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10-27 16:32:4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集合)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集合)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炼就的教育学问。肖川先生感慨,“对于人生来说,有什么比受过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呢”,因此,整本书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作者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散发出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唤。

  作者自序中道:为教师而写作。我读完此书,我想,与其说是在为教师而写作,不如说是为所有身在教育、心系教育、执著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乃至探求人生真谛、追寻幸福人生的人而写作,其实还可以包括我们的家长和我们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因为我们向往智慧、我们呼唤真情;因为我们更渴望智慧之光沐浴灵府、渴望在真诚的言说里与伟大心灵的晤对。此书的意蕴也在于此吧: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真情呼唤真情。

  在书中诸多的章节中,《教师的解放》这一部分给我的触动最大,其中的一些篇章提及了一些教师的生存状态。书中提到,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肖川博士又理性地分析了造成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外在的客观原因有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一些教育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各种检查考评、现行教育教学体制管得太多等。主观的原因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落后、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肖川博士呼吁全社会从各个层面形成合力来解放教师,并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对于教师过高和过多的要求。肖川博士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能站在教师立场,为教师而言说,真的令人感动。

  我最欣赏“教师的解放”篇里面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疑惑。读后感触颇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书籍,尤其是大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反之,没有博览群书,只能就教材讲教材,就内容讲内容,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没有阅读,就难有深层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匮乏,展现于学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说,阅读是教师获取思想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有效的经验和反面教训,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将经验抽象成理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作为教师应当学会反思,注意积累一点一滴的经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发展,使自己逐步向创新型教师迈进。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还要学会引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气氛的营造,甚至用什么语言,背后都蕴藏着一种思想底蕴,平时只是不觉得罢了。教师的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也是非常关键的,思想可以熏陶学生学习、熏陶学生做人。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真的很难,这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

  该书写得豁达、平实与质朴。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对教育、对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散发出作者心里的真情呼唤。

  通读了此书,对我的教学真的有太大的帮助,真的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书是生命的源泉!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2

  最近有幸拜读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阅读肖川美文,我只想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一根方向性的标杆,用真爱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教师,我首先是个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每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友善、宽容和积极介入社会合作的人。

  作者有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这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师生间的视界融合成为可能,使课堂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的学校生活之所以值得过的重要原因。”带着智慧与真情和学生交流,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需途径,人生来就是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立体,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感悟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他们。交流便是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认为“学习生活值得过”?

  其实谁都知道,那就是让孩子们觉得上学很有趣。与孩子沟通可以知道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当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了。如果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兴趣来学习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了孩子们的课堂了。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对于小孩子来说动力和求知欲就是新鲜感。这样的新鲜感,恰是形成“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的必要条件。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又该怎样做呢?书中这样写道“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只有教师本身的成长才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做水和风的话,那么我们只有丰厚了自己才能“负大舟”“负大翼”,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只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才能丰富自身底蕴。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之道,因为丰厚的底蕴是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个人素养。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值得一读的好书,从书中我们知道教师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并且要时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同时,也为自己构筑一个精神的家园。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3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研究,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研究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学观念才是研究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研究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研究的兴趣,对二部分的研究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研究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研究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研究,软件功能研究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研究,那样研究效率才会高。所以,更学思路才是研究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研究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研究才会事半功倍。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4

  两天的智慧课堂研究之行,聆听了XXX关于助理教育信息化变革主题报告、XXX校长关于“聚焦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逐步的变革。

  第一天参观了XXX这两所学校,感受了这两所学校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研究了XXX的生物老师的`一节课、“基因的表达”。这节慕课中,让我们看到XXX老师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智慧。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总结和分析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讨论、交流和总结。这节课,老师使用平板辅助教学恰到好处,让学生对比两种基因表达过程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拍照上传。平板教学让老师能及时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思考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天的研究是XXX的数学课。课前XXX让学生观看视频自学;课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抛给学生,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XXX则是适时地启发、点拨、引导。通过学生对学生质疑,慢慢引导学生往正确方向思考,不断比较总结,最后巩固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看别人的课,想自己课的问题”这两天的研究让我看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也思考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转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以建构主义研究理论为依据,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课堂教学流程结构,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两天的研究体会到这几所学校对翻转课堂的积极探索、用于尝试,是的,要在教学上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必须有目标、,不断研究和探索。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5

