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佰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观后感1
那月,漆黑的天空没有消散一丝的凝重,望不见蓝天的空中飘起了飞雪,寒冷的气息加重了四行仓库孤地无畏,世间也在为我们努力,军人的军帽上沉淀了雪的影子,雪飘到他们热血的脸上很快便融化了,雪留下了它的`话语,诉说着中国人的愿望,最后的沐浴,最后的遗书,最后的战斗,他们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只为这最后的一搏。哪位最后送到电话线的轻年,身重日军数枪而死,最终完成了送线人的使命,临终前他笑了,看着廋小的身躯,有这一颗海纳百川的心,从桥的那头,送到了桥的这头,送线人的血液铺成了一丝希望电话通了,不在那样的孤立无援了。冷黑的天空上飘荡这一个打气球,是世界的观望,地上奔走的记者,是记录了他们的举动,都在看着他们,看着中国,有文学巨擘言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不就是他们吗?明知道升旗的意义,仍毅然决然的升起来了,这叫做中国精神;明知道危险,却还是向前冲了,这叫中国人儿;明知道坚持不了多久了,却还是坚持了,这叫做中国力量。
八佰观后感2
周一晚上,妈妈公司又组织员工去看电影。妈妈说这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于是我又屁颠屁颠跟着妈妈去了。这部电影叙述了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市,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第88师524团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接着阻击敌人。谢晋元所部约四五百人,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八百壮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一个个背着炸药跳下楼,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影片最终战士们像潮水般冲过桥,我都数不清他们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挡不了他们为国捐躯、勇往直前的脚步,还有战士们舍命护国旗的决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英勇与壮烈,他们不惜丢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们安然无恙,他们就安心了。所以我们现在华蜜欢乐的生活,是多数军人用生命换来的。仅仅是一河之隔,一边是炮火纷飞,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妈妈和她公司的老板娘坐在我身边哭得稀里哗啦,眼泪都停不下来。电影结束后,妈妈告知我: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妈妈说,现在的太平盛世,我应当感恩,更不能遗忘历史。我肯定会记住妈妈的话。
八佰观后感3
9月12日桃山街道组织的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主题党日活动,作为一名快乐义工的党员志愿者,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内容是观看影片《八佰》。
电影的核心在于升旗的片段,以升旗为中心点上下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升旗之前,逃兵在逃,群众在看,人人都想远离舞台,安安静静当观众,士兵们也只能被动挨打。升旗之后,逃兵敢战,群众应援,大家都开始明白,自己必须是舞台上的主角,士兵们还挨打但士气却完全不一样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全是靠这些不怕死的壮士们用血肉之躯铺就的。同样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不是看客,人人都是戏中人,我们只有把心里的旗升起来,中华才能不倒。
在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对国家的富强而努力;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八佰观后感4
20xx年9月9日,包材事业部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到太平洋影城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影片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剧中被硬召入伍小人物心系民族气节,抱定卫国捐躯之伟大壮志决心,壮士们甘心以自我牺牲唤醒当时中华四万万同胞奋起反抗之心、坚定华夏发展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向上之心!一帧帧通过中国电影人提炼和还原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壮烈画面,无时无刻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心怀敬意地看完两个半小时影片,心中充斥着意犹未尽,最后镜头切换到当今之上海,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身为和平时代的共产党员,应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尽献自已力量,为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八佰观后感5
影片《八佰》一上映,就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影片背景是1932年淞沪会战打响,国民党部谢晋元率师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浴血奋战后奉命撤出,完美完成任务。
《八佰》导演是管虎,他追求影片的真实性。确实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抗日片。他认为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日军行军动作、提枪姿势、日军的'马、国民党军服、武器等都要一一考证。他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只要镜头中有一个人的表情动作不对,整个镜头就作废了。正是这些对细节的较真,才造就了一部真正好的影片。
当时,苏州河南岸是英美租界,灯火通明,繁荣热闹,与北岸的死气沉沉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景,亦是人。影片开始,租界的人对这场战役事不关心、麻木不仁。到影片最后,租界人民被士兵舍身忘死的精神感染了,同仇敌忾,积极支援物资。
“我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我对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日军展开新一轮攻势,准备轰炸墙体,官兵陈树生没有犹豫,身裹炸药,从四行仓库三楼纵身一跃,把轰炸墙体的日军连同自己一同炸死。
还有一个片段,外国记者进仓库采访谢晋元,问他有多少人,他的随从说有四百二十人,谢晋元摇摇手,凝视前方,“有八佰人”。史称八佰壮士。谢晋元说:“这将是我们的坟墓。”
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因有不畏牺牲的人挺身而出。他们令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忘怀。
八佰观后感6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非常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终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绽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面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终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斗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非常英勇的`。
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非常的英勇,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反抗,最终他们赢得的成功。
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观后感7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是很大的,在这之前我对八佰这两个字是属于完全陌生的状态的,再后来了解 观看才明白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铭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说实话这部电影真的不错,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淞沪会战便是这部电影的原型。看之前满怀期待,看之中痛哭流涕,看之后心绪难以平静,整个电影的内容看着让人热血沸腾,河对岸的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和这边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个角色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罢了,从一开始的唯唯诺诺想当逃兵,到后来成长为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每一次进攻的真正军人。
到后面机枪连轮流抱着炸药包往下跳破坏敌人的铁桶阵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直接戳中了我的泪点。正如电影里面所说倘若所有中国人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去战斗,何愁还有外敌。
我想每个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内心一定无比强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有阻挡我们中国前进步伐的绊脚石,我们也一定能跨过去,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我们中国也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现在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了,我们是东方的巨龙,一条缓缓苏醒的巨龙。
八佰观后感8
《八佰》这部电影近期上影,一周时间票房几近20亿,势头仍然猛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大片,无疑是成功的,而且有冲顶之势,也许可以与当年的《战狼2》并驾齐驱,伯仲之间。
军事题材,爱国情怀,在中国是最不缺乏资源与市场的',中国历史久远,经历坎坷,战争一直都搅动人们热血的魔法棒。壮怀激烈之士愫裹家国情怀,不能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在“银幕前”过一把英雄的瘾,而《八佰》恰好让这个时代的“英雄”与那个时代的壮士相遇,于是,花点小钱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体验一番热血奔涌,过一把家国情怀的“瘾”。
电影的内容与场面无疑震撼人心,“河界”两岸,一边烈士喋血,“瓜怂”奋勇,一边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中良知触动,由漠不关心到揪心隐痛进而化为果敢行动,管它三教九流,不分三六九等。“捐躯赴国难,视死复如归”之慷慨悲歌终于奏响时代最强音,这是一部“唤醒”之作!这里没有“娘炮”,有的是铁血男儿与巾帼英雄!
