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后感

时间:2024-08-28 15:47:25 宜欢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1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常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13篇)

  经典常谈读后感 1

  今天在我家的书店买书,书的封面还是那么的醒目。我看过之后,真的很感动。我的妈妈告诉我,《经典常谈》读了两遍,其中一遍是一本《经典常谈》,一本是《论语》。

  《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和弟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它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述了孔子的仁爱和学习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论语》一书,是儒家学派中的经典之作,它有着许多的经典,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论语、孟子、三国、天书等等,其中论语包括了孔子思想、学说、伦理、伦理和道德等五方面内容。论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了孔子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孔子治学思想、学说和教学思想的传播、道德理念的渗透、思想精髓的培养、思想理念的形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育的创新等内容。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思而后行。这些话,说的是孔子是非常有道理的。孔子在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就提出了学而不厌的学说。这个学说中,孔子的学说,不仅是孔子对学生的传授,而且包括自己的学识、能力、修养、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就是说,孔子的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并用他的学说,提出了“知不足而改之,知困而奋,不患难而上学”等学的真理。这些学说中,孔子提出的“不患难而进取,知难而上进”,不仅是对孔子的学说提出的,更是对我们中国现代的经典之作出的最大的批判。

  读了《论语》的书,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识、修养、性格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不要再去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 2

  最近看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朱自清先生去世已经62年了。看完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现出他不知疲倦的咀嚼和喂人的精神,让人怀念,为他短暂的生命感到遗憾。

  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国文化经典。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记载的东西。然后解释经典包括哪些书。这些书有13种。这13本书的作者逐一介绍了原因、内容和社会效益。这种叙述和讨论的过程构成了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作是散文集,也可以看作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中说,经典培训是中等教育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教育部和教育界许多人的认可。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朱先生就像一个向导。当游客想参观一个洞穴时,他首先在洞穴外告诉他,这样游客就可以有一个数字,以免进入洞穴时感到困惑。他真是个好导游。他很熟悉里面。他知道洞穴的原因和演变。他可以根据现实说出来。他永远不会说这是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由一位高士和一位仙人塑造。求真而不是好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导游。

  经典常谈读后感 3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写给广大群众读的书,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48年逝世,享年50岁。他的代表作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经典常谈》大概讲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由来的过程,内容有《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他的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成为我的爱书。

  我来讲讲诗经吧,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的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不够的便手也舞起来,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创造了文字以后,才有人把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搜集各种歌谣以外,大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簇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事,要把这些诗给君上,因为君上喜欢听典礼的事,《诗经》编成三百一十一篇,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大多都是典礼诗,不关于典礼的非常少。

  我也谈谈我的感受:古人的诗为什么收集得那么少呢?真奇怪!

  经典常谈读后感 4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读后感 5

  经典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用文字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的遗产,它对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不能脱离对于本民族经典的学习。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段话表明了他对经典训练重要性的深刻见解,也正是这个基于原因,他编著了《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这本书写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为启发人们对经典的兴趣,朱自清给想“漫游”经典的读者当向导,以亲切自然的随笔风格描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等十三部经典的典故源流、“胜景佳境”,深入浅出、富于生趣。书中所作的是对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至深至广的文化典籍的介绍,这些被列为经典的作品,千百年来,在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自身的学术体系。朱自清介绍,以经典本身为主,以书为主,没有把“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为全书叙述的纲领,这位读者揭示了一条简明的路。

  经典常谈读后感 6

  先来说说我很不喜欢的散文家一个吧。想起来我有一天和美食家贪吃朱聊天聊到他,朱评价说:明明没那么有才华,还要矫情。我一边往嘴里塞寿司,一边连忙点头,说是是,就是这样,这么恶心巴拉的东西还要背,恨死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真是好烦好烦。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作者清华和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只不过在那时代偶尔写了几篇白话散文就变成了超级畅销作家+时代跨不过去的白话美文典范,你也不能怪他不是。哦,对了,这个人是:朱自清。

  作为一个老师,朱老师突然比散文家朱自清有爱多了。他教语文,就不勉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而是:“第一,教育者先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养心!而且是对自己的要求啊,不跟孩子们过不去的语文老师都该获得五星好评!)

