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1
《昨日的世界》,与其说是一部自传,不如说这是一本对世界感到无望并打算与世界作别之前写下的对战争与霸权的控诉。已经很难说清,茨威格是因为回忆而陷入了更深的绝望,才决定与世长辞,还是已经做好了诀别的打算,才让自己奋力写下这份回忆录。
假如只是读到前半部分,我会感慨,这是一个何其幸运的人,沿着他铺设的时间轴,窥探到他的童年和青年时光,那是充满自由气息的时光,他从小就找寻到了自己热爱终生的事情,并且一直走在光明的康庄大道之上。他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足以支撑他畅享自由、追逐梦想,也让他有充分的机会去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在他的交友圈子里,有多少璀璨如星辰的人物啊!几乎每一个都是被历史铭记的人物。
书的前半部分,充满诗情画意,一群如同群星般闪耀的人才,充满小资情调的城市,极具艺术氛围的环境。我甚至可以想象他每天游走在欧洲的街头,棱角分明的建筑物,各个咖啡馆或博物馆,与友人谈笑风生,艺术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很多读者评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当然,一个从不忧心柴米油盐的人,无法成为现实主义者。他的前半生就是在无忧无虑中一帆风顺地度过。直到战争敲碎了他的象牙塔。他的前半生有多么舒畅安逸,他的后半生就有多么压抑和绝望。
他的.后半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从社会上流人士变为亡国之徒,这样的经历,理应足以使他从云端落回现实之中,但似乎并没有,他就像一个孩子因变故而手足无措。我猜想,他甚至始终无法直视战争的残酷。战争是那么的惨无人道,但他却从未书写血腥,只是控诉,不停地控诉,指控战争使人丢失了尊严,似乎尊严比生命可贵。尤其是当他多次将希特勒指名为“那个人”时,我觉得他有点像闹别扭的小孩。战争夺走了他的心爱之物,而他却无从反击,无法夺回,也看不到剥夺的尽头。纯净自在的生活似乎一去不复返,所以他才会选择自行了结生命,与这个令他失望的世界说再见。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2
“点燃文明微光,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序中引用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幻灯片”的解说员,茨威格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代人的生活图像。
全书记录了一战、二战时期的故事。作者被迫离开祖国,通过写作展开自救。在慢慢领悟到这种孤勇的毅力后,我明白了茨威格心中厚重的人文关怀。
在读第二章《上世纪的学校》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百年前的学校和现在我们的环境竟如此相似。令我感叹的是,无论里尔克和霍夫曼斯塔尔,还是罗兰和弗洛伊德,作者与他们都是挚友,我们会从他们的交往中了解很多时代知识。在青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和培养的道德能量,成了茨威格后来面对战争的精神支柱。
仅启发思想是不够的,一本好书还会让我们对人生有更深远的认识。《昨日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战争年代,一颗子弹是如何瞬间把人们的`生命连同记忆、认识、喜怒哀乐击碎的。茨威格用生命怀念昨日世界,让我感受到即使在腥风血雨的屠场上,依然留有文明的微光。
若想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可以借助以此改编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来体会,它生动地展示了战火纷飞中的人性之暖。正如文章结尾所说:“每一个影子都是光明的产儿,虽然其底色是悲凉的。”茨威格给我们留下了透光的缝隙,在昨日的废墟之上依旧闪烁着文明的光芒。
“他用一生的回忆向一个时代告别。”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对这本书的推荐语。通过阅读,我们在茨威格笔下了解到了昨日世界文明的微光。我们应接过前人的火炬,照亮未来的道路。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3
一个世界公民眼中昨日的世界。
一个在20世纪之交宁静的欧洲长大的优秀犹太青年,一个博爱的热爱和平的世界公民,一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流亡作家。当这一切经历汇聚成一本最真实的回忆录时,会产生一种怎样跨越时空的震撼?
