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接待礼仪
会议接待人员应该在与会者到来之前提前进入各自的岗位、并进入工作状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会议接待礼仪,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本礼仪
(一)电话礼仪
接打电话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文明、举止文明。要使用电话基本文明用语,如:您好!、你好!、请、劳驾、麻烦、再见等,声调要愉悦,语音和音量要适中,咬字要清楚。主动给对方打电话时,应在对方的工作时间内联系,尽量不要在节假日、用餐时间和休息时间给他人打工作电话(特别紧急时除外)。打国际电话还要考虑时差。电话礼仪提倡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对通话的时间通常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二)引路
1.引导:接待人员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一点的位置,遇到转弯时,应用右手示意,说声请走这边。
2.如果是自己陪同客人,担当主人,应让客人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注意要并排走,不要落在后面。
3.如果是陪访或随同人员,一般走在领导的两侧偏后一点或后面。
(三)上下楼梯
上楼梯应让客人、领导、女士先上,接待人员在后;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在前,让客人、领导、女士在后。这既是礼节,也是为客人安全着想。
(四)乘电梯
现在一般都是无人驾驶的自动电梯,所以接待人员要自己先进去,再让客人进去。到达时应让客人先出去,自己用一只手挡着电梯门一边或按着电梯开门的按钮,防止门突然自动关闭,夹伤客人。
(五)进出门
1.进门应先把门推开,站在门口,用手示意,请客人、领导进去。同样,出门时也相同。
2.如果自己是主陪,走到门口时,应用手示意,有礼貌地说声请。
(六)介绍
当客人与己方人员见面,在介绍时应记住以下两点:
1.右手心朝上,五指自然平摊,有礼貌地以手示意,并简要地说明被介绍人的单位、职务、姓名。
2.介绍应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为他人作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这样可使位尊者优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在交际中掌握主动权。
(七)握手
1、握手的先后次序
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在遵守尊者决定原则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时,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2)长辈与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3)老师与学生握手时,应由老师首先伸出手来。
(4)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时,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6)上级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级首先伸出手来。
(7)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时,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在工作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在接待来访者时,握手的次序应如此安排:当客人抵达时,主人应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以示欢迎;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以示再见。
2、握手的力度和时间
(1)握手之时,为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与亲朋故旧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可稍大一些;而在与初次相识者及异性握手时,不可用力过猛。
(2)通常,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来说,握手的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即握上一两下即可。
(八)互递名片
接待活动中,互相赠送名片是一种极为寻常的事,在向对方赠送名片时应起立,双手递赠,以示尊重。在接受名片时也要双手,接到对方名片后一定要看一遍,切不可不看一眼就装在衣袋里或拿在手上把玩,更不能把名片放在桌上,再在名片上压上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对别人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
(九)乘车
1、上车应让客人和领导先上,接待人员在后;下车接待人员应自己先下,客人和领导后下。
2.乘坐小车,主人在左边,客人在右边,陪同坐在驾驶员旁边位子,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为了客人安全。
会议接待礼仪
(1)会见座位的安排