  他的学生汪曾祺虽然和我们一样不喜欢阅(背)读(诵)朱老师的散文,但是对其学术知识水平还是十二万分的认同!

  汪曾祺谈起自己的老师如是说:

  “一是通,二是常。”

  “朱先生把好几百年的纷纭混杂的文学现象绺出了一个头绪,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了。”

  “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谈何容易!而且千百余年的文学脉络仅用家常话表达出来,更是谈何容易!

  《经典常谈》这本薄书就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了了八万字,就能让读者把中国人该读的`经典都梳理通透,四书五经、诗词文赋、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哲学都说得清清楚楚。

  汪曾祺不止一次在文章说这本书“对爱好国学的读者来说,也应该排在“经典”之列。”

  在《经典常谈》面前,当下的很多“国学大师”,恐怕只能充当小学生了吧。

  汪曾祺评价朱自清先生“中年以后”的作品,“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

  这段话的分量,重到难以撼动的程度。

  我敬重“中年以后”的朱自清,也基于汪曾祺提到的两点,一是文风,二是学识。

  他在我心里正应了苏东坡的一段话:“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如果《荷塘月色》是“五色绚烂”;那《经典常谈》就可以算作“乃造平淡”了。

  读了朱老师在治学上的文章,陡然扭转了他曾根植我心的固有形象。确实,看人只看到一面不足以妄下评判,世人尊其为“大师”,其中必有一些道理。

  要怪,只能怪教科书只给孩子们看他的“柔情”,却不给孩子们看他的才华啊!一个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的人,你却偏偏让他和我们“谈!感!情!”

  所以,即便是语文老师,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 7

  一本讲述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名书,一本带你品味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书,一本伟大而神奇的名书,在初二这一学期走进了我的学习生活,它便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儿时的我便就喜欢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去探索新知,去寻找奥秘,每一本书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现如今在我眼前就有这么一本神奇的书,会吸引着我在书海中求索、吸收、消化,萃取各书之精华,最终凝成了这本我正捧在手心里的《经典常谈》。

  人犹如沧海一粟,但集天地之精华。《经典常谈》就犹如浩瀚书海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书海之中光彩夺目。

  说起《经典常谈》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让我们去细细品味。走进《诗经》,我们仿佛走进了远古时期那繁华的都市,赏析着伴有美妙音乐而唱出的那富有韵律的诗,总会令人心旷神怡,久久陶醉在其中。再品《史记》,朱自清并没有在谈《史记》中,拿那些千古流传的`传记本说事,而是在《史记》的大身影下,刻画出了司马迁那虽弱小但顽强的身影,和他那不怕吃苦、面对酷刑,忍辱负重、奋勇向前的精神。让人不禁想窥一窥他笔下的《史记》那“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总会让人感到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如果说这本书是一部指南,那么他就是告诉你南边的方向,却又用一层薄雾罩上,让你情不自禁的想走进去看。《经典常谈》无疑是一本亲近人心的书,让你感受到仿佛在与一位知己好友交流,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经典常谈》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它不啰嗦也不说教,而是不经意间让你看到那个角落还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但里面却沉淀这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不妨让我们再细细品读。

  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在读《经典常谈》的每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学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他单薄的身形摇曳在光里,那仿佛是巨人的背影……

  经典常谈读后感 8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我的内心激荡起层层涟漪,沉浸在这本书所呈现的高度和深度,以及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不禁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沧桑巨变中,依旧那样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依旧是让我如此期待。在几千年历史的长廊里,人物和中华文明一样,都在不断前进,整体更简单。魏晋时期形成的楷书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文字仍然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重要桥梁。

