上也很普遍。这些都违背了科学道德和正气的学风,没有诚信度,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术形象,阻碍了学术进步。近年来,毒奶粉事件、蒙牛纯牛奶致癌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瘦肉精事件不正是滥用科研成果的真实写照吗?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查阅参考文献中,也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即发现同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的期刊上;又或者同一组实验数据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最终成几篇不同的论文;也有同一实验团队人员通过篡改他人论文中的实验材料,最后得出同一结论发表论文;还有一些论文中实验方法不可用,实验重复性不高。由此,我对参考文献产生了后怕,这些不端行为带给新一辈的学子除了坑害,还能有什么?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科学心得体会10
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科学课国培学习活动,聆听了四位教师的科学课课堂教学和小学科学首席专家李国权老师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乔丽老师主讲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这节课,使我明白教学设计是科学课成功的关键。主讲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程序先提出问题,接着开展实验,而是别开生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在看似相同的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食盐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相等量的食盐,让两名学生搅拌,结果一杯水中的盐很快溶解了,另一杯水中的盐怎么搅拌也溶解不完。这是为什么?教师这一设计自然引发了学生三种可能性原因的猜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还直接指向本节课探究目标之一: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乔丽老师不是教教材,也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大胆进行创造性设计,化平淡为神奇,体现出较高的科学素养。
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陈中云老师主讲的《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除学生准备了有关房县的图片资料外,教师准备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若干图片,不同海拔的山川对比图片,中国地形图,湖北行政区图,地球仪以及她亲手画的中国地图。每认识一种地形,教师都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然后将图片贴在教师画的中国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屏幕展现中国地形图。学生不仅对每一种地形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中国地形有整体印象,突破了教学难点。这就是充分而有结构的材料发挥的作用。首席专家李国权老师给我们做了《如何提高实验活动有效性》的专题报告,李老师用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案例重点阐释了如何做好课前准备的问题。他告诫我们,课前准备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上课前要精心策划活动内容,精选活动材料,要经历活动过程,熟悉实验方法,设计引导问题,预测探究效果,创新活动形式。对照自己教学,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我们今后的科学课就要在课前准备上多下功夫。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我们听的四节科学课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⑴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
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⑷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者。
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教师得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有了这种寻找知识的办法,将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到哪儿去寻找知识,就能知道在众多的知识中,知道怎样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道用这些知识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科学心得体会11
通过朱泳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衔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快速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转换,并能尽早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冲刺阶段,是初等教育的早期阶段,起着上下联系的作用,主要目的在于:
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
因此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科学心得体会12
我通过这次培训,认识到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我们需要将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亲自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自然、人类发展以及自身发展。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关注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另外,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封闭课的课堂模式”,转向“开放的堂模式”。教师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要让学生放开胆子,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发表个人见解,进行同学之间的辩论。在这种生动活泼的研究气氛中,学生会感到新鲜、刺激,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研究。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会提高,他们探索真理的能量也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欲望,诱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是我读了新课标的最大感受。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和实验管理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这次培训让我对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以后研究的动力。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对科学研究的理解是逐步发展的.,需要通过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研究活动来引导学生逐步获得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
为了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我们需要提供宽松、民主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活跃,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破土而出的条件。这需要教师与“权威”角色决裂,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研究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倾听、观察并鼓励,决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教学。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学生表现“三敢”的机会,鼓励学生推测、设计、怀疑、想象、发问、辩论,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实现或表达、或举例、或示众的愿望。
最后,我们要突出落实“三敢”的环节。例如,在教授《磁铁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鼓励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心得体会13
通过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20xx年11月30日上午在xx学校举办xx县中小学教研(送课到校)活动,我有幸代表xx小学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参观校园文化,进入教室实地听课等活动,使我对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无不感到震撼。