  近几天我研究智慧课堂相关资料,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一直以来人们赋予了教师各种美好的称呼,如先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等。实际上这些词都不够恰当,因此现在又出现一种新的题法,称之为“智慧型教师”。与之前的提法相比,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理想型走向理想与理想结合型,从“权力型”、“放任型”走向人格型的教师类型。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有些年头,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但是我发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和飞跃,我彷徨、犹豫、迷茫……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在研究了智慧课堂相关资料后,使我在平常教学中的问题暴露无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一直扮演着传统型教师的角色,传统型教师用时间和汗水教书,师生苦累,学生知识面窄,职业枯燥,缺乏职业快乐感。而智慧型的教师会让孩子们在研究中充分体会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会与孩子们心灵沟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们备受激励和鼓舞;使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智慧型教师充盈着自由的快乐,当人以功利化的心态去应对周围的世界,去从事一种职业时,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与这个世界只是实用主义的关系,职业对他而言始终是“他之国度”,他无法沉浸其中,也无法领略其中的意义。智慧型教师超越了单纯功利的追求而达到了自由的境地。这首先建立在教师的职业信念基础上。

  但仅是低层次的需要,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于己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了属我的生活世界,就于职业之间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我们教师要下定决心向智慧型教师迈进,不再做那个“平面教师”,而要做一个具有创造力,有高尚的人格,充满情和爱,不仅给予孩子们智慧还能给予他们力量的“立体教师”。

  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不断地充电,不断更新看法,愿我们都努力成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6

  专家王晓春老师曾用“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作为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

  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7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总之,智慧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研究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只有教师如醉如痴地钻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让自己的智慧教学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才能让学生喜欢。愿智慧课堂之花开满每个校园!

  在智慧教育培训中,我深受启发。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机会与挑战,而知识则是我们应对这一切的筹码。因此,我会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空闲时间来研究。

  在这次研究中,由于教师们工作繁忙,专门用于研究的时间很少,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研究。我认为,研究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研究效率。要抓住重点,用心体会,不要开小差。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究,每次根据时间的长短只研究其中的一到两个小问题,不要贪多,贵在坚持。

  与各位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也是我研究的重要方式。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相互之间进行研究与交流,这样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各种教学生的方法以及如何与学生更好的相处等。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相应的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则为:研究、研究、实践、反思、合作。我们可通过在汲取学生时代的经验的同时,通过在职培训、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与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8

  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即平常所说的教师的素质。什么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或素质?这是当前教育界亟待澄清的一个概念。

  关于教师教育智慧的总体思考

  1.在国际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强调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2.教学活动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在谈论素质教育时,曾强调: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教师教育智慧或素质的含义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本身。

  3.反对那种元素堆砌的教师教育智慧或教师素质观,应将教师各种素养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其内容包括着复杂的过程。

  4.教师教育智慧或教师素质是结构与过程的统一,发展性、动态性是其精髓。正因为如此,我们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即教师教育。

  我们把教师教育智慧或素质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我们把其概括为三个方面:教师的师德、知识和能力。

  A.师德与师魂

  1.敬业爱岗

  教师的职业道德,从广义的角度凸显四个意识,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师业”。敬业爱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研究中我们看到其表现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2.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又一个表现:“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我们称其为“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感情投入与回报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育人”的根本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此外,成功的期望也是一种师爱。一位优秀的教师肯定认为:“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种期望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就是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教育期望或信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

  3.严谨治学

  师德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师德的第三个表现:“师能”。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筑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总之,教育质量直接取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集中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创新的基础在于教师钻研业务。

  4.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就是为人师表的师德表现,也可以叫师德的第四个表现:“师风”。师风表现在下边的四个方面:①以身作则。它有着种种表现,特别要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等;②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不可缺少与同事、与家长团结协作的行为;③廉洁从教。教师廉洁与否,学生看得特别清楚,所以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④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中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言行。

  B.教师的知识

  1.本体性知识—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知识要有事业与职业的目的,一个人最佳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为基础。这种本体性知识有如下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四是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然而,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即光有本体性知识并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决定条件。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有几位颇有名的科学家,他们曾经是一些不合格的中学教师。因此,可以认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一定要有,但达到某种水平即可。

