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4-06-17 09:44:4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实用)文言文阅读答案15篇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文言文阅读答案15篇

文言文阅读答案1

  文言文阅读。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杨震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茂才 举:推举

  B.四迁荆州刺史迁:迁移

  C.暮夜无知者 知:知道

  D.后转涿郡太守转:调动官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太守即遗人随其往

  B.当之郡无丝竹之乱耳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密愧而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子孙常蔬食步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杨震的为官之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1)子孙常常吃蔬菜类食物,步行外出。

  (2)把这个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意对即可)

  4.公正廉洁,不徇私情。

文言文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佟客

  董生,徐州人,好击剑,每慷慨自负。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与之语,谈吐豪迈;诘其姓字,云辽阳佟姓;问何往,曰:“余出门二十年,适自海外归耳,”董曰:“君遨游四海,阅人綦多,曾见异人否?”佟曰:“异人何等?”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佟曰:“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董又奋然自许,即出佩剑,弹之而歌;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董授之。展玩一过,曰:“此甲铁所铸,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仆虽未闻剑术,然有一剑颇可用。”遂于衣底出短刀尺许,以削董剑,脆如瓜瓠,应手斜断如马蹄。董骇极,亦请过手,再三拂拭而后返之。邀佟至家,坚留信宿。叩以剑法,谢不知。董按膝雄谈,惟敬听而已。更既深,忽闻隔院纷拏②。隔院为生父居,心惊疑。近壁凝听,但闻人作怒声曰:“教汝子速出即刑便赦汝!”少顷,似加搒掠③,呻吟不绝者真其父也。生捉戈欲往,佟止之曰:“此去恐无生理,宜审万全。”生皇然请教,佟曰:“盗坐名相索,必将甘心焉。君无他骨肉,宜嘱后事于妻子。我启户,为君警厮仆。”生诺入告其妻妻牵衣泣生壮念顿消遂共登楼上寻弓觅矢以备盗攻仓皇未已闻佟在楼檐上笑曰贼幸去矣。”烛之已杳。逡巡出,则见翁赴邻饮,笼烛方归,惟庭前多编菅遗灰焉。乃知佟异人也。

  异史氏曰:“忠孝,人之血性;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昔解大绅与方孝孺相约以死,而卒食其言;安知矢约归家后,不听床头人呜泣而止哉?”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跨蹇:骑驴 ②纷拏:喧闹 ③搒掠:用板子拷打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自海外归耳 适:刚刚,才

  B.董骇极,亦请过手 过手:交手

  C.盗坐名相索 坐名:点名

  D.而卒食言 卒:最终

  答:B (借到手中玩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 / 不如因善遇之

  B.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 / 我启户,为君警厮仆

  C.董乃自述所好 /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 / 昔解大绅与方孝孺相约以死

  答:C (A 于是,就/趁机; B 是/替; C 于是,就 D 来,表目的/ 用)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生渴望遇异人学异术,途遇佟客,因其自海外归,又身怀利器,想其必为学武之人精通剑术,所以请至家中。

  B.董生闻父受难呻吟,便欲执戈相救,可见真正是一个孝子,是值得佟客授以异术的。

  C.隔院的盗贼喧嚣,其实都是佟客所施的异术而已,那些草灰,便是佟客所用来变化的道具了。

  D.作者认为,忠孝,其实是人们与生俱有的品质,但是这种可贵的品质常常会由于一念之差而被掩蔽。

  答:B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3分)

  生诺 入 告 其 妻 妻 牵 衣 泣 生 壮 念 顿 消 遂 共 登 楼上寻弓 觅 矢 以 备 盗 攻 仓 皇 未 已 闻 佟 在 楼 檐 上 笑 曰 贼幸 去 矣

  答:生诺/ 入 告 其 妻/ 妻 牵 衣 泣 /生壮念 顿 消 /遂 共 登 楼 上/ 寻 弓 觅 矢// 以 备 盗 攻 /仓 皇 未 已 /闻 佟 在 楼 檐上 笑 曰 /贼幸去矣 (“/”3个1分)

  20.把文中画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3分)

  (2)逡巡出,则见翁赴邻饮,笼烛方归 。(4分)

