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阅读答案

时间:2024-07-30 16:39:1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喜雨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喜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喜雨阅读答案

喜雨阅读答案1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 ②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

  ③志喜也 志:_____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_______

  2.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3.【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4.(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0xx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①念:人教版,考虑、想到;语文版,想。

  ②寝:睡觉 ③志:记 ④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门为阳

  2.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3.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呀!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4.(1)赏月(月光) (2)喜(1分)

  5.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喜雨阅读答案2

  喜雨

  (唐)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1、【参考答案】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云至雨来,顿解禾苗干渴,表现了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丰收有望而感到欣喜,表现了作者关注民生疾苦,对下层人民的.体贴和关爱之情。

  2、【参考答案】

  “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应结合诗句内容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雨一下,旱情马上得到缓解,诗人为农人担忧的心也得到纾解。“定”意思是一定,语气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粮食丰收寄寓无穷的希望,充满了信心,表现了作者希望老百姓有个丰收年的美好愿望与期待,这两个字体现了作者的万分欣喜之情。

  【参考译文】

  西北方向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滚,云势浓重,一会儿浩浩荡荡大雨从天上飘空。立即疏解了万物焦渴的感觉,我相信一定能秋郊农业丰收的情景。

喜雨阅读答案3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释】: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阅读训练】: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是岁?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_______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____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第二年 ②下雨 ③通“嘱”,劝酒

  11、C

  12、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13、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喜雨阅读答案4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______②怀民亦未寝寝:______________

  ③志喜也志:______________④雨麦于岐山之阳阳:______________

  8.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分)(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①念:人教版,考虑、想到;语文版,想。(1分)②寝:睡觉(1分)③志:记(1分)④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门为阳(1分)(只要答出句中的“阳”指山的南面即可。)

  8.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2分)

  9.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分)

  理由: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呀!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1分)

  10.(1)赏月(月光)(1分)(2)喜(1分)

  11.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2分)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1分,意思接近即可)

喜雨阅读答案5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7—10题。(14分)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是岁之春()

  ③以属客而告之()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分)

  今天不遗斯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7.(1)第二年。这。同“嘱”,嘱托,劝酒。(2)C

  8.今天不遗斯民

  9.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像老鹰飞到天上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10.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

喜雨阅读答案6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算。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瓯窭(ōu ja):狭小的高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5.A【解析】“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这里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使心忧百姓生计。

  16.①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

  ②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代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寂粟生长,令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宫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

  ③诗人忧以天卜,乐以天卜,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e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喜雨阅读答案7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⑶志喜也 ( ) ⑷甲子又雨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农夫相与忭于野。

  4.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⑴情趣 ⑵ 离开 ⑶记 ⑷下雨

  2.C

  3.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4.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福建省三明市20xx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喜雨阅读答案8

  原文:

  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释:

  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翻译: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是岁?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_______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____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第二年 ②下雨 ③通“嘱”,劝酒

  2、C

  3、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4、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喜雨阅读答案9

  喜雨

  苏辙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葨①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②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③腾上欲迎秋。

  【注】①葨:山上长的一种草。②遗秉:留下的成把禾穗。③箨龙:竹笋的异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长久的干旱凸显人们对雨的渴盼,次句写一场久违的雨一夜未停。

  B.颔联通过对比不同人对雨的情感,说明人对事物的态度受到境遇的影响。

  C.这场雨虽然让空气变得凉爽,但没有完全解除旱情,庄稼收成仍让人忧心。

  D.尾句运用比拟的.修辞,形象地写出雨后林间的竹笋蓬勃生长,令人惊喜。

  15.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的能力。B项“通过对比不同人对雨的情感,说明人对事物的态度受到境遇的影响”理解错误,应该是“夏雨让旱情缓解,天气清爽,让体弱多病的人暂时感到欣喜;但雨来得迟,还不能完全解除旱情,依然让人忧虑”。

  15. ①表达了对官府压榨百姓的无奈以及不满。百姓努力耕种,粮食却只够交给公家。②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心。寡妇只能靠地里留下的禾穗生活。(6分。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喜雨阅读答案10

  喜雨(南赣作)

  明王阳明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族已贺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欣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注释:作者王阳明曾任南赣巡抚,当时山贼肆虐,他在南赣崇义县打败以谢志山为首的起义军,勒石纪功。这首诗写的是战胜以后,在返回路上遇雨的情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句用角声、雾气氤氲烘托战场上激战之后的情形,不见打仗场面,却可感受到战场的气氛。“横空”二字体现了军队的气势。

  B.作者用“飞鸟犹惊”的夸张手法暗示打仗的激烈,用雨衬托打仗的紧张心情。

  C.五六句展现出诗人打仗后还关心农事的细心,鲜明地展现一个关心民生的官员形象,同时与开篇的横空豪情相互映衬。

  D.末二句展现出作者的襟怀与气度,打胜仗后一切云淡风轻。这跟“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有相似的神韵。

  15.诗歌的题目是“喜雨”,你认为“喜”在哪里?(6分)