  2.文化知识—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当然,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主张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3.实践知识—机智丰富的个体存在

  教师的实践知识更具体地说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情景有分寸地进行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来。在这些情景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而且,实践知识受一个人经历的影响,这些经历包括个人的打算与目的以及人生经验的累积效应。所以这种知识的表达包含着丰富的细节,并以个体化的语言而存在。显然,关于教学的传统研究常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忽视了实践知识与教师的个人打算,于是它限制了研究成果的运用。

  4.条件性知识—成功教学的“金钥匙”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也是我们在教改实验中所特别强调的。条件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在研究中,我们把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C.教师的能力

  1.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反思

  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教育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教学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又可以叫做反思能力。如果20世纪80 ̄90年代提倡培养专家型的教师,那么21世纪要倡导训练反思型的教师。

  2.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善于对信息技术优化、整合

  今天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的使用,上网和创办网校,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

  优秀教师应该有对计算机教学系统的设计能力;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传播系统的能力;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的评定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每种教学媒体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与发展智力。同样,每种媒体既有长处又有不足。如果把多种教学媒体组成一个系统,使各种媒体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那么,这种教学系统就能发挥更大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积极维护和保健

  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或mental health),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含义接近的词有“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意指对心理或精神健康的维护和保健。心理健康的含义为:(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2)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德育工作区分开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具有一致性。目前学生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承担起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医生的角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主要表现:(1)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2)心理咨询;(3)学习指导;(4)职业指导。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地掌握诊断性评价和学会行为初步矫正的技能等。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9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书中认为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善于以自己的德识才学影响和教育学生;

  2、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德才兼备,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也如此;

  3、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时,教育才会收到最大的效果。

  4、教师除自身应努力工作,以身作则外,如何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使之持久不息,乃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

  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见得,至少我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1.智慧是靠“想”出来的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教师如果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靠积累,聪明靠勤奋。”先天的聪明还要靠后天的努力来完成,只有在长期一点一滴的学习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积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把握学生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教师唯有热爱学习,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3.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作逻辑思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某一道题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种,教师就要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形成求异思维;对于一些定理的归纳,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形成求同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的在课堂上提出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条主要措施,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从兴趣入手,能培养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水平。的确是的',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重要。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心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实验中特别重视“勤奋”,并要求实验班抓住“勤奋”学习的良好性格特征,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把“工作就是服务”落到实处,学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服务内容,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事事为学生做出榜样。把认真为学生负责作为自己的左右铭,用自己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让“工作就是服务”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推进到自己的每项工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服务。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要及时纠正以往的某些错误认识,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学治班,明白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

  总之,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领会到了教育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智慧,使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当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师的感慨和智慧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0

  智慧大教育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新鲜。在智慧大教育培训课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得到了一些培养人的好处。

  首先,智慧大教育课程强化了个人学习能力。固定时间和规律的学习使我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愿意自己寻找知识。在智慧大教育培训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截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需要了解更多背后的基础。通过学习、理解和应用,个人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强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和独立性。

  其次,智慧大教育培训也促进了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在智慧大教育培训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课程中合作和互助的机会,与同学分享和交流,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其次,智慧大教育培训课程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在智慧大教育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能力和潜力,只是我之前不知道或者没有充分发挥。然而,在智慧大教育的培训课程中,学生被要求多样化思考和不断尝试新知识,环境促进了学生成为有能力的、充满奉献精神的人们。

  此外,智慧大教育培训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和学习之外,智慧大教育的培训课程还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和态度的培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为之后工作做好的心理准备,也总是对学生今后生活的一种帮助和改善。这样的培养方式,强制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

  总之,智慧大教育培训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它有简洁性,有强大的学习效果和良好的培养效果。在其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所需成长,它是我迈向会用创新和思维解决周围问题的一个门槛和契机。当然,培训只是一个部分,我们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变和加强,才能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1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好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集结了100个教育案例,王晓春老师对这一百个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读完书给我最深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王老师的点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向我们解释了如何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如何对待特长生、学困生、问题生;教师发展方向;班主任工作;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

