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阅读答案

时间:2024-05-21 13:18:27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推荐]《战国策》阅读答案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战国策》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战国策》阅读答案15篇

《战国策》阅读答案1

  战国策

  【宋】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

  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笃:坚定

  B.能勿苟而已矣 苟:随便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暗中

  D.而考之无疵 考:考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亦将因其所遇之时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其相率而为之者 赂秦而力亏

  C.而俗犹莫之寤也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然后以禁,则齐 则与斗卮酒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共三十三篇,由西汉刘向编订,它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际,共记载了两百四五十年的历史。流传中有缺失,曾巩将其补全。

  B.孔孟认为,在社会变革中必须坚守先王之道;而战国时期的游士们只为谋利而非守道,最终导致丧身亡国,其所作所为可谓无一利而有百害。

  C.有人以为《战国策》宣扬异端邪说,应直接销毁;曾巩认为此书虽不合正道,但应该记载下来,让世人明白其主张不可行,这才是正确方法。

  D.作者在文中将孔孟与战国游士进行对比,以表明自己对《战国策》的立场态度,破得充分,立得牢靠,既有原则立场又有辩证态度,说服力强。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4分)

  (2)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4分)

  答

  14.(3 分)C(随便)

  15.(3 分)D(A 根据/因为;B 表修饰/表因果;C 代词/取独;D 表承接)

  16.(3 分)B(并非无一是处 ,“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17.(3 分)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错 1 处扣 0.5 分)

  18.(8 分)(1)所以他们谈论欺诈的好处,而对弊端避讳不谈;强调战争的好处却隐瞒战争的祸患。(“便”1 分,“讳”1 分,“蔽”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战国游士的邪说会损害正道,应该弃绝它,不销毁这本书怎么可以呢?(“害”1 分,“泯”1 分,反问句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馆藏书阁总目录称(现在)缺失了一十一篇。我在(许多)士大夫家里探访寻求,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订正其中的错误,并且对那些不能考据的篇章保留疑问,这以后《战国策》33篇可谓又完整了。

  (我)写下序言道:刘向为这本书作序,说周朝祖先(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指导教育百姓,整顿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太平;等到春秋后期,(诸侯)采用权谋狡诈(的治国措施),并且(施行)仁义之政的途径堵塞,因而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好了。(序言)最后告诉(我们)这本书提及的战国谋士,揣摩当时君王能够施行的(政策),不能不这样;可以说是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不能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炎黄二帝、尧舜禹三王治理天下,他们遭遇的情形、法令制度本不相同,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心愿,处理事物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哪里是喜欢发表不同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世人的好感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时期那些四出活动宣扬自己主张的游士就不这样。(他们)不明白王道可以崇奉,而甘愿接受轻易劝服他人的游说之术。他们筹划的办法、集中的精神,把投机取巧当作一切谋略的核心罢了。所以他们论述诈谋的便利却避而不谈不成功的方面,大谈交战的好处却隐瞒它的祸端。那些一个跟着一个施行的,没有不是在诈谋中获利又难于承受它的祸害,在交战中得胜,又难于承受它的损失的人。最后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依靠诈谋而丧失性命;而任用他们的诸侯以及秦国,也是国家败亡。这种人就是当世的大祸害是非常明显的,但一般人还有明白这一点。

  只有先王的治国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变化,(虽然根据它)制定的法令制度不同,可是验证起来没有瑕疵,使用起来也不用担心滋生流弊,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拿“王道”来换取“诈谋”。

  有人说:“如此不正当的学说,会危害光明正道,应该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斩断祸根。这样书的不消灭,能行吗?”(我的)回答是:“君子禁绝邪说的方法,本来就是要向天下人阐明其说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采纳,这以后禁止就会完全彻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实施,这以后提防就会很清楚明白;哪里一定毁灭这些书呢?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禁绝,并不比这样好。因此孟子的书中,有记载神农的言论的,有记载墨子言论的,都是记载后否定它的。至于这本书刊印,上溯连接到到春秋,下到楚国建立,记载245年时间纵横家的行事,本来就不能搁置。

