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华)乡土中国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土中国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1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到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 );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 );而( ),( ),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住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10.依次在选文括号内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飘忽无定迁移无碍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B.飘忽无定迁移无碍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
C.迁移无碍飘忽无定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D.迁移无碍飘忽无定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
11.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B
11.(1)因为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2)我们的民族是跟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3)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他们懂得泥土的可贵。(4)乡村人整个家族都附着在土地上,世世代代离不开土地。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2
文本一:
茶干
汪曾棋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
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拾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瓣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闻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有删改)
文本二: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背后称普普通通开酱园的连老板为“连老大”,这不仅说明他会做生意,更体现出他作为生意人的精明。
B、乡下人进城直奔“连万顺”,把油壶放下,办完事再把油壶捎走,也不怀疑油的分量和成色,旨在说明乡下人的老实。
C、圆形的茶干,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说明连老大的傲气。
D、连老大的儿子没能继承家业制作茶干,这既从侧面反映出连老大的勤勉与认真,也借此展现了社会变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的连老大是一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这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独特审美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看似与做茶干无关,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开酱园的连老板这一人物形象。
C、小说中使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方法塑造连老大的形象,如写他算账、喝酒时,就运用了动作描写。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口吻,叙述故事。这样的叙述角度,自由而灵活,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8、研读文本,分析文本一的故事是否符合文本二中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特点的理解,并谈谈“熟人社会”的优缺点。
9、在《汪曾棋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说道:“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阅读答案
6、 D A、“精明”错,不能说明连老板的精明,而是他待人有礼,诚信为本,受人尊重的体现。B、“老实”错,并非旨在说明乡下人的老实,而是从侧面反映连老板值得信任。C、“傲气”错,不能说明连老板的傲气,这只是一种营销方式。
7、 C “心理描写”错,小说塑造连老大的形象,有动作描写“他算几笔,喝一口”和语言描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 ①符合。连老板做生意的对象多是熟人。他主要做本街和乡下人的生意,大家彼此信任。比如,乡下人上城就直奔连万顺,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等问题,符合费孝通所写乡土社会的特点。
②“熟人社会”的优点:大家都是熟人,从熟悉得到信任,非常可靠。人们除了生意上的往来,还带着一份人情味。比如,大家把连老板叫做“连老大”,连老大去世多年,年纪比较大的人都还记得他的音容笑貌,记得他家茶干的味道。
③“熟人社会”的缺点:以人情为规矩,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乡土社会因规矩而维持信任,不再适合现代社会。
9、①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②虚化人物。作者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③语言散文化。多是简单的生活化语言,质朴而接近口语。④意境散文化。小说写了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3
大半个世纪以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同样还是在这本书中,费老也告诉我们,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共同经营着家庭事业。虽然还有天下与国家等关系的存在,但它们在客观上离自己太遥远,大多数人都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
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我们从理论上来认识乡土中国之可能,其解释力之强大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概念。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林林总总的理论和概念都是西方学术的舶来品。他们给我们输入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我们就用什么理论、概念和方法;他们建立了什么新的学派,我们就赶紧学习并介绍什么学派。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差序格局的提出显现了它的重要地位,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和理论方向。遗憾的是,这个概念一花独放了60多年,没有呼应,没有发展。
当中国学术界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国社会的理论模式之时,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新鲜见。仅就农民城乡流动问题而言,即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离土不离乡”、“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农民工”等话语主题。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所显现的特点一直是经验研究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20xx年第1期《读书》上读到吴重庆先生写的《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此文努力想回答的问题是,今日中国农村究竟是什么特征的社会,现代中国农村的社会运行逻辑是什么。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作者首先回到费老的《乡土中国》里,对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总结:舆论压人;“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积累。尽管我们还可能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概括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但这三个方面基本上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关系运作以及三者叠加起来的权威控制与管理。有关这三个方面,曾有学者分别尝试过学理性的探讨,并有不少成果问世。但作者的问题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大量外流,中国农村越来越空心化,我们所熟知的乡土中国现在怎么样了?借助于作者的实际考察,他发现,目前走出农村外出打工的人主要是农村家庭里面的`主事人。他们原本是家庭里的顶梁柱,干农活的主力,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及利益纠纷的当事人,如果这些人外出,长年不在家,那么农村的主体就没有了。农村主体的缺失带来的是乡村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及关系运行方面的变异。于是上述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变成了: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也就等于说上述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是称之为熟人社会呢?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根还在那里,他们会周期性地回到家乡,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重新激活道德、面子和关系等的运作,算一个总账。(摘编自《光明日报》《乡土中国的变迁》作者:翟学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舆论压力,“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积累作为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关系运作以及三者叠加起来的权威控制与管理。