  读了这本书,我得到了一点启示:批评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搞清孩子们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而且有把握不伤害孩子?当你理解了孩子,批评孩子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孩子,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

  案例《爬树风波》讲的是学校刚刚种植了许多小树苗,一位二年级的老师对学生们说:“大家要爱护小树苗”可第二天在楼上看见本班意学生使劲地摇着一个小树苗,老师顿时火冒三丈,真想狠狠批评他一顿,可转念一想,还是看看究竟。老师走到摇小树的学生前,看到一个口袋挂在小树*上,老师帮学生把口袋拿下来并说:“你这样摇,小树会受不了的,他也会流泪,也会疼的?”学生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他就找来木棒挑下口袋,或者找个人来帮忙。这就是有作用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应该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也就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孩子进步。这条思路来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学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阅读日记上,我这样写道:真喜爱这一篇篇感人的文章,真喜欢这一个个爱的故事。左拉说过:“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是呀!爱是永恒的,爱是年轻的,爱的力量能让南极变成海洋,能让沙漠变成绿洲!我要在我的内心深处根植爱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

  做智慧型的教师一定会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监控是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校要求一线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为中心,着重体现学生主体,努力践行"只有学生学的精彩,才是教的精彩"课堂教学新理念。另外,提高训练辅导的有效性。在执行国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将教学中的训练和辅导环节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其次,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学校教学在辅导环节中,倡导培优补差式辅导、敬业式辅导、激励式辅导。

  学校内涵发展的进程离不开一支理念新、专业发展程度高的教师队伍。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为此,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意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向纵深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

  的提升!

  做一名自主反思--培养学习型教师更为重要。实践中,学校坚持开展读书活动,通过案例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开设教师小论坛、书写教育叙事等具体载体督促教师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提升。如今,我们都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智慧型教师、终身学习型教师已成为学校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通过阅读《智慧从哪里来》,我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了,也懂得了人活到老,也要学到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当然,只要用心,我们从书中能得到的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读书,读好书,善于积累自己的智力财富,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文化水平,为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更加努力。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2

  暑假有幸读到《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身为一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戒心。特别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

  “我爱你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林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童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脑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母鸡为爱护小黑而奋起,鸭子为护幼崽而狂吠,这些都是一些则本能的反应;父爱和母爱虽然比动物对幼崽之爱要母性丰富和广阔得多,但就其本质来看,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行为。然而对教师学生之师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较多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个严慈相济是爱;这种爱是神圣的寂寞,是感人至深一种促使学生成才的真情。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是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长期地坚持这些坚持性质和功能的师爱,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就必定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是我们作教师必须坚持的第一种作以信念。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不会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好学生。”那他就很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因为这种来判断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因此,我们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应该从养成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基本思路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学生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这些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其他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理论。

  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因为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而对先生非常敬仰。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理智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的淋漓尽致,教师把公益事业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下来,这样的教师才是教职员完美无缺的。

  智慧的特征是什么智慧的特征是喜悦之情,欢乐,幸福。充满人因智慧的人总是快乐和幸福的。喜悦是智慧之花,幸福是智慧之果。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幸福生活,这主要表现在对知识教育和知识化生存的超越上。

  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辅导员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表现为一种人生竞技状态的境界。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了达到灵魂工程师兼善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掀开去开启的,这就要求督促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见得,至少神人我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

  教育制度的改革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曾不断的探索、深思,但是闭门搞研究终究是不会有所突破的。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的这些精典话语总在我脑海中回荡,我也想用把这些话读给我的朋友们。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3

  30年的光阴,成就了什么?是岁月积淀的从容不迫气质,还是生活练就出的铿锵玫瑰?

  深圳高级研修班“充电”第一个上午,就被李荣华“华姐”充满激情的团队建构活动深深吸引。轻松、热烈而富有创意的团队破冰活动消弭了学员之间的陌生感。“你就是团队,团队就是你”、“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让教育流过学生的身体,成为他的智慧”……活动中,华姐的金句不绝于耳,让学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确了团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班级管理轻车熟路的华姐,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更向我们传授了几个班级管理的杀手锏——“鼓士气”、“鼓掌”、“微笑”、“4S”……虽然之前也曾参加过类似的'团队建构活动,但华姐把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活动中,实实在在接地气!而当得知活力四射的华姐孩子已经30了,我们更是诧异不已,深深被她的活力朝气、良好心态、紧跟时代所折服!

