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
在观看了张志勇教授和薛丽霞校长所讲的“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
我认为家长要积极地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提升自身教育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参加校外培训;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要督促孩子的睡眠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适度安排家庭劳动和体育锻炼,加强对孩子的网络使用的监督;让孩子能自己培养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建立自信,更能获得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2
要不是看到孩子挑灯夜战备考生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考试的事情;要不是孩子说学校给家长布置了阅读和写作任务,我也不会去读杨东平教授的文章《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要不是我爱人非把让家长写学习心得的作业留给我,我可能到现在也不会反思自身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
一直都以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孩子接受教育的任务就交给老师了,自身做甩手掌柜也乐得轻松。细思之,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缺失的陪伴最后都需要加倍来偿还。孩子上幼儿园读小学低年级时,因为年龄原因,还需要家长事事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地讲故事、耐着性子陪伴写作业、出去玩耍目光时时不敢偏离……但等孩子上了小学四年级之后,我想当然地认为小小男子汉长大了,完全可以合理安排自身的学习,照顾自身的安全,而且不是经常听到“家长要学会放手”之类的呼声吗?于是,我也就理所当然地学着放手,不再事无巨细地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书还是会买很多,让他自身读吧,但读了什么,读了多少,效果怎样,基本上不曾过问。渐渐地,我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也仅限每一学期对考试成绩的询问。孩子的吃穿住行、心理变化,自有她妈妈负责,我这个爸爸做的好像很轻松,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管。
直到六年级,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其实孩子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爱偷懒、不认真写作业,不主动改错题等等。我眼中听话的孩子,其实已经在成长过程中开始叛逆了,只不过我被儿子乖巧的表象遮蔽了双眼,没有及时看到事情的真相。事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可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任你多么后悔也也于事无补。
孩子上初中,选择了离家最近也最好的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我想让孩子的梦想重新在这里起航。作为父亲,一定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有足够的交流沟通,多些陪伴,多些耐心,多些正面引导。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塑造和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于是我开始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尽量在孩子放学之前回家,尽量在他学习的时候放下手机,捧着书读,做一个合格的爸爸。言传身教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久我就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转变。他开始主动和我谈学校的事情,有不会的题也愿意向我请教,我突然感觉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自身的形象在儿子眼里又重新变得高大起来。孩子很快就要升初二了,现在我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而且不管对于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冲劲,还跟我说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
我爱人曾经推荐我阅读《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当时我还不屑一顾,竟然说做妈妈的为什么要把教育的责任推到爸爸身上?如今我算是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缺一不可,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明智的家长一定不会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借学校给予的这个学习机会,我开始自我反思: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有孩子的改善。从此时此刻起,我下定决心不再推卸责任,要给孩子积极的影响,愿不错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一条宽广大道,让他们带着理想和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走出校门,去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3
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很受启发!真是父母眼界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长高度;父母的格局影响孩子的`格局。一味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以后孩子只能成为沒有敬畏感、沒有担当和责任心的人。
只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不说明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孩子只是照做却不明白意义,相当于只知道个皮毛,一知懂三分,不知道精髓内含。
以身做责的家长以行动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言行一致,做事要有担当,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家长力争做的父母亲,努力让自己成为的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和教育孩子!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4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中两个最重要的环境,两者共同育人成为社会栋梁是当今教育的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工作繁忙,难以兼顾孩子的教育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校开始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帮助父母更好地与孩子一同参与教育,这让我深有感触。
首先,家校共育活动为忙碌的家长提供了与孩子共同参与教育的机会。工作繁忙的家长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和生活,导致孩子缺乏关注和指导。然而,在学校举办的家校共育活动中,家长能够亲眼目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这不仅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与孩子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
其次,家校共育活动提供了家长们互相交流的机会。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无助,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因此他们急需与其他家长交流心得。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家长们能够相互分享育儿经验和教育方法,这种互动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教育灵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育儿。
此外,家校共育活动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学校通常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师,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而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学校能够向家长们分享教育资源并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家长的参与也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协助,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最后,家校共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社交能力。通过家校共育活动,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家长的参与和指导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也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活动对于忙碌的家长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家校共育活动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社交能力,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这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推广和支持,让更多的家庭受益于此,共同育人。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5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x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x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x惯的学校,父母是x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x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6