会见通常安排在会客室或办公室。有时宾主各坐一边,有的穿插坐在一起。有些国家元首会见还有其独特礼仪程序,如双方简短致辞、赠礼、合影等。我国习惯在会客室会见,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译员、记录员安排坐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
(2)会谈座位的安排
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但有的国家亦让译员坐在后面,一般应尊重主人的安排。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如参加会谈人数少,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
(3)会见和会谈中的几项具体工作
1.提出会见要求,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会见什么人、会见的目的告知对方。接见一方应尽早给予回复,约妥时间。如因故不能接见,应婉言解释。
2.作为接见一方的安排者,应主动将会见(会谈)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作为前往会见一方的安排者,则应主动向对方了解上述情况,并通知有关的出席人员。
3.准确掌握会见、会谈的时间、地点和双方参加人员的名单,及早通知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作好必要安排。主人应提前到达。
4.会见、会谈场所应安排足够的座位。如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宜安装扩音器。会谈如用长桌,事先排好座位图,现场放置中外文座位卡,卡片上的字体应工整清晰。
5.如有合影,事先排好合影图,人数众多应准备梯形站立架。合影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6.客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迎候。可以在大楼正门迎候,也可以在会客厅门口。如果主人不到大楼门口迎候,则应由工作人员在大楼门口迎接,引入会客厅。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入座。会见结束时,主人应送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后再退回室内。
7.领导人之间的会见,或是会谈,除陪见人和必要的译员、记录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就绪后均应退出。如允许记者采访,也只是在正式谈话开始前采访几分钟,然后统统离开。谈话过程中,旁人不要随意进出。
8.会见时招待用的饮料,各国不一。我国一般准备茶水。会谈如时间过长,可适当加上咖啡或红茶。
会议接待礼仪
确定接待规格
所有会议实施之前,由主办单位领导决定其主题和规模,负责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将领导议定的会议规模、时间、议程等组织落实。通常要成立一个专门的会务组,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会议通知和日程的拟发
按常规,会议通知一般在会前15-30天内发至与会者,通知写明召集人的姓名或组织、单位名称,会议时间和主题,会议参加者、会务费、应带材料、联系方式等重要内容。重要的会议,通知后应附回执。
【会议接待步骤示范】
会议接待,在商务接待中,接待人员尤其要注意女性接待方面的一些礼仪常识:
1、亲切握手,引导进入会议室;
2、接待方有义务帮助客人收纳大衣;
3、客人在脱大衣时,应该先脱一侧,那种胡乱的脱是不温雅的。
4、然后一手同时拿住已脱那侧和未脱那侧的衣袖,同时拖拽把衣服完全脱下。
5、提住衣领,使衣服平顺垂下,递给接待方;
6、接待方这使应伸出一只胳膊把衣服搭在上面方显礼仪。
【会议送别步骤示范】
会议迎送,客人在离开时:
1、接待人员要及时将客人衣服从衣帽架上取下还给客人;
2、帮助客人穿好大衣:先穿一侧袖,再穿另一侧袖,之后提拉领口,帮客人整理好衣服;
3、如果客人没有要求,接待方不要主动去接拿客人随身的手提包,如客人有要求,可帮助客人接拿,
4、接待人员先行一步,把门打开,被拜访者主管也应送客人出门外。
会议礼仪包括:
(一)着装、仪容和举止
1.所有员工统一外着公司西服套装工作服,男士内穿蓝色衬衣工作服,女士内穿白色衬衣工作服,服装应完好、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打好领带,配穿皮鞋,上衣袋不装东西,裤袋少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口和裤脚。
2.上岗期间员工必须佩带工作证牌,公司领导使用佩带在左胸的证牌,公司其他员工使用挂在胸前的证牌
3.男职工胡须应修剪整洁,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女职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工作时间不能当众化装。注意讲究公共卫生,上班前不应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避免口腔异味。
4.接待时注意力集中,展现良好的精神状态,无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立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行走步伐有力,步幅适当,节奏适宜。
5.避免在客户面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挖耳。
(二)会议座次排定
1.环绕式。就是不设立主席台,把座椅、沙发、茶几摆放在会场的四周,不明确座次的具体尊卑,而听任与会者在入场后自由就座。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与茶话会的主题最相符,也最流行。