  活动最后,学员们以报数的方式组建了5个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并民主评选出10名班委。华姐也向我们布置了接下来几天的学习任务。

  相信华姐的教育理念一定会流过我们的身体,成为我们的教育智慧!最后,分享今天的小收获与大家共勉——

  做事的态度——全力以赴,而非尽力而为

  做事的形式——创新高效

  做事的方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4

  读毕《教育的智慧学》一书,深深思考,教育的智慧到底在哪里?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读经”,不停地重复诵读经典。方法看似简单可效果非常殊胜,大道至简,往往最复杂的问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在当今繁乱复杂的教育体系中,读经教育回归传统,它抓住了根本而简单的一点,就是读,不管你懂与不懂,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多了智慧自然就开了。智慧开了,世间所有的知识你自然可以非常容易吸收消化、运用!有点像练武功中的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再练习其它武功就轻而易举了。

  当然广而言之这里面也蕴含着很高明的“戒定慧”,戒,把你所接触的所用到的划出了特定的一个范围,在这范围里的经典是经历了几千年人类历史检验的,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精华中的精华!定,不需要人来讲解,不需要书写,不需要理解,就单单定在“读” 上面,通过从口读出来,耳朵听进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经云: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就是说我们这一世界众生通过耳朵接收信息是最容易最快速的。也是最容易开悟的,何况还有加上前面戒和定的基础,智慧也就顺理成章出来了。读经教育可以说一步到位把戒定慧全修了!

  一般知识性的书是机械性结构的,前面懂了后面才懂,整体是连贯的。而智慧的经典是通融的,圆融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读一部经典,里面的.一字、一句你真正读懂了,那整一部经典你都读懂了。 “一经通百经通”也是这个道理,一部经典真正读通了读透了,那么所有的经典你都能融会贯通!这里的道理极其深奥!简单一点的理解就像现代科学家常说的全息论,个体包含着整体,整体寓于个体之中,事物任何一部分都能反映出事物的全部。如同中医的望诊单单从面部可观出一个人身体的全部状况;相学中的看相仅仅从掌纹可推知一个人整一生的命运流程;周易里的易象从地名可测出这个城市的环境气候风土人情。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了只要你集中精力于一点,坚持下去肯定可以到达事物的真相,由一点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全部,一就是多!

  明白了这一点深层含义,自然会对读经教育产生极大的信心,它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成圣成贤,它开辟了一条成圣成贤的简易之道。借用西方成功学的一句话:你每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15

  我已经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多年了,一直全身心地投入,但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和飞跃,让我感到彷徨和迷茫。通过研究智慧课堂相关资料,我意识到自己一直扮演着传统型教师的角色,用时间和汗水教书,却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和快乐。智慧型教师能够让孩子们在研究中充分体会快乐和愉悦,与孩子们心灵沟通,激励和鼓舞他们,使抽象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智慧型教师超越了功利化的追求而达到了自由的境地,这需要建立在教师的职业信念基础上。

  教师不仅需要满足低层次的需要,还需要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求。只有当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自由,才能建立起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向智慧型教师迈进,不再做那个“平面教师”,而要做一个具有创造力、高尚的`人格、充满情和爱、给予孩子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智慧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长为真正有智慧的人。尊重学生表现在紧扣考纲、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考点知识,同时生动活泼、激情飞扬,让课堂有乐趣和笑声,师生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研究,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充电、更新观念,努力成为智慧型教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和天性。然而,现代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成长的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还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的智慧头脑。XXX先生认为,“智慧型教师具有把握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况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研究和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其次,智慧课堂是一种纷繁复杂、没有固定模式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体验,要将智慧融入德育之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不仅是一个智力范畴,也是一个伦理范畴。教师除了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责任心去影响学生。只有用耐心、细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智慧课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级教师XXX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智慧教育的心得体会06-03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7-28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4-14

教育的智慧心得体会10-21

智慧教育心得11-18

智慧教育平台心得体会优秀11-28

智慧云教育平台培训心得体会04-16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09-14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集锦15篇】09-18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5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