作为一个家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同等重要的教育场所。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式,而家校共育则是这两个环节之间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在家校共育中,家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下,孩子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家长在家庭中的陪伴和教育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家长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引导和教育的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并理解孩子的需求,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阶段,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家长也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给予关心和鼓励,营造愉悦、安全的生活环境。
其次,在家校共育中,家长需要积极与学校协作,实现互通有无的目标。家长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促进孩子教育观念和认知的不断扩展和升级。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和家长会等活动。家长也需要在学校对孩子的表现和发展情况上有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家长才能发挥自己的支持和鼓励作用,共同携手确保孩子的学习成长。
最后,家长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陪伴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学习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家长也需要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比较教育方式和方法,以获得更多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学校协作,共同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对于家长来说,成长和进步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核心,而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家长不断努力和探索。只有在家校共育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才能够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和成长。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7
今日有幸倾听了杨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阅历,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熟悉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技。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情愿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状况,准时组织一些暖和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布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欢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妙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绚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熟悉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熟悉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惜。去熟悉好“父亲”这个忙人,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善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悄悄而暖和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熟悉,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同学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8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也是父母未来的期望,每个父母都盼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肩负重责。在此,首先非常感谢老师们对孩子孜孜不倦的辛勤培育及对我本人的认可与推荐,作为一位三个孩子的妈妈,我很愿意在此将自己的一些育儿心得作为分享交流,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正所谓“没有天生就会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做父母应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小到如何科学喂养,大到如何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父母首先必须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因为的教育,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此时教育就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了。
记得在我刚怀孕三个月时,我便开始看《斯波德育儿经》、查阅相关的育儿知识,孩子出生后我便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科学喂养孩子,而非手忙脚乱、偏听偏信。
其次,我非常地推崇亲子阅读!在孩子两岁半,我便买了各种各样的绘本,有性格与好习惯养成类的绘本系列如巧虎、朵拉、贝贝熊系列丛书等(非常适合低幼儿);有引导小朋友学习直面问题及解决问题手法的绘本如《不一样的卡梅拉》、《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系列等等。海量丰富的中英文绘本选择,足以解决父母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每一次的亲子阅读都犹如对心灵的一次洗礼,美轮美奂的精美插画于孩子而言也是一场艺术盛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将会是孩子的朋友,我坚信阅读也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他们今后将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学到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高贵品格;在《人民总理周恩来》里学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等等。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请让书本陪伴孩子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也要慢慢地开始引导孩子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及自我管理能力。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总是鼓励他们要有耐心,不可浮躁。孩子进步了,我也总是及时地进行夸赞。夸赞一定要注意夸孩子的勤奋努力,以此激励孩子不断挑战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父母应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家校配合方面,父母要尊重每一位老师,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交流,既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要适当给老师回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要高度重视学校每次布置的任务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完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不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家校共育最终才能促进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最终健全人格,自我独立,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9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朵花,从种子到开花,须要很长的过程。