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读物如何走向世界

时间:2022-04-07 09:54:35 分级读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儿童读物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为了真实呈现入选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本丛书均由作家自选作品,将其最优质的形象思维成果,贡献给中外少年儿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儿童读物如何走向世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儿童读物如何走向世界:

  披着黑斗篷的魔法男孩哈利波特,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不动声色就控制了千千万万个中国孩子的阅读兴趣。在中国的日子里,他玩得很高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水土不服。我们也有自己的“明星”被国外的儿童所熟知,但比起哈利波特,他们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似乎不那么畅通无阻。

  国外引进版图书一浪高过一浪从190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第一套儿童读物从“无毛 国”开始,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涌入国内,长袜子皮皮、卖火柴的小女孩……众多外国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为中国的少年儿童所熟悉并喜欢,并先后有过两次引进儿童文学读物的高潮。

  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认为,中外儿童文学读物交流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上个世纪来说,儿童文学的引进有两个高潮:一是“五四”前后,当时主要是西方经典性的古典儿童读物,包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爱丽斯漫游奇境记》、《永不长大的孩子》等等。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包括英法等国的科幻儿童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界第一次看到了带有现代意义的少儿读物,看到了时代的特色,主体上是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而中国传统的儿童读物,包括《三字经》、《千字文》,主体是站在成人本位。3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苏联儿童文学,80年代后,整个翻译引进走向多元化、系统化、系列化,大量翻译西方20世纪最新的儿童文学。最有代表性的是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淘气包埃米尔三部曲”,体现了20世纪的教育理念,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挑战,塑造了反传统的少儿形象,完全是独立个性的少年儿童,充满游戏精神,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起到大的影响。这其间福建少儿出版社就把引进科幻文学作为品牌,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直到《哈利波特》的出现,在少儿图书市场重新掀起波澜。随后是中少社引进的《丁丁历险记》。整个出版界中的热点,几乎都被引进版图书独领风骚。而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中国作品走到国外引起很大反响。

  国内儿童文学作品新作敌不过《西游记》

  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交流看上去红红火火,国内有三十多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从事这项工作,比如译林出版社、译文出版社。然而从整体来说,还是引进多,输出少。我们的对外交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华文文学圈的国家;二是儒学文化圈。日本专门成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出版的刊物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刘心武、秦文君、曹文轩的作品被介绍到日本。中国的少儿读物输出到欧美西方国家的却非常少。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改编成少儿读物后在日本、韩国最为流行。王泉根曾向韩国留学生做过调查,韩国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最感兴趣,有图画书、卡通、连环画等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看的各种版本,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形象小孩子都知道;日本对中国的《西游记》知道得最多,作为少儿读物来说,他们会做些改编的工作,以适合他们的阅读理念。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未来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方卫平,最近主编了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在全力投入这套书的编写过程中,他对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地毯式的阅读和了解,感受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距。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交流不对等情况的出现,一是与大的文化发展背景有关;二是创作界、出版界、理论界,缺乏与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及交往能力,如何自觉地从事对外交流的工作,跟队伍的状态有关;三是在某些领域,比如音乐、美术、建筑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儿童文学是超越种族的。近几年我们的儿童文学发展有很大进步,但在儿童文学本性的把握上,还没能达到最高水平,我们对外介绍儿童文学的途径、力度有限。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提高语言能力,知己知彼,交流工作才有进步。同时我们要研究外国儿童文学的最新创作,加强国内作家的自身修养。方卫平常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讲来讲去总觉得国外的作品效果最好,比如美国的图画书《星期二》、《世界为谁存在》、《失落的一角》,既动人又深刻,富于想象力趣味性。而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有影响,秦文君、陈丹燕等作家的作品也有很多翻译过去,但并不是妇孺皆知,大多数人还只知道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

