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4-10-24 11:47:2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1

  在假期中,享受着暖阳,随手翻出了一本名叫《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书。看到这个名字,脑子里浮出的第一句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有很多人都不赞同这句话,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路人,成不成,优不优秀还在于个人。那这篇优秀是教出来的,又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呢?本着这样的疑问,伴着绿茶的清香,我翻开慢慢阅读着。

  出乎我意料的事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并没有在文章开始狠狠的去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缓缓的描述教学场景,所有的画面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对啊!那些优秀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坐公车要给老人让座,见到老师问声好,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该由我们教师和家长一起绘画出不一样的风景,这便是教出来的优秀。

  把这本书读了一半,突然读书了作者的用意,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都是可爱优秀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怎么把这种优秀延续,我想离不开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不管再怎么邋遢的孩子只要我们坚持的让他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注意他的每一个细节,我想,总有一天他的衣服会干干净净。再怎么调皮的孩子,总会被我们的耐心所改变,成绩再差的孩子,多一份我们的关注,也会有不一样的成绩……只要有心,孩子们会给你无限的爱。每周都能看到孩子们不同的变化,细微,单纯。其实孩子们要的很简单,就是我的信任,我的陪伴,我的鼓励,我的耐心,给予他们这些,他们会回报我所有的他认为最珍贵的东西,同时也在慢慢的变优秀。我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会在我比赛时给我加油打气,他们会像大人一样说:“肖老师,我信你,没问题”,他们会在我比赛完之后会说:“你是最棒的”。他们给予我太多,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骄傲,这或许就是作为教师所独有的幸福,便是自己交出来的那份优秀。

  如果我们和克拉克一样,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学生会为我们的真情而感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孩子。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2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优秀的孩子不会让你太操心,优秀的孩子会让你减少许多麻烦。“优秀是教出来的吗?”面对这个问题,我以前的观点是遗传占有重要因素,但是后天教育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现在,我读了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后,我完全否定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我会非常坚定地回答你:“优秀与遗传无关,优秀绝对是教出来的,是用心教出来的!”

  书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有的是一些似曾相识的常见、琐碎的小故事,但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人文精神,那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而正是这常常被忽视的“细节”却被克拉克先生“捡起”,成了“法宝”,成了教育的“魔法师”!克拉克先生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从点点滴滴的细微处着手——创造出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从餐桌礼仪到培养积极心态,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从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到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们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在“细节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与成长!它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教育是细节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会不平凡!我们在高呼“习惯重于分数”的'同时,要切实可行地从学生的各个学习细节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说”,说完整话;到“听”,听老师讲话、听同学发言;再到“辩”,能分辨别人言论的正确与否,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从细节入手提高人的质量,这是克拉克先生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仔细读读这本书,会发现,它的书名是《优秀是教出来的》,但作者这里的“优秀”已不是我们想法中的“优秀”。在我们眼里,优秀的孩子成绩首先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关于优秀率,名次等其实与教育本身并无多大关联的东西,然后才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培养。而在克拉克先生的这本书中,绝大部分说的都是如何做人。书中着重提到了涉及良好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生活细节,这也反映出克拉克先生自己的品德修为。在这些生活细节中,不仅包括简单的待人接物,如:“热情接待来访者”,“彬彬有礼打电话”。而且还细化到了“坐”、“立”、“行”,让学生学着尊重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食堂的师傅们;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包括对掌声的要求。克拉克先生虽然看上去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但从故事中我们当孩子们达理时,也开始了知书。事实证明,他所教育的孩子成绩不是直线上升吗?我们常说:“教学生学知识,先要教会学生做人。”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个金字塔,构成金字塔塔基的,恰恰是我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真是得益非浅,它使我感受到:教育的艺术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3

  这本书是一本不可不读、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作为教师的我的工作上的好帮手,也是我生活中的指南针,作为老师的隆。克拉克除了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平常教育中相对比较欠缺的,是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的。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克拉克先生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接人待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让读者丝毫没有感觉到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读后感《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

  身为一名成长中的老师,看完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之后,感触颇多,书中告诉了我,优秀是一种习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观念及行为就可能马上改变,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生活中营造出更多的乐趣。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4

  优秀,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素养,更要具有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优秀起来:让不优秀的孩子变优秀,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

