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辈称呼的礼仪

时间:2024-10-22 18:55:34 王娟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长辈称呼的礼仪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长辈称呼的礼仪,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用的称呼

  1、社交、工作场合中常用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就高不就低。一般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性活动中使用。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而且要就高不就低。这种称呼,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

  a)只称职务。如:董事长、总经理等。

  b)职务前加姓氏。如:王总经理、张主任、刘校长等。

  c)职务前加上姓名。适合于极为正式的场合。如:XXX市长等。

  2)职称性称呼,对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可用职称相称。

  a)仅称职称。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

  b)在职称前加姓氏。如:龙主编、常律师、叶工程师。

  c)在职称前加姓名。适合于正式的场合。如:杨振宁教授、谢玉清研究员等。

  3)学衔性称呼,这种称呼,增加被称者的权威性,同时有助于增加现场的学术气氛。有四种情况:

  a)仅称学衔。“博士”

  b)加姓氏。刘博士

  c)加姓名。刘选博士

  d)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后面加上姓名。如:法学博士刘选。这种称呼最正式。

  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按行业称呼。可以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老师、教练、会计、医生等。在一般情况下,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者姓名。如:刘老师、于教练、王会计等。

  5)泛尊称。就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较为广泛的社交中,都可以使用的。如:小姐、女士、夫人、太太。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其婚否称“女士”。男的叫“先生”。不分男女叫同志。

  2、生活中的称呼。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对亲属的称呼:

  ①对自己亲属的称呼。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亲属,应采用谦称。

  ②对他人的亲属的称呼,要采用敬称。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①敬称。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对待晚辈,可称为“你”。对有身份的人或年纪大的人,应称“先生”。对文艺界、教育界以及有成就、有省份的人,称“老师”。对德高望重的人,称“公”或“老”。如“秦公”“谢老”。被尊称的人名字是双音,将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称周培公先生为“培老”。

  ②姓名的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彼此之间可以可以直呼其姓名,如“王迎”,“李香”;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样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能这样。为表示亲切,可免呼其名,在被呼者的姓前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如“老马”,“大李”,“小杜”。对关系极为亲密的同性的朋友、熟人,可不称其姓,直呼其名,如“晓龙”等;但不可对异性这样称呼只有其家人或恋人才允许这样称呼。

  ③亲近的称呼。对于邻居、至交,可用令人感到信任、亲切的称呼,如“爷爷”“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也可以在这类称呼前加上姓氏,如“毛爷爷”等。

  对一般(普通)人的称呼: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人,可视情况采取下列称呼。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等;当你是第一次到一家公司时,要多留意一下他们公司的职员是怎么称呼他们的上级的。如果他们称:"你好!李总",你也要这样称呼。

  3、外交中的称呼。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是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一般都可以称小姐、女士、夫人、先生。还有称其职务和对地位较高者称“阁下”的。如“市长先生”大使阁下”。对军界人士,称军衔。“将军”“上校”“上尉”“元帅”。对宗教人士,称其神职。如“牧师”“神父”“传教士”。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如“理查德。尼克松”。女子结婚后,通常她的姓名由本名与夫姓组成。如“玛格丽特。撒切尔,”玛格丽特为本名,后面为夫姓。有些英美人的姓名前会冠以“小”字,如:“小乔治。威廉斯”,这个小字与年龄无关,而是表示他沿用了父名或父辈之名。这些国家。一般称其姓。并加上先生、小姐、女士、夫人。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

  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在俄罗斯,一般的口头称呼只采用姓或本名。

  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称呼禁忌

  1、使用错误的称呼。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

  (1)误读,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如“仇(qiu)”、“査(zha)”、“盖(ge)”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2、使用过时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实效,一旦时过境迁,惹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 “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论不类。

  5、用绰号作为称呼。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如:拐子、秃子等更不能说。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要尊重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去尊重他的姓名。每一个正常人,都极为看重本人的姓名,对此,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牢记。

  名片

  当你跟你的你合作伙伴见面握手时,你要说:"你好!李总,我是某某,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递名片时要双手递上,并且有字的一面要顺着对方,以便对方观看,眼睛要平视对方。握手的力度要适当,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要清楚地报上自己的名字。

  下面介绍一下西方的名片一些小知识,这个也许对我们将来会有帮助的。

  P.P:即介绍,当你的合作伙伴刘总送给你一张名片,左下角写着这个字样时,是让你去认识一个人。你要打电话到那个人,说:"你好我是某某公司的谁谁,是刘总让我打电话给你的……"。

  P.F:如果名字左下角写着这样的字样是表示当有什么节日或有什么事时,你的朋友为了敬祝或答谢你,送你的礼物。他在礼物上留了一张名片,并在名片左下角写上P。P。表示敬贺的意思。

  P.R:表达谨谢。这是当你收到对方的礼物,想回敬时,也可以在礼物上放上一个名片左下角写上P。R。当对方收到礼物时,看看名片就知道是你的回敬了。

  与长辈吃饭的礼仪

  1、打招呼

  2、坐位置,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规矩 酒桌上挑适合你的位置坐。

  3、酒,从最长的开始敬。

  4、多留神长辈需要什么(比如牙签,水,餐巾纸)。

  5、身边有长辈,可以适当的用公筷夹菜 但也不能多 看情况。

  6、可以适当的调节气氛,但不能抢话。

  7、吃饭时候,长辈或者主客先吃你在吃。

  8、如果你比较小,添酒倒茶在没有服务员的情况下 你要负责。

  春节聚餐注意事项:

  1、进餐时,晚辈不能先动筷子,要等长辈拍完照,才能夹菜。

  2、亲朋好友来拜年,要及时迎上去告诉Wi-Fi密码。

  3、把家里的孩子拉到群里,这样发红包还能省点。

  4、晒年夜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发朋友圈,长辈发完要及时点赞。

  5、拜访朋友前,要提前确认主人是否在家,头天问清楚:约吗?

