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陆九龄《鹅湖示同志》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九龄《鹅湖示同志》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鹅湖示同志①
宋·陆九龄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可成岑。
留情传注翻榛塞②,着意精微转陆沉③。
珍重友朋勤切琢,须知至乐在於今。
鹅湖寺和陆子寿
宋·朱熹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④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注】①公元1175年六月,应吕祖谦之邀,陆九龄(字子寿)、陆九渊兄弟与朱熹在鹅湖寺会面,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辩论,双方也和诗明志。②榛塞:阻塞。③陆沉:迂腐固执,不合时宜。④篮舆:竹轿。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诗认为“爱”“钦”是人的本心,若将精力花在注解古代经典、探求精微上,会令人迷惘。
B.朱诗开头盛赞陆九龄人品风度,接着诗人扶藜杖出谷、乘竹轿远行,以此表达对陆九龄的思念。
C.朱诗是陆诗的酬和之作,它以“次韵”的格式,严格按陆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创作,别具魅力。
D.两首宋诗包蕴的情感态度丰富,有珍重友情的真诚,有坚持己见的决心,也有绵里藏针的批评。
16.两首诗均写到了学习之道,但表达的观点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B
16.(6分)
答案示例:
同:都主张尊重对方,并通过交流讨论来探求学问,获得真知。陆诗认为做学问要与志同道合的友朋“勤切琢”,并以此为乐;朱诗也认为学问只有通过研讨才能不断严密和深化。(2分)
异:①陆诗认为基础牢固,学问才能稳固而精深。陆诗还反对把精力浪费在“传注”“精微”等细枝末节上,认为这些会妨碍学习的进步,令人迷惘。
②朱诗认为新知识要涵养培育,才能逐步深入,日益深沉。同时,也认为做学问要认真体会难以言传的精妙之处,这样才能融通古今,达到化境。
(4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陆诗:首联指出“爱”与“钦”是人良善之本,古圣人相传之道心。颔联、颈联则强调如果忽视这个基础,而把精力放在古人的传注之学上,就会荆棘丛生阻塞正道;刻意追求精微,是迂腐固执、不合时宜之举,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观点鲜明,委婉批评。尾联珍视友情,希望交流研讨,聚首畅谈。
朱诗:首联称赞陆子寿道德与义理,表达素所钦服之情,此时别离三年,更是常常挂念在心。诗人谦逊大度,尊敬对方,重视友谊。颈联指出旧学问、新知识相互商量更加精密,经过切磋培养愈益深沉。诗人认为学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学与新知在不断讨论交流中严密和深化,体现了求知求真的学术精神;对鹅湖之会上学术之争的看法,学问上相互“商量”,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尊重。这是诗人的学术精神。
【陆九龄《鹅湖示同志》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阅读答案01-27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阅读练习及答案03-12
《湖》阅读题目及答案05-29
[合集]《湖》阅读题目及答案07-25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与答案07-02
湖殇熊久红阅读答案06-15
满江红·于湖怀古阅读答案11-11
洞庭湖节选片段阅读及答案07-18
《牛和鹅》教案08-27
《牛和鹅》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