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拜访礼仪

时间:2023-06-02 19:48:38 职场 我要投稿

西方拜访礼仪2篇

  西方拜访礼仪 篇1

  预约

西方拜访礼仪2篇

  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一般情况下,应提前三天给拜访者打电话,简单说明拜访的原因和目的,确定拜访时间,和对方确认以后再前往。

  目的明确

  出发前对此次拜访要达成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包括沟通思路、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等,并且准备好相关资料,在出发前有必要再检查一遍,比如名片、合约等等。

  明确目的地路线

  弄清目的地地址,明确路线,以免找不到地点导致迟到。

  注意自身仪表

  一般情况下,登门拜访时,商务人士应着职业装,发型、女士妆容等等均应符合礼仪要求,务必塑造专业人士形象,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为以后的交往做好铺垫。

  拜访过程,拜访的重头戏

  时间观念

  拜访他人可以早到10-15分钟,如果太早,建议先在附近坐一会儿,以免打断别人的工作。早到可以借富裕的时间整理拜访时需要用到的资料,并正点出现在约定好的地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故不能如期赴约,必须提前通知对方,以便被拜访者重新安排工作。通知时一定要说明失约的原因,态度诚恳地请对方谅解,必要时还需约定下次拜访的日期、时间。卓雅君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公司等了一天,晚上才打电话告诉我忙别的事情走不开,让我觉得他不够尊重我的时间,进而印象大打折扣。

  先通后进入

  到达会面地点后,如果没有直接见到被拜访对象,经过秘书或助理通报后再进门,会显得比较有礼貌哦!

  举止得体、大方

  见面后,打招呼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递接名片、握手、介绍等等(具体请见8.03、8.27“名片、握手”等礼仪内容)。在主人的引导之下,进入指定房间,待主人入座以后,自己再坐在指定的座位上。

  开门见山

  简单的'寒暄是必要的,但时间不宜过长。当对方发表自己意见时,仔细倾听,将不清楚的问题记录下来,待对方讲完以后就不清楚的问题给予解释。如果双方意见产生分歧,一定不能急躁,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避免破坏拜访气氛,影响拜访效果。务必使整个交流过程愉快、轻松。

  把握拜访时间

  以不耽误被访者工作为前提,尽可能在短时间或预约谈好的时间来把握拜访时长,所以谈话应该言简意赅。

  拜访结束,虎头豹尾

  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注意这些细节,能给拜访对象留下深刻印象,给以后的合作洽谈打下良好基础。

  送花

  在国内,我们访亲问友常常会带上水果或其他食品,而在西方却不习惯这些。他们习惯于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玫瑰花很受欢迎,但是红玫瑰常用来送给恋人,尤其在德国,送给女主人红玫瑰就不合适。一般来说,到西方人家里做客,送郁金香、康乃馨等,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另外,西方不少国家讲究送鲜花的枝数为单数,只有送往墓地的鲜花枝数为双数。

  进门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到达,如无人迎候,应在门前按铃或轻轻敲门。按门铃时间不能太长(以两三秒为限),敲门以轻敲三下为好。如无人应声,可稍等片刻,再次按铃或敲门,需待主人开门,才可进入。迟到时间较长,如超过10分钟以上,应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

  进门时,讲究女士优先,即由主、客双方的女士先互致问候、寒暄,或先同女主人打招呼,献上花束,然后是男士问候、寒暄。这时的见面礼节,往往是拥抱、贴面或吻面颊,还有可能是男士吻女士手。进门以后,男主人会主动照料女客人,如帮助脱大衣等,而女客人应当从容对待。男女主人陪同并引导客人进入客厅。对主人家中在场的每一个人,如老人、小孩都应问候,特别是对主人的小孩,应主动与之握手、亲抱,表示喜欢。

  落座

  进门后一般都会将鞋留在门厅里,主人会给客人准备好室内拖鞋。在客厅,按照主人指定的座位入座。有男有女的情况下,西方人习惯同我们一样,即男陪男,女陪女,形成两个谈话中心。客厅案几上备有小吃和饮料,应主人请,客人可以品尝,不必拘泥。过分客气,会让主人心里不自在。对主人家的猫、狗等宠物,不要主动引逗,但宠物靠近客人时,如不喜欢,不可叫喊,不可有厌恶的表示或轰赶,可请主人帮助处理。

  参观举止

  应主人邀请,可参观其厨房、花园、庭院,一般也可使用其厕所,但主人的卧室、子女房间不可随意进入。不可要求使用主人家的电脑上网,不可使用主人的电话机打长途电话,也不可主动要求主人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进餐

