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国家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以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雾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1、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会导致雾霾。
B. PM 2.5排放如果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C. 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重,而其他地区少有出现雾霾。
D. 雾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必然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霾的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极小。
B. 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C. 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原因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 雾霾天气产生,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3分)
A. 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该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C. 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D. 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各种物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该都能行之有效。
1.C “其他地区少有出现出现雾霾”,原文未说,属无中生有。
2.D “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错误,第四段中为“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
3.C “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说法错误,第六段中为“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防治雾霾的建议书11-05
防治雾霾建议书01-03
防治雾霾建议书04-21
防治雾霾倡议书(精选13篇)12-30
防治雾霾建议书10篇01-05
防治雾霾建议书10篇02-13
防治雾霾建议书8篇02-09
防治雾霾建议书11篇03-24
防治雾霾建议书(10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