  答:(1)异人什么地方没有?但一定要是忠臣孝子,异人才肯传授剑术给他

  (2)董生畏畏缩缩地出门察看,见他父亲刚从邻家吃了酒,手提灯笼回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董生,是徐州人,喜欢击剑,常常是一副意气风发自以为是的样子。一日外出,路途之中偶然遇到一旅客,便骑驴同行。同那人谈话,那人言语豪迈,董便问他姓名,那人说是辽阳人,姓佟。董生问:“到哪里去?”佟客说:“我离家二十年了,刚从海外回来。”董生说:“你漫游四海,见的人很多,碰到什么异人没有?”佟客说:“什么样的人才算异人?”董生于是讲自己爱好剑术,只恨不能得到异人真传。佟客说:“异人什么地方没有?但一定要是忠臣孝子,异人才肯传授剑术给他。”董生马上表示他就是一个忠臣孝子,并马上抽出佩戴的宝剑,他舞着剑慷慨高歌,又随意砍断路边的小树,以此炫耀宝剑的锋利。佟客见他这般表现,便捋着胡须微笑,要董生把剑给他看看。董生递给他,他看了看,说:“这是用制铠甲的铁铸造的,被汗臭熏蒸过,是最下等的。我虽然不懂剑术,但有一把剑,还比较管用。”说着,从衣襟下取出一把一尺多长的匕首,便削董生的佩剑,就像切葫芦、斩马蹄一样,一下子就把董生的佩剑削断了。董生非常吃惊,请求佟客把匕首给他看看。他拿过来佟客的匕首看得爱不释手,再三抚摸后才还给佟客。他把佟客邀请到家里,坚持留下多住两夜。他向佟客请教剑术,佟客推说其实自己并不懂剑术。董生便双手按膝,高谈阔论起来。佟客只是恭恭敬敬倾听而已。当夜深人静时,董生忽然听到隔院传出吵吵嚷嚷的`声音。隔院为董生父亲居住,他心里很惊疑,便贴近墙壁仔细倾听,只听见有人气冲冲地对他父亲说:“叫你儿子赶快出来受刑,便饶你一条命。”一会儿,又好像在用鞭子打人,听那呻吟不断的声音,果真出自他父亲,董生抓起一只长矛想冲进去。佟客制止他说:“这样冲进去恐怕活不成,应该想个万全之策。”董生惶恐不安地向他请教,佟客说:“强盗指名要抓你,就一定要抓到你才会甘心。你没有别的亲人,应该去向妻子嘱托后事,我打开门,替你把仆人都叫起来。”董生答应了,进去告诉妻子。妻子拉着他的衣服哭泣,董生奋勇救父的念头顿时消散了。他于是与妻子一起爬到楼上,寻找弓箭,准备抵御强盗进攻。慌慌张张还未准备好,就听到佟客在楼房屋檐上笑着说:“幸喜盗贼已经走了。”董生用灯一照佟客已不见踪影了。董生畏畏缩缩地出门察看,见他父亲手提灯笼刚从邻家吃了酒回来。只有隔院庭前多了些烧剩的芦秆灰。董生这才知道佟客是个奇人。

  作者道:“忠孝,是人本该有的,以往臣子不能为君父而死的,当初就不会拿起武器勇敢赴敌了,关键都在一念之间耽误了事。昔日解缙与方孝孺相约死难与共,最终还是未能实践其言,如何知道坚定立下约定回来之后,就不因为听见床头有人哭泣而止步呢?

文言文阅读答案3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 (4)烨然若神人 ____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1)热水(2)通“披”,穿(3)腰佩(4)光彩照人的样子 (每题1分,共4分)

  【小题2】(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 (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共2分。错一处扣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被”的通假“腰”名词作动词,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 “负箧曳屣”和2句中的`“则”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读懂全文,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阅读答案4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援十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百家。援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尽散以班昆弟故旧。

  初,援在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许,事遂寝。及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天下赖其便。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闲于进对,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 。

  十七年,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援将其兵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援追徵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败走。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援所过辄为郡君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条奏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越奉行马将军故事。

  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树数百户;今我以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以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良工不示人以朴 朴:质朴。

  B.随山刊道千余里 刊:削,开凿。

  C.数败之 数:屡次,多次

  D.名有计谋 名:以……闻名。

  5.加点词与“子孙因为氏”中“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振声激越,伺者因此觉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援私自释放囚犯,被迫逃亡。遇到大赦,留在北地放牧,拥有了很多的宾客与丰厚的财产。

  B.马援两次上书皇帝建议像以前一样铸造五铢钱,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从而方便了天下百姓。

  C.马援平定交阯叛乱时,为当地治城郭,修水利,申明法律,此后,越地流传着马援的`故事。

  D.朋友庆贺马援凯旋,马援却批评孟陵不能规劝自己,并表达了戍守边关,马革裹尸的愿望。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2)今我以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答案:

  4.A

  5.D

  6.C

  7.(1)马援曾经学《齐诗》,但不能掌握最基本的章句,马援就问哥哥马况辞学,想到边郡去种田放牧。尝:曾经(1分) 意:料想,想到(1分) 句意(1分)

  (2)现在我凭借很小的功劳,却享食大县,功劳微小但封赏丰厚,怎么能长久呢?以:凭借(1分) 何以:即以何,用什么,怎么(1分)句意(1分)

文言文阅读答案5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积薪暗记。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唐国史补》)

  [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人。④妇:指媳妇。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文化常识]围棋。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经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著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棋盘(棋枰)及棋子有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敌 ②京师 ③既

  2.翻译:①良宵难遣

  ②明曰复其势

  3.理解:这则故事说明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认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王积薪闻棋

  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已经 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 3.唐朝时下围棋极普遍,水平极高。

文言文阅读答案6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地名)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等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阅读题:

  1请用“|”线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标两处)(1分)

  遂 携 亲 友 命 驾 就 观

  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求市未得( ) ②遂携亲友( )

  ③固求市之( ) ④笼鹅而归( )

  3.本文着重写了王羲之_______的故事,具体表现这一性情的语句有:(3分)

  语句⑴_____.

