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梦想的孩子会更加投入学习
很多时候父母们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家的优秀。他们时常抱怨自家的孩子比不上别人,但是实际上,这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上面。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父母们首先要从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方法开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梦想的孩子会更加投入学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要想成为IOC的委员长,要怎么做呢?”
爸爸认真地问道。小明莱思索了很久回答道:“首先英语要好,因为要和很多国家的人见面。”爸爸就没有再接着往下问了。过了几天,金先生又这样问孩子:“只有实际去努力了,梦想才会实现。只是英语好的话,就能成为IOC委员长吗?”
后来,金先生萌生了直接去找当时IOC的副委员长金龙文先生,向他询问在IOC会做些什么工作,要想在那里工作的话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这样一个想法,并且和孩子一起列出了详细问题的清单。
几天之后,金先生真的给韩国奥林匹克委员会(KOC)打了电话,本来是想直接和金龙文先生通话的,可惜恰逢金先生出差。虽然通话没能成功,但仅仅是这种努力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脑海里模糊的梦想有了具体的形态;二是树立了为实现梦想的具体计划;三是有了“啊,原来爸爸对我的未来是这样的关心啊”的认识。
“小学生总会有一两次说到自己将来想当什么,而这个时候就是将孩子的梦想具体化的绝好时机。孩子们只要有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法,这种想法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机,坚定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实现梦想的热情。这样,即使不用父母去鞭策他们,孩子们也会自觉地采取行动。”
在那之后,明莱就开始努力学习。因为有了梦想,自然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机,也因此很顺利地度过了青春期。一直到现在,明莱的梦想仍然是成为IOC的委员长。今年,她计划前往位于瑞士的国际经营学院学习,这是她自己做的决定。她认为,去了那里进入IOC工作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
给没有梦想的孩子指出一条具体的路
和明莱不同,很多孩子说不出自己的梦想。经常有父母抱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在生活。还有的孩子别说梦想了,整天只知道研究怎么打电脑游戏。为这事而感到烦心的家长不在少数。
金先生认为,家长一定要为那些找不到梦想和对未来没有设想的孩子制造梦想。然后,他给我讲了他的二儿子昌禹的故事。
“昌禹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班级里大概排在前五分之一的位子,但是我从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批评过他。我总是跟他说,即使学习成绩不好,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做的事还是很多的。开发孩子特长的专家也认为,孩子的成长才最为重要。”
金先生一直都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通过观察,他发现昌禹在审美方面的感觉要比别人敏锐一些。不论是衣着打扮还是房屋的摆设,昌禹跟同龄的孩子相比都显得与众不同。
“我发现你比别人更会搭配衣服,在对事物的美感方面也比较敏锐。所以,要是你能成为一个宝石设计师或是时装设计师就好了‥‥‥”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金先生附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为昌禹收集了位于南非共和国的宝石鉴定学校的相关资料,提出了可以在那里学习宝石鉴定相关的课程,然后前往墨西哥学习成为一个宝石店店长的具体方案。在一开始昌禹说:“我不会画画‥‥‥”,表示没有自信的时候,金先生又指出可以用电脑来作画的解决方案,这样昌禹终于对宝石鉴定产生了兴趣。
“给孩子指出前进道路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例如告诉他们在什么样的学校,学习什么,然后会怎么样,等等。有了这样具体的说明,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未来更为关心。”
为了使昌禹对自己的英语有信心,在他初中三年级的时候,金先生把他送到美国去做交换学生。结束了交换生的学习后,昌禹提出了想在UN(联合国)工作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和爸爸为他提出的宝石设计师或是时装设计师的道路相差甚远,但是以此为契机,昌禹开始具体地为自己的将来操心了。
在这个时候,金先生没有把昌禹的想法置之不理,而是像和明莱曾经做过的那样,直接给韩国外交通商部打了电话,和孩子一起询问了在UN工作需要怎么做之类的问题。有了梦想和目标,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努力学习了。昌禹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延世大学。
对未来的蓝图进行描画是非常重要的
直接对孩子说“好好考虑一下将来吧”,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梦想的好方法。在中国的时候,黄先生曾经给了孩子们六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以及长大了之后要做些什么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孩子们一起思考,直到孩子们都拥有了自己的梦想。
当时十二岁的彬熙说,他想帮助那些弱小的孩子和生活困难的人们,后来在和爸爸一起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这个梦想”而思索的过程中,产生了成为一名为了保护孤儿们而执法的法官这一具体想法。拥有了要成为法官这一梦想的彬熙,经常一边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一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对于孩子们来讲,学习实际上并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让一个大人连续好几个小时一直坐在座位上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何况是孩子呢?彬熙是一边在脑海里描绘自己未来的蓝图,一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
