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09 13:22:5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8.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答: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20.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请写出词中所体现的两种愁。(2分)

  21.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参考答案:

  20.亡国之愁、妻离子散之愁等(2分)

  21.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2分)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5~6题。(5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②潘鬓③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①烟萝:形容花木繁茂,蓊郁如云烟。②沈腰:出自《南史·沈约传》,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③潘鬓:出自潘岳《秋兴赋序》,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诵读《破阵子》上阕“几曾识干戈”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词?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6.有人说,李后主这首《破阵子》是对《相见欢》中“别是一般滋味”的绝佳注解。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5.示例一:重读“几曾”,意为“哪曾”,反问语气,强调国破时的意外与悔恨。

  示例二:重读“识”,认清,此处含“经历”意,强化国破时的悲情。

  示例三:重读“干戈”,代指武器,此处指战争,强调战争来袭,国破家亡的伤痛。

  6.示例一:认同,《相见欢》为后主降宋后囚居所作,其中“别是一般滋味”饱含亡国后的'种种愁苦与伤痛之请。这首《破阵子》上阕写故国曾经的繁华欣荣,与此后的悲惨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交代了“别是一般滋 味”产生的缘由。下阕描写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是“别是一般滋味”的形象化诠释。

  示例二:认同。《破阵子》上阕写了曾经的繁华,下阕写了国破惨象,两相对比,更传达了复杂难言的情感,呼应了《相见欢》里“别是一般滋味”所包含的情感。

  示例三:不认同,《破阵子》上阕描写华之联,饱含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下阙描写国破家亡时的凄凉景象,充满亡国的伤痛。而《相见欢》全词借景打情,表现词人孤独愁苦的情绪两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并不完全一致,故注解一说难成立。

  示例四:不认问,《破阵子》裴达的情路侧于广之前、离别之悲,《相见里表达的请感更复杂,既有亡国之痛、离别之悲,又有故围之思、幽因之哀、孤寂之答,无言之痛等等。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3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阅读训练】

  一、

  (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

  (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二、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分)

  (5)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6)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7)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请写出词中所体现的两种愁。(2分)

  (8)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9)“锁“在记号中的意思是指()(2分)

  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

  (10)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定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① “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4) ②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5)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7) “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二、

  (1)孤独寂寞

  (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3)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4)比喻和情景交融。

  (5)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6)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7)亡国之愁、妻离子散之愁等(2分)

  (8)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2分)

  (9) C

  (10) C

  (11)作为亡国之君,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4

  相见欢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簪缨”指代什么?“几时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3分)

  参考答案

  1.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李煜也用丝来比喻愁思。“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愁思纷繁和难以排解。“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愤懑和斥责。

  2.虽然两首词的词牌都是“相见欢”,格律一样,但各自所表现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风格也有很大差异。“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却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无言”又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浓重的愁绪跃然纸上。全词表现得哀婉动人。朱词则通过“夕阳”“大江”“悲风”等意象,寄托了词人的国破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感情激越,语尽而情意悠悠不尽,有豪放之风。(能回答“婉约”“豪放”可给2分,能运用词中句子分析,得3分)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李煜《相见欢》阅读训练附答案06-14

郭沫若《相见以诚》阅读答案06-21

郭沫若《相见以诚》阅读练习及答案06-20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6-13

《琢磨》阅读答案10-12

冬至阅读答案10-31

《旗手》阅读答案11-01

《回家》阅读答案11-01

《淡竹》阅读答案11-01

暮鼓阅读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