  语句⑵_____.

  4.翻译句子.(2分)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5.对王羲之的.行为有何评价?简要谈谈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遂ㄏ携亲友ㄏ命驾就观

  2.①买②就③坚决④用笼子装

  3.爱鹅 语句⑴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语句⑵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4.王羲之高高兴兴挥笔写完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家,心中十分自在快乐.

  5.表现了他率真,执着和坚毅的性格。理由: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对鹅情有独钟,两次到人家里去看鹅买鹅,第一次还带着亲戚朋友去,发现鹅被杀了叹息惋惜多日;第二次愿意替人家写书来换鹅,得鹅后颇为高兴,足见他的率真,执着和坚毅。

文言文阅读答案7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孟子是______时期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之后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人把孔子和他并称为“孔孟”。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 )

  ②使人之所欲( )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 )

  ④为身死而不受( )

  3.从本文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隐含作者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这种观点影响深远,一脉相承,请你举例说明并简要评价具有这种伟大精神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战国 儒

  2.①通“避”,躲避。

  ②如果,假使

  ③指优厚的俸禄

  ④通“向”,原先,从前。

  3.舍生取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反面论证。人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恐惧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5.如“闻一多”“谭嗣同”“文天祥”等,评价扣住人物行为来谈,切忌空泛。

文言文阅读答案8

  阅读文言文,完成4-9题(1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本文作者_________,战国时哲学家,_________家代表人物。(2分)

  5、补上文中空白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加点的字(4分)

  秋水时至( ) 不辩牛马( ) 以为莫己若( ) 始吾弗信(

  7、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从本文蜕化出来的的两个成语 : , (2分)

  9、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2分 庄子 道

  5、2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6、4分 按时 分辨 比得上 不

  7、4分 (1)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2)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8、2分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9、 2分 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文言文阅读答案9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3分)

  (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

  (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5)屋舍俨然 ( ) (6)悉如外人(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小题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2分)

  大道: 大同:

  【小题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答案

  【小题1】(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5)整齐的样子(6)全、都(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1)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意思符合即给分)

  (2)所以人们不仅仅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

  【小题1】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理想中的社会

  【小题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文言词汇的各种文言现象,如与这里是通假字,通举选拔;俨然 然是形容词词尾,这里是整齐的样子;属应理解其一词多义现象,这里是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注意关键词和文言句式,这里应注意(1)黄发垂髫的.借代义(2)亲其亲子其子的理解,这里第一个亲子是动词,是一种意动用法;第二个亲子是名词。

  考点: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

  点评: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小题1】试题分析:道,这里是指儒家的政治理想,大道则是儒家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则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考点:这是文言文内容理解考点。

  点评: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比较辨别,这样才能写出正确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两篇文章都反映了人们对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文言文阅读答案10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6分)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负郭①常稔②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③,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④,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

  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②稔:庄稼成熟。③殁:去世。④敛:收敛尸体。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咸(全、都)施之B.置(放弃)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C.尝(曾经)有志于是矣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留给)其子也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的“而”字与“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C.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试题分析:“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中“而”字表转接,A表顺接;B表顺接;C表顺接;D表转接。

文言文阅读答案11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果杀人亡命 果 ( ) ②由是异之 异( )

  ③卓徙都长安 徙 ( ) ④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谢(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2分)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4分)果真 认为他很奇怪 迁移 告慰

  【小题3】(2分)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大概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

  【小题4】(2分)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一定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不停顿,关联性词语要划开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注意词义的变化,比如“异”是意动用法“认为奇怪”,“谢”是古今异义字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谓、色、殆、奸”,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从性格、思想、胆识几方面分析其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文言文阅读答案12

  何岳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这件事于是(就)曾经听说

  3、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拾金不昧,寄金不昧

  5、穷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文言文阅读答案13

  文言文阅读。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操行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⑤淫漫:荒淫,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

  非学无以广才( )

  悲守穷庐( )

  又相天子( )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

  夫君子之行( )

  险躁则不能冶性( )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意对即可)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言文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不亦说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温故而知新(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是:(4分)

  (1)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愉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真诚、诚实学过的知识

  小题1:(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2)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小题1:任重道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死而后已为某一事业奋斗到底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节奏的划分,要根据句子的意义进行,不要把意思在一起的词语给划破了。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成语。平时应多积累,那么再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中提炼就容易了。

文言文阅读答案15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次定州( ) (2)死无所恨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选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2分)

  4.从太宗对待出征将士的行为中,你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王?(3分)

  参考答案:

  1.(2分) (1)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遗憾

  2.(3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或意译: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随驾出征的。) (是以、莫译错一个扣1分)

  3. (2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一点不得分)

  4. (3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己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件事情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丧致哀,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宗亲征辽东,攻打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替他吮血止伤,将士们没有不因此而受感动和深受激励的。

【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答案06-13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06-09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06-07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4-23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7-14

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05-27

[实用]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06-09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合集)06-14

[热]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