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一个好教师影响孩子,也就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家长影响孩子是一辈子,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教师和家长是合伙人,应同心同力。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左右手,缺一不行,家长的心里要有这样一个坚决信念,孩子的成长,我的责任。所谓教育孩子,就是大人陪孩子经验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父母的'光线确定孩子的高度和温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每天向上。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奋力托举的父母。在家校共育的路上,教师、家长,我们同行!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朵花,从种子到开花,须要很长的过程。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一个好教师影响孩子,也就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家长影响孩子是一辈子,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教师和家长是合伙人,应同心同力。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左右手,缺一不行,家长的心里要有这样一个坚决信念,孩子的成长,我的责任。所谓教育孩子,就是大人陪孩子经验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父母的光线确定孩子的高度和温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每天向上。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奋力托举的父母。在家校共育的路上,教师、家长,我们同行!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0
每个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宝贵和短暂,我作为家长有时回顾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记忆已经非常的糢糊了,但长大后很多的习惯和认知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习来的。古话也常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以身为人母,我也是尽可能的努力让孩子在这个宝贵并短暂的童年中多学习些良好生活的习惯,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和多获取一些独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长交流下我的育儿心得,如有不足也请各位家长见谅。
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时的生活时间里,我们一般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带孩子到处走走,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动物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尽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通过一些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识库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很多。这样他就会更热爱和亲近大自然,会去保护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通过游玩让孩子在人群中,社会中尝试自主开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举个小例子,有时候问路可以尝试鼓励让孩子去问,家长作为辅助在一旁协助。当他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后,一是要感谢别人,学会感恩。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将来当自己有了能力后也应该张开双臂帮助别人。
在童年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让孩子吸收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会得爱,让这个短暂得童年变得更有意义,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1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做了五年的教师。五年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我已经再也不能拿“刚毕业,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可是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又一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好机会。我有幸在青年教师培训班,听到了交大附中各个学科组的“元老级”老师的讲座。
这次讲座,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因为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在一起培训,各个学科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各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都有意识地多讲一些各学科可以通用的知识。比如史曼丽老师的《课堂教和学如何落实》,李晓珍老师的《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求》,陈国永老师的《如何落实教学环节》,陈江丽老师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等等。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令我深深感动的是,所有的老师,面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无不是倾囊相授,看着这些老师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压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些无私帮助我们的前辈;然而同时,我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附中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有这样真诚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尽情施展,干一番事业!
是的,请允许我把自己的工作称为“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也许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多么辉煌的经历,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每当我走上讲台,把我所知道的知识,力求用最生动,最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每当孩子们通过周记,或者自己跑来,跟我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和困恼,向我讨教,我感到深深的幸福,我会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谓!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在培训中,我获得的知识是实在有效的。印象最深的,是陈国永老师在讲怎样布置作业,她说,老师要控制作业的量,如果你不能当天批完,你的作业就留多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大问题。我想,这正是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的目的所在。很多好的方法,不是书本上可以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得来的。有了老教师的指点,我们的路可以走得更顺利!
除了专业知识受益良多,前辈老师自身的优雅风度、人格魅力也感染着我。仅仅说一个小细节,在李晓珍老师讲完之后,刘主任说起她刚来学校时和李老师的交往,李老师对她说,小姑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鞋子也一定要干干净净。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每次见到刘主任,总是衣着得体,面带微笑,让我的心情一下子灿烂起来。是的,尽管老师的工作辛苦,压力大,可是我们依然要让自己做一个美丽的老师,感染身边的学生,感染同事,给每个人都带来阳光灿烂的好心情!我以为,这,也正是附中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对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多了一些新的认识,更加知道今后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家校共育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篇学一次,长一志,用一世,优秀中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这是我对培训学习后的感叹。听专家讲座,感叹他们的博学多思,惊人的创意和精辟独到的分析。培训短暂,但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接受了一些新鲜观念,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细细回味几天的学习内容和多年工作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理念引领,深入人心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价值的理念引领,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蛮干。李海林博导论述“教学反思的五个层次”,吴军老师讲述“制定教学目标的四项原则”,马卫平博士阐述的“五问快乐体育”等等这些理念,就可以在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运用,让这些理念穿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指引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认识提高,目标确定