  王泉根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加强国际少儿读物的交流:一,儿童文学不分阶级、地域、宗教,是可以与世界共同对话的文学。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性的文学组织有两个,一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二是国际儿童文学学会。每两年一届的儿童文学大会,我们参予交流的时候很少,他们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解也很少,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张天翼的作品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组织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加入分会,但这主要是少儿出版社来做。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参加这些活动。二,我们应当加强培养少儿文学读物的出版复合型人才。有儿童文学的专业基础、外语好、懂编辑出版工作,这样才能走向世界。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儿童文学作品少,也不是创作水平低,而是我们能够对外交流的人太少了,人家缺乏对我们作品的了解。我们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对话交流,培养人才;三是少儿文学的出版工作者应加强各种沟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中的儿童文学委员会、少儿读物的出版人以及在高校里直接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现在基本上互不通气,造成盲目引进的现象也有。我们应该把儿童读物编辑出版作为民族的文化事业对待,这关系到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单看他们少儿文学读物的出版发展状况,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未来怎样。处于世纪之交,中外儿童文学的交流更为重要。儿童读物是素质教育最好的媒体,王泉根希望有以情动人,更感性、更形象的作品出现,实现课本的儿童文学化。

  作家张之路的《非法智慧》最近正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本也正改编之中。他计划再写两部与校园有关的作品。他的《我和我的影子》正在与日本、美国洽谈之中。张之路认为国内作家输出的作品少,主要是交流不够。经济发达的国家形成强势文化,不太接受发展中国家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的汉字交流起来更为困难,所以我们的作品要提高质量,积极宣传。东西方创作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作家要走向国外,必须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国外的很多畅销书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哈利波特》的规模,包括书本身的规模、宣传规模,他们是作为文化产业来做,而我们仅局限在儿童文学的本体。《哈利波特》的魔幻情结植根于英国深厚的土壤,我们的童话则非常空灵,阅读起来没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幻想童话的色彩,不能忽略其和现实紧密联系的写法。我们在肯定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好的情况下,不能拿否定中国儿童文学为代价,我们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不被国外了解。从这一方面讲,我们缺乏优秀的翻译人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人少。如果指望国外的汉学家来翻译,成活率会更少。

  国外儿童文学作品的畅销书,最大的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服务,以《哈利波特》为例,就是为儿童说话,符合儿童心理,真心实意为儿童服务。我们有的读物叫好不叫座,大人看好,小孩子不爱看,就是立足点有问题。有的出版社打着为儿童的牌子,诸如“少儿课外阅读必读书”,发行量看上去不错,却不能出现哈利波特的效应。对儿童文学读物来讲,一定要强调文学性,文字要优美。儿童记住什么,也许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拓展】中国儿童文学靠什么走向世界:

  近年来,中国作家“讲好中国儿童故事”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作品同时获得了高销量和好口碑。国家新闻出版署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少儿读物类在2017年累计出口539.70万册,占图书、报刊出口数量的43.78%,由此可见,中国童书在国外已经广泛落地。

  从总体来看,近些年,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满足着国内儿童市场的需要,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些作品在传递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文明、提升中国形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中国儿童文学应该靠什么吸引国外读者、走进世界各国读者的心灵,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答案要从这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大抵有着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符合儿童的定位。儿童是这些作品的主要读者,这就需要在创作和设计中,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思考,不仅作品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要儿童化,封面设计及装帧等也应该凸显儿童风格,这样才能吸引儿童、得到儿童的青睐。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二是以情动人。中国作家和外国读者之间有着语言隔阂,存在着交流障碍,靠什么去消减这种隔阂,答案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情”。人与人的语言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但情感是相同和相通的,这也是这些作品打动外国小读者的主要原因。以情动人,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性。比如,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讲述的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之间的成长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其中蕴藏的情感却十分饱满。不仅将人物面对苦难的顽强斗争表现到极致,还将人性中的真善美描写得充满生机和温情。这也是作品打动人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还是在讲道理,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发情感的共鸣。

  三是要具有文化特色。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自然离不开中国的文化特色,这一点在出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比如,图画书《团圆》描述的是中国的团圆文化,小说《雨龙》展现的是中国的“龙”文化,还有《长城》《故宫》《少林寺》展示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羊姑娘》《花公鸡》《青铜狗》则映现了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这些文化元素能够带给外国小朋友一种新奇的感觉,吸引他们的关注。

  中国儿童文学开始进入新的“黄金十年”,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作品走向世界,还需要相关方面的不懈努力,催生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叩开世界大门。

【中国儿童读物如何走向世界】相关文章:

关于中国茶馆如何经营和中国茶馆如何突破详细解释08-04

中国移动如何查询余额12-02

中国银行手机如何解绑02-23

如何取消中国移动流量套餐业务08-17

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过春节01-08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开通网上银行12-08

中国移动手机如何查询剩余话费和流量08-05

2021年中国十大名牌大学如何排名09-07

儿童读物读后感(通用27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