借用读者最直观的感受:全世界的人都在看《昨日的世界》。
这本回忆录之所以能带给读者这种强烈的阅读体验,个人认为归功于以下因素:
一.特殊的身份及成长环境。茨威格在开篇就讲过,他出身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人家庭。这个国家的公民素来不热衷政治,对艺术的`喜爱却如痴如醉。作为首都维也纳,这里汇聚着当时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年轻人而言,艺术精神深植他们的骨髓。犹太民族又是一个高度注重精神修养的民族,在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远远超出平均水平。在这种优秀文化氛围中长大的茨威格,自学生时代起就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一面,成功不是偶然。
二.优秀的圈子,伟大的友谊。贯穿全书,最令人惊叹的是茨威格的高质量朋友圈。学生时代,他周围的同学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最优秀的一群年轻人,他们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这为茨威格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出校门,他的优秀迅速帮他吸引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国际文艺友人。茨威格和他们维持了长期真挚的跨国友谊和合作。书中不时出现茨威格对国际大师们客观细致的描摹,让读者惊羡的同时又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三.对人类普遍感情高度敏感的移情能力,博爱的民族主义观。作为一个以文学为事业,长期旅行于欧洲各国的作家,茨威格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世界公民。他一生的挚友遍布各国,即便在战争期间,他也极力反对站队,不愿加入战争阵营,并向其他国家的作家发出呼吁。面对人类两次面对战争时遭受的巨大苦难,他的精神故乡毁灭了,最终在异国他乡流亡中选择自我毁灭。
昨日的世界不再,全世界都在缅怀。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4
一个昨日欧洲人与“今日世界”的诀别之笔,恰恰是历史的和传记式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因为韦斯·安德森导演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影片按图索骥找到这本书的。那部由众多名角出演的电影充满了隐喻和暗讽。
而导演灵感的来源,茨威格的这部《昨日的世界》对旧有欧洲的描写是具体细腻的,尤其是那些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这或许是得益于一个文学家精湛的文字修养。而更重要的,是茨威格那种强烈的历史感,无论是作为一个奥地利的昔日贵族,还是作为一个穿梭在动荡时代的欧洲人,甚或是一个见证过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时刻的世界公民。他对里尔克、罗丹、罗曼罗兰、高尔基、佛洛依德等人的回忆无不令人心底触动。甚至对旧巴黎一个底层卑微的小偷也有几分投有尊严的悲悯。
可以说,他本人那种强烈的历史感,并非是写作时才跃然纸上,而是浸淫其中、终其毕生的。这让作为读者的我常常有一种恍如其境,近距离感受前人的触动。
尽管译者在译后记中提醒读者不要把这部书当做茨威格的个人传记或历史文献。而我恰恰更愿意怀着如此的心境去阅读。这种博物馆和纪录片式的笔触,作文虽然不能说是十足历史学或社会学的客观全面,也的.确很清晰地叙说了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毁于怎样的一个时代。茨威格对自由、文明的个人立场也鲜明地投射其中。反观今天铺天盖地的廉价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许多人对祖国、自由、民主、文明、和平、伟大的理解,与他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相较而言,竟是如此尽失个体和人本的尊严,聒噪得无足轻重,渺小得令人唏嘘。
另,虽没有读过其他译本,但这个译本还是相当可读的,译者的语言用得非常审慎,看得出是尽最大力量去维护原作的精神与血肉。以后要读其他的译本。
又及,这部书对于我这种读书甚少的人来说,额外的福祉是可以按图索骥找其他作家的传记和作品来读。
总之,这部书是可以反复去阅读的经典。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5
《昨日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自传,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本历史的史书,是历史的真实的再现,对于一件事情,没有人能比它的主人翁更加适合评论它,也没有人能更深刻的描绘出人们所富含的感情。茨威格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可他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平等的渴望。