培训过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反思过去的教学现象,应该认识到一些不足,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不够,要么过于小步子教学,包办代替现象严重,要么放手难收,缺乏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处于形式化的状态,耗时低效;学生学习缺乏规范;学生学习缺乏感悟体验或创造;重活动轻技能……教师为了追求某个现象,而顾此失彼,使教学发生偏颇。面对这些问题,要“知不足,方进取”,要集思广益,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目标,效率高,目标不明,办事不行。我们要联系实际,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每一阶段要抓住某个重点,并持之以恒地实施推进,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化压力为动力,不能混混而已,人要有所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迈进。
比如,这次在学校上研究课《少年拳》,我为自己确定:第一阶段做到课前要充分思考,预设教案,做到没有思考不进课堂(教学设计)。第二阶段做到课堂上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学生探究)。第三阶段做到师生互动(营造氛围)。第四阶段做到注意收集信息(教学反思)……以上各层目标可以综合实施,也可以分阶段,每一阶段哪怕实施一种,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质效地提高教学。
三、结合实际,反思实践
学习的关键是要能学为所用,要在听中学,做中学,把学到的要做出来,做过的要说出来,理论联系实际,行为跟进,求真务实,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带来一些行为上的变化,从改变自己开始,再来改变学生,并且不断地反思实践,提升自我,渐入佳境,做个具有专业化素质的教师。
1、讲究策略抓重点。
目前,有一些常规课教学容量不够,教学重点抓不住,难点没突出,节奏缓慢,负荷量不足,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导致效果不好。应该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不要课前少思考,一定要讲求教学策略,吴军老师强调的要善于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到媒体中找答案,到课外书中去找答案,在学生交流中找答案,这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好每一节常态课,向常规课要质量,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课前充分思考,充分预设,做到智慧地教,让学生聪明地学,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
2、课例研习最有效。
教师不是教书匠,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我们要在教学中养成教研一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挥,并逐渐养成培养自己教研一体的良好习惯,课前多思考研究,天天动脑筋上课,这样会有无穷的乐趣,课后多反思,在反思实践中学会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理论对话,与实践对话。正如李海林博导谈到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你实际上在教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每个环节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没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家长满意的学生。
3、追求卓越求发展。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否则慢进则退,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避免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教师要追求卓越,应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更要做一个爱思考的教师,才能避免“学而不思则惘”,在思考的基础上,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相信会有所收获的!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及在网上同学友们的交流,我再次认识到学习对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无论从知识面的拓展上,还是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提高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做到。如果不思进取,满足已有的只会固步自封,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学习是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因此,无论是为了专业成长的需要,还是为提高自身素养,都要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有思想的博学教师。那样,教学生才会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学生才会钦佩你,爱上你!从现在做起,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也是为了磨练一下自己人生的斗志,和锻炼自己在繁忙生活中挤时间的能力,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时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和魅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懂得,教师要追求卓越求发展,就得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说话、学会合作入手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与学生平等相处,深入学习小组与学生合作、探究、互动,让舞台给学生、让精彩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同样追求卓越求发展。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骨干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创新性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我们向卓越型教师迈进!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2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发展的教育模式。通过家校共育,学校和家庭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家庭和学校应该保持经常的沟通,相互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和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参加会议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进程。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其次,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提供支持和引导。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合作,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此外,家庭和学校可以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操、品德修养和社会技能。而学校则提供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学科知识,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的结合可以使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最后,家校共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困扰和挑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
总之,家校共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发展个人优势,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家校共育,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加健康、自信和有责任心的新一代。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3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题。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如有不认为的地方也请各位家长指出:
一、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是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养成好习惯