  赵国忠主编的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收录了24位优秀教师的教学故事,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崇敬,他们教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

  优秀是一种宽广。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教师的宽广,在于自身的实力,包括知识量、基本功、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就是拥有多少,才干教给学生多少。优秀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投入 融入生活,变成习惯,在学生眼中,这些教师如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汪洋,赋予他们知识和知识之外的许许多多。

  优秀是一种深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喜爱你的课,先让学生接受你的人。教师得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蹲下来跟学生平视,看着他们的眼睛,用真诚交换信任,用真心交换童心。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追寻,从一张张稚嫩的面庞上查找线索,从一声声老师的召唤中寻求突破,这样的追寻不会停止,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会带来新的.宝藏,追求的是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教学如凿井,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优秀,就是拥有这份深邃的力量。

  优秀是一种自信。优秀的教师总是竭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望,我们要满腔激情,充满活力,用爱,用智慧,用执著,用自信,让学生都能赢,挺立的姿势,好好的存在,好好的生活。教师的自信源于优秀,学生的自信源于教师,孙中山说:“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优秀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信和乐观,让他们有勇气有打算,面对未来的艰难和挑战。优秀具有传递性,自信会从一个教师传递到每一个学生,传递到每一个人,传递到一个民族,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自信和力量。

  优秀是教出来的,需要更多优秀的教师,需要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优秀起来,首先自己要变得优秀。优秀是上课上出来的,让我们从此刻开始,从自身做起,从我们的教学做起。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5

  最近我阅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细细品位罗恩先生撰写的十几则小故事之后,犹如一股清泉涌入我心。整本书并没有很多的理论分析,取而代之的则是这十几则叙述着罗恩先生自己真实经历的小故事,但就是这朴实的十几则小故事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书育人所需的人文精神——那就是“细心、爱心和耐心”。

  罗恩·克拉克老师年仅28岁,好“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教师。他教过的学校,学生都来自最贫困的家庭,学校的资源也不丰富。但凭着他的热情,只要被他教过的学生,成绩也一定会突飞猛进,气质也会变得彬彬有礼。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后,我被里面的55条班规所吸引。

  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都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他的这些规则很多都是关于集体组织的,为学生的成功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有了这些规则,学生不在只顾自己,只关心自己的目标,而是凝聚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古今中外的中小学教育都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首要的教育内容。教育部制定《小学生守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等。《守规》和《规范》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措施。那我们小学生要养成那些习惯呢?

  在我的印象中,东西方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甚至有点格格不入。我一直都把西方的教育定位为:自由、开放、没有严格的教规。而且不论学校、家庭甚至是社会教育都有这些共性。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每当我试图把西方一些教学模式运用到我的教学中而结果却不尽人意时,我总会安慰自己:这里是学校,要因地施教。因此就放弃了尝试。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原来在像美国如此自由开放的校园,也是强调学生要被管理的。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这样会让更多孩子失去成长的方向。

  本书作者隆。克拉克是美国南方人,美国南方最讲究生活教养,作者以自身的成长经验,及希望孩子们学习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逐渐形成「超基本五十五条」班规。

  克拉克认为:“孩子当然要管,生活小细节更要管”、“如果不管孩子,孩子一开始也许会喜欢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尊重你”、“孩子喜欢有所适从,喜欢有个权威人物”。这些规则并不只是要让孩子循规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为离开教室后的人生做好准备。学生其实是不喜欢放任无约束的,他们希望有人管,愿意被管,不过这个人必须让他们心服口服,而且真心与学生相待。

  本书的序言,清晰地流露出了克拉克的一种观念的成长。总结一下,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流程:从没兴趣——加入——投入——领悟——付出。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6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罗恩·克拉克先生的——《优秀是教出来的》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它点燃了我智慧的火花。本书的作者克拉克先生是“全美最佳教师奖”的得主,是一名年仅廿八岁的年轻的男教师,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他教过的学校,学生都来自最贫困的家庭,学校的资源也不丰富。但凭着他的热情与本书所介绍的最基本的这五十五条,被他教过的学生,成绩却能突飞猛进,气质也会变得彬彬有礼,我感觉他的确神奇。本书只从实际生活中精选了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及幽默风趣的小故事的案例,让我被他那些闪烁着无穷智慧的“点子”所深深折服。