B.农村主体缺失带来的乡村伦理道德、人情面子及关系运行方面的变异不但改变了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而且使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
C.差序格局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我们从理论上认识乡土中国的可能性,同时它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理论方向。
D.外出打工者们会周期性地回到家乡,算个总账,激活道德、面子和关系的运作,所以他们的根还在农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重庆先生总结熟人社会的行动特点,努力回答“今日中国农村究竟是什么特征的社会”“现代中国农村的社会运行逻辑是什么”等问题。
B.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概念,差序格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些年来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理论和概念都是西方的舶来品的局面。
C.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特点是经验研究多,理论概括不足;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显著。
D.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尽管有天下与家国等关系的存在,但由于人们无视天下与家国等关系,所以大多数人都过着守望相助的生活。
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重点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观点——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
B.文章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层面加以论述,指明了中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以及差序格局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
C.经验研究多,理论概括不足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特点,直到吴重庆先生写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
D.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将进一步退化。届时,我们所熟悉的熟人社会将不复存在。
【答案】
1.C
2.D
3.C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解析】
1.A。“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错误,原文第三段,文中讲的是“舆论压力”、“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积累基本覆盖了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选项中去掉了“基本”两字,文意就偏离了本意。B。“不但……而且……”错误,原文说农村主体缺失带来熟人社会行动特点的改变,也就等于说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前后并不是递进关系。
D。选项颠倒因果。原文第四段“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根还在那里,他们会周期性地回到家乡,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重新激活道德、面子和关系等的运作,算一个总账”,讲的是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根还在那里,他们才会周期性的回到家乡,选项颠倒了因果。
故答案为:C
2.D。“无视天下与国家等关系”错,“无视”是主观上的忽视,原文只是说它们“在客观上离自己太遥远”。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D
3.A。“本文开门见山……重点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观点”错误,结合文本开头部分内容分析,“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况且也不是开门见山提出来的。B。“文章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层面加以论述”错误,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也有对当下理论缺失的归纳,更有对理论创新的剖析。
D。“届时,我们所熟悉的熟人社会将不复存在”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中国人生活的三个要素的功能退化了,但我们还是称之为熟人社会,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根还在那里。
故答案为:C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4
①乡土小说的现代审美特征,决定于现代乡土小说的内质。对现代乡土小说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厘定,会对其现代审美特征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论概括。“乡土文学”虽然至少包含着广义的(指文化意识范畴)和狭义的(指题材范畴)两种,但就乡土小说而言,惟能明确狭义的规范,才能标识乡土小说文体的边界,凸显其现代审美特征,从而能够准确地叙述出它的历史性状态。
一、乡土小说的题材阈注限
②典范意义上的现代乡土小说,其题材大致应在如下范围内:其一是以乡村、乡镇为题材,书写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生活;其二是以流寓者(主要是从乡村流向城市的“打工者”,也包括乡村之间和城市之间双向流动的流寓者)的流寓生活为题材,书写工业文明进击下的传统文明逐渐淡出历史走向边缘的过程;其三是以“生态”为题材,书写现代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乡土小说的题材阈限,就是明确乡土小说的外延,从而确定乡土小说文体的边界。如果没有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乡土小说便名存实亡。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所勾画的题材阚限还会有所变化。
二、乡土小说的
③有着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的乡土小说,通常有三个不同的书写侧重点:一是揭示乡村文化的氛围,二是描写农民的文化性格,三是深刻地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本质特征,达到改造国民性的高度。就这三个侧重点而言,由于实际情形不同,我们不能说因为选择了哪个侧重点就决定了作品的质量。由三个侧重点可以概括出乡土小说的三种基本形态:乡土文化小说,乡土性格小说,乡土精神小说。这三种形态的乡土小说的共同点,除了要有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之外,就是要致力于“风土人情”的描写。如果忽视用“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来规范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乡土小说就很难与农村题材小说划清各自的边界。
三、乡土小说的
④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落差性,深蕴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也就永远是乡土小说表现的广袤空间。“地方色彩”与“异域情调”交融一体的“风土人情”,可以展开为差异与魅力共存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三画”既是乡土存在的具体形相,同时也是描绘乡土存在形相的乡土小说的文体特征。乡土小说书写浓墨重彩的风景画、风俗画与风情画,将之与奇诡无常的人生结合,不仅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实现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如果说“三画”这一美学形态主要呈现为现代乡土小说的外部审美要求,是现代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底色,那么,作力“三画”内核的自然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和悲情色彩这一美学基调,便是现代乡土小说的精神和灵魂之所在。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现代乡土小说的“三画四彩”审美特征都将在演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基本形相,成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比较恒定的内在质素与外在叙述模态。