《战国策》阅读答案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B.愿举国为内臣(全、整个)

  C.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信件、信函)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双手捧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使毕使于前 B.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C.燕王拜送于庭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武阳色变振恐

  ③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6.司马迁《史记》中对荆轲刺秦王主要情节的记载,几乎是照录了上面的选文。上面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史记》中则写作:“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你认为哪一句更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答案;

  1.C(“函”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函封”就是用匣子封好)

  2.B(B项中的“于”是“对”的`意思,其它三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3.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4.D

  5.B

  6.提示:“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更富有表现力。因为这里用急促短句,突出地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而“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的节奏则显得舒缓得多。“斩”比“杀”显得更有力;“目眩良久”较之“不怡者良久”,更突出了秦王的惊魂未定,与上文惊心动魄的紧张场面相呼应。

《战国策》阅读答案3

  靖郭君①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②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田文之父。“靖郭”是封邑,指古薛城。②昭阳:楚国令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B.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C.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D.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郭君善齐貌辨”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

  B.“威王薨”中的“薨”字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的“崩殂”互换,不影响表达。

  C.“且先王之庙在薛”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庙”字含义相同。

  D.“动于颜色”与“颜色憔悴”(《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颜色”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貌辨虽然有缺点,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但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

  B.齐貌辨面对齐宣王的讥讽,从容不迫,讲述了靖郭君的两件往事,便打动了齐宣王。

  C.靖郭君不惜门客们不满而离去,甚至不听儿子孟尝君的劝告,对齐貌辨优待有加。

  D.靖郭君审时度势,从薛地回到都城后,韬光养晦,谢绝了齐宣王请他任国相的好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

  (2)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

  14.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带其剑”有何用意?(3分)

  答

  10.C

  11.B 【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亡/崩(崩殂);帝王死亡。】

  12.D 【原文有“不得已而受”的表述】

  13.【(1)太子的面相看起来不仁义,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得分点:“相”,面相;“不若”,不如;“更”,改;句意。(4分)

  (2)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会停止自己的行动。得分点:“知”,了解;“非”,非议;“沮”,停止;句意。(4分)】

  14.【①表明自己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的兄弟。②表明自己将保卫国家土地。③以此来打动齐宣王。(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参考译文】

  靖郭君与门客齐貌辨交好。齐貌辨为人有不少毛病,门客们都讨厌他。士尉为此劝说靖郭君不要亲近齐貌辨,靖郭君没有听从,士尉告辞离开了。孟尝君也私下劝说靖郭君不要亲近齐貌辨,靖郭君非常生气地说:“即使赶走你们这些人,毁掉我整个家业,如果能让齐貌辨满意,我会毫不推辞地去做。”于是靖郭君让齐貌辨住上等的客舍,派长子去给他驾车,早晚给他进献美食。几年以后,齐威王驾崩,齐宣王即位。靖郭君与齐宣王不合,离开都城到自己的封土薛地,和齐貌辨一起居住在薛地。没过多久,齐貌辨辞别靖郭君,请求回都城去拜见齐宣王。靖郭君说:“君王非常讨厌我,你前去拜见他,必定会被处死。”齐貌辨说:“我根本就不想活,请一定允许我去。”靖郭君无法阻止他。齐貌辨到达齐国都城,齐宣王听说后,满腹怒气地等着他。齐貌辨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说:“你是靖郭君言听计从且宠爱的人吧!”齐貌辨回答说:“靖郭君宠爱我,却没有言听计从。当君王正做太子时,我对靖郭君说:‘太子的面相看起来不仁义,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靖郭君哭着对我说:‘不可以,我不忍心这样做。’靖郭君如果听我的话去做,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祸患。这是第一件事。靖郭君到了薛地,楚国令尹昭阳要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对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虽然与后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死后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呢?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么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啊!’又不肯听从我的。这是第二件事。”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变了脸色,说:“靖郭君对我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我太年轻了,很不了解这些事情。你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吗?”齐貌辨回答说:“遵命。”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帽子,佩戴齐威王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着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国相。靖郭君推辞,不得已才接受了。七天以后,以有病为名,坚决要求辞职。靖郭君辞职没有被允许,三天以后齐宣王才答应了他的要求。在当时,靖郭君可以说是有知人之明。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齐貌辨置生死于度外、乐于解除忧患、急于救人危难的原因。