  西方人举办正式家庭宴会,要排好座次,菜一道一道地上。他们的座次排列与我们不同,常常是女主人作为第一主人,陪同首席男客人,而男主人则位居其次,陪同首席女客人。如果女主人亲自下厨,她的座位会离门口最近,以方便出入。自助餐形式的宴请不排列位次,客人、主人自己“各取所需”。不论那种情况,客人应适当赞扬主人的厨艺,而凡是赞扬过的那道菜,客人必须吃干净,才算是得体的表现。宴会上,西方人不再三劝酒,只是敬酒,对方能喝即喝,不喝也不失礼。但是,凡向人敬酒、要求与人干杯者,必须得把自己的酒杯喝干。参加西方人家宴时,会饮酒的客人带上一瓶国产名酒助兴,是很不错的选择。

  告别、感谢

  做客时间结束,客人与主人握手告别或吻别,离开时除了口头感谢主人的接待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习惯,即客人会在日后3-5天内,给主人写一短信或寄上名片再次表示感谢,在名片的左下角上,需用铅笔写上p.r.(谨谢)两个法文小写字母。

  西方拜访礼仪 篇2

  1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拜访友人,务必选好时机,事先约定,这是进行拜访活动的首要原则。一般而言,当决定要去拜访某位友人,应写信或打电话取得联系,约定宾主双方都认为比较合适的会面地点和时间,并把访问的意图告诉对方。预约的语言、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而不能是强求命令式的。在对外交往中,未曾约定的拜会,属失礼之举,是不受欢迎的。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必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如万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不可时,则应见到主人立即致歉,说“对不起,打搅了” ,并说明打搅的原因。

  2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宾主双方约定了会面的具体时间,作为访问者应履约守时如期而至。既不能随意变动时间,打乱主人的安排,也不能迟到或早到,准时到达才最为得体。如因故迟到,应向主人道歉。如因故失约,应在事先诚恳而婉转地说明。在对外交往中,更应严格遵守时间,有的国家安排拜访时间常以分为计算单位,如拜访迟到10 分钟,对方就会谢绝拜会。准时赴约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3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无论是办公室或是寓所拜访,一般要坚持“客听主安排”的原则。如是到主人寓所拜访,作为客人进入主人寓所之前,应轻轻叩门或按门铃,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相让,方可进入。若是主人亲自开门相迎,见面后应热情向其问好;若是主人夫妇同时起身相迎,则应先问候女主人好。若不认识出来开门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 × 先生的家吗?”得到准确回答方可进门。当主人把来访者介绍给他的妻子或丈夫相识,或向来访者介绍家人时,都要热情地向对方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好。见到主人的长辈应恭敬地请安,并问候家中其他成员。当主人请坐时,应道声“谢谢” ,并按主人指点的座位入坐。主人上茶时,要起身双手接迎,并热情道谢。对后来的客人应起身相迎;必要时,应主动告辞。如带小孩作客,要教以礼貌待人,尊敬地称呼主人家所有的人。如主人家中养有狗和猫,不应表示害怕、讨厌,不应去踢它、赶它。

  4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为了对主人表示敬重之意,拜访做客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入室之前要在踏垫上擦净鞋底,不要把脏物带进主人家里。夏天进屋后再热也不应脱掉衬衫、长裤,冬天进屋再冷也应摘下帽子,有时还应脱下大衣和围巾,并切忌说“冷” ,以免引起主人误会。在主人家中要讲究卫生,不要把主人的房间弄得烟雾腾腾,糖纸、果皮、果核应放在茶几上或果皮盒内。身患疾病,尤其是传染病者,不应走亲访友。不洁之客、带病之客都是不受欢迎的。

  5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做粗俗之客。古人云:“入其家者避其讳。”人们常说,主雅客来勤;反之,也可以说客雅方受主欢迎。在普通朋友家里,不要乱脱、乱扔衣服。与主人关系再好,也不要翻动主人的书信和工艺品。未经主人相让,不要擅入主人卧室、书屋,更不要在桌上乱翻,床上乱躺。做客的坐姿也要注意文雅。同主人谈话,态度要诚恳自然,不要自以为是地评论主人家的陈设,也不要谈论主人的长短和扫兴的事。交谈时,如有长辈在座,应用心听长者谈话,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

  6惜时如金,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准备商量事,拜访要达到什么目的,事先要有打算,以免拜访时跑“马拉松” ,若无要事相商,停留时间不要过长、过晚,以不超过半小时左右为宜。在别人家中无谓地消磨时光是不礼貌的。拜访目的已达到,见主人显得疲乏,或意欲他为或还有其他客人,便应适时告辞。假如主人留客心诚,执意挽留用餐,则饭后停留一会儿再走,不要抹嘴便走。辞行要果断,不要“走了”说过几次,却口动身不移。辞行时要向其他客人道别,并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出门后应请主人就此留步。有意邀主人回访,可在同主人握别时提出邀请。从对方的公司或家里出来后,切勿在回程的电梯及走廊中窃窃私语,以免被人误解。