在序言中,他如是说道:“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验。”还有这样一句话:“而我自己知道,在这千千万万人中间,没有一个人具备像我这样的优越条件: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那剧烈的地震三次摧毁了我的家园和生活,使我和过去脱离了任何联系,戏剧性的激烈动荡把我抛入一片空虚,把我投入“我不知该奔向何方”——这种我已经十分熟悉的境地。但是,我对这些并不抱怨,因为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不再保持任何联系的人,才不必有任何顾忌。”我并不知道这样于他到底是幸还是不幸,亦或是幸,亦或是不幸,无从考知,与我们而言,茨威格经历的一切我们无法亦无从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即使把我们重新放入那个世界也无法企及到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对这个世界的爱与恨。毕竟我们不是他,是啊,我们不是他,所以只能从他的文章中的只言片语中慢慢去揣摩,去推测,去感受,以此来靠近他,并试着慢慢去了解他。
太平世界中的前言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在一片安谧中长大成人,忽然被投进这大千世界,无数波涛从四面向我们袭来,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厌烦,而且时时刻刻起伏着微微的不安,我们感受着,而我们感受到的,又被各种尘世的扰攘冲散。这是伟大诗人歌德写的。作者用此充分表达了对于一个太平世界———一个最美好的世界的强烈追求。人人皆如此,他是这样认为的。他是有信仰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挫折,总有一天会重新好起来,于是他在黑暗的世界里心怀憧憬,坚持自己的信念,找到可以照亮他内心的日月星辰,他找到了吗?此时我一无所知。于是,怀着淡淡的疑惑,慢慢往下看,细细拜读。
两次世界大战,在书本上也许就是那么几页,让人恍惚中有种隔世的错觉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于我,是并不陌生的,毕竟,学习了历史吗?记得当时老师这样说,一战是帝国主义狗咬狗的战争,二战时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现在想想,这种想法是多麽的可笑,我们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对战争的无奈与绝望,但凡是战争,正义也许并没有那麽的重要,人们只会体会到他的冰冷与残酷。其他,也许连一丝涟漪对不会泛过。这个清醒而又昏庸的社会。在那个时段带给了人们太多的失望。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人生最后的一部作品它见证了欧洲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和平之后如何一而再地走进战争的荒谬。贯穿了作者对欧洲文化被法西斯主义的崛起逐步破坏的绝望。茨威格是我最喜欢的国外作家之一,但凡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都体会过那段岁月的步履蹒跚。
对于作者来说自由诚然是可贵的,原话如下:“但对我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个人自由。”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无比宝贵的家。毅然去追求了心灵以及精神的自由。昨日的世界已经逝去,新的世界终将形成,但茨威格却没再也没有机会看见。抱着这种绝望的心情,他和妻子双双逝去。于是,遗憾又多了一个,这个美丽的世界啊,他终是没有看到。
《昨日的世界》副题是: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录,因为书中主观感情的抒发,远远超过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诚然,书中写的尽是”回忆“,通过这些回忆,展示了当时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的时代风貌,记录了从一次大战前夜到二次大战欧洲动荡的社会,披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描绘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同时穿插着茨威格自己的各种心迹:欢乐、兴奋,忧愁、哀伤。但全书总的情调是悲观的,因为茨威格是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忆”过去。以上,是译后记中译者的话,是这样麽。也许是,也许不是。萦萦绕绕,些许悲伤,些许惋惜,抑或怜叹。都已终结。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6
《昨日的世界》是网上的一位老师推荐给我的。他说他就是从看了《昨日的世界》后才爱上写作的。我感觉很奇妙,立马也在网上买了一本。看看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使老师步入文学殿堂。
我看书的速度比较缓慢,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的看其它书、内容。不过这本书也近500页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满满。现逐一介绍如下:
我脑袋里一直装有一根细丝样的红线。老师说看完后你就会爱上文学。
由这根线牵着我,一边看一边搜索着里面琳琅满目、鳞次栉比,灿若星空的文学语言和文字。还真如那位老师所说:这本书里文学描写颇多。每一个词汇和作者深刻的语言,无不体现着作者深髓的文字功底,強有力的描写。我想老师也是通过本书中作者美丽多情的语言,从而决定他走上文学之路的。这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