《战国策》阅读答案4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0—14题。(13分)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对……友善,与……交好

  B.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 疲惫的,衰败的

  C.臣请谒其故 陈述,说明

  D.不如伐蜀之完也 万全,完美

  1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屯留之道 人君当神器之重

  B.挟天子以令天下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C.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 相如顾招赵御史

  D.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张仪主张“伐韩”,因为他认为如果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不值得。

  B. 司马错认为“伐蜀”就如同用豺狼追逐羊群一样,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C. 司马错强调想要富国强兵、称王天下,就一定要扩大国家的领土,让百姓们富足,并广施君主的恩德。

  D. 秦惠王最终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并派兵攻打蜀国取得成功。蜀国归附了秦国,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13.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1)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2分)

  (2)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3分)

  答案:

  10. B 敝,使动用法,使……疲惫。

  11. D 两个“因”都作动词“依靠、依托”讲;A项第一个“当”作“挡住,占据”讲,第二个“当”作“担当,主持”讲;B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作“……来……”讲,第二个“以”,表修饰的连词,作“……着”讲;C项第一个“顾”,强转折意味的副词,作“反而,却”讲,第二个“顾”作动词“回头”讲。

  12. A 错在“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曲解原文“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应该是攻打戎狄一样的蜀国,就远离了称王天下的霸业。

  13. (2分)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4. (2分)(1)整治军队(译作“修治兵器”亦通)又不伤害众人(指百姓),但对方(指蜀国)已经归服了。【要点:缮,修治,整治;而,转折关系;句义通顺】

  (2)(3分)蜀国已经归附(于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富庶得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要点:既属,已经归附;益,更加;轻,轻视,看不起;句义通顺】

  参考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道理。”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韩国的三川,堵住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东西周的疆界,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和各种图籍珍宝。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是称王天下的.霸业啊。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称王天下的霸业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称王天下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称王天下就会随之实现。’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情愿从那容易办到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和韩国,是与周王室相交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阻止不了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最终出兵攻打蜀国。不到十个月便完全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又派遣陈庄去做蜀国的宰相。蜀国已经归附了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富庶得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战国策》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②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

  [注]①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②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斗生于乱世,事乱君侍奉B.宣王使谒者延入延迟C.王宫已充矣满,足D.固愿得士以治之本来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

  (2)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小题3】王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进行分。(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1)(3分)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2)(3分)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一尺绉纱。

  【小题3】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

  趋:快步走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B.“宣王使谒者延入”,句中的“延”是一词多义,“引进,请”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好势”(爱慕权势)、“好士”(礼贤下士)、“何如”(怎么样)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非”(不是)、“左右”(亲近宠爱的人)、“故”(所以)、“縠”(绉纱)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对于王的做法,他敢于直接指出来,并直言进谏,可见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在劝谏的时候,他又善于以实际生活做比,可见他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战国策》阅读答案6

  【古文阅读】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8.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2分)

  夫 市 之 无 虎 明 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谓魏王曰 ②愿王察之

  ③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④而谗言先至

  10.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字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所欲有甚于生者 D.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11. 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2.成语三人成虎就源自本篇,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8.夫/市之无虎/明矣

  9. ①对 说 ②明察 ③超过 ④到

  10.C

  11. ①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它吗?(言市信乎各0.5分)

  ②后来太子结束了作人质,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罢质果见各0.5分)

  12. 谣言被多人传播后,极有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力量。(意对即可)

《战国策》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拑:通“钳”,夹住。禽:通“擒”,捉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意思。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今日不雨( )

  (3)王之蔽甚矣( )

  (4)故愿王熟计之也(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理解。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_________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_______________。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_______”字就是明证。

  4、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指出,指责;(2)下雨;(3)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4)仔细

  2、(1)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两只动物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就将它们一起捉住了。

  3、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王之蔽甚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善