2.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见于在室外举行的茶话会。它的座椅、沙发、茶几四处自由地组合,甚至可由与会者根据个人要求而随意安置。这样就容易创造出一种宽松、惬意的社交环境。
3.圆桌式。圆桌式排位,指的是在会场上摆放圆桌,请与会者在周围自由就坐。圆桌式排位又分下面两种形式:一是适合人数较少的,仅在会场中央安放一张大型的椭圆形会议桌,而请全体与会者在周围就坐。二是在会场上安放数张圆桌,请与会者自由组合。
4.主席式。这种排位是指在会场上,主持人、主人和主宾被有意识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会议礼仪
体会务服务:
1、会议整体策划、设计。
2、全程会议操作、跟踪。
3、会后总结、会后整体安排。
服务流程:
会前准备:
1、专人协助您的实地考察工作。吃、住、行、游、购、娱。
2、及时准确提供机票、火车票、酒店信息。
3、代订会所需的音响、灯光、摄影等设备。
4、提供平面立体、av设计。
会中服务:
1、提供专业外语翻译,摄像,礼仪公关和文秘服务。
2、免费提供经验丰富的接待人员全天协助会务工作。
3、会议期间可为vip客人提供特殊照顾和服务。
4、向参会人员提供全市范围内机场、火车站接送服务。
5、提供会议期间以后勤保障工作和外围的协调服务。
会后总结:
1、对参会代表的会后旅游考察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协助会议人员处理会后事宜,进行会议期间的工作总结。
我们的服务宗旨:“宾客至上服务第一”
接待礼仪
1、接待客人:提前做好接待准备,提前十分钟在约定地点等候,客人来到时应主动迎上,初次见面的还应主动作自我介绍,并引领客人至接待处,安置好客人后,奉上茶水或饮料。
2、乘电梯:陪同客人乘电梯时,如电梯内没有其他人,应在客人之前进入电梯,按住“开”的按钮,再请客人进入电梯。到楼层时,应按住“开”的按钮,请客人先出。如电梯内有人,则无论上下都应客人、上司优先。
电梯内不可大声喧哗或嬉笑吵闹;先上电梯的人应靠后站,以免妨碍他人乘电梯;电梯内已有很多人时,后进的人应面向电梯门站立。
3、引路:在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二、三步前,让客人走在路中央,并适当地做些介绍;在楼梯间引路时,让客人走在右侧,引路人走在左侧,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楼梯”。
4、开门:向外开门时,先敲门,打开门后把住门把手,站在门旁,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进入房间后,用右手将门轻轻关上,请客人入坐;向内开门时,敲门后,自己先进入房内,侧身,把住门把手,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轻轻关上门后,请客人入坐。
5、奉茶:客人就座后应快速上茶,上茶时应注意不要使用有缺口或裂缝的茶杯(碗)。茶水的温度应在七十度左右,不能太烫或太凉,应浓淡适中,沏入茶杯(碗)七分满。来客较多时,应从身分高的客人开始沏茶,如不明身分,则应从上席者开始。在客人未上完茶时,不要先给自己人上茶。
6、送客:送客时应主动为客人开门,待客人走出后,再紧随其后。可在适当的地点与客人握别,如电梯(楼梯)口,大门口,停车场或公共交通停车点等。若是远道而来的贵宾,可送至车站、机场、轮船码头,并目送客人走进大厅,才能离开。
1、会议接送
2、代订酒店
3、会议用餐
4、票务服务
5、vip服务
6、会场设计
7、特产介绍
8、游览用车
9、娱乐安排
会议茶水服务礼仪细节
1、 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检查每个茶杯的杯身花样是否相同;
2、 茶水的温度以八十度为宜;
3、 在倒茶的时候每一杯茶的浓度要一样;
4、 倒茶时要先给坐在上座的重要宾客,然后顺序给其他宾客;
5、 在客人喝过几杯茶后应即为续上,不能让其空杯;
会议服务礼仪注意事项
1.一般说来,会见前准备工作在会见开始前30分钟完成;
2.为了做好会谈服务工作,服务员应事先掌握会谈服务要求与时间;
3.会见结束后,服务员清理会场,发现客人遗留物品,而此时客人已离现场,物品应交主办单位;
4.会谈服务中,如有合影,合影位置应按礼宾顺序以主人右边为上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
会议服务礼仪茶水服务知识总结
1.当宾客到达会见厅,主人到门口迎接的时候,服务员应撤下主人用过的小茶杯;
2.参加会见的宾主双方入座后,服务员应同时分别按主宾、主人及其他陪客的次序上茶水;
3.为客人上茶,茶杯把要朝向客人右手一侧;
4.服务员为客人倒水,应注意不要倒的过满,一般7分满为宜;
5.会谈服务中,服务员为客人续水,取杯时身体姿式应左脚向两椅子的空档跨出半步;
6.会谈续水操作要领,服务员左脚向两椅子的空档跨出半步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住杯盖,端下茶杯,在座位的右后侧把水倒入杯中,然后盖上杯盖;
7.如果会见时间较长,中途应为宾主双方上毛巾,一般每隔40分钟左右续一次毛巾;
8.一般对于学术讲座或报告会,服务员要随时为主讲人续水送巾;
9.对于小型报告或学术讲座的会议,服务员应在开会前半小时,摆上茶杯、便笺、铅笔等。
会议服务礼仪座次知识
会议现场布置要求一般应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做相应的调整。通常来讲,规模较大的会议可安排成丁字形、规模较小的会议可按U字形布置。常见的会议现场布置及座次礼仪如下几种:
长方形会议桌
这种会议桌适用于内部会议或者双边谈判的现场。进行内部会议时,职务最高的人应该位于短矩形边的一侧,并且应该面门而坐。进行双边谈判时,双方可分别坐于桌子长边的两侧。各方职位最高者应在己方居中的位置,职位排在第二位的人坐在他的右边,第三位者坐左边,依次排列。
圆形会议桌
适用于回避座次概念的内部会议或者多边谈判。圆桌会议刻意体现与会人员平等互利的原则,淡化了尊卑概念。圆桌会议虽然回避了座次尊卑的问题,但是在入座时,按照国际惯例,各方与会人员应该尽量同时入场。
设有主席台的会议桌