书中的文字是一部分。更关键的也是全书的重点是下述描写、内容:
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奥地利作家。他于1881年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优太富商家庭,早年求学于维也纳和柏林。他以诗人的姿态登上文学殿堂,以小说家闻名于世,以卓越的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生活在萨尔茨堡,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后流亡英国,之后曾在美国短暂逗溜,最后移居巴西,1942年在巴希自尽。《昨日的世界》写于1939~1940间,1944年出版。
《昨日的世界》不仅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本回忆录,更像是一本历史史书,是历史的真实再现。
茨威格在这本书中表现出強烈的爱国热情。他一心渴望世界平等、和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
茨威格说:“那剧烈的'地震三次摧毁我的家园和生活,使我和过去脱离了任何联系。戏剧性的激烈动荡把我抛入一片虚空,把我投入‘我不知该奔向何方’——这种我已经十分熟悉的境地。但,我对这些并不抱怨。因为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不再保持联系的人,才会无所顾忌。”
作者对太平盛事有着美好的追求;他是有信仰的: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相信总会有一天会重新好起来。所以他在黑暗的世界里,一直心怀憧憬,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找到可以照亮他人的日月星空。
读这本书,让我认清了两次世界大战。初步的对这个过程有所了解。也体会了作者所体会的那种冰冷与残酷,以及在那个时代带给人们的太多的失望。
《昨日的世界》这部书,它见证了欧洲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和平之后,如何一而再地走进战争的荒谬。贯穿了作者对欧州文化被法西斯的崛起逐步破坏的绝望。
茨威格说:“对我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个人自由。”于是他放弃了自己无比宝贵的家,毅然去追求心灵及精神上的自由。昨日的世界已经逝去,新的世界必将行成。但茨威格却再也没有机会看见。抱着这种绝望的心情,他和妻子双双逝去。这个美丽的世界啊,他最终没有看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昨日的世界》的副标题是:一个欧州人的回忆。茨威格通过回忆,展示了欧州文化中心维也纳的时代风貌,记录了从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二次世界大战欧州动荡的社会。披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描绘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同时穿插着茨威格自己的各种心迹:欢乐、哀伤、忧愁、兴奋。我觉得这才是书中最最重要的,以及也是我想要表达的文中的真心内容。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7
我是一名大学生,每每在享受安逸轻松的象牙塔生活时,却又总会不安得感叹自己的蹉跎岁月。对于大学剩余的两年生活,对于今后的人生,总有着许许多多的忧虑与不安。
抱着一种读闲书的态度翻开了茨威格的这本书,阅读几章后便发现主人公年轻时的心灵遭遇竟然和自己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出身于中产阶级,父母在社会中拼搏的岁月里积累一笔足够养我长大成人的财富,年过半百,父母希望自己的财富得到增值的同时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他们精心哺育雕琢的二十岁儿子身上。而我,对于身边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同时也很幸福,毕竟,相比较在广大中国农村挤破头上学的孩子们,我算是幸运的。
同样,我,我们也是身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用教科书上得话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无数的新鲜事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刺激着我们内心欲望的增长。在我们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时互联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世界上得陌生人连在了一起,在我们尝试着第一次与陌生人亲密接触时手机已流入我们的生活。这和茨威格青年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多么的相似啊!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繁荣使所有人相信人类的未来已经不再黑暗,从那时开始,人类的黑夜便不再漫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电报大大得缩短了。在欧洲,充斥着光荣与梦想。人们幻想在未来的一百年里甚至是更短的时间里,一切贫穷、落后、流血、战争都可以被消除。他们习惯了和平,习惯了在周末去欣赏一出最新的歌剧,习惯了没有冲突的生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大环境和欧洲的文化之都——维也纳,才成就了茨威格的才华,就像他自嘲似的说过,自己是文学上的早熟。
