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答案

时间:2024-06-20 14:18:4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古诗阅读答案(大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阅读答案(大全15篇)

古诗阅读答案1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②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②苍:苍天。

  1.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诗歌开篇写诗人面对萧瑟秋景,心乱如丝。一个“乱”字,统领后文作者积蓄已久的种种愁思怨意。

  B.“小摇落”指秋风摇落片片黄叶,让人联想到诗人如同黄叶般飘零沦落的身世和命运,触景而生情。

  C.颈联作者直斥奸佞小人,表明自己道义犹存,苍天可鉴,既有对小人的愤恨,也有对自己人格的自信。

  D.作者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在华发苍颜的晚年更遭贬谪,身陷不幸又衰老憔悴,激起了读者更多同情。

  E.“挂衣冠”指辞官归隐,而辞官归隐在此时此刻已太迟,更深一层写出作者贬官之后的`愤懑无奈。

  【答案】AE(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解析】A项,“乱”字统领全文种种愁思怨意错,统领全文感情的是“羁绪”二字。E项,“愤懑无奈”错。最后一句意思是作者深陷政治漩涡,如今想辞官归隐也太迟,表达的是悔恨之情。

  2.请简要分析本诗颔联用典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用了屈原被流放和白居易被贬逐的典故。(2分)

  作用:①内容上,借屈原和白居易被贬之事写出了自己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现实。(2分)②主旨上,以屈原和白居易自喻,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品德高尚、节操坚贞。(2分)(若答“结构上:承接上文‘羁绪’二字,是对作者此时万千愁绪的具体阐释。”亦可酌情给分)

古诗阅读答案2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①芳草忆王孙②,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③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②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③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8.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5分)

  9.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的`分析。(6分)

  【知识点】词

  【试题解析】1.营造氛围离不开典型的意象。本词选用的是思归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芳草”“柳”“杜宇”“雨打梨花”。芳草的连绵不绝往往和相思的缠绵联系在一起,柳枝是送别之时赠给丈夫的信物,此时看到,倍增相思。杜宇的啼叫声声声催归。雨打梨花,是暮春时的景象。这就营造了暮春时节思归不得的伤感氛围。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写“行人断魂”是因为清明时节,行人在暮雨中追思怀远,思念亲人,内心悲伤。本词的女主人公,在暮春时节,登楼远望,不见自己思念的丈夫回来,内心愁闷,因而“魂销魄断”。

  【答案】

  8.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9.感情不同,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家人,“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眺,不见行人,徒使魂销魄断,“断魂”是思夫之愁。

古诗阅读答案3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23.(6分)示例: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1分),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所作(1分)。诗的前四句写春城的'衰败景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满离情。开头两句:写望见到由“国破”带来的满目凄然的荒芜之景,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三、四句:把“花”“鸟”拟作人,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连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五、六句则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2分)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语言含蓄凝练,言简意多,(1分)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分)(意同即可)

古诗阅读答案4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阅读答案

  1.这首词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5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分)“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6分)

  答案:(6分)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分)

  阅读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

  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写好字

  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字体,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一个人写的字好不好看,非常重要。

  对于今天的高中生而言,阅卷时字体之重要性不亚于打仗时所使用的枪械,特别是一些知名的高中,他们对学生的字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要反复练字,所以说高中生一定要重视字体书写。

古诗阅读答案5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阅读答案6

  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试题】

  1、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_________ 、_________的特点。

  2、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空阔(宽阔、高远)(2)澄澈(明净)

  2、示例一:第二句。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

  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

  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

  【赏析】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万顷沧江之上,一派浓重的秋意。江面上,波平如镜;远远地飞来两团白雪,直待它们飞近了,飞到了眼前,才发现那竟然是一对雪白江鸥。

  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静到动方法,写出了“水”“天”的.空阔、静穆、澄澈的特点,充满着勃勃生机。

  “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待汝成阴系钓舟”一句可谓石破天惊,神来之笔,出人意表。千百年来,诗人们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这就比明白道出显得更动人、更隽永。著一“系”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

  “待汝成阴系钓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古诗阅读答案7

  原文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宋代: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译文

  在湘江边绕着江岸一直走下去,不觉月亮都快要落下来了。江畔的梅树横斜,小小的花枝开放,浸满了忧愁的涟漪。梅花的一春幽愁之事有谁知道呢?寒冷的东风吹起。梅花也很快就要花落香消了。

  鸥鸟离去,昔日之物已是物是人非。只能远远地怜惜那美丽动人的花朵和依依别梦。九嶷山云雾杳杳,娥皇、女英断魂哭泣,相思血泪浸透在绿竹枝上。

  注释

  1、小重山令:即《小重山》,又名《小冲山》、《柳色新》。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2、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3、湘:湘江,流经湖南。

