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10-20 20:49:31 炜玲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学记》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

  最近,在老师推荐下,我认真学习和阅读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通过网上查阅和查字典把原文翻译后仔细读来,平时在教育学课程中的一些原理知识有所体现。我们不得不承认《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

  《学记》是收集在《礼记》中的一篇教育论文,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的总结,可称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学,它对教育目的、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语言非常精练,认识非常深刻。而《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它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其后又指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样《学记》就把教育提到首要的地位和阐述教育重要性。《学记》里还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里面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揭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原则、及时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藏息相辅原则、循循善诱原则。这些对原则今天教师教学有很大启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去引导、督促、提高。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不是诚心的教育学生,不考虑学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这样学生求学也不能顺利,所以作为教师,要按规律办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记》中的第二段开头就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就像玉石一样,但需要教师"精雕细刻"才能成材,可见,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组合而成的只强调教师的教就会使教师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造成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张.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

  《学记》要求教师"教学相长",不断地求得自身业务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修养,"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引导学生自觉地跟着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反映了《学记》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的增进,更重要的是要用社会理想与道德情操去深深地影响学生、吸引学生。

  总之,《学记》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我们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2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阅读很重要,阅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还会帮助儿童成为一个懂得爱、有情怀的人,一个有格调、有创造力的人。阅读,是为了养育一个孩子的全部,阅读优秀更加重要。近日,我陪孩子阅读了著名法国文学家、昆虫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一开始,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数百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我细致地了解了昆虫。以前我并不喜欢昆虫,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昆虫有时候也很有趣,很勤劳。如果没有蜜蜂,我们就吃不到蜂蜜;如果没有蚂蚁,我们就很难体会到团结的魅力……昆虫也像人一样有丰富的感情,它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昆虫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读完之后,更让我了解了生命的含义,同时这本书也蕴藏了作者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在与女儿共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更让我值得高兴的是这本书也极大地激发了女儿的阅读兴趣,以及对昆虫世界的新认知。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陪她阅读下去,希望她在阅读的快乐中慢慢长大。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3

  《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晚上静静的品读《学记》,感悟其精辟,浓浓的书香在心间四溢,真是一种精神享受。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不学操缦,不能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在此告诉我们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在此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师者若提前掌握这些规律,再去教学生,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有句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而《学记》里有关教育的阐述无疑是精华中的极品。好的东西相伴一生,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上也要多运用里面的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

  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确实,还可以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我还可以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必须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记》可以说是中国人教育中国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重新来认识它、学习它,了解、认识和掌握过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经验,从小处说,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与学;从长远说,是为了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更为美好的现实。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4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原则、观摩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藏息相辅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自己真正接触教师这个行业时,才明白“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的真正目的,也不是对“教师”这个称呼的最佳的诠释。

  从《学记》中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成就了所谓“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经典语句。对于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期,古人已经看到了教育的作用,那么对于今天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呢?一秒不学习,你可能就会被别人落到后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文中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只有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只有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记》重视启发式(“开而弗达则思”)、循序渐进式(“不陵节而教之谓孙”)的教学原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时时考虑“黄沙如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海茫茫,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学记》强调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不是诠释世界的唯一法则,我们要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改变学生眼里教师是权威的象征的观念,也许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独到理解就会为教师的大脑吹进一股清风,温柔而坚定地启发着教师思维。

  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大爱,目中有真人。作为教师以外的角色要亲其师信其道,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因为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和代言人,所以尊重知识就是尊重老师,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而作为教师这个角色,要尊重和爱护学生,不仅做他们的老师,向他们传递知识,更要做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快乐地生活!

  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教育的本质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很多教师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根本原则,为了教而教,学生也是为了学而学。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领会知识的真谛,学生也没有体会到知识的真正含义。教师为了赶进度,加时间,而采用满堂灌,按照答案的固定步骤教授学生应试的方法与技巧。以至于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存在生活能力差,适应能力弱,学习能力跟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正确等一系列现象。因此,现代的某些教学方式违背了教育的理念与教育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得不再次反思我们现如今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方式,例如学校是否会消失?教师这个职业能否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但是,在思考教育未来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教育所代表的最简单、最直白、最传统的初心,如今再翻看《学记》或许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5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先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此,教师教育学生,就是启发诱导。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是劝勉而不是强迫,是指导思路而不是直接告知结果。引导而不牵拉,师生就融洽;劝勉而不强迫,学生就易于学习;指导思路而不告知结果,学生就能独立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学习平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就是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记》中的这段论述阐明的是“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在《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学习必须有自己的钻研思考,当学生学习到想知道却无法弄懂,想表达却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启发”教学才会有效果;如果老师启发他他仍不能触类旁通,就先让他自己思考,但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