当时的欧洲,在享受着文明带来的`一切进步同时却对于一切激进的想法进行残酷的镇—压。处处以胡子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带着假高领和滑稽头饰的绅士女士们总是想着在舞会上如何同时自己的情欲以遵从社会规则,可以说,保守是那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可以体会,身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作为一名心怀着人性道德的年轻人会与那样的一个时代有怎样的激烈碰撞。年轻的茨威格选择了留学柏林、游历欧洲作为自己初步踏入社会的方式。
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告诫着需要循规蹈矩,学习答题,做考卷,然后让老师一笔一笔得批改讲评手中的试卷,日复一日,年又一年,我们缺少的是对于人性的一种理解,或者说是一种见证。我们无法理解艺术,因为在一次又一次潜移默化的敲打中,这种人性与生俱来的本能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殆尽了。
我不会责怪、也不应该责怪我们的政府或是我们的父母。但我知道我们需要让人甚至是自己来了解我们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对于人性的渴望,亲眼去看看、去记录身边发生的真、善、美,而这份人性是教科书中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在书中,茨威格对于作家的理解是“一切人性的保卫者与守护者”,他的毕生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但历经两次人类历史上最惨烈战争和纳粹的疯狂迫—害,茨威格最终在寒冷的1942年在梦想的破灭和孤寂中用自杀告别了这个曾让他深爱着却又倍感失望的人类社会。《昨日的世界》是他在生命终点前写的一本回忆录,也更可以说是一份自述,对于过去社会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成为了这位杰出的作家一生的绝唱。
近两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仿佛在黑暗中有一座灯塔指引了我的人生,虽然不可能完全体会茨威格每一句中的深深情感,但是我可以说,在尝试去体会感悟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正如茨威格先生最后所说: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它才算真正活过。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8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过。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忍不住掩卷而悲,为他的清醒,也为他的绝望!
说来惭愧,在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前,我不知道茨威格,真是孤陋寡闻啊。那年,那部电影很火,茨威格的书也很火,可我居然就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没有去读他的任何文字。我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被人称颂的'东西,我越是想保持距离。也可能那两年我的心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找不到路的出口,所有的阅读都不过是走马观花,无法有所沉淀。
某天在当当网搜索CD,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茨威格的名字闪进了脑海。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去读一读茨威格吧。于是,就有了《昨日的世界》。
我以为读书就好像交朋友,讲求的是缘分和契机。有的书翻了几页就可以放在一边了,有的可以反复许多遍也不厌倦;有的这一辈子也不会遇见,有的则相见恨晚。《昨日的世界》就让我生出相见恨晚的感慨,从拿起来的那一刻便舍不得放下。
说它是一部回忆录,又不仅仅是回忆那么简单。书中除了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的社会风貌做了详细的客观记述外,更多的是茨威格从理性的角度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是他对欧洲在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深刻回顾。茨威格籍自己的故事来坦陈内心的声音,让读者在了解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了解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
茨威格在遗书中写道: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这本书被视为永不过时之作,曾经影响欧洲一代人。
这本书完成于1939-1940年,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散文。1944年出版时,他已自尽于巴西逾两年。茨威格1942年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文学大师举行国葬。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9