  4、邹忌是为了让齐威王接受群臣吏民的劝谏;苏代为了让燕惠王停止讨伐赵国。

  (意思对即可)

《战国策》阅读答案8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①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②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④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⑤,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⑥。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⑦五千里,带甲⑧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释:①果诚:果真。②子:你。③长:做……首领。④以:认为。⑤以为然:认为狐狸的话是正确的。⑥走:逃跑。⑦方:方圆。⑧甲:军队。

  1.这篇短文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现在比喻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虎求百兽而食之 求_______________

  以为畏狐也 畏_______________

  故遂与之行 故_______________

  兽见之皆走 之_______________

  3.把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江一给荆宣王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狐假虎威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意思意对即可)

  2.寻找 害怕 所以 代词,它,指狐狸。

  3.①(如果)现在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②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

  4.启示:

  ①从“狐”的角度:当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可以寻找依靠的力量,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②从“虎”的角度:对于当权者来说,要能分辨是非,要了解你身边的小人与君子,不要被小人所利用。

  ③从文中“兽”的角度:要辨是非,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蒙骗。

  目的:让荆宣王知道: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荆宣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从而达到拍马屁、取悦荆宣王的目的。

《战国策》阅读答案9

  后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③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节。)

  【注释】①孟尝君: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闵王时为相。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②责:同“债”,债的本字。下同。③冯谖: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何市而反反:返回

  B.驱而之薛之:到……去

  C.因烧其券因:因为

  D.齐王谓孟尝君曰谓:对……说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于”与“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B.苟全性命于乱世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小题3: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

  B.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C.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D.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情况,C“因”是“于是,就”,表承接的连词。

  小题2:

  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于”是“到”,A项“于”是“从”,B、C项“于”是“在”,D项“于”是“到”。

  小题3:

  试题分析: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只是不高兴,而并没有辞退他。所以C项不对。

《战国策》阅读答案10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君与知之者谋之⑤,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⑥,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县)人。②示:告诉。③除:去掉,此可引申为医治。④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⑤知之者:指懂得医道的人。⑥此:如此。知:掌管。

  1.辨析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武王示之病 之:________________

  (2)目之下 之:________________

  (3)君与知之者谋之 之:________________

  (4)使此知秦国之政 之:________________

  (5)与不知者败之 之: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广泛听取意见是对的,但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他的。

  (2)的。

  (3)指医道。

  (4)的。

  (5)指治病这件事。

  2.(1)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见。

  (2)君王同懂得医道的人商量,又同不懂医道的人来败坏,假使像这样去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3.示例:分辨哪些是最合理的(或科学决策等)。(答案不唯一)

《战国策》阅读答案11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小题1: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2分)(只划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A.虽有千里之能B.策之不以其道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D.项羽慢而侮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小题4:【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A、即使 B、驱使 C、……的`原因 D、傲慢

  小题3:(1)想要跟普通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项羽忌妒贤能,有功的人伤害他,贤能的人疑忌他。

  小题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用人杰取天下。

《战国策》阅读答案12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①晋鄙:战国时魏国将领。②卒然:猝然,突然,这里指“马上”。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3)人之有德于我也德:____(4)臣愿君之忘之也愿: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妾畏臣人之憎我也B.皆以美于徐公吾有德于人也

  C.闻寡人之耳者臣闻之曰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大德也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

  9.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劝说”的文章。邹忌和唐雎劝说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他们劝说的目的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6分)

  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4分,每小题1分)(1)偏爱(2)当面指责(3)恩德(4)希望

  7.(2分)D

  8.(4分,每小题2分)

  (1)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您)马上就要会见赵王。

  9.(6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两人都采用委婉劝谏(迂回劝说)的方式。邹忌是为了劝说齐威王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现齐国大治。唐雎是为了劝说信陵君在赵王面前不要居功自傲,要谦虚低调。

  参考译文:

  魏国的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击败了秦军,保存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事情有些是不可以知道的,有些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些是不可以忘记的,有些是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我憎恨别人,是不可以知道的`;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可以忘记的;我对别人有恩德,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您杀死了晋鄙,解救了邯郸,击败了秦军,保存了赵国,这是很大的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马上就要会见他,我希望您把这件事情忘掉。”信陵君说:“无忌我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战国策》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4题。(4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说 (4)田忌遂走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 (1)土地方圆、疆土方圆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3)同“悦”,喜欢、和睦 (4)逃跑、离开 (每题1分,计4分)

  2. (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每题2分,计4分)

  3.C (计2分)

  4.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每点2分,计4分)

《战国策》阅读答案14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选自《战国策齐二、楚四》)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听:探听

  B.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蔽:屏障

  C.更羸曰:‘此孽也……’ 孽:经受过灾难

  D.故疮裂而陨也 陨:坠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古之人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D.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则(我秦国)且遂攻之

  B.夫(齐国)救赵,高义也

  C.然则(汝,魏加)射可至此乎?

  D.(其,孤雁)闻弦音,引而高飞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属于直接劝谏的一组是( )

  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③仆欲将临武君 ④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⑤飞徐者,故疮痛也 ⑥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国攻赵国长平,初时采取的是相机行事的战略。

  B.苏秦认为赵国像只漏瓦罐一样,救赵宜快不宜慢。

  C.楚春申君在天下合从的形势下准备派临武君拒秦。

  D.魏王开始对更羸“引弓而下鸟”是抱怀疑态度的。

  11.翻译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参考答案]

  6.A(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听:听从、接受,即“借给(赵)”。]

  7.C(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C项两个“之”字都属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第①句中的“而”,表转折连词,“但是”;第②句中的“而”,表并列连词,“并且”。B项第①句中的“以”,连词,“来”“以便”;第②句中的.“以”,介词,“因为”。D项第①句中“为”(wèi),介词,“替、给”;第②句中的“为”(wéi),动词,“做”。

  8.C(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然则(汝,更羸)射可至此乎?]

  9.D(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①②皆苏秦劝谏齐王援赵的句子;③是楚春申君回答魏加的话;④⑤皆魏加给春申君打比方所说的话,不属直接劝谏;⑥为魏加直接劝谏春申君不要用临武君拒秦。]

  10.B(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苏秦认为齐救赵应该像手捧一只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锅一样,宜快不宜慢。]

  11.(我们)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显示我们的高义(或:秉持道义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使强秦退兵,显示我们的威名(或:发挥威力,使强秦退兵);(现在)不专心做这些事,却专心做吝惜粮食的事,那么为齐国考虑,(这)是错误的。[(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5分。“义”“威”“务”“爱”“为国计”5个采分点,各1分。]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救援赵国。秦国的计划指出:“齐、楚两国去救赵国,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那么(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们的关系不亲密,那么我们就继续攻打赵国。”

  赵国没有粮食吃了,向齐国借粮食,但是齐国不借。苏秦对齐王说:“不如借给它以便打退秦兵,不借给赵国粮食,秦兵就不能被打退,这就证明秦国的计谋是正确的,而齐、燕的计谋错了。况且赵国对于燕、齐来说,如同一条屏障,又如同牙齿有嘴唇那样,嘴唇如果失掉了,那么牙齿也就寒冷了。(秦国)今天把赵国灭亡,那么明天它就要灭掉齐、楚了。现在救赵之事,应该像手捧一只漏水的瓦瓮去浇烧焦了的锅一样,宜快不宜慢。(齐国)救赵国,是一件高尚的正义行为,退却秦兵,是扬显名声的事情。(我们)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显示我们的高义,使强秦退兵,显示我们的威名;(现在)不专心做这些事,却专心做吝惜粮食的事,那么为齐国考虑,(这)是错误的。