  4、皋:岸。

  5、茜(qiàn)裙:绛红色的裙子。指女子。

  练习题

  1、下列各项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地点、时间。本句正确语序应为“月坠时人绕湘皋”,意为月落时分,我在湘江边徘徊。

  B、“斜横花树小”一句着“斜”“小”二字,写横斜的枝条,着点点红玉,写出了梅花娇小纤弱之态,唯其娇弱,更见其可爱可怜。

  C、“香远茜裙归”一句中“香远”指花香袭远,以此象征诗人美名远播,与《爱莲说》中“香远益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D、“鸥去昔游非”一句中“鸥去”由对往事的回忆转向眼前之景,鸥鸟的离去让诗人突然清醒,往事已像鸥鸟一样飞去。

  E、“花可可”中“可可”为可爱之意,与前面的“花树小”遥相呼应,写出了梅花活泼可爱的'神态。“可可”又是叠词,形成极美的声韵。

  2、请简要分析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CE(C项,“以此象征诗人美名远播”错,本词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词,并非托物言志之词,借梅来表达对恋人的相思之情。E项,“‘可可’为可爱之意错”,“可可”为“小之意,“写出了梅花活泼可爱的神态”错,不是“活泼”,此处应为“娇小可怜”之意。)

  2、全词借咏梅来表达了对恋人的相思之情。上片以月坠湘皋,东风凄凉,营造了一个凄清的意境,为下片的离别相思定下了基调。下片“遥怜”两句写恋人对自己的思念,从对面写来,使相思之情愈翻书愈浓。最后三句化用典故,把娥皇、女英对舜帝的思念之情,比作恋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对面落笔,情真意切。“相思血”借斑竹写梅花,谓红梅由相思血染成,其色红,其情殷。

古诗阅读答案8

  夜泊牛渚

  ①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②。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8、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6分)

  9、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5分)

  8、答案: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9、答案:最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寓情于景和以景结情的手法。(答出两种2分,一种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自己挂帆远去的情景(1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诗人因不遇知音而产生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古诗阅读答案9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古乐府丧歌《薤(xiè)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6.这首词上片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答案 比喻,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枝叶凋零,生意索然;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作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既实写坟场之杂草凄凄景象,又暗示妻子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来写人。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古诗阅读答案10

  黄盖传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①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②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 。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①擐:hun,穿。②擿:tī,挑出,揭发。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察孝廉,辟公府 辟:征召

  B. 诸山越不宾 宾:成为宾客

  C. 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夙:早

  D. 自春讫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 两掾所署,事入诺出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0.下列用“/”给下面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A.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B.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C.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D.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黄盖治理石城县,对官吏要求严格,先礼后兵,言出必行,处罚有据,收到奇效。

  B. 黄盖外表虽严肃刚毅,但他善于关心照顾士兵,因此每次征战,士兵都奋勇争先。

  C. 武陵蛮夷叛乱时,黄盖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巧用妙计而取胜,体现了他有勇有谋。

  D.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周瑜采取火攻,并利用苦肉计,结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3分)

  (2)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4分)

  (3)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3分)

  参考答案:

  8. B/宾:服从,归顺

  9.C/因:连词,于是,就。A.助词,与“署”构成“所”字结构;助词,表被动。B.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代词,指代事情。D.介词,在;介词,比。

  10. C

  11.D/“利用苦肉计”文中并未提及

  12.(1)孙坚在南部打败了山贼,在北部击退了董卓,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记分点:“南、北”“走”“拜”)

  (2)我这位县令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凭文官(的才干)而著称。(记分点:“德”“徒”“以武为官”“以文吏为称”)

  (3)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酒宴招待,乘机拿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责问。(记分点:“悉”“赐”“出事”)

古诗阅读答案11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色,看孤鸿明灭。

  二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1),取酒价相敌(2)。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注:(1)拨刺:活鱼振鳍泼尾之态。(2)相敌:相抵。

  (1)第一首词具体表现了渔夫生活中的哪些内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4分)

  (2)第二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简析。(4分)

  (1)饮酒、垂钓、赏景,塑造;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官场)、隐居江湖(独钓寒江)的渔夫形象。(评分说明:三要点,每点一分,具体内容体现在,醉醒更无时节,白天“绿蓑青笠”,“披霜冲雪”垂钓,晚上悠闲看新月,看孤鸿明灭;渔夫形象答到大致意义即可,一分。)

  (2)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描绘了晚烟笼罩的江面景色,钓船悠悠,塞雁与海鸥在天空自由飞翔,篓中鱼儿活蹦乱跳,渔夫满载而归等景象,(2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1分)(评分说明:分析占2分,必须要有简单的景色描绘分析。答其他手法的酌情给分。)