  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55个细节的全方面关注,更主要的应该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点一件事的去做,如果没有从第一个细节开始的小小规矩,那就不可能最后的顺理成章。如果没有从说话、鼓掌、问候、谢谢这样小小细节开始,就不可能实现看电影时别说话,解决纠纷要冷静等令我们头痛的症结。其实这不正是我们*人传统的小溪汇成河,河成江,江成海,海成洋,海纳百川的有容乃大的哲学原理吗?给了学生规矩,并不一定就能真正成就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坚持,尽管再不情愿也坚持,尽管再困难也坚持,甚至为了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那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克拉克先生的55个细节,要学习克拉克先生因生制宜定规矩,放下架子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朋友原则,要学习克拉克先生面对困难坚持到底的永不放弃的原则,要学习克拉克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一步前进一步,坚持不懈的实实在在原则。

  “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每一个都不放过’的决心。”“我只有一年的时间,去改变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我已下定决心,要给我的学生一个不同的人生,一个更好的人生。”

  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多,书中告诉了我,优秀是一种习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观念及行为就可能马上改变,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生活中营造出更多的乐趣。

  “优秀绝对是用心教出来的!”礼貌是可以教的、人品是可以训练、风度是可以培养的的。所以我想,要给我的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精彩人生,一个不同的人生,一个更好的人生。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最大成就。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7

  最近有幸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初看题目总觉得是位教育学者在那说些教育大道理,大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再看作者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28岁时获20xx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没想到写这本书的作者和我们一样是一线的教师,这不禁使我增加了兴趣,认真阅读了此书,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他告诉我们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我感到:优秀是教出来的,教育的成败最主要的就是是否重视细节。因为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在对孩子严格施教同时,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书中的每一个内容其实都是在谈要重视细节,这样才能体现尊重,不仅只要求到了待人接物,“开开心心收礼物”当收到礼物无论喜欢与否都要欣然接爱,以免使送礼人情感受伤。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谛,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从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而不是像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你怎么搞的,连这都不会?”“怎么考成这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注重细节的教育能使我们和孩子时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读这本书,我觉得,克拉克先生最大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55个细节的多,细节对孩子全方面的关注,而且更应该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点一件事的做起,如果没有从第一个细节开始的小小规矩,那就不可能最后的顺理成章。如果没有从说话、鼓掌、问候、谢谢这样小小细节开始,就不可能实现看电影时别说话,解决纠纷要冷静等令我们头痛的症结。给了学生规矩,并不一定能真正实现,如果没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坚持,尽管再不情愿也坚持,尽管再困难也坚持,甚至为了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那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功。

  如果我们仔细地去分析每一个理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为人之道,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尊重、礼貌、贴心、公德心、惜福、诚实、乐观等等,其内容不但可适用于任何人,也可以应用于任何职业。透过书中真实的陈述,你可以感受到这些为人之道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如果你试着去体验并实践这些内容之后,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更懂得生活了、更懂得与人沟通、也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因此,对一般教师而言,这是一本关于教学法的书;但对一般的大众而言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指导书:值得品味再三。

  克拉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全身心的投入。他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人,但他是最聪明的教师,他把对学生的“爱”从技巧上升到了理念,从职业上升到了事业,从技术上升到了艺术。他用自己健全、高尚、充满魅力的人格,塑造了学生未来的人生形象,他是教育领域里的艺术家,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8

  本学期我阅读了由罗恩.克拉克所撰写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在阅读中,我发现作为教师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书中克拉克先生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55个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他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他把他七年的教学经验写成了55条班规,从餐桌礼仪到积极心态培养,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内容涵盖了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让孩子们置身于充满新鲜感的教育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被人需要、被人爱着的,只要让他们成长并快乐着,那么即使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也会成长为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好孩子。接下来我就从他的两个细节中谈谈看了此书后的一些读后感吧。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9

  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小学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使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

  总之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机智和教育的挑战。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02-20

《喂出来》读后感优秀12-18

评教心得范文09-17

早教实习心得05-11

安全教培训心得09-03

保教质量心得01-04

护士带教心得04-10

宝宝早教心得11-21

护士带教心得06-06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心得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