黄先生认为,在这之后与其鞭策孩子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如鼓励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提出关于未来的问题后,孩子就会对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之后的自己进行想象。这样一来,就算最后不能实现具体的梦想,但是至少可以让孩子明确自己以后前进的方向。把前进方向定下来之后,具体化的事情就可以慢慢来了。
孩子在脑海里对未来蓝图进行描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经常跟上小学的孩子一起讨论有关未来的种种情况,是扩大孩子们无限可能性的最佳契机。在现实中受到挫折的时候,幼年时期的梦想就是我们得以继续前进的支撑和动力。
在丰富的经验中发现自己的特点
通过家庭教育(Homes choling)把孩子教育成才的“真正的教育运动家”李南淑女士,一直为女儿松光提供体验各种事情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梦想。松光因为参加了妈妈告诉她的各种文化活动而比同龄孩子的经历要丰富很多。在这些丰富的经历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2005年,韩国蔚山举行的捕鲸国际大会成了松光发现自己特点的契机。当时,松光在活动会场内的鲸鱼大展馆(为了保护鲸鱼而展开各项活动的展厅)担任翻译志愿者。在那里,她碰到了纪录片的制作人,并被邀请一起参与到制作鲸鱼保护纪录片的活动中去。
在参与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松光体会到了影像制作的魅力之所在。那次制作的纪录片后来在KBS市民公开赛中获得嘉奖,并在电视频道中播出,因此更增强了松光的自信。以此为契机,松光决定在影像制作这方面发展下去。之后,她去了综合艺术学校的影像理论系,在没有高考成绩的情况下,以特长生的身份获得了入学资格,这个时候,参与制作的鲸鱼保护纪录片就成了她入学资格重要的评价资料。
“松光将自己的经历作为契机,决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我给松光提供了去体验各种经历的机会,并且让她自己去思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松光就是在经历这些、那些的过程中明白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因为清楚自己的特点,所以据此决定的梦想是不会轻易动摇的,而只会朝着前方一直前进。”
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经历更值钱的了。通过经历明白的东西比一百句说教留给他们的印象还要深刻。通过这些经历所树立的梦想和目标,在将来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成为支撑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
实践证明,脱离了孩子自身的特点,不论给孩子提供多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孩子不接受的话,那么一点作用也没有。就像嗓子干了就要喝水一样,只有拥有梦想和目标的孩子才会自觉地去努力。
时刻关注孩子吧!用心寻找可以培养孩子梦想契机的事情。那些幸福而成功的家伙,没有一个是没有梦想的。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1、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交往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而一项技能,孩子年龄太小,父母们注意不要过多拘束,反而要鼓励他们与其他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合作、协商、分享、轮流等交往技能,可以通过睡前故事,电视节目或者亲子游戏等,利用身边发生的现实事情教导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关心他人,明辨是非。这是与人相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根本。
2、为孩子创造和谐平等的交往氛围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轻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家庭里凡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时,父母都应该采取民主的方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听听孩子的想法或建议,为孩子解答问题,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重要举措,家长不应强硬为孩子决定一切事情,这样只会让他长成“温室的花朵”,长大后难以面对社会的风霜。
3、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在此要先提醒各位家长,平时要教会孩子分别是非得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孩子被坏人拐带。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让孩子可以得到更多交往的机会。父母可以跟邻居或附近的人打好关系,让孩子也玩在一起,比如让孩子去找邻居的小伙伴玩,邀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或者同学来家里做客。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走出孤独,懂得依靠同伴和帮助同伴,这些都是父母们无法直接教导的。
4、当孩子进步时请别吝啬表扬
当孩子逐渐长大,交往技能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见到陌生人不会再胆怯畏缩、不敢说话了。家长们要记录下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不管是他上课举手发言,还是见到熟人会主动问好,亦或是懂得主动帮人等,这些事情虽小,但是却意味着孩子的
5、当孩子失败时请告诉他“你能行!”
