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4-06-14 17:30:4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老残游记》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残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老残游记》读后感

《老残游记》读后感1

  年初在复工的长途高铁上,随着列车有节奏的轰隆声,在初春尚未复苏的景色里,我随手翻阅了下《老残游记续集》,年前已将《老残游记》读完,这时我还尚且沉浸在正文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中,没想到续集相对正文来说转了个弯,不再描述福尔摩斯式的案情,而是讲述老残在后面游历中的所见闻。在读续集的过程中,我被斗姥宫中的尼姑逸云给惊呆了。在那一个混乱的年代里,社会规则被肆意改动,在世扰俗乱的环境下,人们挣扎的活着,衣裳褴褛的人到处都是,尼姑庵为了生存也开始接受红尘,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淤泥中生出一支青莲,她对这俗世红尘有着极大的包容,她从一个懵懂的少女面对世俗的引诱中,逐渐矫正思想、开始悟道,最终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不浮于世、不畏于情的神奇女子。

  回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紧张忙碌的氛围中,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下,逐渐开始迷失自我,面对高节奏的工作,我们开始变得烦躁、失落,长久的不良情绪郁结在心里,逐渐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屡屡失误、生活处处不如意,在合作的同事间、在家庭的琐碎里,我们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扰自己的心情,影响自己的工作。试想逸云,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在那生存和陨落皆为一瞬的世俗里,能够逃离固有思维的樊笼,跳出“等靠要”的'恶习,真正明白道理,华丽的实现自我觉醒,而后,潇洒的立足于尘世间。我们可能太久忙碌于工作、忙碌于社交,而消失掉了“空”的本性,而忽略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老残游记续集》中的逸云,最开始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被七情六欲控制、被烦恼世俗左右,但是她及时醒悟,按照自己生活的设想,观照自己的将来,用辩证的思维,出离烦恼的执念,最后升华成空谷幽兰的觉者。我们在新时代的工作和生活中,周边环境比逸云可谓优越很多,和谐程度也高很多,能否学学逸云,在现有的社会规则和道德理念中,寻求一方平衡,让我们自己能够柔和的融入到周边环境里,用辩证主义的物质观,去接触工作和生活,用和谐共进的心态,去和别人合作、共同进步。

  工作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生于世界的需求,工作和生活,往往伴随着各种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工程领域,在面对不同的建设单位、不同的供应商和不同的项目,我们时刻需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环境,学会调整和修心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都十分重要。可以尝试按照逸云的方法,从内到外,逐步调整,逐步提升,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琐碎烦扰,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真诚的交流,保持融洽的家庭关系;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心平气和的给自己一个笑脸,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呢。

  试试偶尔放空下自我,让自己安静的、什么都不想,摒弃掉混乱的思绪、摒弃掉迫切的念想,用最本真的体感,去感知自己的本来。长久以来,我们都学着乐观、学着和谐,学着和别人进行合作,可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被自己情绪的小九九左右,不能真正学会这些。放空下自我,让自己安静一会,体验生命的本来,暂时剖开精神上的枷锁、洗涤灵魂深处的污浊,然后用最快乐的、最激情的状态继续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老残游记》读后感2

  话说我读完《老残游记》,颇觉得意犹未尽。这时,发现后面还有若干续集,不禁喜出望外。于是又读将过去,看看这老残和德慧生在回扬州路上又会有什么奇闻发生。这一日,老残一行从齐河县便走到了山东泰安境内,泰山脚下。老残游记续篇,大篇幅的文字都发生在这泰山脚下。

  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首诗,将泰山的雄壮、神气描摹尽致。虽然未曾去过泰山,却对那里有着向往。而高中时代的第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郑学章先生讲授这篇课文时,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详细讲解。这泰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老残眼里,又是怎样?