  6、除夕当天,不要在整点发短信耽误别人抢红包。

  日常吃饭的注意事项

  1、注意吃饭的礼仪。入座要先请长辈上座,进餐时先请客人,别人和你说话要注意礼貌回应,不要大笑大声说话,给别人夹菜时最好使用公筷,尽量不要吐痰鼻涕打嗝打屁等,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吐骨头时不要顺口吐出,应该先吐到手上再慢慢放在旁边,离席时向长辈和主人招呼道谢。

  2、饭后少饮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饭后不能马上喝茶,避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3、不要饱一顿饥一顿。食量要均衡,注意营养搭配,颜色搭配。多吃黑色红色食品,比如黑豆黑米茄子紫菜胡萝卜红豆番茄红薯等等。有消化疾病的人要少吃多餐,少吃生硬冷的食物。

  4、陪领导吃饭的注意事项。有领导在场吃饭,要注意礼仪,察言观色,动作灵活勤快一点,必要时候可以请领导讲话,喝酒的时候要注意敬酒,“我先干了您随意”。

  5、注意姿势,背部要直。弯腰驼背的时候腹部内脏容易受到压迫,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进行,影响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容易引发胃病,影响营养的吸收。要特别注意不能蹲在地面吃饭,座凳的高度要适当,靠背的仰角要适当,饭桌的高度要适当,小孩要适当坐高一点。

  6、和异性吃饭的注意事项。男士和女性相亲吃饭,或者遇到喜欢的女孩吃饭,要注意选择两人小位置,不要选大座,间隔远不好交流。要注意形象,穿着简洁大方,举止得体,处处体现绅士风度,吃饭要有吃相,不要大声咀嚼含着食物大声喧哗,不要大声叫唤服务员。吃饭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找话题,但是注意不要夸夸其谈,让女方插不上嘴。买单一定要主动,必要时可以约她下次再来,并陪她送她启程。

  7、吃饭时候最好不要高谈阔论。一个是礼貌问题,避免唾沫横飞影响他人;一个是会影响消化液分泌,尤其是不开心的话题更会影响食欲。一个是吃特殊食物可能会烫嘴烫食道,会噎住,吃鱼刺鸡骨可能会卡喉咙。有的人不会吃鱼,动辄被鱼刺卡住,就一定要注意吃饭不要高谈阔论。如果是很细小的鱼刺可以硬吞一口饭团,看能否顺势送下鱼刺;如果自我感觉鱼刺大,卡得深,就不要尝试喝醋吞饭团了,以免损伤咽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应该及时去医生那里处理。

  8、小孩吃饭大人不要给予太多压力。不要一次给予份量太多,以免吃不完浪费,大人会觉得失望,小孩会觉得害怕。不要强迫小孩吃饭,要让他觉得吃饭是件愉快的事。

  握手的由来

  握手,是人类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重要礼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那时,人们以木棒或石块为武器,进行狩猎或战争。狩猎中遇到不属于本部落的陌生人,或敌对双方准备和解时,双方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伸出手掌,让对方摸一下手心,以示友好。这种习惯后来演变成现代握手礼。 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有哪些讲究呢?一般说来,握手的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上下级握手,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长幼握手,年轻者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男女握手,男士等女士伸出手后,方可伸手握之;宾主握手,主人应向客人先伸出手,而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总而言之,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

  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在来者较多的聚会场所,可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握手,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就行了。 除特殊情况外,通常应站着握手,而不要坐着握手;握手宜用右手。其次,握手力度的大小和握手时间的长短,往往表明对对方的热情程度。一般情况下,握手用力要适当,时间2 秒钟左右即可。久别重逢的朋友握手,时间可长一点,力度可大一点,还可上下摇动,但也不必太使劲,以免把友人的手握疼。过分热情,效果会适得其反。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 经心。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握手的含义 握手不仅用于见面致意和告辞道别,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形里还可以表示支持、信任、鼓励、祝贺、安慰、道谢等多种意思,是沟通心灵、交流感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与长辈握手礼仪

  1、神之右手:

  当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是必须记住,握手一定是右手;即使是我们的不方便使用右手,也要想办法表示出来,千万不能用左手,不仅仅是不尊重对方,还是降低自己素质教育的导火索;如果我们右手手腕带有手表或者手链还应该记得把它们取下来,当然这又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平时应该养成把手表带在走手腕。

  2、正确姿态:

  握手的最佳距离,离两人之间一步的距离;握手最佳姿势,双足立正,上身微微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握手最佳状态,稍加力度微微抖动三至四次,眼睛可以和对方对视,但要温和。

  3、热情大方:

  握手时注意双眼直视对方,面带微笑,和蔼可亲 ,切记不可不接受对方的手,这样极其不礼貌,另外也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要表现出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4、恰到时间,恰到力度事半功倍:

  握手并不是一直握着不放,就像男女握手如果一直不放手,就会给人一种轻浮的印象,当然也不是还没握紧就立马放下来,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点力度(不要使劲儿捏)给别人真诚的握手,表现自己高素质。

【对长辈称呼的礼仪】相关文章:

称呼的礼仪06-03

称呼问候礼仪06-11

职场称呼礼仪10-02

古代称呼礼仪06-03

见面时称呼的礼仪06-11

称呼的礼仪20篇11-15

古代称呼礼仪-礼仪知识06-03

称呼礼仪的注意事项12-25

职场称呼礼仪的注意事项03-06