听课的教室是在xx学校励志楼一楼,励志楼:寓意说明,励志: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xx学校。活动通知要求的是8点30之前到达,我们一行人8点钟就已经到达了
20xx年12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湛江市教育局举办的“南方教研大讲座”第二十五场《落实课程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xx小学科学教研主题研讨活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经过了这次观看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探究的引入是探究活动的良好开端,学生就有了探究的兴趣。因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弄明白的欲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遐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在新课引入上多下点功夫。
二、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
通过这次的观摩和专家的讲座,知道了科学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并获得新知;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证据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合作式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他以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很快以强烈的探究欲投入探究活动活动中气氛活跃。你一言我一语,述说自己的发现,认真做好记录。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了新知识。这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给他们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自己获得的。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逐步养成长期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叙述自己的发现,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科学心得体会14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才智的结晶,不仅制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进展,而且不断丰富和进展求真求实的科学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科学精神为精髓的人类社会的共同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纵观人类社会进展历史进程中,从摆脱中世纪的蒙昧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乃至20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技术进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科研活动作为科学技术的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富强进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杜撰、篡改、剽窃和伪科学等。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养、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道德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高的道德标准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质。学术道德对于一名学术讨论者而言也是如此,恪守学术道德我们的学术讨论工作才会有生命力,才能铸就一名学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既表现为科研工在从事科学讨论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详细反映在指导科研工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科学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等。我们应该在学术讨论和知识学习中,培育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应当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学规范四个部分分别展开。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于探究的精神、遵循实证的'方法,讲求理性的态度。
作为讨论生,在通向科学的路程中我们更进一步,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究,不断创新。要诚信、正确熟悉自身、不嫉妒,扎实学习、刻苦钻研和实事求是。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讨论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困难,专心对待实验中的一点一滴,不弄虚作假,应严谨规范撰写论文。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讨论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讨论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我们要敬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乐观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科学心得体会15
现在在我们身边有一些近视的同学,他们的心理很难受。因为他们失去了明亮的眼睛。所以为了让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应该保护眼睛,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根据科学研究,近视的形成一般是遗传,营养不良或不正确的用眼方式而导致的。其中,用眼不正确是我们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最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近视呢?
1、坚持每天认真做二次眼保健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眼睛的新陈代谢速度。
2、学习时要做好“三个一”:手离笔尖要一寸,眼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
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过一段时间就眺望一下远处的绿色植物,或闭目养神,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
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灯光下学习,不要长时间玩电脑,不要躺在床上和动荡的车厢里看书等等。
5、多锻炼身体,多吃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的食品,保持膳食的营养均衡。
6、保持用眼卫生,如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等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王之涣少了双眼,想必就写不出这千古传颂的诗了,眼睛是我们的灵魂之窗,眼睛带我们看尽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如果没有了眼睛,人生就陷入了一片黑暗。我认为小学生要爱护视力要从三力做起,那就是控制力、忍耐力、行动力。
首先是控制力。现在的小学生爱看电视,爱上网打游戏,眼睛可以说是超时工作,当然,近视就不知不觉得找上门,所以我认为小学生要学会控制时间,控制时间,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控制打游戏的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远离近视的`威胁。
第二是忍耐力。有句话说:“行得正,坐得端。”很多人看书时弯腰驼背,没有保持眼睛与书本的距离─30到35厘米,导致愈看愈近,甚至看电视时,东倒西歪的躺在椅子上,最后近视就找上门。所以我认为小学生不要贪图一时的舒适,要忍耐不变,时时提醒自己,要求自己,所谓习惯成自然,学会忍耐一时的不便,就可以远离近视。
第三就是行动力。每次用眼超过30到40分钟就起来走一走,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假日时多到郊外走走,多看绿色植物,甚至多吃对眼睛有意的蔬菜水果,例如:红萝卜、绿花菜,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我从书上看到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当地生活贫困,所以少了电视、电脑,当地的孩子整日学自然为伍,所以当然少了近视族,可见是生活习惯造成了近视,所以我认为,小学生要爱护视力,要从控制力、忍耐力、行动力,这三个基本动作做起。
假如苍鹰没有翅膀,就不能搏击长空;假如船检没有罗盘,就不能破浪远洋;假如生命中没有眼睛,就不能绽放生命之花。
【科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科学教学心得体会11-25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02-09
科学新课标心得体会05-19
关于科学的心得体会01-01
科学教学心得体会01-15
科学育儿心得体会10-09
科学与技术心得体会04-22
科学保教心得体会01-07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