1.讲道德,懂礼貌,辨是非
个人品德就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其从小尊重长辈,友爱他人,孩子主动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舍得批评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评的火候。
2.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开始的时候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图册,逐步的更换类型,和孩子一起看,读给孩子听,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3.让他帮忙做些事情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我们在家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这半年的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已经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潜力的培养
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父母是他们的领航员、指明灯。以上是我育儿的一些感触,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变,是我们做家长看在眼里的`,这些都是老师和幼儿园的功劳,是老师们不断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4
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这仅仅只是育儿漫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来好好发现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并鼓励他成为的自己,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土壤。
杨绛先生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而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们平日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学习方面,我们要求他上课会听讲,学会基本知识并会应用就行,不是特别在意考试的分数,而是针对孩子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尽量让孩子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窗口,它能够帮助孩子在求学路上不断前行。为此,我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定期给他选购新书,让他接触更多优质的阅读材料,以丰富他的知识储备和阅读体验。我们家每周都有亲子阅读和讨论时间,一起探索书中世界,分享思想感受,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发现书中的美妙处,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我也鼓励孩子尝试各种类型的书籍,如小说、传记、历史等,让他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和人生。总之,阅读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知识上的丰富,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开放的未来之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边走边听边看,那种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记忆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会带他去外地旅游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网上自订住宿,机票,但是适合亲子游,一切都是慢节奏的,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就多停留一会儿,讲讲历史典故,让他自己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旅途所见所闻以录音、日记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适当的让爱美食的他自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带他去西安、重庆、北京等。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别注意行动力的培养。做孩子的游戏玩伴,不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他的行动力和学习能力。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学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知道该做什么,却没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只靠说教和情绪-driven 的行为,是不可靠的。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讲授知识,更应该给予孩子实践行动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实践,孩子们可以培养出自己的行动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15
为人师数十载,转眼宝宝也五岁半了,坚持做宝宝日记仅约也六载有余,太多感悟总想与人分享,成功或失败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论也需要有实践和,更重要的是探索和归纳,当然,教育规律应该遵循孩子的个体差异,所有成功的家教经验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希望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多参与交流话题,多探讨成功破天荒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话题。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长,稳步成才!
走进教育之门,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整合传播开来,虽然我是沧海一粟,但我更希望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微弱的光和热。所以,我会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时融入我的,让孩子们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气息,让他们充分享受新思想带来的振奋和愉悦。
0岁及学前早期教育已是众多知识家庭谈论的`重要话题,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应该是竭尽全力了,甚至有的为了孩子上一个更好的幼儿园不惜重金,专职接送,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伟大的,我们应该为自己喝彩!但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无所适从与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文化教育之难,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样。当我用某些理论去指导幼教实践时,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责内部矛盾之中,因为它不是适合孩子!我开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进,聪明,乖巧,善良,经常帮助别人,还会关心别人,特别善解人意,在别人发生矛盾时,总会有理有节地劝慰别人,俨然一个小大人!今年上幼儿园,知识消去的重复让我感觉有些浪费时间,我觉得实在在这个学习关键期应该及时引导和提高他的学习能力。从事十余年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是最讲究基础知识积累的,记忆字词,阅读理解,研读会话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决定先从阅读开始。
孩子已学完了小学发展阶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练,我决定让他阅读带和插图的故事传说书,一开始读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习惯的影响,对读书还是呵呵有兴趣,就当培养兴趣吧,我们各自读各自的,孩子就凭他的一知半解却也津津有味,一个暑假过去了,孩子时间延迟还是有时间就坐在那儿读,刚开始出声,后来默读,渐渐的能读上半个小时……
有一天,儿子心血来潮,大讲他的故事传说能,原来他把他读过的故事传说全背下来了,一些描写的词语,四字词语,成语竟然也脱口而出,我们震惊了!真是无意插柳邢成荫啊!
会阅读了,没有拼音的故事传说书也能流利的读下来,还能刊载一下评论呢!
接着,我们在坏习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时,引导他早期写作。日记是孩子必修每天晚上的必修课,由不知道如何写到每天自己坚持每星期写,使他的亲历价值观也经历了一个快速成熟的过程:……我是男子汉!……我很勇敢!……我很坚强!……自我评价和自我觉醒马上在日记里呈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心得04-02
家校共育心得12-18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5-12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8-26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04-25
家校共育活动方案03-26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06-01
家校共育家长感言10-09
家校共育的活动计划05-20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