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时间:2024-06-15 10:41: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必备)

  在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必备)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④蒇(chǎn):完成。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性尤怪僻( )

  或奉以烟( )

  必令畅谈乃已( )

  故笔法超绝(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十分,格外,非常或者停止因此

  2、(1)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向别人索求(不求于人)。

  (2)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3、搜奇说异(广罗奇才或善于积累)、归而粉饰(精心修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2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当宰相 ②鵷鵮:yuān chú 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④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鸱chī:猫头鹰 ⑥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

  ① 或谓惠子曰( ) ② 非梧桐不止( )

  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

  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

  C. 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

  D. 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

  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 “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 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答案

  11.有人 栖息

  12.B

  13.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

  14.C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3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①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高尚②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③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皋鱼:春秋时期人。②高尚:清高。③年:岁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被褐拥镰( ) ②弟子识之( )

  2.文后一句,孔子教导弟子:皋鱼之事“足以识矣”。在孔门师徒言论作品中有哪些言论是针对皋鱼的教训提出的,请你用学过的《论语》中的名句回答。(2分)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②与友厚而中绝之——( )

  3.从“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一句中,我们可以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①同“披”,穿 ②同“志”,记住

  2.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逝去而不可追回的是岁月,去世后再也不可见面的是双亲。母亲发丝已经不再像儿时记忆中的'那般轻柔,父亲的面庞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红润,我们更应该多去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及时、随时尽孝。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4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读书辄成诵( )

  (2)晚更号六一居士( )

  (3)虽机阱②在前( )

  (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

  【小题3】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小题4】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5】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小题1】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小题1】(1)就 (2)改变,更换 (3)即使 (4)有人

  【小题1】(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小题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小题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遵守结构原则,还要遵循意思原则,比如划分此句的节奏就要弄清楚因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此句翻译时除了要注意关键字于焉等字,还要注意语序于废书簏中得唐韩愈遗稿以及省略的主语欧阳修。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三文段的内容来谈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的原因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欧阳修从政思想的能力。根据第三文段欧阳修对待政事的态度以及连接材料中众宾合欢的场景来理解欧阳修从政思想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5

  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①,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

  颜如其言,遂呼之名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侍箕帚②。”终岁,生一儿。儿年可两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其夕,乃遗颜剑,剑才入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③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却上软障,呕出所饮百家彩灰酒。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选自唐?于逖《闻奇录》)

  【注释】

  ①软障:屏风。②箕帚:此指家内洒扫之事。③南岳:衡山的`古称。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颜如其言 ( )

  (2)乃遗颜剑 ( )

  (3)言讫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从文中看,赵颜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五)1.(1)按照 (2)送给 (3)完2.不久,被人画了我的外形,您又呼唤我的名字。3.赵颜做事能坚持到底,但容易轻信他人。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6

  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的错误在于,这里的“肃”虽有“恭敬”的意思,但不能译为“的样子”,而只能表示一种态度,应译为“恭敬地(请别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的内容,答题时应根据语境,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具体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文本语境,看其同上下文语境是否吻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与论说 B.若二十年外书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D.望石再拜而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毕礼而归之

  【答案】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辨析文言虚词的题目,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对各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认真加以比较。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错误在于,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作为文言文必考的题目,该类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也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设置答题陷阱。答题时应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各选项在文本中的区间,然后将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3分)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答案】(7分)

  (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怅惘”之意; “饷之”即“给他吃”的意思。第(2)句中的 “见小”即见识浅陋;“春秋问蛄蟪”典出《庄子?逍遥篇》,可联系作答。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7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3题。(11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注】为:筑 复:又 敛:征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齐之习辞者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君不胜欲 既筑台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小题3:甲文中晏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击楚王,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题4: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熟练、善于 只、仅仅 经得住 已经

  小题2:课内略

  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小题3: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小题4: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 意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课内重点字词的解释要严格按照注释来答,而课外字词的解释一是要以课内相关词语为基础,二是要结合所在句子的整体意思来理解。做此类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对重点常用字词的解释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1时,要注意“非”不要漏译,以及“焉”的用法;翻译句子2时要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同时要注意“以……为……”这一句式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细读甲文不难概括出故事内容,由文中人物表现也可以推断出人物的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的评价。两文均讲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评价人物时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机智、善辩、以国事为重等特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8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人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穿井得人阅读答案由语文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9

  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甲

  陶潜、谢眺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①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乙

  《漫斋语录》曰:诗用 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余爱其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朱子曰: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深故也。郭功甫曰:黄山谷诗,费许多气力,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诗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诗须传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日难传;何由传到五百年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注] ① 组丽:华丽。

  23.文中《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 创作的《离骚》。(1分)

  24.在甲乙文中□□和□□两词,容易被人误解为平淡。(2分)

  25.与乙文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通俗精妙 B.平易深涩 C.言简意赅 D.深入浅出