八佰观后感9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挚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特别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烈万分。
斗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起先的800人,为了反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静,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赏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懦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终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热闹。
八佰观后感10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八佰观后感11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八佰观后感12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八佰观后感13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河左边,是血肉横飞的战场,每位战士都战在死亡的边缘,河的右边是一派歌舞升平,人们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么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沉浸其中,久久深思。
《八佰》这部电影生动地再现出了当时悲壮的场景。它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影片中的两个情节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就如第一个情节中舍身炸敌的勇士,他们悍不畏死,在身上绑上十几个炸弹,只为了能把敌人的阵容炸毁,和魔鬼同归于尽。可谓“忠孝不能两全”,一位勇士喊着:“娘!孩儿不孝了!”便拉开炸弹,跳了下去。他们那奋不顾身的一跳,是那样悲壮,让我热泪盈眶。
如果要说谁最不怕死,那就要数升旗护旗片段里的`勇士了,他们的抗日热情值得我们敬仰。一面军旗在四行仓库的顶端升起,一架日本的飞机炸毁了旗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身子当支撑架,但是飞机再次把人架打散了。一个勇士冲出来迎战飞机,连被打中了腰也不知道,仍在抵抗。飘扬在四行仓库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它还是中国人不屈的抗战精神,誓死卫国的坚强意志!正是旗下那些伤痕累累的身躯、那些死不瞑目的双眼震憾了全世界。
历史告诉我们:民散则国弱,国弱则受欺。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但不可能一直没有。经济战争仍在继续,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八佰观后感14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八佰》。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松沪会战末期的四天战斗,中国人在四行仓库和敌人日本军战斗。日本军有16余万的士兵,而我们中国只有仅仅420多人,题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为团座对人民说有800壮士,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这还是敌不过兵强马壮的日军,所以,上海也沦陷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日本兵要把我们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爆破,我们没有办法,扔手榴弹下去,可是打不到,因为日本兵用钢板防住了。用枪打,会反弹回来,没法子。大家正愁着呢?突然,一位战士背上炸弹,把一个手帕拿出来,放在队长手上,说:“交给我妈。”然后,他走向大家砸出来的'洞,朝着日本兵纵身跳了下去……原来他要用自己的身体来炸日本兵!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顿时,火光飞起。尽管被炸了,但日本兵还是不罢休,继续砸洞。于是,一个个战士背上炸弹,从洞里跳下去,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起、一道道火光飞起,一个个战士跳下去,终于,日本兵被无畏的中国将士给吓退了,我们守住了我们的阵地。
同学们,祖国的希望是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15
上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最近新上映的一部电影《八佰》,我太喜欢了!
所以这周上学的时候,只要一下课我就会组织我们班的同学自己来排演《八佰》:我当导演,其他人当演员。因为我姓沈,所以同学们都叫我“沈导”。
这一次,我们拍的片段是《过桥》。
首先我给每个人一支“枪”,然后我教每个人过桥的口令。最后,我又给大家示范中弹牺牲的姿势……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通知大家正式开拍!
只见扮演旅座的.沈天启回头对着自己的“队伍”,用富有激情地声音大声说:“对面的中国同胞们正在看着我们,所以我们要拿出永不言败的气势!”之后,他转过身注视前方高喊:“预备!准备!冲锋过桥!”
于是,“四百位战士”开始冲锋——扮演中国士兵的同学们拿着“步枪”开始一边表演开枪一边向前跑。这时候,“敌方的三十万日军”便开枪反击了:扮演日军的几位同学,有的拿着“机枪”一顿乱扫,有的拿着“狙击枪”瞄准目标开枪……
他们还自己用嘴配出开火的音效:突突突!哒哒哒!砰!
最后,剩下的“三百五十位中国士兵”冲过了桥,引爆了“三十万日军”下方的“300颗地雷”,将所有日军彻底消灭。这个地方尤其要表扬一下演爆炸场景的几位同学。他们往后一跳倒在了地上的样子,像极了被炸弹炸飞的效果,我感觉他们演得非常投入,真的很棒!
《八佰》绝对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啊!大家觉得我拍的好吗?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哦!
【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11-03
八佰观后感11-01
《八佰》观后感04-17
(优)《八佰》观后感07-13
《八佰》观后感[热]07-07
《八佰》观后感通用09-05
【热门】八佰观后感11-22
【热】八佰观后感11-22
八佰观后感【热门】12-01
八佰观后感【荐】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