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留守少年的初三影评
留守少年的初三影评
4月23日晚7点,由蒋能杰导演拍摄的公益纪录片《初三》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二基础实验楼报告厅放映。此次活动由学工部主办,学工部下属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承办。
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先生及其团队亲临现场,与观影学生就影片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初三》是蒋能杰导演及其团队继《路》、《村小的孩子》之后推出的第三部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记录了湖南省一所普通镇中学一个初三班级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班里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目标就是考上省重点中学——县一中。 但学校近几年中考升学成绩一直不怎么好,此次学校寄希望于一位刚毕业没几年,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向老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在向老师的陪伴下,每天凌晨6点起床,晚上9点熄灯,整天埋头学习,重复着琐碎、单调的初三生活,有时可能还要“加班”。但一直隐藏在孩子们机械近乎麻木的学习生活中巨大的升学压力和青春期叛逆终于在毕业会考前后爆发了……
纪录片真实、直白地呈现了一个初三班级孩子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为理想执着拼搏的真实,引发我们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该系列影片不只是关注留守儿童,更关注教育和社会改革变迁。
影片中孩子们那句“不想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没感情”“见到妈妈都没认出来”……深深地刺痛了现场每一位观众;需要缴2200元费用时,家长却只能尴尬地拿出200元、800元的场景也让在场的观众心酸不已;面对家长那句“成绩好也不上学了,初中毕业就打工”让向老师满是无奈和无力……
影片放映过程中,自强社放映工作组采用了同步微信墙的模式,给观众倾吐心声的机会。同学们留言说:“自己也是一名来自贫困县的学生,看着电影里的他们,曾经那一段拼搏的记忆亦如电影一般回放。现在我只想对自己和那些一起奋斗的孩子们说:坚持,我们一定会看到希望”; “当读书的欲望和现实沉重的压力相冲突时,能够坚持读书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不能预见的未来往往会输给骨感的现实”;“当灯光亮起,影片结束,我满眼热泪,但让我想哭的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热血的奋斗而感动了我,而是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他们,现在还有什么是比真实更可贵的事么?”
一群生活条件艰苦,会上网,会打游戏,会吵闹,会叛逆的初三孩子或许不会上高中,但他们依旧笑着,生活着,尽管有对未来无边的迷惘与怅然,但他们依旧真实地生活着,这让同学们在现场灯光亮起后,依然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在交流中,当同学们问到蒋导拍摄留守儿童公益纪录片的初衷时,蒋导说,因为对家乡这片土地、这群人的热爱,让他举起手中的镜头,用镜头让人们思考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被问到关于纪录片拍摄的立场角度的问题,他说,纪录片的拍摄是我的一个信仰,始终坚持着客观、真实的理念,记录而非改写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真诚的记录,所以总容易遗忘;蒋导说,大学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时代,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不要因为时代的喧哗和肤浅就让自己变得急功近利,我们需要的是厚积薄发,是一种诚挚的心态。
活动最后,自强社社长庞振洋同学代表社团将一本集川大风光和年放映的《村小的孩子》的手写观后感纪念册赠送给了蒋能杰导演。收到同学们情意深重的礼物,蒋导深为感动,并表示他将携正在剪辑和后期制作的《抗战老兵》再来川大,再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留守少年的初三影评】相关文章:
经典影评06-04
《云图》影评03-26
《立春》影评03-18
《飞地》影评06-04
《星空》影评06-04
《活着》影评05-26
《兄弟》影评06-03
《更多》影评06-01
死寂影评03-26
在云端影评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