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礼仪的讲究

时间:2024-10-28 01:45:17 职场 我要投稿

古人礼仪的讲究(3篇)

古人礼仪的讲究1

  古人坐姿礼仪之入席的讲究

  席地而坐时期,人们的坐姿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如同佛教中修禅者的坐姿,故又称「跏趺坐」;一是「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故名;一是「跽」,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当时,人们在无席的地上也是这几种坐姿。平时不与人接触交往时,坐姿可以比较随便,如果与尊长坐在一起,或与友人交谈,以及在聚会议事、宴会、招待宾客等等场合,就要讲究坐姿了,礼貌的姿式是「跽」坐,而且讲究「正襟危坐」,危坐,是指坐时腰身端正。

  西汉的中大夫宋忠、博士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由于这位学问渊博的卜者侃侃而谈,讲论得顺理成章,宋、贾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一下冠带,正一正衣襟,端正地坐好,以表示对这位学者的尊敬。

  坐在高脚座具上,也以坐姿端正为礼貌。宋礼部尚书张某,自他入仕以后至终老,「凡与宾友相接,常垂足危坐」,司马光敬佩他的讲究礼节,因而在为他所撰的墓志铭中也加上这么一笔。又据明末刘宗周的《人谱类记》记载:「刘忠定公见宾客,谈论过时,体无欹侧,肩背竦直,身不少动,至手足也不移」,这种举止,没有恪遵礼制的精神,是难以坚持「逾时」即两个小时以上的(文中的「时」是指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

  古人讲究坐有坐相,即使平时自己闲坐,也端正姿式,以保持其士大夫的风度。如东晋的陶侃便是「职事之暇,终日敛膝危坐」。(《人谱类记》卷上)宋司马光也是平时「燕居,正色危坐」。(《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履部》)三国时魏国的管宁,50年来常坐一木榻,且跽坐,从未箕踞,以致着膝之处都磨出了深坑。

  箕踞,则是不合礼节的轻慢之举,是对同坐之人的不尊重。箕踞而坐再斜倾身躯倚靠几案,就更属轻慢无礼的举止了。《礼记曲礼上第一》说:「坐毋箕」。对妇女的这种坐姿尤为严禁。

  古人在席子的摆设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许多礼节讲究。如「席不正不坐」,说的是席在摆设时要与室内四边平行而不斜,否则就不应该坐。席正而坐,体现坐者的端庄,也是一种礼数。孟子的母亲是个非常讲究礼节的'人,据说她为了让未出生的孟子知礼,受到礼教的影响,行「胎教之法」,怀孕时便「席不正不坐」。《礼记曲礼上》对入席的礼法有如下规定:「毋躇席,抠衣趋隅」,即入席时,不要从席子的上首即前边踏席越过,应该提起衣裳走向下角再进入自己的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不能居中,而应坐在边上。「异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个人,应让长者另外坐席。「敬无余席」,说的是与尊长坐在一起时,中间不要留较大空隙,应靠近尊长,以便服侍、请教。

  坐姿礼仪要求

  1、入座轻稳,动作协调,坐姿文雅

  2、落座后上身自然插下,收腹立腰

  3、上身略微前倾,朝向服务对象

  4、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前方或注视对方

  5、双肩平齐,放松下沉

  6、双膝并隆,男士可将双膝略向分开,但不应超过肩宽

  7、两臂自然弯曲,双手交叉放于腿部

  8、要求坐椅子的3|2处,若坐的太少会给人离开的信号

  坐姿姿势一:

  双腿垂直式坐姿(正式场合较基本坐姿,男女都适用)

  1、按坐姿操作标准入座,坐椅子的3|2处

  2、小腿与地面垂直,女士两腿并紧,男士两膝分开,双腿之间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

  3、两臂自然弯曲,右手握左手自然放腿部。

古人礼仪的讲究2

  古人礼仪的讲究

  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父母、儿女、兄弟间的称谓】

  1.家严(家君、家尊):旧时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由严父慈母而来。

  3.高堂:古代称父母。

  4.膝下:古代儿女与父母通信时用的敬辞,书面语。

  5.泰山:妻父为泰山。

  6.东床:女婿为东床。

  7.犬子:对小儿的爱称或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8.伯仲叔季:古时兄弟间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最末为季。

  9.息女:年幼弱小的子女。

  【对别人父母、兄妹的称谓】

  1.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2.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3.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4.令弟:古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5.令妹:古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6.令坦:古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7.令郎:古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8.令爱:古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9.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有金贵之意。

  【对男子的称谓】

  1.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也是对学问居高者的尊称,相当今之“先生”,如孔子、孟子等。对人称呼时相当于“您”。

  2.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

  3.丈夫:古称成年男子,不专指女子配偶。

  4.父:古代男子的美称,在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如渔父。

  5.甫:通“父”。

  6.须眉:男子为须眉,因古人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以此代称。

  【对妇女的称谓】

  1.裙钗:旧时为妇女的代称,以服饰借代。

  2.拙荆(山荆、荆室):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荆钗布裙为贫寒人家妇女而穿,故以此代称。