  不想,随老残行去,却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将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甚至于那泰山脚下县长公子的恶劣行径,也成为逸云故事的辅助而已。你道是怎样?原来,这泰山脚的一座“斗姥宫”中,藏了一个高人。如果说《老残游记》中桃花扇访贤一节中,桃花山深处宅子中的女子谈论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巅峰了。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经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研究者如此描述她——从六七岁就进入斗姥宫修行的逸云,在如花的年龄遭遇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严酷的现实让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终归破灭。特殊的寺庙生活把逸云铸炼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风尘尼姑,让她以尼姑而兼妓女的身份混迹于人世的火坑;她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把自己的精神归宿投射于虚幻的宗教世界,用虚幻的宗教生活麻醉自己,并姑且拯救自己。

  此种评述,似乎有些悲观,有一种研究者自以为是的'感觉。其实,从原文中不难看出,逸云已经完成了人生之修炼,将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很高的层次。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一种修炼吗?不能因为逸云是在尼姑庵中修炼,就把她的修炼归结为“用虚幻的生活麻醉自己”。参悟人生,参悟生命的真谛,是不分地方的。

  逸云说法一章中,讲述她所经历的所谓“爱情”那段,无甚可看。讲述悟透生命,得道一节,却颇值得玩味。在焦躁不安的当下世界,我们不妨都来读一读这段参禅悟道的文字,或者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裨益。

  泰山之行,乃是《老残游记》讲述人间故事最后的精彩。及至走到淮安,老残的笔墨便着重在地狱里了。这节描述,淮安勺湖,到有点意思了。我那天也是好奇,百度了一下淮安的地图,没想到果真现在还有勺湖,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在勺湖附近看到了“刘鹗故居”的标志。这倒让我对淮安颇有点神往了。

  言归正传,却这地狱一游,看似和人间故事毫不相干,却实实在在就是人间故事的延续。不管是善人、恶人待遇之别,还是地上地下之分,抑或是人间送纸钱阴间之“享受”,其实作者用意都是让人们在阳间多行善事,少做恶行,修炼以得道,得道以成仙。老残不就是如此吗?别的人阳寿尽时,被叫去阴间哪里还有回去之可能?老残,却可在阴世一游,浑身又散发香气,可回归人世了,所谓“善缘发动化身香”是也。

  不管这阴阳之说是否真实存在,阳世修美好总归不是坏事,哪怕到了阴间也是真人。

《老残游记》读后感3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黑脸的包龙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片惩奷除恶的“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骂,遗臭万年,皆因人们憎恨奷臣、厌恶奷臣。残害忠良的秦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跪在岳飞墓前的。

  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写了二个清官,读后,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个“清官”是玉贤。该人是因为“办强盗办的好”而“补曹州府”。他办强盗究竟办得怎样样好呢?书中写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玉贤大人对于“止盗”采用的方法却是“堵”。他在“衙门口有十二架站笼,天天不得空”,“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就曹州府这么一个小地方,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被玉贤拿住并站死的所谓强盗有两千多人。这么一个地方哪里来的这么多强盗,全都是由于“他(指玉贤大人)随便见着什么人,只要不顺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笼站死;或者说话说的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玉贤虽然做到了“路不拾遗”,在上级眼中能干的,在百姓眼中却是残暴的。此人表面清廉,实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酷吏,为了让自我升官,竟然不顾百姓死活,不问青红皂白,用百姓之血染红自我官帽上的顶珠。老残在客店的墙上写下一首诗,对此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处处鸺鹠雨,山山虎豹风。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第二个“清官”是刚弼。此人不一样于玉贤,玉贤是一心为升官,急于干出一番政绩来,以博取上级欢心,所以以残酷治民,是一个实足的“酷吏”。而刚弼却不为升官,以“清廉自命”。此人清廉确也真得清廉,然而,此人却是刚愎自用,却又昏庸无能之辈。对于刚弼这种所谓“清官”,白太尊有一段分析很是精辟,也很是一针见血:“清廉人是最令人佩服的,仅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仅有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对这些昏庸、残暴之辈,老残认为:“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一省伤,宰天下则天下死!”在那样的.年代,能说出如此之话,实为不易,真可谓是震聋发馈之声也!

