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齐安早秋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齐安早秋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齐安早秋阅读答案1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齐安①早秋
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①齐安:唐郡名,故城在今湖北黄冈西北。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首联总写长安全景,“凄凉”二字,定下了情感基调;后诗首联中写“堪惜”“堪惊”陡起高峰,直抒胸臆,接写秋风乍起,照应标题“早秋”
B.前诗颔联景物描写颇具匠心——寥落残星、南飞雁阵、高楼笛声,韵味清远;后诗颔联描写候鸟高飞、暮云四合、行船落帆,境界开阔。
C.前诗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后诗颈联转写情感,看眼前所见之景令人感叹,听号角之声又让人想起塞北。
D.前诗的描写场景恢弘细腻,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明而暗的变化;后诗既回忆了过去的经历,又描写了眼前见闻,虚实结合,情感丰富。
16.简要分析两首诗尾联所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15.D“由明而暗的.变化”错误,先写“云物凄凉”,再写“紫艳半开”,是由暗而明;“后诗既回忆了过去的经历”错误,《齐安早秋》中没有回忆过去的经历。
16.《长安晚秋》:用典抒怀,表达羁旅思归之情。《齐安早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程未卜的迷惘伤感之感。
齐安早秋阅读答案2
齐安①早秋
(唐)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①齐安:唐郡名,在今湖北黄冈。此诗为诗人赴长安科考经过齐安时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连用两个“堪”字,直抒胸臆,继写秋风满城,照应了标题“早秋”
B.第三句描写秋色,“高”字既写鸟飞得高,又含秋高气爽之意,境界开阔。
C.第四句写身处羁旅,征帆靠岸,晚云与大地连成一片,远近结合,情景交融。
D.颈联既描写眼前景色,又回忆了往昔经历,视听交织,虚实结合,构思精巧。
16.这首诗首尾两联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 D(没有“回忆往昔经历”)
16.(6分)①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年华如水般流逝,让诗人既惜又惊。②对家乡的,砧杵声让人思念起家乡,歧路沾襟写的`是与家人时的悲伤。③对前途未卜的迷惘,此时诗人赴长安科考,前程未知。(每点2分)
齐安早秋阅读答案3
齐安早秋
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
(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
(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1)秋风乍起,候鸟高飞
(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3)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
【齐安早秋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军城早秋》阅读答案06-13
李齐贤《太常引·暮行》阅读答案及赏析06-14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6-13
春酒阅读答案06-13
乡愁阅读答案06-14
《元日》阅读答案06-14
童年的馒头阅读答案04-21
《煮书》阅读答案03-29
阅读题和答案06-12
《生命的灯》阅读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