  3.蛾眉:本为女子长得美的眉毛,代指女子美貌,进而代称美女。

  4.粉黛:粉黛是富贵人家女子的化妆用品。故以此代称美女。

  5.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以此代称妇女。

  6.姥:古代称老妇人。

  7.妪:古代对年龄大的妇人的称呼。

  8.媪:古代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呼。

  【表示谦卑的自称】

  1.鄙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住于郊野之人,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后常用以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的自谦。

  2.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常以此自称表自谦。

  3.不肖:旧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能耐,不能继承祖辈德行。

  4.愚:自谦之词。

古人礼仪的讲究3

  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特殊的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古人“走路”时讲究哪些?

  古人走路靠左。

  如果有人问:“你会不会走路?”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好笑。但在古代,“会不会走路”可是一个大问题。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古代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在古人看来,出行要迈“安步”,得走“正道”,应该“少避老”。出于礼仪的考虑,甚至出现男右女左“男女异路”的规定……

  “安步”还是“疾趋”?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要求:“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在没有代步工具或代步工具不普及的时代,人们出行只能靠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仅“走”部便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则多达200个以上,可见古人对走的观察和分析多么细致。

  行走的字义,古今差别比较大。汉代的《释名释姿容》中称,“徐行,曰步”;“两脚进,曰行”;“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而当时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何时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的。先秦时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成书于秦汉时期、被列入“十三经”的《尔雅释宫》中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这里的“时”为“歭”的通假字,是踟躇、徘徊的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自然学会走路,另外一次则是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编撰的《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中是这样训诫孩子的:“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从中可以看出,走路要从容、规范,通常情况下,不要手舞足蹈,更不宜慌慌忙忙,而要稳稳当当地走,即所谓“安步”。即使在家里,也不要一纵一跳的。只有一种情况可在家跑着走,就是有长辈喊你。

  为了方便孩子背诵记忆,后人将朱语诗化为《童蒙须知韵语》:“凡出入进退,行步要安详。掉臂与跳走,客止殊不臧。惟有长者召,疾步却无妨。于此过舒迟,不似弟子行。”

  对于走时如何发力?古人也有讲究:“轻贵重贱”。过去的算命先生便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来推测其命运好坏。如被收入清《四库全书》的《太清神鉴》卷四“行部”条称,“是以贵人之行,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脚轻;小人之行,如火炎上,身轻而脚重。”这种说法虽然很荒唐,但从侧面说明古人对“如何走路”很重视。

  走“正道”还是走“捷径”?

  屈原在《离骚》中提出:“夫唯捷径以窘步”

  与“怎么走路”有不同要求一样,古人对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也有相应的讲究。

  在古代,道路分为“道”、“路”、“途”、“行”、“径”、“术”、“街”、“衢”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道”、“径”二种,古人说得最多。

  “道”,在先秦时期指可供车行的大路,又称“正道”,相当于现代高等级公路“省道”、“国道”。秦始皇所筑的“驰道”也是“道”的一种,系当时的高速公路。

  “径”与“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故称“步道”;从小路走可以避开众人、熟人,又俗称“间道”,心术不正者才走间道。因为从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现了“捷径”的概念。

  与“径”相提并论的是“徯”。徯,指不好走的细小狭路,俗称“邪路”、“邪道”。走到头后无路可走的“径”,则称为“窘径”,走这种小路往往举步维艰,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远,辛苦,但安全,不会走错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励甚至禁止走“窘径”、“捷径”、“邪路”。《周礼》中便多处提到周王禁止“大路不走走小路,有桥不走翻堤坝”的行为。负责道路交通的“秋官野庐氏”职责之一,就是“禁野之横径逾者”;负责城里宿卫的“秋官修闾氏”,也有“禁逾者”的责任。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很欣赏“行不由径”的走正道者。据《论语雍也》所记,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的武城做官时,便以此标准选拔人才。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意思是,澹台灭明不走邪路,不是公事,从不到我的房间来。仅由“行不由径”,就推断澹台灭明是难得的人才。

  因为正道是正确的道路,而窘径、捷径、邪路却不一定,很可能是弯路、歧途,所以“正道”和“邪路”又都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延伸出“正与邪”的寓意。《礼记燕义》中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要求君王要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民众。所以,屈原在《离骚》中说:“夫唯捷径以窘步”,提醒人们走捷径容易陷入人生的困境。

【古人礼仪的讲究】相关文章:

古人讲究的礼仪06-03

古人礼仪的讲究06-02

古人礼仪的讲究3篇06-02

古人讲究的礼仪2篇06-03

古人坐姿礼仪之入席的讲究09-02

古人坐姿礼仪之入席的讲究(优秀)07-17

古代古人礼仪06-04

古人礼仪故事06-01

古人用水泡茶有什么讲究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