  由以上两文可以发现,“启发诱导”式教学是我国古代教育中的优良传统。总括起来,启发诱导式教学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知识和技能主要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评价者、激励者。

  二、课堂教学应尽量避免“满堂灌”,要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引导学生独立、深入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没有思考,就谈不上启发诱导。

  三、激发学习动因比外力强制更有效。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使管得再严、抓得再紧,课堂学习也是低效的,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为重要。

  中学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大学讲堂和报告会,中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点拨式教学,反对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培养真正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培养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制造更多的知识容器和做题机器。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6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得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时时关注同学们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乐学爱乐。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7

  “经典的魅力是他将穿越历史,指导将来”这是读完《学记》给我的最大感受。

  读完《学记》,我陷入沉思,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是多么的贫乏!像这样的经典为什么不更早一点的去读?

  《学记》只有一千多字,可是他的每一句都值得我斟酌细思,因为他的每一句都包含了祖先对教育认识的智慧、道理。他不仅仅讲述了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而且这些方法还给了今天的我许多启发和教益!

  很早就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缺乏”的.说法,甚至将其应用到平日里。但我从未真正探寻过他们的出处,直到读到《学记》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说法的根源在这里。随着对《学记》阅读的深化,我的感触颇深,才发现以上仅是《学记》给予人的豹之一斑。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8

  这个寒假,我读了《闹学记》,三毛写的,非常不错。

  这本书写了三毛出国,再去上英语班的事。作者在上面写到:"我看到有一本书叫《手牵手》,我猜还有一本书叫《肩并肩》。"三毛经历了许多事情,最后决定回国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美国的数学是怎么样的,美国的老师是怎么样的。看完我不仅惊叹!"太棒了!"在我看来,一些根本在中国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在美国发生!如:上课讲话、发糖、看电影、发漫画、还要迎新年,包饺子等…如果我是美国人就好了!

  三毛在得知父亲中风后返回中国了,在后面,她写到:"再见了!可爱的人儿们!"

  如果,我是一个美国人,那我会不会跟现在不一样吗?!美国现在的'人才比中国多,为什么?是因为教学,我想,出生美国的好处是自由吧!不能出生,那就改吧。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改善中国的教学!让同龄不再产生"去美国"的想法!中国,一定是因为教育才这么弱的,以后的以后,一定很强吧!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9

  《学记》里的内容让我感触颇深,孩子本自具足,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度需要不断地探索。《学记》里有一句“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意思是,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地受到启发。当老师过多的干预后,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

  比如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起初很开心,一名小朋友碰到对方,被碰到的小朋友不舒服,没有想着如何去解决,而是立马向老师求助:“老师,他碰我。”

  这时怎么办?是把他们拉过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告诉求助的孩子自己去解决?

  生活是自己的,老师不能代替他们生活,不能总是及时帮助他们处理遇到的问题,老师更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思考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

  我想作为一名幼儿老师,适度的`放手与沉默是必要的。《学记》中写道,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去引导他们。

  《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里面每一句话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0

  《学记》的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这让我明白了教育自古以来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真可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同时也让我们明确了文化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何时,我们都不可以停顿学习,毕竟文化的传承与开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

  “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是呀,教与学要互相促进,只有互相促进,才能真进步,也才符合“学无止境”的道理。

  就这样,我边读边感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考虑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读到这里,我想这应该和我们所提倡的个性阅读,以学生为主体所契合吧!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我,对待国学,对待古文化还需要恶补,可是我也相信大道至简,所以在恶补之时,首要的'是深化《学记》之中的精华,学会与学生同成长。“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把这作为前进的动力,我想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

  “不待扬鞭自奋蹄”,读完《学记》更是让我有了一种紧迫感、责任感,不想无病呻吟,更不想再责怪自己曾蹉跎了岁月,辜负了青春,只想每天都踏踏实实地让自己有所收获。让那恐慌、恐惧少一点,再少一点。