  《诸子》第十中,同儒家为显学的.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依然有着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墨子“非攻”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中国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兼爱”的真实写照。

  文化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每一个思想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每次回头看他们,都是文化传承智慧的结晶;每次回头看他们,都是一种文化传承。

  惊讶与自豪之余,我深深叹了口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人往往害怕中国经典,结果就是远离它们。其实文化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也许现在已经不是显性基因了,但它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很可惜,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我们的个人生活就会锦上添花,刻苦学习时,我们知道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人处事时,我们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常读经典,扎根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我们血管里流淌的中国红更加耀眼。我相信,这个让中华文明屹立千年的文化瑰宝,一定会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典常谈读后感 9

  朱自清先生曾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

  他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找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先生的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为我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出"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擎乳而渐多的意思",还提出"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而"天雨栗,鬼夜哭"说的是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控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虽然这种解释本身就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讲出来人之本性特点。

  再如传奇是最先有结构的小说,文人创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的`应举之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显贵向主考官介绍自己,介绍的方式就是先呈上正经文章,再呈些有趣味的杂文如传奇等,因为"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所以传奇就逐渐流传开了。

  这么看来,传奇的广为流传,跟当年词的逐渐兴盛的过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不也是先作为当时大部分读书人不屑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出现,逐渐在坊间流传,之后逐步被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接受,才作为一项的文学创作登上大雅之堂的嘛!

  "经典常谈",其实更多地还是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 10

  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经典的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序文中语)。

  《经典常谈》是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朱自清介绍中国古代经典的入门书。对于经典,朱自清认为,“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部集。”叶圣陶在《重印〈经典常谈〉序》中把经典概括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

  翻阅我国悠久的历史,你会发现:历史长河里到处泛着经典的瑰丽浪花。《诗经》的朴素浪漫,《离骚》的奇谲飘渺让我们神往;先秦散文的恣肆与纵横捭阖让我们叹服;建安风骨的清俊慷慨,盛唐气象的新制迭出让我们啧舌;宋明小品的挥洒自如,明清小说的流光溢彩让我们称道。在经典的长河里,如若不能撷取一两朵灿烂的浪花,实乃人生一大憾事!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篇首即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究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是在波涛沉浮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锤炼、整合而成。这些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阅读它们,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启迪人生。叶圣陶在《读〈经典常谈〉》中形象地比方经典阅读,“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眉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阅读经典的优良传统。饱读诗书的古代先贤似乎都学富五车,满腹经伦。他们阅读经典或许是仕途的需要,但这也在无形中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朝代的更迭不能阻断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却推动着朝代的前进。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让秦王朝很快宣告覆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善举让汉朝逐步走向辉煌。数千年来,封建王朝频烦更迭,但中华文化的传承却在经典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到了近代,文学经典也依然闪耀着她那应有的魅力。冰心在《忆读书》中能清晰地回忆起7岁读《三国演义》时的喜怒哀乐。巴金在谈到散文创作时,也称受益于少时记在脑中的《古文观止》。鲁迅虽然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读文言书籍,但我们读他的杂文,仍然能感受到先秦散文的气势。他的文论《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都是用文言写就的巅峰之作。

  而《经典常谈》中的朱自清,不仅自己常读经典,而且还鼓励和争取让更多人常读经典。他在1942年撰写此书时,社会上反对读古代经典的呼声不绝入耳。但他却能敏锐地意识到经典阅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他说,“在中等以后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对于经典阅读,他认为,“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为了能让更多人亲近经典,他用自己深厚的古文学养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良苦用心编写了《经典常谈》。他通俗而严谨的话语,让我们对经典多了些亲近,少了份畏惧。叶圣陶在《重印〈经典常谈〉序》中形象地把朱自清称为向导。“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做参观岩洞的游客,他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我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湖。”而向导在我们接近古文经典中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近年来,从“百家讲坛”上刘心武讲《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演义》,于丹谈《论语》 《庄子》心得等经典解读的受人欢迎程度来看,我们不是拒绝经典,而是渴望有一个好的向导把我们引向经典。就像《经典常谈》中的朱自清,“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边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因而能够按真际讲说,决不说这儿是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

