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

时间:2023-05-19 16:56:28 振濠 运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

  户外探险,安全第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掌握简单的急救知识,一件简单的装备也能救你的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欢迎阅读!

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

  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 1

  户外急救三角巾使用方法:

  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急救包的封皮撕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其内的消毒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蝴蝶形等。这些形状多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处的包扎。使用三角巾,两底角打结时应为外科结,比较牢固,解除时可将其一侧,边和其底角拉直,即可迅速地解开。

  (1)头部包扎法

  头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脑组织膨出的包扎法:遇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不可压迫包扎,要先用大块消毒湿纱布盖好,然后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膨出的脑组织,再用三角巾包扎。

  头顶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两耳上缘拉向头后部,在枕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经两耳垂下向前拉,一底角包绕下颌到对侧耳垂前下,与另一底角十字交叉后,又分别经两耳前上提到头顶打结,再将顶角反折到头顶部,与两底角相遇打结。

  (2)面部包扎法

  单侧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对折双层,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一手将底边的一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面部,并绕颏下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面具式包扎法:用于广泛的面部损伤或烧伤。方法是将三角巾的顶部打结后套在下颏部,罩住面部及头部拉到枕后,将底边两端交叉拉紧后到额部打结,然后在口、鼻、眼部剪孔、开窗。

  (3)眼部包扎法

  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以三分之二向下斜放在伤眼上,将下侧较长的一端经枕后绕到额前压住上侧较短的一端后,长端继续沿着额部向后绕至健侧颞部,短端反折环绕枕部至健侧颞部与长端打结。

  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将中央部盖在一侧伤眼上,下端从耳下绕到枕后,再经对侧耳上至眉间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过头部到对侧耳前,将上端反折斜向下,盖住另一伤眼,再绕耳下与另一端在对侧耳上或枕后打结,也可用带状巾作交叉法包扎。双眼包扎法还可用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巾横向绕头两周,于一侧打结。

  (4)胸背部包扎法

  一侧胸部伤包扎法:伤在右胸,就将三角巾的顶角放在右肩上,然后把左右底角从两腋窝拉过到背后(左边要长一些)打结。再把顶角拉过肩部与双底角结系在一起。或利用顶角小带与其打结。如果是左胸,就把顶角放在左肩上。使用在左背和右背也和胸部一样,不过其结应打在胸前。

  全胸部包扎法:用一个大三角巾的顶角在中间直向剪开约25~30厘米,分别放在颈部左右两边,然后把基底的左右两角在背后打一半结,再把本结两角上提和顶角撕开的两头相结。

  户外受伤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 2

  第一、高原反应的处理。

  轻微高反表现一般是轻微头痛,睡不着,轻微胸闷,过度兴奋等。但严重高反会产生严重头痛,胸闷,呼吸困难,需要氧气,甚至更为难受。一旦由于感冒发烧而产生的高反更为可怕,万一形成肺气肿,生命堪忧。所以如果在西藏旅游在出现高反之前要学会预防高反,这里指得是极为严重的情况。

  1、前三天不要洗澡洗头(必备药品一定有所准备);

  2、初入西藏一定要休息,调整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3、不要运动,走路说话尽量缓慢;

  4、注意保暖,不论什么时候,高原早晚温差特别大。即便是在白天,也往往经历春夏秋冬,不可小觑;

  5、出发高原之前去医院检查问题,有心脏病,冠心病,肺部灯其他疾病问题,去西藏较为危险;

  第二、冻伤的处理。

  冻伤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四度 冻伤

  下面是冻伤的表状、感觉及解决方法

  一度冻伤及皮肤表层,患处刺痛并渐感麻木,皮肤僵硬苍白或出现蓝色斑点,恢复温度后会有充血和水肿现象

  二度冻伤达真皮层,患处红、肿、痛,数小时后会起水泡。

  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患处皮肤呈青紫、紫红或蓝色,皮肤会逐步变黑、坏死。

  四度冻伤是最严重的冻伤,肌肤甚至骨都受到损害,皮肤呈紫黑或青灰色,随即组织坏死。可能导致截肢。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当水温下降时,换水,保持水温。

  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将冻伤部位用雪涂擦、或用火烤,这样作只能加重损伤。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提示一点:形成冻僵状态是经过长时间在低温的条件下冷冻才会形成。所以,在有感觉轻度冻伤时 ,尽量找能恢复体温的地方,温暖的房间,有热水的地方或医院....千万不要拖到3度以后,这样,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非常危险。

  第三、拉伤,骨折的救治

  脚踝扭伤的处置:RICE

  R-Rest(休息):

  无论如何,队伍的行进应暂时停下来,以便对伤者进行评估及ICE的动作﹔患者亦不应勉强行走,那只会徒然使伤势加重。

  I-包括Ice packing(冰敷)与Immobilization(固定):