  对于《学记》,我还将继续学习……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1

  《礼记·学记》中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论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读之受益匪浅,古今许多思想原来都源于此。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曰敩学半。”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无穷。大千世界有无穷的奥秘拥有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老师教与学生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亦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新的体验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老师教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会发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叹服。而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时至今日,人们才领悟到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推动个性的发展。读了《学记》之后,在想现在提倡的教育政策,有种返璞归,向原始回归的感觉。

  如果真如《学记》中提出的那样老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2

  这本书是我除了语文教科书之外批注最多的一本书,我用了两天,只看了前四讲,我不是阅读障碍,而是我真的感受到这里有不可限量的深度和广度等我去探寻。我要一遍遍去体味,去感悟。开篇第一段话,让我牢牢记住的那四个字——化民成俗。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程度要深于教育,是要通过教育,实现良好的风气,全社会积极向上,国泰民安。俗:通俗,平俗,也就是到达平常通俗那样的境界。化民成俗,因为教育,让这会可以到达一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切优良传统、道德文化平凡得不值得一提,那才称其为俗。

  这四个字深深的震撼了我,可以说,在大智慧面前,原来我所认为的教育真的狭隘到了极点,我的眼里的教育往高了说,我想教会我的孩子做个好人,实际日常教学中,我又总是在纠结孩子的这道题怎么算上,从来没想过原来教育是有如此高度。这种感觉就好比我站在板凳上质问我的孩子你这道题怎么还不会?而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教育大家,就像站在泰山上,放眼将来,俯瞰整个社会,为这个社会的开展,为民族的`将来,为了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而努力培养人才。我惭愧至极。但同时也庆幸我没有一直洋洋得意的夸耀自己“板凳上的成就”,我从今天起认识到了,我要努力带着我的孩子们爬向峰顶。别再此时堂而皇之、言之凿凿的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在峰顶,如何指点江山?不在高楼,如何穷极其目?教育者要有更博大的胸怀,要有更顶峰的高度。从今天起,努力做一个向教育峰顶努力攀爬的教师。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3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学记》

  学记第一段,开宗明义,给古往今来的'人指出一条大道——学。

  “君子”之名,在先秦经籍中,有以位言,有以德言。总而言之,有位无德者,终不能保其位,所以君子毕竟以德名。故宋儒释君子曰:成德之名也。

  然则德何由而成?其必由学乎!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无天下之胸怀者不足以为君子,亦不足以言学,否则只是学成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与君子何干?

  然须知,天下不在外,家国天下只在我心,修身与平天下只是一件事。《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者,正是为天下也,说“今之学者为人”者,正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惶惶外求者也。

  “化民成俗”即是“平天下”,学即是修身,“君子欲化民成俗”即是“欲明明德于天下”,“其必由学乎”即是“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与《学记》,异名而同理。君子能修身以成德,则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皆为化民成俗之道,否则只是外求,身且不能成,更何论化民。

  此章于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而言亦大有启发。今之欲施教于孩童者,纷纷向外求各种各样之教育理论,而不知反修其身。如此,则求之愈多,而失之愈偏,或迷茫不知所从者,或固执己见自尊自大而轻薄他人者,总而言之无非两类,或自以为愚,或自以为智,此念一起便离道远矣,伤于自弃自我而不自知,又何足以言教!

  欲教人者先修己,欲正人者先正己,己正则人正,己修则人修,此千古不易之道。舍修身而谈教育者,不知要教出个什么人来?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4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行业的我们,应该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这些经典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未来。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这段话谈的是“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长善救失说的是: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优长和潜能,并克服其缺点,弥补其不足,使人走向完善。往更深一层挖掘:长善救失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所谓“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讲的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教育和教学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许多教师研究教材有余,研究学生不足,因此教学缺少针对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学到更多。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阔我们的头脑,看到更广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另外,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