  《老残游记》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作者刘鹗学识渊博,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所以,就小说资料而言,涉及各种自然科学范围颇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文采也是相当不错,异常是对山东济南一带的风情描述,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读后收获颇丰。当然,刘鹗对于所谓“清官”的讽刺,悠悠以为,多少有些过了。清官毕竟是人人诵之,人人赞之。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渊源历史,清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之又少,恰如当代社会中的珍稀动物。刘鹗所写的“清官”实非“清官”也,这些人充其量可是是沽名钓鱼之辈而已。

《老残游记》读后感4

  话说我读完《老残游记》,颇觉得意犹未尽。这时,发现后面还有若干续集,不禁喜出望外。于是又读将过去,看看这老残和德慧生在回扬州路上又会有什么奇闻发生。这一日,老残一行从齐河县便走到了山东泰安境内,泰山脚下。老残游记续篇,大篇幅的文字都发生在这泰山脚下。

  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杜甫《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首诗,将泰山的雄壮、神气描摹尽致。虽然未曾去过泰山,却对那里有着向往。而高中时代的第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郑学章先生讲授这篇课文时,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逐字逐句详细讲解。这泰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老残眼里,又是怎样?

  不想,随老残行去,却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将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甚至于那泰山脚下县长公子的恶劣行径,也成为逸云故事的辅助而已。你道是怎样?原先,这泰山脚的一座“斗姥宫”中,藏了一个高人。如果说《老残游记》中桃花扇访贤一节中,桃花山深处宅子中的女子谈论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巅峰了。

  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经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研究者如此描述她——从六七岁就进入斗姥宫修行的逸云,在如花的年龄遭遇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严酷的现实让她完美的感情理想终归破灭。特殊的寺庙生活把逸云铸炼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风尘尼姑,让她以尼姑而兼妓女的身份混迹于人世的火坑;她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把自我的精神归宿投射于虚幻的宗教世界,用虚幻的`宗教生活麻醉自我,并姑且拯救自我。

  此种评述,似乎有些悲观,有一种研究者自以为是的感觉。其实,从原文中不难看出,逸云已经完成了人生之修炼,将自我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很高的层次。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一种修炼吗?不能因为逸云是在尼姑庵中修炼,就把她的修炼归结为“用虚幻的生活麻醉自我”。参悟人生,参悟生命的真谛,是不分地方的。

  逸云说法一章中,讲述她所经历的所谓“感情”那段,无甚可看。讲述悟透生命,得道一节,却颇值得玩味。在焦躁不安的当下世界,我们不妨都来读一读这段参禅悟道的文字,或者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裨益。

  泰山之行,乃是《老残游记》讲述人间故事最后的精彩。及至走到淮安,老残的笔墨便着重在地狱里了。这节描述,淮安勺湖,到有点意思了。我那天也是好奇,百度了一下淮安的地图,没想到果真此刻还有勺湖,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在勺湖附近看到了“刘鹗故居”的标志。这倒让我对淮安颇有点神往了。

  言归正传,却这地狱一游,看似和人间故事毫不相干,却实实在在就是人间故事的延续。不管是善人、恶人待遇之别,还是地上地下之分,抑或是人间送纸钱阴间之“享受”,其实作者用意都是让人们在阳间多行善事,少做恶行,修炼以得道,得道以成仙。老残不就是如此吗?别的人阳寿尽时,被叫去阴间哪里还有回去之可能?老残,却可在阴世一游,浑身又散发香气,可回归人世了,所谓“善缘发动化身香”是也。

  不管这阴阳之说是否真实存在,阳世修完美总归不是坏事,哪怕到了阴间也是真人。

【《老残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03-05

瓢读后感英文读后感优秀飘读后感英文03-28

史记读后感 读后感《史记》11-16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02-25

鲁迅故乡的读后感 读后感03-05

成吉思汗的读后感 《成吉思汗》读后感01-29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大学》的读后感_《大学》读后感04-02

细米读后感_读后感范文03-23

书籍秘密花园读后感 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