  此二者是扭伤处理的核心动作。

  冰敷可以减少出血与肿胀,一般建议在前48小时,每隔三到四小时冰敷20分钟;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如附近有冰凉溪水,可将脚泡在水中﹔如不可得,则用冷敷袋或冰水浸湿毛巾包覆于伤处。

  固定关节可以减少疼痛及预防进一步伤害。户外较易操作的,是用弹性绷带或长布条做一个8字形环,8字交叉在脚背。

  8字环同时具有压迫(Compression)效果,但要注意不可妨碍末稍血液循环。如果伤患穿低帮鞋,可将8字下环绕在鞋子外面,可以部分限制关节的活动度;穿高帮登山鞋者,将鞋帮(即包覆脚踝部分)鞋带绑紧,亦有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扭伤开始恢复或常扭伤而关节不稳时,可使用胶布固定法来限制关节活度,以保护脚踝,这也是常用的方法。

  如果在初步的冰敷及固定后,觉得疼痛可以忍受,此时队友可以将伤患的背包分摊,让他轻装自行慢慢走,伤者可执登山杖以增加稳定度。此时,要提醒伤者步步小心,因为他的关节处于不稳定状况,很容易再扭到或跌倒,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如果经过初步处置仍然疼痛难忍,可能是韧带完全断裂或有骨折,此时应考虑以人力背负伤者下山,或是赶紧对外求援。

  第四、中暑的判断与急救

  首先要明白中暑是怎样造成的。中暑是由于人在长时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和高温环境下,身体温度上升到高于正常体温,从而造成人体内的循环系统的紊乱的症状。中暑是一种急性的疾病,严重的可能引起休克甚至猝死,所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夏天的户外活动因为强度大,消耗体力多,所以水分很容易流失,体温也容易升高。所以要特别注意中暑的问题。

  中暑是有前兆的,如果在户外出现头晕 头痛 口渴 浑身酸软四肢无力,体温升高,脸色苍白, 出汗严重 等症状的,就是中暑的前兆,对于中暑我们该用哪些措施去应对呢?

  要提前预防中暑,在前面的登山必备装备的文章中,我提到了遮阳帽和太阳镜。这两件东西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不言而喻。遮阳帽可以避免头部被太阳直射,对于抵挡太阳的高温辐射有重要作用。太阳镜避免眼睛被强光灼伤,保护眼睛。

  带好充足的饮用水,因为高强度的运动加上高温的辐射,出汗量特别大,所以充足的饮用水是保证。万一饮用水不够,就要及时寻找水源来补充,要注意的是喝水不能等到渴了再喝,要有规律的补充水分。

  在随身携带的医药包里备好防暑的内用和外敷类药物。

  保持充足的睡眠,在出行前晚一定要睡好,睡眠不足导致的精神状况不佳和身体疲惫同样有可能导致中暑,尤其是在夏季日长夜短的时节。

  如果出现中暑,立即把中暑者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或者脱去外衣,远离高温日照的环境。马上饮水,有条件的话最好是盐水,还可以在额头,太阳穴上涂抹外敷类解暑中药等,也可服用随身医药包里内用的解暑药物。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并用冷水擦拭身体,待症状缓解之后平躺休息。

  若患者症状较严重,立刻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依具体情况,条件允许就立刻送往附近医院接收治疗;若离医院较远,应该迅速找到附近的水源,如小溪或河流,把中暑者放入水中浸泡降温,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呼吸困难,应该适当减慢冷却体温的进度,此过程中要间隔5—10分钟测一次体温,待患者渐渐稳定后再观察情况。

  第五、CPR,心肺复苏术

  1、首先一只手按住患者的剑突就是心窝的地方,然后另一只手的手掌跟进靠在第一只手的食指旁,掌跟的位置对准胸骨的中线。

  2、然后等掌跟就位后另一只手移开心窝的地方,并重叠于第一只手上,将手指略微翘起来以免压倒患者肋骨造成骨折。

  3、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将患者双腿打开与肩部保持同宽。然后肩膀在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臂需伸直,肘关节打直以身体的力量将胸骨下压,每次下压胸骨约4到5厘米,且压力放松时不可移动手的位置。

  4、胸外按摩的速度保持在80~100次每分钟,且连续15次按摩后接着进行2次人工呼吸。

  5、实行15:2(15次按摩和2次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术,重复检查患者的脉搏,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直到救护车到达。

  6 、若检查时仍然没有脉搏,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若有脉搏跳动,则检查患者的呼吸。无呼吸时继续采取人工呼吸,有呼吸后则采取复苏姿势。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户外探险如何进行急救】相关文章:

户外探险生存常识及急救方法04-29

户外运动急救用品及急救常识09-27

户外探险生存常识04-21

如何与员工进行沟通12-09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03-11

户外运动急救的常识08-31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08-21

如何进行臀部保养10-27

孩子如何进行手语08-04

如何进行评课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