  我们也要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现在“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轻松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时”“孙”“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5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群体,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勇气。读书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每一本书都是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每一门课程,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名为《学记》的书。这本书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种血脉贲张的“学习”感受,让我想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有的态度。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自身所获得的各种学习经验和方法,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精通学习、独挡一面的高手。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无疑是重中之重。学习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决定你所接收知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各种学习方法。而这个学习方法并不一定指那些似乎很高大上的方法,比如说“抠脑洞”,或是“有魄力的换位思考”等等。 这些方法是有用的,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用心的`笔记。学习笔记是我们每个学习习惯者的必需品。而且,要做一个合格的学习笔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让笔记可以真正帮助到我们的学习。学习笔记这一小小的东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录所学,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所学内容。更甚者,让我们认识到无意义的记忆和有意义的理解之间的微妙差别,这也是学习的第一步和第二步。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过去我读书时总会觉得这很枯燥、那很无聊。但在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不断的积累过程中,我开始慢慢领悟到这并不是没有可学之处,而是我在将心浮气躁,缺少耐心。我经常会抛弃那些重要的知识点,而右顾风云。然而书中的作者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去追求出色,而是去追求尝试更多,去探寻你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东西,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我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学习的意义,我们会发现,学习的路程不是一顿顿猛如虎的攫取知识,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细挖精想,让这些独具匠心的点点滴滴中逐渐地成长。

  学记,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良师益友一般,帮助我更好地去理解学习,学习的乐趣。在我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认识自我,寻找对象、审视自我这些方面,这本书都为我开启了新的思维、新的图景。由此展开的华美正是摆脱了管窥小学的视角,站上了另一座山坳。阅读《学记》这本书,让我感到启发和振奋,让我更加深刻地受到学习的鼓舞。我深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在这个学习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进步和提升。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6

  《礼记﹒学记》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意思是说,老师要学会根据一个孩子的家庭职业背景,找到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启发他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许可以从他的家庭关系里面父母的职业找到突破口。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家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平时对待孩子的批评和指责多于鼓励和赞赏,于是,他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这些多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多的关注。

  根据这个孩子的个性,我想先从他的纪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这个方面改进,获得认可和成就感,那么其他方面的进步就不是问题了。

  9月下旬,我在班会课上郑重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强调职责同时提醒他,作为纪律委员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纪律,文明用语,上课认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等,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态,保证一定管好自己并做好纪律委员。

  任命之后没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假期之后学堂孩子们去黄山游学,我特别与陪伴游学的老师们交流,留意并适当引导这个孩子的言行举止。

  游学回来,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脏话了,偶尔会有一两次,但只要老师稍微提醒,他马上就会主动认错。一天天过去了,我发现,他已经不说不合适的语言了,上课坐姿也特别端正,各科作业和课堂反馈都有很大进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当众赞赏了这个孩子,并奖励给一本课外书。他特别开心,也许很少真正获得过正面的.鼓励,并且被作为榜样效仿,他的自信度和个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心结打开了,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并愿意学习和积极帮助他人,在接下来的全校一日礼仪学习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除此之外,班级卫生每次轮到他打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擦得一尘不染,窗户干净明亮,而且主动细心地将桌椅下面、教室的门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扫得特别干净整洁。

  我又利用班会课赞赏他,并且激励他:“老师觉得你不仅可以在清洁卫生方面做榜样,还可以在学业方面做得更好。比如,你的英文单词听写和阅读,只要你花精力,你也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老师相信你,加油!”

  我在单词听写测试的前一天特别提醒他:“明天听写好好准备,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进步的!”第二天测试中,10个单词听写他居然对了6个,在自然拼读课上,如果学了20个词,我不引导,他居然也能自己试着拼出10个以上,如果我给一些帮助,他能够全部拼读出来,我真的特别感动。

  现在这个孩子每天都有进步和变化,这让我找到了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我特别感谢学堂带给我们的《礼记﹒学记》的研修,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无限潜能的,作为老师需要发现每个孩子的特质并适时引导和鼓励;一个孩子只有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才能保持对大千世界浓厚的探索兴趣,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好好善护孩子们最本真的东西。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17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祖先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那么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那么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那么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那么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教育教学的第一原那么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如今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萌芽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将来的小学教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才能,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才能最强最需要教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教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假设发然后禁那么为时已晚矣,因为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那么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展教育,掌握教育时机,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化。假设错过了学习的最正确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那么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承受才能,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承受才能是不同的,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才能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拟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可以适应所有的`学生,假设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方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第四原那么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假设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商讨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祖先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将来的小学教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学记心得体会05-08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03-15

学记读书笔记03-30

《学记》读书笔记08-28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6篇04-05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6篇)04-28

读《昆虫记》心得体会10-15

读《昆虫记》心得体会12-29

读昆虫记心得体会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