(取材于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
注:阈,yù,泛指界限或范围。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乡土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含义,而现代意义的乡土小说只有狭义一种含义。
B.乡土小说的题材阈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但仍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C.不同的书写侧重点,形成了乡土小说的不同形态,也决定了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D.表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落差性,是乡土小说的基本创作要求,也是其最终目的。
16.把文章第③、④两段的小标题填写完整。(每空不超过10个字)(4分)
1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请概述什么是“乡土小说”。(5分)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5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15—16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烟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王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文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19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別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已,对于这已,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15.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2分)
16.作者引用《礼记·祭统》《礼记·大传》中的语句论证了什么观点?(5分)
答:
17.从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
(1)下列前人对《论语》的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任选其中一则加以阐述。要求:结合《论语》中的一条语录,分析合理,160字左右。
①《论语》所言之义理(指合于道德的行事准则或道理),精且粹矣。——清李元度
②儒者崇实,故《论语》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指表达心意)而已。——鲁迅
答:
(2)请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物,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献给他(她)。要求:符合人物特点,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60字左右。
答:
答案: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6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双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4.材料一中对“愚”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在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他们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多。
5.对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波纹”与“柴”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社会关系不断向外扩展。
6.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6分)
答
4.D。
5.B。
6.①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
②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
③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每点2分)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②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象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③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惟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到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B.人类的学习就是积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C.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D.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积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通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C.动物的学习简单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积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积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D.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阅读答案:
1.A 2 B 3. C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8
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1.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下面对“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暴权力”为解决社会冲突而产生,是统治者的工具,是一种临时平衡。此时武力的阶段已经过去,被支配的一方认了输,完全心服。
B.“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合作中产生,它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种权力就愈扩大,它主要存在于乡土社会中。
C.“时势权力”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产生,此时出现了能应付新环境并获得别人信任的“文化英雄”,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权力由此发生。
D.“长老权力”在社会继替过程中发生,是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表现在长幼之序的亲子、师生等关系中,这是由文化不稳定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提到本书前面提出的三种权力,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时势权力”。
B.文章通过对“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反对”与“注释”的比较,来说明名实分离的现象。
C.第三段引儒家所注重的“孝”道,意在说明在乡土社会中的长老权力是不容忍“反对”的。
D.文章末段举“面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语汇,易让读者明白乡土社会中“注释”大量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变动,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二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
B.社会变迁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在某一时期内,变动的只是一小部分,任何社会的变迁都是如此。
C.“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会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可以说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
D.儒家注重“孝”道,是为了维持社会安定;而“注释”引起的名实分离会促使社会加速变动甚至动荡。
答
1.C
2.A
3.D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完全心服”错,原文是被支配一方“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
B.“它主要存在于乡土社会中”错,“同意权力”的是“基础是社会契约”,因此它主要存在于契约社会中;