对于考试失败的孩子,父母不应该一味的棍棒教育,这样只会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离越远。注意要给孩子机会,帮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要为他打气,对他说“你能行”,“我相信你”之类的话。父母们尽量与孩子一起学习,用行动告诉他自己是站在他这边,让他重拾对学习的信心。一句简单的鼓励可能会到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6、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准时出现
父母永远是孩子可靠的臂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们可以及时出现,帮助孩子们分析问题的所有,给他们最大的关心支持,然后引导他自主思考,自主完成和克服困难。像是给学习归来的孩子做一顿美味的饭菜,给失败伤心的孩子一个安稳的拥抱,给得奖高兴的孩子一个大拇指,甚至给被寒风冻红的孩子的小脸一个爱的抚摸。
父母要注意多抽出时间照顾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责骂或否定孩子的一切。有规划的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及时给孩子伸出援手,做到不溺爱、不偏袒、不打骂孩子,让孩子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孩子教育方法要适当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掌握分寸,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掌握分寸,就是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能随心所欲,过分的溺爱和过多的责备。
爱要适度。父母疼爱孩子,这本是无可指责的,天下父母心嘛。但是,如果对孩子亲热过分,一味溺爱,姑息迁就,甚至不合理的要求也百依百顺,就像漫画里所描述的,孩子要个月亮也要上天把它摘下来。这就不是爱孩子,实际是在害孩子。这样下去,不仅会使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还会磨灭孩子的意志,养成孩子“以我为中心”、“父母为我服务”的自私观念,造成个性的多种缺陷,如任性、执拗、感情脆弱、自制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同时,父母的威信也会降低,得不到孩子应有的尊重。
严要得当。教育孩子也不可过分严厉。如果对孩子的缺点过于夸大,小错重贵,处处苛求,甚至对孩子一些正常的、幼稚的淘气行为也横加干涉,那么,孩子那尚未完全成熟的神经系统,就会对这些过分的、超负荷的刺激采取本能的保护反应,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自卑、胆怯的阴影,变得更加执拗固执,或者变得抑郁、拘谨、孤独、沉默和胆怯,甚至导致情感的不正常外泄,为了避免再度斥责和打骂,以撤谎来应付大人。
期望要适宜。望子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孩子心身的发育规律。孩子的智能和品德形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现在的年轻父母们,往往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过甚,要求过高。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的自我努力变得十分艰难,从而挫伤进取的锐气和求知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和进取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而且要求过高,过急,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他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进而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智力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压抑。俗话说的“欲速而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低,甚至凡事全由父母实行“三包”,对孩子以后的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无益。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大都会缺乏自我信赖、甚至对自己份内的工作也惰性十足。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除了要适宜外,还应该一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由于各自的阅历、职业等的差别,对孩子的期望也就会不尽相同,期望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冲突,使孩子感到无所是从。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庭成员在大目标、大方向上应保持一致,教育应以母亲为主,其他人积极合作协助。
此外,期望还必须付诸于行动。抽样调查证明,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好的,但在付诸实施时却在打拆扣。例如,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习惯方面,几乎百分之百的父母表示对孩子不娇惯,不宠爱,但实际上,溺爱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
表扬和批评要及时合理。表扬是孩子精冲上的一种功力。有了成绩和进步,得不到表扬,孩子会逐渐失去再次尝试的动机和兴趣,已有的进步也难以巩固。·但表扬用得太多太滥,又容易造成孩子的虚荣心和妒嫉心理,导致孩子经不起失败,对挫折的耐受力降低。对孩子的批评过当或不及时,则会动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卑、畏缩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顽固性太多是由于孩子对父母专制的一种自然反抗,这种专制往往表现于滥用权威,遇事过分:过分的爱怜、过分的严厉、过分的娇养、过分的急躁、过分的盲目……”每一个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父母,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掌握好“分寸”。
【有梦想的孩子会更加投入学习】相关文章: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勤快?07-22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09-17
基金定投入门知识有哪些09-28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哪些09-29
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09-15
安全投入制度03-09
安全生产投入制度06-03
孩子学习计划05-17
保龄球对孩子有哪些09-15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