  当然,要想走近经典,全靠向导是完全不够的。就像进岩洞观景,能看到什么样的美景,能收获什么样的心情,向导无法左右,只能靠游客自己去发现,去思索,去体悟。就如作者在序中所言,“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反观我们现时的经典阅读,乱象丛生。反对阅读经典的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恨不能一棒打死,前不久网上要求删除经典课文的呼声此起彼伏;赞同阅读经典的又是全盘皆收,不顾优劣囫囵吞枣,各地遍地开花的读经班即为明证。而这都违背了经典阅读的初衷。拒绝经典阅读是对中华文化的漠视,而全盘接收则又是对经典的盲从。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明确指出,“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即前人经典不必全读,要有先择地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既然是学生,就不必如学者专家那般苦心孤诣。另外,就阅读经典的读本来说,“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如此这般,我们读经典就不必盲人摸象,枉耗精力。当然,随着学识的增长和学力的加深,到了大学,我们便可直接面对经典,与大师对话,涵养性灵,滋润生命。

  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肩负起传承经典这一重任的必要。我们不仅自己要常读经典,善读经典,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享受经典。而且,对于经典的阅读不应该只是某时某处的坚持,而应当是一生不渝的自我修行。

  白日诗作茶,洗却骚人三千烦恼;晚间书当枕,唤起墨客一怀幽思。

  经典常谈读后感 11

  在《经典常谈》的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常被朱先生的研究精神、独到见解所感动,也不时为书中所介绍的一些经典作品的成书过程以及精x内容所打动。司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在遭受污及先人、见笑亲友的宫刑之后,忍辱负重,继承先业,综括三千多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历时十四年之久,终于写就一部大书——《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完成先父遗志,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司马迁不轻言放弃,甘愿忍受屈辱,让自己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其中的艰困苦有谁知!

  从朱先生的介绍中得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古人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不但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这不无科学道理,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小学阶段即6到13岁,正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选择古代圣贤的智能精华,进行经典诵读,加强知识积累,将经典内容存入大脑记忆,会烙印在潜意识里,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能陶冶x情,使心x向善、向上。朱子认为,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是x。滋养心根,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从先贤身上所获得的何止是知识,所感受的何止是人格魅力,更有一些永不过时的观念和方法。读《经典常谈》,所获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另外,本书的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在全书中也占了相当重的分量。朱先生以自己的博学多才,为我们一一呈现了泱泱诗海中的精华所在,如平仄押韵的诗歌创作方法,用典的优劣,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风格、代表作,以及一些典型诗作的创作背景、意义、与相关作品的对比等等等等。这些,对提升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读过《经典常谈》,掩卷之余,感慨良多。朱先生潜心研究的治学精神,为当代所稀缺;朱先生厚积薄发的学者风范,为我辈所景仰。愿你我在朱先生这位“资深导游”的引领下,能畅游经典之胜境,汲古代圣贤之智慧,为我所用,为今所用。

  经典常谈读后感 12

  读经典,播撒古籍的种子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经典常谈》的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朱自清。

  朱自清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钱伯城先生评价过这本书:“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我还摘抄了一些句子:比如写战国时期的说客:“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像这样生动传神的精彩笔墨,书中还有不少,这可以让读者能够饶有兴趣地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写到,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这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这就是我在寒假时所看的一本经典的书——《经典长谈》。

  经典常谈读后感 13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经典常谈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常谈读书笔记05-21

经典常谈读后感02-01

经典常谈读后感04-29

《经典常谈》读后感05-20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06-10

《经典常谈》读后感(推荐)07-01

经典常谈读后感(合集)07-08

(实用)经典常谈读后感07-28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30篇)02-06

初二经典常谈读后感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