  答

  14.【参考答案】B

  【解析】B项中,衬托、紧张心情错,应该是用雨写出打仗后的轻松心情。

  【参考答案】

  ①喜在打胜仗,从“散军”“前旌已贺”看出打仗告捷后大家心情的愉悦。②喜在农事正常进行,从“南亩渐欣农事动”看出作者联想到农田上农民正常耕作,丝毫不因战事而受影响,作者感到欣慰。③喜在当地局势太平,“一战功成”可见打仗后,当地局势太平,百姓生活安定,作者的心境平稳淡定。

  【评分标准】每点2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喜雨阅读答案11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②余至扶风之明年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示不忘一也/长烟一空

  B.以为休息之所/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为亭于堂之北/武陵人捕鱼为业

  D.五日不雨可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4.《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共通之处。

  参考答案:

  1.①题名,命名 ②第二年

  2.D

  3.①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

  ②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4.关心人民疾苦(意思对即可)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喜雨阅读答案12

  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在树上“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而缓慢,有气无力。

  老人们坐在树阴下,紧锁眉头,不停地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地向下流。狗伏在树阴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喘气。柳树、杨树一动也不动,没精打采。禾苗在田地里无力地呻吟:“渴呀,渴呀!”爱唱爱跳的小河失去潺潺声,河床上有些地方露出了洁白光滑的鹅卵石。

  突然,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拢来,越来越厚。太阳从云缝里刺出火一样的光,慢慢地全被淹没了。天矮了,光暗了。风像先行官一样表到了。电光由天边移到天顶,雷声由远而近,不一会儿,雨点就“啪啪”地落下来了。放眼望去,对面屋顶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天地间形成一张严密的雨网。瞧,小杨树,柳树舒展枝叶,在雨中欢笑着。看,禾苗弟弟像个扑进母亲怀抱的婴儿正大

  口大口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咯咯”地笑着、唱着、跳着,向前奔去。

  傍晚,雨渐渐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一道彩虹高挂天空。大地散发出奇妙的清凉气息。咦,田边是谁?哦,原来是个老爷爷,他“叭嗒…‘叭嗒”地吸着旱烟,看着绿油油的禾苗,心里乐开了花。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听着这句话,我面前出现一幅奇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饱满的果实压弯了腰,红色的联合收割机像舰艇一样在稻海中乘风破浪地前进,金色的.谷粒随着收割机的巨臂流进汽车运到祖国各地。想到这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真是一场及时雨。”

  1.在第1自然段中找出一对意思相近的成语。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情不自禁

  (2)呻吟____

  3.第1自然段的总起句是___。“

  ”这个词说明了热的程度。作者从 、 、 、 、 、这六个方面具体写了天气的热。

  4.在第2自然段中摘抄一个拟人句,在第3自然段中摘抄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

  比喻句:____

  5.用“-------- ”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6.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课文哪些句子回答了这个问题,请用“___”画出这些句子。

  参考答案:

  1.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2.(1)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老人狗杨树柳树禾苗小河

  4.禾苗弟弟像个扑进母亲怀抱的婴儿正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红色的联合收割机像舰艇一样在稻海中乘风破浪地前进。

  5.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运到祖国各地。

  6.“略”

  2.(1)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老人狗杨树柳树禾苗小河

  4.禾苗弟弟像个扑进母亲怀抱的婴儿正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红色的联合收割机像舰艇一样在稻海中乘风破浪地前进。

  5.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运到祖国各地。

  6.“略”

喜雨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喜雨亭记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子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1)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讲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是岁之春 是说也,人常疑之B.而吾亭适成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始旱而赐之以雨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D.官吏相与庆于庭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而弥月不雨 弥:满B.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南边C.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滋:滋长D.岁且荐饥 岁:每年

  (3)下列四句加粗的词,与“五日不雨可乎”中的“雨”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B.范增数目项王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天下云集响应

  (4)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官吏相庆于庭,商贾相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给自己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找出原文中的两个句子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D;解析:

  (4) ①官吏们在厅堂上互相庆贺,商人们在街市上一起唱歌,农民在田野上成群欢舞,担忧的`人也因此高兴起来,患病的人因此而病情好转,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②没有麦,没有稻,将会连所饥荒,诉讼案件就会连接发生,而且盗贼也会增多、猖獗。

  (5)①亭以雨名,志喜也。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6)抒发作者喜雨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喜雨阅读答案14

  喜雨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②甑:煮酒之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充足丰沛。

  B、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C、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

  D、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来反衬喜雨,诗意跌宕起伏。

  16、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的艺术手法。

  答案:

  15、C“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错误,雨后一切景象生机勃勃,即使水大河宽,溪流声大,也挡不住人们隔岸对话,这场景突出了人们的`兴奋与欣喜之情。

  16、①比喻,将田地里的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②视角变化,颔联有远有近,有俯有仰,面立体,层次分明;③动静相间,既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④视听结合,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溪声、人语为听觉,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

喜雨阅读答案15

  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a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既而弥月不雨()

  ③以属客而告之()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3、《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答案]10、①第二年

  ②下雨

  ③通嘱,劝酒

  11、C

  12、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13、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喜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喜雨的阅读题以及答案07-21

《等》阅读答案04-28

黄土阅读题答案 黄土阅读答案04-02

《阅读的愉悦》阅读答案02-02

触摸春天的阅读答案 触摸春天阅读答案04-02

鹤阅读附答案|说正阅读答案05-17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1-15

《在异乡》阅读答案12-27

《暗哨》阅读答案12-28

嘱咐阅读答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