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1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与成语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虚与委蛇B、元方入门不顾/不屑一顾
C、久而益敬/精益求精D、孤法卿父?/不法常可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3、甲文与乙文在叙述情节和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描写。甲文中友人所称的“尊君”与乙文中袁公说的“贤家君”“卿家君”均指的是。
4、甲文中的友人所以“惭”是因为他“”和“”;乙文中袁公说的“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一面。
5、甲文元方两次称其父的友人“君”,显示了他的;乙文中元方回答袁公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在于。
6、甲文中元方显示出了一个7岁儿童的`性格,乙文中的元方则比其4年前更加成熟,表现了他的性格。
答案
1、A
2、(1)和别人约好一起去,却把对方丢下自己走了。(2)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
3、对话元方的父亲
4、无信无礼自负
5、明礼不卑不亢。既既不得罪袁公,照顾了他的体面,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6、正直、率真机智应变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2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2分)
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9.(2分)③
10.(2分)D
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3
文言文阅读 (完成7-11题共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④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绥:安抚。 ②恣:任凭。 ③孤:王侯自称。 ④法:政法
⑤周旋:谋划 ⑥动静:举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相委而去( )
③.元方入门不顾( ) ④久而益敬 ( )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2)弱者抚之以仁。(2分)
11.从【甲】文元方财友人的批评话语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入门不顾” 的行动中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从【乙』文元方回答袁公的提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元方的性格特点。(3分)
答案: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 定 ) ②相委而去( 丢下,放弃 )
③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 ④久而益敬( 更加 )
8.“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③ )(只写序号)。(2分)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
(2)弱者抚之以仁。(2分)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1.从【甲】文元方财友人的批评话语中可以看出元方懂礼识义的性格特点,“入门不顾” 的行动中看出元方性格直率的性格特点从【乙』文元方回答袁公的提这一内容中可以看出元方 镇定自若,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3分)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4
陈元方【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练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
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翻译句子。
弱者抚之以仁
4、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答案:
1、③
2、D
3、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4、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 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袁中郎《偶成》阅读答案06-27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09-14
《论桓范陈宫》阅读答案12-10
陈与义《雨》阅读答案及赏析06-19
《远公讲论》阅读答案06-17
《锦石滩 〔明〕袁宗道》阅读答案及翻译06-13
谒荆公不遇阅读答案02-03
江南陶公柳阅读答案02-02
《半亩方塘》阅读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