古诗阅读答案12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④才:隐约。⑤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扯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E.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答案】

  1. AC 2.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和破败、凄凉。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

  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

  ⑧《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有误;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D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有误;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E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内容。应找出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场面的特点。《春望》中,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这首诗描写的是战乱中的场景,且所写的是国都长安的景象。《汉寿城春望》中,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汉寿城,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这是战乱后的`遗迹。

  点睛:本题属于诗歌的比较阅读题。这类题目的特点如下:选材,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命题角度,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题型设置,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可以氛围“同中求异”“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比如本题中,主要是对两首诗歌中形象的比较,且属于“同中求异”,即既要答出相同点,也要答出不同点。

古诗阅读答案13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 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3分)

  答:

  (2)“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答案 (1)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2)“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

古诗阅读答案14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命运。因为“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

  B.“破帽”一联是对自己过去处世态度的第一重回顾。上句言不改故装,下句言不识艰险。这是自嘲的'第一方面:客观形势是“未敢翻身已碰头”,主观上却依然故我,不识艰险,不作相应策略之改变。

  C.“躲进小楼”两句是全诗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D.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绝不说明鲁迅畏怯或偷懒,也不说明鲁迅后期作品稀少或不伟大,这些却也包含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绝非自誉则可以确信。

  2“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一联运用了哪种写作(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实际效果。

  3如何理解“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中加粗的字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颔联以象征的手法抒怀言志,极富有幽默感。“闹市”,本是喻指敌人横行霸道的地方,而作者却能以“破帽遮颜”胜利穿过。“中流”,水深流急,异常危险,而作者却从容不迫,饮酒泛游,激流勇进,衬托出革命战士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

  3.此联写诗人在敌人的高压下,善于选择斗争阵地,同敌人进行韧战。“躲”字,融合“巧”与“敢”的双重意味,反映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神情。最后一句写无所畏惧、韧战到底的决心。

古诗阅读答案15

  吟春光。“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字里行间,把明媚的春光景色,尽寓其中,光彩耀人。

  唱春鸟。诗人笔下的春鸟,更是欢快无比,充满生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细腻地描绘出黄鹂婉转地鸣唱于翠柳之上,白鹭翱翔于蔚蓝的青天,景色优美,境界开阔,充满画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杨慎)?。“争”、“啄”、“穿”、“行”四字,将初春莺燕、孔雀的忙碌欢快之态,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赞春花。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咏道:“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诗里桃花有深红也有浅红,色彩缤纷,具体可感。宋祁的《玉楼春》则云:“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诗里绿杨、红杏,春光春色,无限明媚,再着一“闹”字,更是境界全出,使新春更显得有声有色,生机盎然。

  歌春月。“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春日月下花前,杨柳丝丝,桃杏依依,清风徐来,笛声悠扬。身处此种美妙的环境氛围,其乐何及,此时此刻,不正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吗?

  话春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李绅);“春时耕种夏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冯梦龙),都是因春耕而引发的感想,劝勉人们珍惜春天大好时光,诗中不乏睿智哲思。

  赋春江。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属咏春诗篇中的佳作名句。它既写出春回大地时江南水乡的绝妙景致,又抒发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感悟之情。与此比肩的,还有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也备受后人称道。

  1.填空题

  古诗中的春天多姿多彩,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吟春光、 唱春鸟、( ) 、( ) 、( )、赋春江。

  正确答案:赞春花 歌春月 话春耕

  2.根据意思选诗句。

  诗里桃花有深红也有浅红,色彩缤纷,具体可感。

  A.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B.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正确答案:A

  3.根据意思选诗句。

  细腻地描绘出黄鹂婉转地鸣唱于翠柳之上,白鹭翱翔于蔚蓝的青天。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正确答案:B

  4.根据意思选诗句。

  身处美妙的环境氛围,其乐何及,此时此刻,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诗。

  A.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B.春宵一刻值千金。

  正确答案:B

  5.对号入座

  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正确答案: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正确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正确答案: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正确答案: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

  6.古诗中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描写春风的、描写春雨的。请你分别写出一句。

  颂春风:

  咏春雨:

  答:

  答案解析:

  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古诗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古诗阅读答案06-20

古诗词阅读答案05-08

(精选)古诗阅读答案15篇06-20

古诗阅读答案常用15篇06-20

《等》阅读答案04-28

黄土阅读题答案 黄土阅读答案04-02

《阅读的愉悦》阅读答案02-02

鹤阅读附答案|说正阅读答案05-17

触摸春天的阅读答案 触摸春天阅读答案04-0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