  诸侯各国合纵抗秦,赵国派遣魏加去见楚国的春申君说:“您有大将吗?”春申君说:“有,我想让临武君为大将。” 魏加说:“我年轻时喜欢射箭,我想用射箭比喻这件事,可以吗?”春申君说:“可以。”魏加说:“过去,更羸与魏王站在一个高台的下边,抬头看见天上飞着的鸟。更羸对魏王说:‘我替大王空拉弓弦,就可以给大王射下一只鸟来。’魏王说:‘这样说来,您射箭的技术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了?’更羸说:‘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了。’时候不大,有一只雁从东方飞过来,更羸用拉了一下空弦,就让雁从高空中掉了下来。魏王说:‘这么说来您射箭的技术已经达到这样高的地步了?’更羸说:‘这是一只经受过灾难的鸟。’魏王说:‘先生怎么知道的?’更羸回答说:‘这只鸟飞得慢鸣声又悲。飞得慢,是因为往日的疮口还在疼痛;鸣声悲凄,是因为长久失群无依无靠。旧疮口未好,加上惊恐之心也没有去掉,这时它听到弓弦之声就要抽身高飞,旧疮口就要裂开,因而落了下来。’临武君曾经被秦国打败,所以他不可以成为拒秦之将。

《战国策》阅读答案15

  战国策 齐策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②。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③垄④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⑤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注释】①颜斶(ch):齐国的隐士。②趋士:指礼贤下士。)

  ③柳下季:即柳下惠,春秋时鲁国贤人。④垄:坟墓。⑤尊遂:尊贵显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去:离开

  B.寡人自取病耳 病:羞辱

  C.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 游:交往

  D.清净贞正以自虞 虞:同娱,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推选则禄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则再拜而辞去也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C.①君子焉可侮哉 ②置杯焉则胶

  D.①夫玉生于山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颜斶不畏权贵、洁身自爱的一组是

  ①斶亦曰:王前!

  ②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③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④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⑤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⑥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却让齐宣王到他跟前,让齐宣王很不高兴。

  B.颜斶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证明了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

  C.齐宣王要颜斶拜他为师,并许诺给以优厚的待遇,但颜斶还是告辞离开了。

  D.本文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参考答案:

  9.A(离,距离)

  10.B(A项,则,①连词,就;②连词,却。B项,而,①②均为连词,表承接。C项,焉,①疑问代词,怎么;②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D项,于,①介词,从,在;②介词,到。)

  11.D(主要通过颜斶的行为、看法以及他对回归乡野、知足常乐的人生向往来表现的。)

  12.C(应该是齐宣王要拜颜斶为师。)

  附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对他说:颜斶你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您上前来。齐宣王听了不高兴。左右的侍臣都责备颜斶说: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颜斶,只是区区一介臣民,大王唤你上前,你也唤大王上前,你怎么可以这样呢?颜斶说:如果我上前,那是贪慕权势,而大王过来则是谦恭待士。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

  齐宣王恼怒,变了脸色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说:士人尊贵,而君王不尊贵!齐王问:这话怎么讲?答道: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宽赦!又下令: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以千金。由此看来,活国君的头颅,比不上死贤士的`坟墓。

  宣王说:可叹呀!怎么能够侮慢君子呢?我这是自取其辱呀!希望先生能收我为弟子。如果先生与我相从交往,食必美味,行必安车,先生的妻子儿女也必然锦衣玉食。

  颜斶要求告辞回家,对宣王说:美玉产于深山,一经琢磨则破坏天然本色,不是美玉不再宝贵,只是失去了它本真的完美。士大夫生于乡野,经过推荐选用就接受俸禄,这也并不是说不尊贵显达,而是说他们的形神从此难以完全属于自己。臣只希望回到乡下,晚一点进食,即使再差的饭菜也一如吃肉一样津津有味;缓行慢步,完全可以当作坐车;无过无伐,足以自贵;清静无为,自得其乐。请大王准许我回乡,让我安步返回家乡。于是,再拜而去。

  君子说:颜斶可以说是知足的人了,返朴归真,那么终身不会受到羞辱。

【《战国策》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战国策》阅读答案05-20

《战国策》阅读答案精选[15篇]05-21

《战国策》阅读答案[精品15篇]05-21

(精华)《战国策》阅读答案15篇05-21

《等》阅读答案04-28

黄土阅读题答案 黄土阅读答案04-02

《阅读的愉悦》阅读答案02-02

鹤阅读附答案|说正阅读答案05-17

触摸春天的阅读答案 触摸春天阅读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