  西方的拜访礼仪

  送花

  在国内,我们访亲问友常常会带上水果或其他食品,而在西方却不习惯这些。他们习惯于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玫瑰花很受欢迎,但是红玫瑰常用来送给恋人,尤其在德国,送给女主人红玫瑰就不合适。一般来说,到西方人家里做客,送郁金香、康乃馨等,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另外,西方不少国家讲究送鲜花的枝数为单数,只有送往墓地的鲜花枝数为双数。

  进门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到达,如无人迎候,应在门前按铃或轻轻敲门。按门铃时间不能太长(以两三秒为限),敲门以轻敲三下为好。如无人应声,可稍等片刻,再次按铃或敲门,需待主人开门,才可进入。迟到时间较长,如超过10分钟以上,应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

  进门时,讲究女士优先,即由主、客双方的女士先互致问候、寒暄,或先同女主人打招呼,献上花束,然后是男士问候、寒暄。这时的见面礼节,往往是拥抱、贴面或吻面颊,还有可能是男士吻女士手。进门以后,男主人会主动照料女客人,如帮助脱大衣等,而女客人应当从容对待。男女主人陪同并引导客人进入客厅。对主人家中在场的每一个人,如老人、小孩都应问候,特别是对主人的小孩,应主动与之握手、亲抱,表示喜欢。

  落座

  进门后一般都会将鞋留在门厅里,主人会给客人准备好室内拖鞋。在客厅,按照主人指定的座位入座。有男有女的情况下,西方人习惯同我们一样,即男陪男,女陪女,形成两个谈话中心。客厅案几上备有小吃和饮料,应主人请,客人可以品尝,不必拘泥。过分客气,会让主人心里不自在。对主人家的猫、狗等宠物,不要主动引逗,但宠物靠近客人时,如不喜欢,不可叫喊,不可有厌恶的表示或轰赶,可请主人帮助处理。

  参观举止

  应主人邀请,可参观其厨房、花园、庭院,一般也可使用其厕所,但主人的卧室、子女房间不可随意进入。不可要求使用主人家的电脑上网,不可使用主人的电话机打长途电话,也不可主动要求主人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进餐

  西方人举办正式家庭宴会,要排好座次,菜一道一道地上。他们的座次排列与我们不同,常常是女主人作为第一主人,陪同首席男客人,而男主人则位居其次,陪同首席女客人。如果女主人亲自下厨,她的座位会离门口最近,以方便出入。自助餐形式的宴请不排列位次,客人、主人自己“各取所需”。不论那种情况,客人应适当赞扬主人的厨艺,而凡是赞扬过的那道菜,客人必须吃干净,才算是得体的表现。宴会上,西方人不再三劝酒,只是敬酒,对方能喝即喝,不喝也不失礼。但是,凡向人敬酒、要求与人干杯者,必须得把自己的酒杯喝干。参加西方人家宴时,会饮酒的客人带上一瓶国产名酒助兴,是很不错的选择。

  告别、感谢

  做客时间结束,客人与主人握手告别或吻别,离开时除了口头感谢主人的接待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习惯,即客人会在日后3—5天内,给主人写一短信或寄上名片再次表示感谢,在名片的左下角上,需用铅笔写上p、r、(谨谢)两个法文小写字母。

  中西方的礼仪差异

  1、问候礼仪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 “吃了吗?”“上哪?”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吃了吗?”的问候语是有请客的意思,当问完这句话后,如果对方回答 “还没有”,就应该请客吃饭。而“上哪?”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对西方国家友人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心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2、称谓礼仪差异

  在中国,只有对熟悉、亲密的人或对晚辈、下级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在社会交往中,称呼家庭以外的成员,中国人往往尊称对方 “师傅”,有时可直接尊称其职务,如“张处长”、“李经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习用的称呼――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对 “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美国家,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

  3、告别礼仪的差异

  西方朋友告别时会说:“我会保持联系”。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词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没有必要刻意等待他的联系。此外,西方人在别人家做客如果想告别,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我还有事情,得回去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方国家是被认为是失礼的举止。

  4、服饰礼仪的差异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但中国人对于休闲装与正装概念有些模糊,下班后着正装的大有人在,进餐馆也很少人换上正装,而西方国家则不然,下班后马上会换上休闲装,以T恤加牛仔服为主,进西餐馆会穿着很正规。

  5、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食物的色、香、味、形、意。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

  6、交谈礼仪差异

  在西方,人们崇尚个性,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日常交谈不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问价钱。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

【西方拜访礼仪】相关文章:

西方拜访礼仪06-02

拜访的礼仪05-31

商业拜访礼仪05-28

上门拜访的礼仪05-31

相亲拜访礼仪05-31

相亲的拜访礼仪06-02

西方宴会礼仪05-28

拜访的礼仪13篇06-01

拜访的礼仪15篇05-31

拜访的礼仪(15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