内部大型会议或者对外新闻发布会一般采用这样的会议形式。主席台座次排列为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边、右边高于左边。主持人的位置可以在前排中间也可以在最右端,发言席在主席台正前方或右前方。台下与会人员与主席台面对面,遵循同样的座次原则。
椭圆形会议桌
适用于内部会议,职务最高的人应该位于椭圆形会议桌的一头。
授课型会议桌
对于小型的报告会,会议厅形式布置成授课型最佳
U字形会议桌
适用于内部会议及较小型会议。
接待会议座次
接待室中间设主人和主宾席位,右为主宾席,左为主人席;陪同人员依次就座。
听众席座次
听众席的座次则是前为尊,右为尊;如果按照单位、部门名称的拼音字头顺序依次就座,也是一种平等的座次原则。
特殊情况
会见:官方或正式会见时,可以安排宾主并排而坐,客人坐在右侧。主客随行人员分别在两侧就坐,与宾主双方呈U字形。
茶话会:茶话会一般不针对具体的商务事宜,主要以联谊和沟通为目的,是商务色彩非常淡薄的一种会议形式。因此,茶话会可以不讲究座次礼仪,以便于大 家交流为主。在室内,可以将椅子围成一圈,或者直接采用圆形会议桌,大家随意就座。在室外,座位可以随意调整,营造舒适、自由的交流空间。
会议接待上的礼仪:
1、修饰
男员工胡须应修剪整洁,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女员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工作时间不能当众化装。注意讲究公共卫生,上班前不应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避免口腔异味。
2、着装
所有员工统一外着公司西服套装服装,男士内穿蓝色衬衣服装,女士内穿白色衬衣服装,服装应完好、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打好领带,配穿皮鞋,上衣袋不装东西,裤袋少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口和裤脚。
上岗期间员工必须佩带工作证牌,公司领导使用佩带在左胸的证牌,公司其他员工使用挂在胸前的证牌;
3、举止规范
接待时注意力集中,展现良好的精神状态,无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立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行走步伐有力,步幅适当,节奏适宜。
避免在客户面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挖耳朵等,实在难以控制时应侧面回避。与领导、客人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表情自然,表达得体,不得背手、袖手、抱手或抄手,不要左右晃动和抓耳挠腮。
会议接待员工分工确定
要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对会议接待员工进行明确分工,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惟一的联络人
要确定惟一的联络员工,而且要自始至终由这个人来联系,千万不要今天这个人负责联系,明天又换另外一个,这样会让接到通知的人搞不清到底是哪一个部门通知开会;
2、确定主席
要从会议召集者、参与会议的最高领导、与议题关系最为紧密的人、现场控制能力较强的人和各方面代表均能接受的人中选定合适的会议主席。
3、确定会议记录者
好的会议记录者,除了具备倾听、互动、发表意见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综合、比较能力。在会议过程中,会议记录者有义务适时帮助与会者有系统地陈述意见及遵照议程进行讨论。
会场布置礼仪规范
1、会场选择
选择会场,要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和会议的内容来综合考虑。最好是达到一下标准:
第一:大小要适中。会场太大,人数太少,空下的座位太多,松松散散,给与会者一种不景气的感觉;会场太小,人数过多,挤在一起,像乡下人赶集,不仅显得小气,而且也根本无法把会开好。所以,英国的首相丘吉尔曾说:“绝对不用太大的房间,而只要一个大小正好的房间。”
第二:地点要合理。历史召集的会议,一两个小时就散的,可以把会场定在与会员工较集中的地方。超过一天的会议,应尽量把地点定的离与会者住所较近一些,免得与会者来回奔波。
第三:附属设施要齐全。会务员工一定要对会场的照明、通风、卫生、服务、电话、扩音、录音等进行检查,不能够因为“上次会议是从这里开的,没出什么问题,”就草率地认为“这回也会同样顺利”。否则,可能会造成损失。
第四:要有停车场。现代社会召集会议,“一双草鞋一把伞”赶来开会的人已经不多了。轿车、摩托车都要有停放处,会才能开得成。
2、会场的布置
在布置会场的时候可根据员工的不同布置会场
第一:圆桌型;这种形式适于10—20人左右的会议。座次安排应注意来宾或上级领导与企业领导及陪同面对面做,来宾的最高领导应坐在朝南或朝门的正中位置,企业最高领导与上级领导相对而坐。同级别的对角线相对而坐。
第二:口字型;如果使用长形方桌。这种形式比圆桌型更适用于较多人数的会议;
第三:教室型。这是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它适用于以传达情况、指示为目的的会议,这时与会者人数比较多、而且与会者之间不需要讨论、交流意见。这种形式主席台与听众席相对而坐。
主席台的座次按员工的职务、社会的地位排列。主席的座位以第一排正中间的席位为上,其余按左为下右为上的原则依次排列。
3、会场资料准备
会务组应该准备有关会议议题的必要资料,这些资料在整理后放在文件夹中发放给与会者,方便于与会者的阅读和做好发言准备。
【会议接待礼仪】相关文章:
会议接待礼仪10-29
会议接待礼仪05-23
会议接待礼仪流程11-24
会议接待礼仪规范07-10
会议接待礼仪[精]12-11
会议接待的礼仪常识03-06
【集合】会议接待礼仪10-18
会议接待礼仪用语06-09
(实用)会议接待礼仪流程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