《昨日的世界》是我迄今读过的最好的历史书之一。当一战的描述开始时,我马上被传染了强烈的情绪:面对庞大的非理性历史旋涡时,作家作为个人,与其他个人一样,是多么微小无力。明知微小却为了理性奋力呐喊,这种精神又多么强大。 茨威格对于政治、战争的描述,和他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一样,也是深刻的。这种对人性与内心的精妙无比的洞察力,又一次展示了大格局。它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所不具备的。因此,哪怕读过一战史,读过《极端的年代》,《昨日的世界》仍是值得一读的。小说家对于历史的价值,是在数据和史实之外,对时代的精神面貌进行记录——无论他写的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诚实优秀的小说家,比学者来得更准确,因为数据和史实会出错。就像我以前在博客里说过的:有的时候,文学比历史更真实。 当然,界限是会模糊的。
不乏具有文学性的历史作品。不过像《王氏之死》那样的,仍然只是历史作品,里面探究的是风俗和制度,那个叫王氏的女人,未免隐隐绰绰,形影不清。王氏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不重要的,她在《王氏之死》所需达成的意图之外。 相比之下,《史记》就可归为文学作品。除了风俗和制度,它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钱穆先生如此看中《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两篇,真正是有慧眼。相比之下,某些细节真实诸如历史中的项羽,有无发过“彼可取而代也”之语,就显得并无多么重要。 回到茨威格的这部作品,里面也有人,有人的精神和力量。茨威格描写的作家朋友们,尤其是罗曼·罗兰,具备着一种当下鲜见的品质:高贵。当茨威格因为反战观念的文章而遭所有人孤立时,罗曼·罗兰从瑞士寄来一封信,我被信里仅有的那句话打动:“不,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 总而言之:有些作家非常可惜,他们的一流作品,被自己的二流作品盖过了。比如写过那么多优秀短篇,也写过《挪威森林》的村上春树,比如写过《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也写过《情人》的杜拉,当然还有写过《昨日的世界》,也写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10
《昨日的世界》这本书里,茨威格在创作领域给了我两条非常重要的忠告。第一,“对于一个年轻的作家来说,从事文学翻译最能使自己更深入和更有创造性地了解母语的底蕴”;第二,“一本书的第一次未定稿刚刚誊清……真正的工作开始了”。第一点的语意很明确,文字本身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转码是编码的最好练习。我没有尝试过,应该会有用。第二点强调的则是精炼的重要性,文章的第一稿可以让“我的创作可以追求轻快和流畅”,但是之后必须“一边一遍地推敲各种表现方式”,“倘若以前也稿纸中有八百页被扔进了废纸篓,只留下两百页经过筛选的精华,我是不会抱怨的”,因为“我的抱负在于:始终要让人知道得比从表面上看到的更多。”
关于“求知”。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一个年轻人要想学到真正的知识,最好是向那些愿意共同进取的人去学,而不是那些已久负盛名的人去学”。于是,“向同辈人学习”便成了最近在脑海里单曲循环的声音。向同辈人学习是成长的捷径。你想掌握你所在领域80%的机会吗?很简单,只要你做到比你同龄人做的都要出色就可以了。向同辈人学习是需要勇气的。不卑不亢,这个词好像已经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一块过时了一样。向同辈人学习是需要视野的`,别看那些欧洲人总是讲究四处游历,其实从维也纳到巴黎,还不一定有从北京到哈尔滨远呢,周黎明跟李洋的斗嘴在他们那都应该是跨国界的交流!所以别说你不关心上海的同龄人在想些什么。向同辈人学习是需要宽容的。先宽容自己,再宽容别人。宽容自己要先奋斗18年才能跟人家一块喝咖啡;宽容别人调侃你,用了18年才能跟他坐在一起喝咖啡。因为阶层是天生注定的,老话说,三代才出一个贵族,能做第一代也没什么可寒碜的;因为优秀的人往往有一个优秀的出身,优秀的人往往有一个不那么“优秀”的性格。向同辈人学习,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前进。我至今都记得我高中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它绝对是最不坏的”。作为一个利益既得者,我感谢它在18年之后,给了我一个跟同辈人喝咖啡的机会。俗话说,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想走得远,就要大家一块走。身边有同路者,会使你看待世界的目光变得温柔。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有关恍如昨日的句子09-17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1-09
《海底世界》读后感03-27
悲惨的世界读后感02-21
平凡的世界经典读后感02-11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06-15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09-14
[经典]《平凡的世界》读后感07-31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