  26.甲乙两文对平淡的理解不一致,加以分析。(3分)

  27.两文都写到了梅圣俞的诗,但论证方法不同,请指出并辨析其作用。(4分)

  甲文 。

  乙文 。

  参考答案:

  23.(1分)屈原

  24.(2分)拙易(1分) 枯槁(1分)

  25.(2分)D

  26.(3分)甲文认为平淡是脱尽绚烂华美之后的境界;是浑然天成,无须雕琢的。乙文认为平淡是易于别人理解的;是需要反复修改的。 (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陶潜、谢朓的诗平淡而富有意趣,不像后来的诗人那样进行了惊心刺目的雕琢,杜甫说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想达到平淡的境界,就要去掉华丽的文采。华丽流芬的`文采去掉了,便有可能达到平淡的境界,这样看来,陶、谢的境界不是后来那些雕琢的诗人可以达到的。现在的人作诗,把拙劣简易当成了平淡,读了这样的诗,有见识的人没有不讥笑的。梅尧臣在《和晏相》这首诗中说:我按我的性情作诗,力求平淡,但又苦于不够圆熟,像菱芡一样刺口、有涩味。可见诗写到平淡这一步是很难的。所以他在《赠杜挺之诗》中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李白也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那就真是好诗了。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漫斋语录》说:诗歌的用意要精深,语言要平淡。我很欣赏这句话,每写一首诗,往往要改三五天,有时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改。为什么呢?就因为追求用意精深要一半工夫,追求语言平淡又要一半工夫。用意欠精深不能超出别人而领先,语言欠平淡则不能让大家读懂。朱子说:梅尧臣(圣俞)的诗,不是平淡,而是枯槁。这是为什么?即因为用意欠精深之故。郭公甫说:黄庭坚(山谷)的诗,费了不少力气,也不知说的什么?这是为何?即因为语言欠平淡之故。有孝廉汪某投诗给我,我看不懂这诗好在什么地方。汪某说:我的诗要等五百年后,才有人知道其价值。我笑道:一般人读不懂,五天都难得传下去,哪里谈得上传到五百年呢? (清·袁枚《随园诗话》)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0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 ▲ 、 ▲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1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

  3.下列加粗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A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B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送东阳马生序》。

  2.shì 特别爱好。

  3.C

  4.我选A句,翻译: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我选B句,翻译: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

  5.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着追求等。(答出两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2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或异二者之为( )

  (3)然则何时而乐耶( )

  (4)进亦忧,退亦忧(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东晋陶渊明却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一幅与世隔绝,怡然自乐的净土。请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三篇文章的中心,限七个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曾经

  (2)行为,作为

  (3)既然这样,那么

  (4)提升

  2、(1)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对即可)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

  4、一是对朋友的勉励,二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应当不要过分看重身外物,应有一个豁达开阔的心胸。(意对即可)

  5、(1)先天下之忧而忧;

  (2)与民同乐;

  (3)怡然自乐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3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______________

  (3)买其首五百金 其______________

  (4)鸣之不能通其意 之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用鞭子打;(2)买;(3)它(的.);(4)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言之有理即可)

  4.(1)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2)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4

  刘宣苦读成才(8分)

  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21.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字。(4分)

  (1)为卫使畜马 (2)使初不知也

  (3)讶其文 (4)使乃优遇之

  22.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人中的任意两个人物。(2分)

  参考答案:

  21.(4分)当 了解 感到惊奇 他

  22.(2分)(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23.(2分)(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爱惜人才。

  (3)刘铉:慧眼识才。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5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①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②。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③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畀bì,给与 ②“疋 pǐ同“匹” ③縆gēng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厘革: 革除

  B.彬即畀瑶责其直 责:索要

  C.微瑶,民且重困 微:认为……卑贱

  D.瑶规画咸称帝意 称:符合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帝笑□遣之

  ②争出资建祠祀□

  ③□老致仕去

  A. ①且 ②之 ③于 B. ①而 ②之 ③以

  C. ①且 ②其 ③以 D. ①而 ②其 ③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B.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C.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D.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3分)

  ②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4分)

  (2)文中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5.C(微:假如没有)

  6.B(①处表承接“然后”意,故用“而”;②处代指“蒋瑶”,故用“之”;③处表原因,故用“以”。)

  7.B

  8.D(“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表述有误,原文“瑶规画咸称帝意”句意应为“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

  9.(1)①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坚持不同意。

  (“夺”:强夺;“执”:坚持、坚决,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②(皇帝)说:“亲近亲人比不上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第一个“亲”:亲近;第二个“亲”:亲人;“重”:重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①武宗南巡时,蒋瑶抵制权幸索要财物。

  ②国家大兴土木时,蒋瑶奏请停止不急的工程,以宽民役。

  (答到一点的2分,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任两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像这样。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