D.“这是由文化不稳定造成的”错,稳定的文化是其保证。“横暴权力”“同意权力”见《无为政治》章,“长老权力”见《长老统治》章。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时势权力’”错。本文通过对“时势权力”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不是“时势权力”,而是“名实分离”。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注释引起的名实分离会促使社会加速变动甚至动荡”错,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并没有说会“加速变动甚至动荡”。
故选D。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9
三、文学类阅读(16分)
(16分)阅读《乡土中国》之“血缘和地缘”,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血缘社会是指用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的,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因而血缘社会就是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父死子继,用身份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①(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②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③)④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血缘社群构成的家族,当人口繁殖扩大到一个程度,就要向外扩张土地,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就是否定了空间的分离。就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但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因为想成为村里人”,第一要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但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权受着氏族的保护,不能充分自由卖买。所以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插入这村落社群中,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
亲密的血缘关系构成的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社会关系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这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商业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起来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选材于《乡土中国十二血缘和地缘》费孝通著有删节)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血缘社会是用生育产生的亲子关系来规定人的社会地位,维持秩序稳定。
B.我们的籍贯取决于父亲而不是出生地,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
C.在血缘社会的村落,得不到土地的边缘人充当了商业活动的媒介。
D.当血缘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无法用人情维持时,产生了商业。
(2)文章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空白
B.①空白②?③?④空白
C.①,②?③?④空白
D.①,②?③空白④,
(3)结合语段,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的含义。
(4)中国从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是如何向商业性的地缘性现代社会演变的?
答案:
三、文学类阅读(16分)
(1)B.“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错,原文有“就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可见应当是体现了“血缘对地缘的影响”。
(2)C.①“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与④“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在语意上是相连的,因此①处话未说完,应填“,”;②“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和③“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是两个连续的问句,不是选择问,因此都应当用“?”;④因为前面有句内括号,此处不需要标点,应当是空白。
(3)“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与“血缘”之间的紧密关系;“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形象的写出了血缘对地缘的重大影响;再结合后文“两者是不分离的”“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可知,这句话意思是,地域上的靠近实际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4)根据原文倒数第三段“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社会关系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这就是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商业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起来的”可以梳理出中国是如何从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向商业性的地缘性现代社会演变的。血缘性交易以人情来维持有其弊端,比如权利义务平衡时间长等,不再适应繁复的社会关系时,“当场清算”“钱上往来”的商业就粉墨登场了,可见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以权利和义务以货币清算为媒介,强调理性,注重契约。
答案:
(1)B
(2)C
(3)形象的写出了血缘对地缘的重大影响;写出了稳定的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的不可分离关系;地域上的靠近实际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4)血缘性交易以人情来维持,相互馈赠,权利和义务要平衡,时间拉得很长。当人与人关系繁重无法维持权利和平衡时,产生了当场清算“钱上往来”的商业。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商业以权利和义务以货币清算为媒介,强调理性,注重契约。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10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治社会”从某种角度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因而社会秩序多少会受影响。
B.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礼是靠传统来维持,两者本质上完全不同。
C.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D.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由“人们”普遍性的观点引出本文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强调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引用《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循礼一般具有主动性。
D.本文比对了“礼治”和“法治”的不同,论证本文中心“我国是礼治的社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可能受挫。
C.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这是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D.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即使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效力。
答案
1、C
2、D “本文中心为我国是‘礼治社会’”说法错误,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3、C “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说法错误,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阅读答案12-15
乡土的篱笆阅读答案02-03
《乡土情结节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06-15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06-15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07-17
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08-28
中国古代星宿阅读及答案06-13
中国古代的书籍阅读答案09-01
余秋雨《中国文脉》阅读答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