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驿》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16 17:21:0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筹笔驿》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筹笔驿》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筹笔驿》阅读答案

《筹笔驿》阅读答案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②。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③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②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③降王:指刘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写事以虚实结合之法,可谓别具一格。

  B、首联赋予猿鸟风云人格化,言其畏军令、护设施,以衬诸葛军威。

  c、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原不忝”表达的是诗人对他的'肯定。

  d、作者游历武侯祠时,仿佛听到诸葛亮吟诵梁父吟而为其心生遗恨。

  16、根据诗歌内容,概括诸葛亮功业未就的原因。(6分)

  答案:

  15、(3分)d【解析】“仿佛听到诸葛亮吟诵梁父吟”的理解有误。

  16、(6分)①刘禅不争气,投降做了俘虏。(3分)②关张命短,国无大将难作为。(3分)

《筹笔驿》阅读答案2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

  B.颔联总结了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原因,并提出一个普遍真理,即时势造英雄。

  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千里山河葬送之“轻”与两朝文武之“恨”形成反差。

  D.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16.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颈联的意思是说:蜀国的千里山河葬送在昏庸的'后主刘禅手中,刘禅为人民所轻视,而力主投降的蜀国大臣谯周,在蜀国亡国后受到魏国封赏,为蜀国两朝文武大臣所不齿。本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刘禅、谯周之辈与诸葛亮形成对比,衬托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精神,而非本联前后对比。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②将岩下流水拟人化(1分),意思是说一切成为历史,只剩山岩下多情的流水,年年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还蕴藏着深情 (2分)。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感叹惋惜(1分),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 (1分)。

  【诗歌赏析】

  此诗首联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实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

  颈联“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

  尾联归结到筹笔驿:“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还在傍驿流着,好像在怀念诸葛亮。

《筹笔驿》阅读答案3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

  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

  ②简书:指军令。

  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

  ④上将:指诸葛亮。

  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

  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阅读练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尾联说明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15、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答案:

  14、A、E(答A得3分,答E得2分。A项“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有误,应为“把猿鸟、风云人格化(比拟)”;E项“雄浑豪迈”有误,应为“慷慨悲凉”)

  15、(1)①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②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每点2分)

  (2)①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②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筹笔驿》阅读答案4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离开隐居地南阳,替主分忧,为统一天下而四处征战、出谋划策。

  B.蜀国的江山被刘禅轻易断送,两朝君主对卖主求荣的谯周一定心有怨恨。

  C.本诗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分析他成败的缘由,叙事和议论巧妙结合。

  D.诗人游览古迹,追思古人,并借怀古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耐人寻味。

  16.本诗和杜甫的《蜀相》都称诸葛亮为“英雄”,但是两个“英雄”所寄寓诗人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其异同。(6分)

  答

  15.B(“两朝君主”错,“冠剑”指文臣武将。)

  16.(6分)

  ①两人都用“英雄”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功绩,都含有对诸葛亮的崇拜敬仰之情。

  ②杜甫为诸葛亮未能完成北伐大业而感叹惋惜,同时暗寓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

  ③罗隐认为时运造就了英雄,借此表达自己由于时运不济而不能成名的慨叹。

【《筹笔驿》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笔缘阅读答案12-31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阅读答案06-21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阅读答案12-08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阅读答案2篇06-21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1-15

《关雎》阅读答案06-22

《穷人》阅读及答案11-09

柴禾阅读答案12-25

《整容》阅读答案06-15

《疏通》阅读答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